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面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如何让“历史的中国”成为“今天的中国”乃至“未来的中国”的更加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意味着站在更高的时代境界来看待“历史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的内在关系,读懂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所具有的当代意义和未来意义,厚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明根基。

从文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是通过各个时代的人们的实践活动来构建和推动的,具有鲜明的不可逆性,也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从前辈们留下的前提出发开始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传承传统文明,又通过改变了的活动来传承并创造着新的历史,延续、更新和丰富着文明传统。对于每一代人来说,能否自觉地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新的时代条件下,使之活化为当代文明的内在组成部分,并将其推向健康的未来,表征着一定民族、国度和人民的历史意识清晰程度和文明创造能力优劣程度。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强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文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能否正确认识历史上的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能否看清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表征着一定民族文明意识和历史自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文明的进程,每个时代的人们离文明的源头越来越远;但也因此越能更加清晰地在长时段和大历史进程中看清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所具有的意义。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面对帝国主义的强势入侵,曾经产生了严重的文化困惑和文化危机,甚至产生了“全盘西化”思潮和极端的反传统主义。直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也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秉持高度的思想自觉,将对中华文明的认识不断推向纵深。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从中汲取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在传承和创新中开启新征程,这正是把“历史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内在联系起来所带来的方法论启示。深刻认识“历史的中国”对于“今天的中国”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自觉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善于总结和吸取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经验,我们方能获得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摘编自欧阳康《溯历史之源,启复兴新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树立大历史观就是要在长时段和大历史进程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
B.由于人类文明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都会自动传承下来。
C.离文明的源头越远越有助于看清每一个时代的发展轨迹及其所具有的意义。
D.“全盘西化”思潮和极端反传统主义是错误认识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关系的表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先设问提出了问题,接着引用习总书记的话实际上回答了这一问题,自然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B.文章在两个角度的论述中都使用了“能否”这样的句子,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当今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关系状况的担忧。
C.文章在从文明认识论角度论述时,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产生的文化上的问题与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探索进行了对比。
D.首段明确了了解中华文明历史对民族复兴的重要性,然后分别从两个角度加以论述,最后一段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3.下列说法,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现代女性应该摆脱传统观念中的“男性主导文化”的束缚,走向自立自强。
B.“天人合一”的传统宇宙观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哲学提供了重要参考。
C.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可以作为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有力依据。
D.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升华和超越。
4.从全文看,“历史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的内在关系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刚出版的《黑池坝笔记(二)》,自然是7年前《黑池坝笔记(一)》的延续。这些碎片式的随笔,是诗人陈先发在黑池坝湖边散步时内心的游思,与黑池坝既有关又无关,体现出一种断想短章式的复合文本形式。套用宗白华先生散步美学的说法,这无疑是陈先发的散步诗学,而在我看来,这种散步诗学本质上是一种语言诗学。诗人始终端坐在语言的轮椅上,以诗一般的语言谈论写作、诗歌和诗歌语言,以语言的灵性带动思辨,融语言灵性与思想于一炉,由此建立起个人的语言史和思想史。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恰恰是在语言问题上,形成了诗人与诗人、诗作与诗作的根本区别。正如论者所说:陈先发式的写作,一直注重语言的‘在场’。在他看来,写作的最高意义是对我们时代精神的记录。在《黑池坝笔记(二)》中,陈先发更加坚定地通向语言之途,有意识地凸显语言的神秘性、独创性和未完成性,以此对诗人、写作、世界和时代旁敲侧击。

语言的神秘性意味着世界的神秘性。一个诗人对世界和语言要完成双重的体验。一个小说家呢?对世界重在体验,对语言则重在理解,他最核心的需要,是语言的工具理性。而诗人须更深地参与语言中禁忌的、混沌的、神秘性的一面。这种语言神秘性似乎是对世界神秘性的模仿,在坝上记事中,陈先发多次述说这种神秘性,比如那个令人费解的巫师老乔,奇异本领突然而来又突然而去;那些精神病人能够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刺绣作品,因为他们更能直观世界和语言的神秘。

语言的独创性意味着语言的个体性和思想的创造性。按陈先发的意思,一个优秀的诗人应当能够清算语言的遗产恢复与拓展语言的表现力,能够把字和词的沙子拧成语言的绳子形成不可复制的个体语言特性。个体化的语言并不意味着独语,而是意在提醒诗人自己,必须要有语言危机意识,慎重对待一切习以为常的公共性语言对个体语言的驯化。另一方面,在语言与思想的关系上,陈先发更强调语言的生成性。他借王尔德的话 语言,它是思想的母亲,而不是思想的孩子 表明,语言孕育思想,语言的创造性就意味着思想的创造性。他的这种笔记体写作同样如此,正是借助语言的召唤和催生,语言学、诗学、社会学、心理学、现象学哲学等各路思想纷至沓来,如奔马、闪电,亦如流水、落叶。

语言的未完成意味着作者写作和读者接受层面的创造性。陈先发不仅强调诗人写作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更深谙读者的接受美学之道。诗将世上一切‘已完成的’,在语言中变成‘未完成的’,以腾出新空间建成诗人的容身之所,这才是真正的‘在场’,而作者在一首诗中的完成度越高,读者就越难在这首诗中抵达他自己。换言之,未完成的诗歌语言为诗人的创造和读者的再创造提供了可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好的阅读,是凝视语言的发现力而抑制语言带来的每一种情绪冲动。可惜的是,今日之读者不少还陷在情绪冲动的圈囿里。

(摘编自江飞、陈先发的散步诗学

材料二:

