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严肃这个观念在我们现代文学开始发展时被认为是很重要的。当时与新文学的创造方面对抗的是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的小说。他们的态度,不论对文学还是对人生,都是消遣的。新文学是严肃的。在严肃与消遣的对立中,新文学运动开始了,尤其是新文学的创作方面。

本来在传统的文学里,“文”的地位不是很高的。文章,小道也。在宋朝还有人说作文害道,作文对道学有害,这是一种极端的看法,文章至少是小道。文章里面的小说,更是小而又小了,在新文学运动开始时,对人生先有一个严肃的态度。对文学,也有一个新的文学观念,这观念包括文学不是专门只为消遣,茶余酒后的消遣;他们认为文学有重大的使命和意义,这是一层。再者,文学并非小道,有其独立的地位。从前是不承认的,就是诗与文在文学中的地位很高,但比起道来,仍然很低。五四运动开始时,反对文以载道。文以载道使文成为一种无足轻重的东西,道占据主要地位。道把文压下来,所以要反对。但当时新文学运动如何表现这两个观念呢?这还得和鸳鸯蝴蝶派对比着来看。

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写的多是恋爱故事,但不是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总带点把恋爱当游戏的态度。看小说的,也是茶余酒后,躺在床上看看。看到悲哀的时候,虽然也流几滴眼泪,但总不认真似的。他们的文学大部分是文言,就是用白话,也是从旧小说里抄来的,不免油腔滑调。新文学在文字方面的态度很认真,教你不能不认真地看。有的人看惯了旧的,看新的作品觉得太正经,不习惯。在内容方面,新文学注重攻击礼教,讽刺社会,挖掘中国社会的劣根性并表现出来,这些方面看出其认真的态度。

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倒合乎中国小说的传统,中国小说本来是注重“奇”的。如唐朝的“传奇”,明朝的短篇集“拍案惊奇”。“奇”就是不正经,小说就要“奇”。我们幼时,看小说还叫“看闲书”。小说自身就以不正经自居。明朝虽有《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名称上似乎注重社会的作用。但这三种书被选出编成《今古奇观》,足见仍然也是以“奇”为主。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就在于满足好奇的趣味,所以能