构建中国现代语言诗学理论体系,需要历时性地探索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理论的历史生成规律,从语言之维重新勾勒中国现代诗学及诗歌创作的语言史。同时,需要共时性地考察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影响力和理论价值的新诗语言原理,全面立体地呈现百年中国现代新诗语言艺术原理的历史脉络和整体风貌,揭示这些语言艺术原理的美学价值和推动新诗形式发展与创作实践的现实意义。

要全面发掘、整理和提炼中国现代新诗的语言艺术原理。新诗是多元发生的文体,不仅是思想文化大变革的产物,也是语言大变革的产物。而现代新诗的语言艺术原理正是随着现代新诗的诞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并成为中国现代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诗语言艺术理论的复杂性在于:其提出者是多元的,既有创作新诗的诗人,也有专业的诗论家和语言学家:其借用的思想资源是多样的,既有中国古典诗歌语言观,更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等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语言观;其理论形态和话语形式是多样的,既有工具性的诗歌语言观,也有本体性的诗歌语言观,既有经验的感性的只言片语,也有相对科学的严谨的学理表述。因此,需要在纷繁复杂的文献和诗学理论中,细致而全面地发掘、整理和提炼那些具有较高价值的新诗语言艺术原理。

要还原、解析中国现代新诗语言艺术理论的历史生成特点和规律。为了实现诗体的大解放,创造国语的文学,胡适主张并践行了以白话取代文言,以语言的自然(自由)打破古典诗歌的语言束缚(格律)。这次语言解放树立了白话的正宗地位,但也造成新诗语言散文化之异。为了矫枉救弊,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格律诗派吸纳古典诗歌和民间歌谣的语言特性,京派文人对诗语形式做了更深的学理求证,并大量翻译外国诗歌,试验外国诗体,推动了新诗第二次语言解放;三四十年代,经由三次大众化讨论和新民歌、朗诵诗、街头诗等运动,新诗语言的民间化、大众化特征日趋鲜明,自由化、散文化与格律化并行不悖。新时期,以现代语言学为基础的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被引入国内学界,在诗歌创作领域掀起第四次语言解放。诗学理论批评也发生了语言论转向。在每个时期,诗人、诗论家和语言学家都通过对西方语言、中国古典语言和中国民间语言这三种语言资源的不同配置,从各自的写作经验和专业立场出发提出自己对新诗语言的看法。

(摘编自江飞《构建中国现代语言诗学理论体系》)

材料三:

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研究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界的泰斗《中国新诗总论》的文编谢冕一开讲就说明了自己的初心。谢冕始终关注着中国新诗领域的理论与批评。他介绍,中国新诗的创立,不是先有创作,而是先有理论。在从不成熟慢慢地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中国新诗的理论价值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访谈的最后环节,对于中国新诗今后的发展脉络和趋势这一话题,谢冕表示,《中国新诗总论》中体现了一个核心思想——诗言志,即诗歌要表达人民的志向和愿望。在过去的100年中,中国诗歌的这一伟大传统没有中断,今后的中国新诗依然会秉承着这个传统继续发展下去。

(摘编自《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回望中国新诗百年理论蝶变》)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散步诗学”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断想短章,更是诗人陈先发对创造、对生活、对时代精神的思考。
B.与小说家不同,诗人追求选用的语言与诗人对生活的体验在神韵和情感等方面高度一致。
C.语言的独创性就是用独特的方法组成语言,而这种语言形成了一种不可复制的语言风格。
D.诗人创作时应该留给读者再创造空间,读者阅读时也应该被作品带来的情感变化所左右。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面立体地呈现百年中国现代新诗语言艺术原理的历史脉络和整体风貌,有助于构建中国现代语言诗学理论体系。
B.由诗人、诗论家、语言学家等提出的新诗语言艺术理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与新诗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
C.胡适对现代诗歌语言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造成了新诗语言“散文化”之弊端。
D.中国现代诗歌语言借用中国古典语言和民间语言以及西方语言等语言资源,各时期它们占的地位和分量不同。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是一篇评析创作者陈先发语言特点的小论文认为陈先发有意识地凸显语言的神秘性、独创性和未完成性。
B.材料二直接入题,指出构建中国现代语言诗学理论体系的要求,接着从两个方面具体论述构建这一理论体系的方法。
C.材料三虽为访谈录,但特点并不明显,而主要介绍谢冕对诗歌理论的认识及对诗歌创作发展方向的理解。
D.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所不同,但都采用的是先提出观点再分条论述的总分式论证结构,论证思路是一致的。
4.“散步诗学”是材料一提出来的理解陈先发诗学主张的一个重要概念,请给它下个定义。
5.中国新诗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如何创造新时期中国诗歌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请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马宝川是谁?

陆军第16集团军某特战旅政委,国字脸,粗嗓门,中等身材,腰板墩直。

乍一看,他和中国军队许许多多的旅政委似乎没两样。可翻开他的档案,你会大吃一惊:4年前,他竟然就已经是某摩步师政委!

为啥“降了职”?原来,3年前,部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某摩步师撤编改旅,马宝川从师政委一夜之间变成了旅政委。

任职命令中,还有11名团职干部由主官变为副职,上百名干部轮换工作岗位。

此时,大家眼睛都盯着马宝川,想看“这座火山何时爆发”。

然而,马宝川的表现,出乎意料。

当旅政委第一天,出操训练,他第一个站到排头;第一次民主生活会,他第一个对自己“开炮”;第一次训练考核,他第一个上场;第一次施工,他跟官兵一起抬沙子……

第一次考核,马宝川让全旅官兵目瞪口呆:漫天风雪中,他竟然在810米狙击考核场上,用5发子弹击中5个人头把,打破全旅纪录!

一个政治主官何以在训练场上拼命?马宝川有自己的理解:“特战旅作为未来战场新型作战力量,无论军事干部还是政治工作干部,都是打仗型干部。只有笔杆子、枪杆子都硬,政治工作干部的腰杆子才硬!”

高山滑雪训练,马宝川每天坚持第一个到场。3年下来,他练出了3公里越野滑雪1353秒的成绩。

练高山滑雪不易,练跳伞和潜水更难,不仅对身体、心理素质要求高,而且危险性大。马宝川依然第一个上——

接连两次高空跳伞,他都在全旅第一个实跳,创下了全旅职务最高、年龄最大跳伞的纪录。全旅组织潜水训练,他和战士们一样,每天背负上百斤的潜水装置,背上的皮晒掉了一层又一层,先后完成10余个课目的考核。

马宝川让人吃惊的还不是一年连破4项全旅训练纪录,而是他在集团军“勇士一号”工程重大实践课题研究攻关中荣获一等奖,是所有获奖人中唯一的政治工作干部。

这些成果,不仅让官兵惊奇,更在他们中间产生了极大的励志效应。前不久,在旅特种兵等级认证考核中,全旅官兵通过率高达96.3%,全旅政治工作干部人人都掌握伞降、滑降、潜水、狙击、攀登等主要特种作战技能,全部通过特种兵等级认证考核……

(摘自《马宝川不一般》,《解放军报》201719日)

文本二:

两年前,由于工作成绩突出、综合素质优秀,阎欣被调整到该特战旅任旅长。虽然有着多年特种部队的工作经验,可这一次他心里还是有些不一样的感觉。

原来,他听说该特战旅政委是由原某师政委马宝川高职低配担任的。在全旅,马宝川职务最高、年龄最大、兵龄最长。阎欣在某特种大队当大队长时,马宝川已是原沈阳军区政治部某部副部长了,还几次到大队来检查指导工作。

如今要去一起搭班子了,工作起来能不能放开手脚?带着几分疑虑上任,阎欣很快发现,觉得有压力的并非他一人——

第一次到高山滑雪训练场,副旅长向马宝川报告:“首长同志,特战一营正在组织高山滑雪训练……”

不仅副旅长这样,其他党委常委有时也习惯性地叫马宝川“首长”。和马宝川走在一起,大家总是自觉地把他围在中间……

阎欣对这些细节很理解:副旅长是马宝川以前“手下”的团长,班子里甚至还有他当师政委时的科长、营长,以前进他办公室都要喊报告、敬礼……

可让阎欣和其他人都没想到的是,面对这些“特殊待遇”,马宝川特别警惕。党委会上,他主动提出这个问题:“大家对我这么客气,是因为你们还是拿我当师政委看待。”

随即,马宝川主动“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和班子成员“约法三章”:重大问题面前、集体决议面前,谁也不当“老大”,谁也不能搞变通,日常生活谁也不能搞特殊,遇事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先民主后集中。末了,他还向大家表态:“我是党委书记,大家看我咋做就行。”

让阎欣印象深刻的是,工作中,马宝川很少对他说“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相反,机关干部经常看到政委在旅长办公室“商量事”。刚开始,阎欣有些不好意思:“政委,有事打个电话,我到你办公室去。”马宝川哈哈一笑:“到谁的屋都一样。”

马宝川也常到各副职办公室去“溜达”,有事儿说事儿,没事儿就和大家交流一些工作上的想法。对此,几名副职深有感触:“这看起来是日常小事,却是政委对我们的一种尊重。”

(摘自《跟曾经的领导搭班子,这关系该咋处》,《解放军报》2018年1月16日)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把降了职的马宝川形容为“火山”,说明当时一般人遇到这种降职情况是有情绪的,这就有助于表现马宝川的“不一般”。
B.文章以马宝川在“漫天风雪”的恶劣环境中取得810米的狙击考核五发全中的破纪录成绩,突出了马宝川这样一个政治主官的军事能力。
C.面对班子成员普遍的“客气”,马宝川意识到自己平时的做法存在问题,于是主动“捆住”自己的手脚,和班子成员“约法三章”。
D.两个文本都是在写马宝川,但角度不同:文本一主要是正面表现人物,而文本二主要是借助阎欣等人的印象侧面表现人物。
2.两个画线的设问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两个文本,请简要说明马宝川的“不一般”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对许多人来说,特别是在发达经济体中,使用野生物种听起来好像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的事。但是对于部分国家的人来说,使用野生物种却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常常没有意识到正如此频繁地使用野生物种制品。

事实上,利用野生物种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生活与野生动植物之间联系密切,我们吃的鱼、服用的止咳药当中的某一味草药,很可能来自野生物种。甚至我们使用的木质家具,曾经或许也是一棵生长在野外的参天大树。甚至我们从大自然当中获得的快乐与灵感,比如观察野生动物,也是野生物种的另一种用途。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发布的《2019年全球评估报告》指出,人类的直接开发是导致100万种动植物面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许多物种将在未来几十年内灭绝。这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的一些行为正在伤害野生物种,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依赖其中一些物种提供的食物、衣服、住所等。

换言之,我们人类一直在利用野生物种来满足我们的需求。然而当我们破坏自然的同时,我们也在伤害我们自己——我们关于使用野生物种的政策和决定对我们的健康、粮食安全、生计和总体福祉都有影响。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再也不应该吃鱼,不能吃止咳药或是使用其他材料来建造我们的房屋,我们迫切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健全且不断更新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确保人类对野生物种的使用是可持续的。

(摘编自《野生物种的可持续利用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材料二: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近10年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推动就地与迁地保护,有序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估,实施最严格执法监管,持续提升社会参与度和公众意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2021年10月,我国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会议通过《昆明宣言》,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注入了强劲动力。

截至2021年,我国已建立近万处自然保护地,约占陆城国土面积的18%,提前达到17%的“爱知目标”。不断建立植物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以及种质资源库、基因库等,迁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曾经野外消失的麋鹿总数已突破8000只,112种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实现野外回归。完善就地与迁地保护体系、创新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中国实践,为全球保护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恢复脆弱地区生态提供了宝贵经验。

(摘编自《守护生物多样性我国提前达到17%的“爱知目标”》)

材料三:

保护生物多样性,人类需要有进有退。所谓进,是主动帮助濒危的动植物,让它们能够重新适应物竞天择的大自然;所谓退,就是把生存空间还给生物,让它们休养生息。这“一进一退”的努力,中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而其中最根本的硬道理就是发展,是舍得而且有能力为生态文明花钱,包括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钱。保护生物多样性事关人类家园的终极存亡,世界各国在目标上没有分歧,可是怎样承担责任,怎样把资金和技术引流到发展中国家,怎样补贴那些为了全球生态牺牲经济利益的地方,必然会有分歧和博弈,需要真诚地沟通和合作。所有人都知道:这条路不走不行,半途而废也不行。在这个全球共识基础上,相信我们终将形成一套有智慧的行动方案。

(摘编自《在全球共识基础上形成有智慧的行动方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所有国家的人都非常频繁地使用野生物种制品,但人类社会避免不了要利用野生物种,我们的生活与野生动植物之间联系密切。
B.《2019年全球评估报告》指出100万种动植物灭绝了,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直接开发,这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应该引起重视。
C.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取得积极成效。近年来,东北虎、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一些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实现野外回归。
D.保护生物多样性事关人类家园的终极存亡,世界各国在目标上没有分歧,但在怎样承担责任上会有分歧和博弈,需要沟通和合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从野生动物身上获得的快乐与灵感比从野生植物身上获得的要多一些。
B.中国创新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实践,为全球恢复脆弱地区生态提供了经验。
C.中国审议通过并发布的《昆明宣言》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注入了强劲动力。
D.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所以人类需要有进有退。
3.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上述材料提供了哪些建议和借鉴?请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叙事结构是“小说家写作时在人类经验的大流上套上的一个外形,此‘外形’即所谓的最广义的结构。”中国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曾被西方叙事学界认为有致命弱点,即在叙事结构上呈现“缀段性”特征,形如散沙。明清小说评点家笃信其评点的作品都体现着整体大结构的观念,且认为文本解读应先从整体框架入手,《红楼梦》评点家们亦如此。

“结,缔也”,即绳打结成纽;“构,盖也”,即木交错架屋。都强调对不同材料组合的过程,而过程意味着变化。中国叙事学话语体系中的“结构”一词本身就具有的动态性使得其所谓的叙事“结构”完全不同于西方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叙事结构。它不仅将叙事结构视为一个已完成的存在,更将其视为进行中的生命过程。小说评点家们乐于借用建筑学的“间架”概念来指称他们所理解的叙事“结构”,因为房屋“间架”所代表的“两元对立”结构美学正是其叙事追寻的美学境界。“间架”在逐渐转化为中国小说叙事概念体系中的元概念后,评点家更关注的是所评作品的“间架”以何种形式呈现。

脂批甲戌本第1回有言:

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隐有见,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法,亦不复少。

此批语对《红楼梦》中诸多叙事概念分类归纳,是脂批的叙事概念体系,亦为《红楼梦》叙事概念的总纲目。“间架”涵括着其他“诸奇秘法”,地位不言而喻。

有学者就此批评脂砚斋“批语散漫杂乱、识见拙劣”,但小说评点的特征本就是重感悟且琐碎零散,以今人之严密逻辑去归纳这些思想碎片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不过这似乎不应成为抨击脂批的理由。

脂砚斋用“一树千枝”概括总结了《红楼梦》曲折有致的间架特征。他认为《红楼梦》的叙事结构如参天大树,枝叶繁茂且纵横交错,直观反映了叙事大结构之多维立体。《红楼梦》的“叙事过程是以单线语言去描写多维世界。它对世界多维性,包括真实时空和幻想时空的多维性的表现,不可避免地需要不时切断某一线头,插入另一线头,而在若干篇幅后还得重提原先的线头。”“一树千枝”所揭示的叙事“间架”之多维立体,所内蕴的是《红楼梦》叙事结构的多线性和动态性。所谓多线性并不单指叙事线索之多,而主要指向叙事主线之多。《红楼梦》的主线索至少有两条:一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二是以四大家族衰败为主线。这两条主线与其他无数叙事线索交织,如一张庞大而不断延伸开来的网,勾勒出《红楼梦》的日常生活图景,突显了“一树千枝”的多维立体中隐含的动态性。这种动态性结构看似随意,实则精巧。而这种极尽雕琢之生活原貌之所以浑然天成,皆因其内蕴一股生生不息的鲜活动力,使得《红楼梦》的叙事结构成为一个不断变化的生命过程。在表层叙述结构之内、之间或之外还蕴藏着一个意识世界、思维世界,以有限的叙事空间指向无限的宇宙空间。作者、叙述者、叙述对象、读者的意识交汇,迸发出无数思维火花,产生无数不可能之可能。正如清代二知道人所说,“太史公记三十世家,曹雪芹只记一世家,然雪芹记一世家,能包括千百世家”。

(摘编自蒋晶晶《<红楼梦》叙事结构评点话语之核心概念探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叙事学界一度认为中国明清长篇章回体小说叙事结构散乱,缺乏整体感、系统性。
B.中国叙事学否认叙事结构的既成性存在,认为叙事结构是持续变化发展的生命过程。
C.笔者既肯定脂批对《红楼梦》叙事概念提纲挈领的作用,又认同其存在碎片化之瑕疵。
D.西方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叙事结构缺乏动态性,这导致其叙事类作品的艺术张力不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即定义“叙事结构”,指出中西学界对明清长篇章回小说叙事结构的认知存在差异。
B.笔者从“结”“构”二字的词源释义引出中国叙事话语体系中的“结构”具有动态性的观点。
C.脂批“一树千枝”说既是对《红楼梦》多维宏大叙事结构的概括,又巧用譬喻,形象直观。
D.文末关于曹雪芹和司马迁的比较,旨在肯定《红楼梦》作为现实主义巨作的史学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思成借“词汇”“文法”论建筑特征,本文以“间架”释叙事结构,都体现了跨学科视域的学术高度。
B.《红楼梦》文风自然随意,评点者感悟细腻琐碎,笔者认为未来红学研究的重点应转向严密的逻辑梳理和理论构建。
C.多线性与动态性两大叙事结构特征交互作用,造就了《红楼梦》纷而不杂、细而不乱、精致而不刻意的美学境界。
D.《红楼梦》表层叙事结构中彰显的深层意蕴,使作者、读者等迸发无数思维火花,为作品多义化解读提供了可能性。
2022-11-11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这是新时代向诗人们提出的新课题。我们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的。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又有饱含热泪深情型的崇高;还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这种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在新时代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那么,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

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他强调了“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以往我们唾弃文艺创作上的“假大空”,现今大家不满于文艺创作上的“假小空”。但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越情感方能导致崇高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领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而缩进自我的小天地,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这种把“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和现象比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

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我们的心灵是可以锻炼的,锻炼得好,就可以到达崇高,进而孕育崇高的思想。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有无此认识?我们有了此认识后,愿不愿意锤炼我们的心灵?以及我们该如何锤炼?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对自我和大自然的细枝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摹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主脑”地模仿,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要与之对话,乃至对抗,进而超越它们,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诗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

要有表达崇高情感和思想的卓越能力。长久以来,西方“纯诗神话”像宗教般控制了许多中国诗人。在西方纯诗那里,外界任何事物都是“非诗”和“反诗”的。纯诗唯技术至上和语言至上。纯诗成为一种看上去很美而实则平庸的文字游戏。显然,作为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纯诗有其合理性。但如果将其视为传达人类思想的武库,纯诗的合理性就极其脆弱。史诗性写作是对纯诗写作的置换。进入新时代,登月工程、大国重器和时代楷模等,这些恢宏雄壮的事物和英雄,一起来到了中国诗人面前;在丰沛的情感和高尚的思想催生下,它们会激发诗人磅礴的想象,最终凝结成崇高的诗歌意象。史诗的时代需要时代的史诗。

概言之,新时代的诗歌写作,既要力避“假小空”的真平庸,也要警惕“假大空”的伪崇高。真正具有活力、热力和魅力的崇高是不容躲避的,也不许玷污,更严禁消解。毕竟具有崇高美的诗歌不是说服,而是给人以狂喜、惊叹和激奋,并使人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也只有具备如此崇高美的诗歌,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

(摘编自杨四平《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年来,中国新诗的崇高美丰富多彩,这种崇高“传统”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
B.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真情只是崇高产生的必要条件。
C.诗人应努力克服自我、战胜自我,不能臣服于自我,也不能模仿古今中外传统。
D.作为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纯诗有其合理性,但它难以表达人类的崇高情感和思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某些新诗缺少崇高的情感,这些新诗的作者需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
B.当前某些诗人鼓吹欲望性“个人写作”,把自己缩进自我的狭小天地,这值得警惕。
C.新时代的诗歌创作应以净化思想、升华品格为价值追求,避免真平庸,警惕伪崇高。
D.文章重在提醒新诗创作者们要避免新诗创作中的“假大空”,诗作要有“崇高美”。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持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A.“刘又源/一个人/在玩/手机/游戏”,这样的诗歌里缺少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只不过是一种玩弄语言文字的游戏。
B.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饱含深情型的崇高。
C.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经激励过许多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这首诗具有崇高的思想。
D.只要将“神舟十二号顺利着陆”这一大事件放在诗人面前,就能激发诗人恢宏的想象,创作出崇高的时代史诗。
2022-11-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包装印有《觉醒年代》剧中形象的红砖冰激凌、含有中医药材的咖啡、从传统年画获取灵感的8K影片《门神》……在2021年服贸会首钢园文旅服务展馆内,经典的时尚“国货”随处可见。这些“中国智造”引领的“中国潮流”悄然崛起,向世界彰显着属于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调研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展馆内处处可见的中国元素与时尚潮流的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意义非凡,是中国自信引领的全方位潮流的涌现,更是民族文化和大国科技驱动的全面创新。

“国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品牌与新时代潮流文化的交融,二者的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是“中国智造”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基因的“无缝对接”。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关电商平台“618”促销活动期间,国产品牌销售额占比超过70%。首钢园区内,前往非遗文化体验基地、陶瓷艺术馆的人们络绎不绝。越来越走俏的“国货”背后,是国家创新力、创造力的提升,说明我们的产品和品牌更加“走心”,也更符合现代消费群体的喜好。

只有紧紧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为传统文化寻找到转化发展的表达方式,才能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注入强大力量和不竭动能。

(摘编自陶玉《“国潮”崛起凝聚文化自信的力量》)

材料二:

表1   国潮品牌四大维度

表2   中国李宁——国潮市场新风口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22年国潮品牌发展蓝皮书》)

材料三:

从《龙门金刚》到《只此青绿》,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绝美中国元素一次次令世界惊叹。随着中国传统文化频频出圈,国潮已成为一种时尚,在年轻人中大受追捧。

年轻也许无法怀旧,但经典对年轻人而言,永不褪色。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元素在世界时尚舞台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形成双向互进的新国潮现象。国潮一方面代表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新生代群体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消费主张的变化。

可以说,根植于年轻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是国潮热的原动力。这些年,从曾经流行的韩流、日系、欧美风,到如今的国潮热,消费领域的流行趋势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国人文化态度的时代转变。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时代舞台大放异彩,故宫文创、国家宝藏引爆话题榜,还是穿汉服、用国货、听民乐、看古装剧等等等,国潮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文化新宠。这虽然代表了一种时代的文化风潮、一种流行趋势,但也能够体现出自我风格和生活态度,获取一种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而且融进了社会热点、时代精神,因而年轻人在追逐文化潮流的过程中,寻找到了一种精神的契合。

围绕国潮下的国漫、国货、国艺、国乐、国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崛起、“圈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国潮作为追求表达自我情怀和文化态度的新形式,无疑振奋人心。可在这股追崇的热潮中,我们仍需多几分冷思考,不急功近利,不骛于虚声,要以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让国潮热持续热下去。

(摘编自张忠德《“国潮”崛起彰显文化自信》)

1.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某平台推出创作激励计划,鼓励创作者运用小视频、全息影像等多媒体手段,展现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B.2016年成立的国产牛奶品牌“认养一头牛”将抖音、小红书作为营销主阵地,与消费者建立了密切联系。
C.第15届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上,国产老字号纷纷变身,如龙虎牌推出与潮玩家合作的DIY手作清凉油香囊。
D.三星堆博物馆推出了“青铜味”十足的月饼文创产品,尝到跨界的甜头后,又推出了“青铜面具”雪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挖掘中国元素,在推陈出新中筑牢品牌自信,可以让老品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B.国潮品牌以“文化+科技”为支撑,立足于新人群、新产品、新IP和新营销等四个方面,谋求创新发展。
C.2021年3~7月,李宁品牌在运动服饰品牌天猫旗舰店的销售额同比增速第一,并4次荣登月度排名榜首。
D.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双向互进,促进了国潮热的升温,提升了中国元素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
3.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提到了“国潮热”的原因,但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古典诗词是美的艺术创造,是活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历史文化之中,存在于现实文化之中,也存在于国人的思维观念之中。

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佳作之所以能被人们口头吟诵和书面引用,固然是因其简洁凝练、古朴高雅,更是因其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蕴含着中华民族不死的精魂,并积淀成中华民族的传统,作用于中华儿女个人,作用于中华民族整体,作用于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始终。吟咏古典诗词,能激发情感共鸣,促进文化认同。

蕴含于中华古典诗词中的民族精神,是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出来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的综合反映,它对于中华儿女感情的濡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培养、环境的营造以及力量的凝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传统精神的认同范围和程度,认同的范围越广、程度越高,其民族凝聚力就越强。任何一个中国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一首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往往会使之想起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并因此而神思飞跃,热血沸腾。古典诗词传承文化传统,高扬民族精神。

中华古典诗词乃中华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中国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令中国人自信的三个层面。有了文化自信,便有了民族自信,国家自信。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成的必要条件。弘扬国学经典,能增强文化自信。

(摘编自陈载舸《刍议中华古典诗词的民族凝聚功用》)

材料二:

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在本质方面是一直有着某些永恒不变之质素的缘故,那就是诗歌中“兴发感动”之作用。所谓“兴”,就作者而言,是见物起兴所引起的一种感发;就读者而言,则是指读者在阅读时由“诗可以兴”所引起的一种感发;“发”,则是作者要将涌动于心间的情愫表达出来,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当作者心中的某种触动转化为情感的升华之时,作者便通过文字的载体将其抒发出;“感动”,则是作品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引发的感受,是对作者所诉说的情感的一种共鸣。

“兴发感动”之力的形成,应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感性的直接的自然的方式。一般来说,“兴发感动”之力的产生,原当得之于内心与外在事物相接触时的一种敏锐直接的感动。因此,触物兴感或即事抒情,应该才是表达内心感动的一种自然流程。大自然风霜雪雨,草长莺飞,尘世中周遭变故、世态炎凉都能引起诗人情感的波动,灵魂的震撼,于是在心里酝酿成一种兴发感动的情感,这是诗人写诗、词人作词的缘起。第二种是理性的间接的不自然的方式。诗词“兴发感动”的这种形成方式很容易被人忽视或排斥,因为此方式是经过了作者理性的思索安排,尤其在咏物之作中表现得最明显。所以,要把咏物寄托之词写得好,便不仅要求作者自己心中先须有一份极为感动的情意,而且更要求作者对所咏之物也要有一份感动的情意,更需要能把内心之情意与所咏之物的情意融为一体,而且要使这种情谊的感动和用以铺陈叙写的事典相结合,如此则藉咏物来寄托的安排思索,便不仅不会蒙蔽和伤损原有的情意的感动,反而会使原有的情意经过这一番安排思索,而更显得有盘旋沉郁的姿态和力量。也就是说,如果作者把内心那份感动的情意与外界事物及手段天衣无缝地有机结合,那么定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更能让人富于联想和启发的兴发感动的情感来。第三种是意象与音声的巧妙结合。“兴”的作品一般本是指由物象所引起的一种感发,不过这种感发却实在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之处,那就是引起这种感发的“物象”有时与后面所叙写的诗意却似乎并无意义上的关联。而如果就“兴”之直接感发的特色而言,则音声之相应实在应该乃是较之情意之相通还更为基本的一种引起感发之动力。也就是说音声相应是引起感发的一种最原始的动力。

对于诗歌的评赏,自然应当以其能否传达出生命,以及所传达之质量的纯驳、多少为主要之标准,而造成这种质和量上精微之差别的主要因素,则与酝酿和孕育出这种感发之生命的作者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如果不从理性作客观的评判,而只就感发性的特质而言,诗歌中这种感发之生命,原来也可以具有一种超乎于外表的是非善恶之局限以外而纯属于精神本质上的伦理价值存在,这种本质方面的价值,第一在其真诚纯挚的程度,第二在其品质的厚薄高下,而并不在于其外表叙写的是何种情、事。至于作者品格之高下、性情之纯驳、胸襟之广狭,这种种现实生活之伦理价值,既原属于作者“能感”与“能写”的因素之一部分,自然也会对其作品中感发之本质中的伦理价值产生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叶嘉莹《清词选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所承载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B.有了文化自信,便有了民族自信、国家自信,中华古典诗词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发展壮大,凝聚力生成意义巨大。
C.如果作者自己内心先有一番感动的情意,然后进行一番“铺陈叙写”方面的安排思索,咏物寄托之词自然就会写得很好。
D.评赏诗歌的主要标准,是诗歌能否传达出生命以及所传达之质量的纯驳、多少等,这些因素与作者的心理、意识等相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论述内容有所不同,材料一是论述中华古典诗词的民族凝聚功用;材料二则是介绍“兴发感动”诗学理论内涵。
B.“兴”主要指向创作者;“发”包括作者与读者;“感动”以读者的审美接受为主读者产生了感发的作用,作品才算完成。
C.“感性的直接的自然的方式”“理性的间接的不自然的方式”都有心对物的感动;音声相应是引起感发的一种最原始的动力。
D.诗歌重在精神本质上的伦理价值,可以忽略其外表叙写的是何种情,事,比如《登高》,其价值在于能唤起读者多种美好意念。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余秋雨说:“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B.意象派主将庞德说:“正是因为有些中国诗人,满足于把事物表现出来,而不加说教或评论,所以人们不辞繁难加以追译。”
C.中华诗词“双料冠军”彭敏说:“喜欢古典诗词跟喜欢打游戏一样,彼此之间没有高下之分,都是人类自我陪伴、自我愉悦的方式之一。”
D.诗人于坚说:“在以最大的榨取利益为目的的时代,诗歌是无用的,毫无利润可言。在这点上,它恰恰保证了诗歌写作的古典意义上的纯粹性。”
4.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在讲话中引用中华古典诗词,充分体现了中华古典诗词对于中华民族的作用。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这种作用。
5.老师让你下周在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诗学理论,请你结合材料二简要列出你的发言提要。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

①注重此世、安住当下,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品格,蕴含在儒、道、佛的经典文本当中。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忽略中国文化注重当下这一重要维度。

②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关注今生,活在当下,敬鬼神而远之,不做杞人忧天之思,不热衷于谈论怪力乱神之事,这才是对生命的敬重。《礼记·大学》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所谓的,指的就是此心安住当下。儒家强调通过减少外缘,让自己的心慢慢变得专注,在这个专注的过程当中,内在的智慧将不断显现。反之,则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③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与安住当下,这是一种随顺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深刻的智慧。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活着的方式只有一种,那便是与当下接轨,而唯一能够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此时此刻。在《道德经》八十章中,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指的是,老百姓安于现状,活在当下,他们以其所食为甘甜,以其所穿为美丽,以其风俗为快乐,以其居住为安恬,这实际上是有道之人安住当下的状态。在道家那里,无为”“不争,就是顺应自然,安住当下,不滞留于过去,不执着于未来,而是始终对当下保持觉知,不争不贪,更重要的是,不与当下抗争。

④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佛教中所说的正念,即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也就是从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有意识地、全神贯注地觉察当下的一切,它是佛陀的根本教义八正道之一。在佛教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完美不存在于将来,而是在此时此地,因此,只有放下过去,放下未来,时时保持全然的觉知,深入观察生命每一个微细的活动,安住在身心的各种现象当中而不执着于它,方能真正明了佛陀的教导。切勿贪观天上月,失却掌中珠

⑤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主要是指意识)处在此时此地。王阳明多次告诫弟子思虑过多徒劳无益,他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对于那些已经过去的事和还没到来的事,思虑它们有何益处呢?那样只会距离自己的良知本心愈来愈远。故而,要通过致良知的功夫,破除心中贼,恢复此心光明,就是让心安住当下。

⑥应当指出的是,安住当下,并不意味着安于现状,及时行乐,浑噩度日,而是保持警觉,活在当下,更加有意识地去生活。也就是说,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走出意识昏沉,远离心不在焉。对于过往,不作无谓的计较,也不作耽溺的留恋;对于未来,不作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作杞人忧天的担忧,而是将此心专注于此时此刻,在每一个行动当中保持觉察,即时应对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12711版,作者谢青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把过去和未来彻底隔断,只须牢牢把握现在,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当下”精神。
B.儒、道、佛都注重“当下”,但用意不尽一致:儒家重此世,道家重接受,佛家重觉知。
C.王阳明告诫弟子说,思虑过去未来事徒劳无益,所以要放下心来,安住当下。
D.佛教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显然比儒家、道家的当下观更精微更有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逐层递进地分析了儒、道、佛经典文本中“注重当下”的精神品格。
B.文章从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发,指出要关注中国文化注重“当下”这一重要维度。
C.文章引用《道德经》中的一段话,是为了论证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与安住当下。
D.文章尾段补充阐释了“安住当下”的精神内涵,告诫我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不能堕入新的蒙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体现了儒家活在当下、安心此生的思想。
B.庄子《逍遥游》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逍遥者顺随生命的流动,全然安住当下,从而达到精神上真正的自由。
C.佛教强调行住坐卧皆是修行,不百种需索、千般计较,保持对当下全然的觉知,安住当下不执着。
D.采菊东篱的陶潜、幽居汴京的李煜、筑庐东坡的苏轼无疑是古代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
2022-11-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视频是人类视觉历史发展的最新形态。眼睛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此相关的媒介形式不断涌现。文艺复兴的典范人物阿尔伯蒂在15世纪提出一个著名观点,将绘画的方形边框看成“一扇窗”。当前视觉文化研究者认为,这个概念之所以重要,一是因为它第一次描述了怎样将三维空间再现到二维平面,二是“窗”这个对于透视视野边框的比喻,与计算机软件中视窗的隐喻形成了一种差异性关联。在视觉媒介的历史维度中,计算机视频最显著的特征是,单一视点的瓦解和交互(人与媒体的结合度)视觉的出现。因此,理解数字时代的视频,只有挖掘数字视频的技术特性及其延展的社会关系,才能理解何以视频化正在成为人类的生存方式。

影像并非数字时代的产物,这个“虚拟之窗”经历了多次技术升级。模拟技术的电影是线性叙述,而计算机视频则属于数据库形式,视频不能被简单地看作计算机的内容,而是作为数据库中的一个个模块化元素,通过软件代码系统动态地编织到不同的文本中。突破线性叙事、作为数据库形式的数字视频,开启了人类视频化生存的进程。

所谓视频化生存,最易为世人所觉察的征兆,就是刷屏的日常生活化。视频在电视中呈现为一个个完整独立的线性文本叙事,而在手机里已经成为模块元素,存在于层层嵌套的多个视窗中。视频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媒介方式,连接了个体与社会。大众媒介时代作为休闲娱乐的影像,转变为数字时代作为生存基础设施的视频。

视频化生存的一大景观,是人类处在现实与虚拟流动交织的环境中,人类的世界成为现实——虚拟连续体,视频是构成这个连续体的关键元素。人类建构虚拟性的历史很早就开始了。因此,不能仅仅在虚拟性这个层面理解数字技术。在现实一虚拟的模式中,数字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打破这两者的区隔,创造一个现实一虚拟的连续体,这颠覆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媒介所营造的虚拟性,视频成为一种界面。视频在其中的意义,就是将空间感以视觉同构的方式呈现在虚拟世界中,并且与实体空间形成即时互动。在虚拟之窗的媒介发展进程中,视频正是凭借其贯通虚实的极强渗透力和组合方式,从个体日常生活延展到社会关系的重组。

近年来,视频发展越来越突破模拟技术的叙事模式,幻化出多种多样的样貌,嵌套在多种媒介形态中。疫情期间突飞猛进地直播带货、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网红打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将视频功能延伸到展示、记录、陪伴、对话、表演等各个方面,显示出视频强大的互联能力。

视频化生存呈现出的新型社会关系与文化景观,预示着人类借用媒介创造的虚拟之窗,进展到一个新阶段。计算机数字技术支撑的视频之窗,是多重视野的动态嵌套,与模拟技术影像的固定单一视点,形成了反差与对照。在窗套窗、框中框、屏与屏的互联过程中,新型的社会文化关系也不断生成。视频化生存的文化景观有三个明显特征∶其一,人与技术的共生系统,成为社会文化景观的创造主体。其二,由文化领域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超越了大众媒介与社会的传统连接方式。其三,对社会各个领域都形成了冲击,社会原有的机制、理念都处在重构之进程中。

(摘编自孙玮《技术文化:视频化生存的前世、今生、未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时代,与“眼睛”相关的媒介形式不断涌现,视频化已成为人类目前最重要的生存方式。
B.视频将空间感以视觉同构方式呈现在虚拟世界中,建立人与外部世界相勾连的虚实关系。
C.视频嵌套在多种媒介形态中,其功能可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显示其具有强大的互联能力。
D.视频化生存中的共生系统是人的主动性和技术的充分结合,并成为社会文化景观的创造主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阿尔伯蒂及当前视觉文化研究者的观点,引出了数字时代计算机视频的特征。
B.文章第四段采用因果论证的方式,说明数字技术的虚拟性使人类处在现实与虚拟流动交织的环境中。
C.文章通过与模拟技术影像的固定单一视点的比较,来明确计算机数字技术支撑的视频之窗的特点。
D.末段解说视频化生存的文化景观特征,证明了视频化生存催生出了新型的社会文化关系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视频是数字时代的产物,视频化作为人类新生存方式,使视频成为人类视觉历史发展的最新形态。
B.计算机视频作为数据库中的模块化元素被编织到不同文本中,实现了突破影像的线性叙事的目标。
C.视频化生存让人们的刷屏日常生活化,也使视频成为数字时代人类生存的基础设施。
D.数字时代的视频打破现实和虚拟的区隔,成为让人类世界变成现实一虚拟连续体的关键元素。
2022-11-0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三晋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毕业班阶段性检测(二)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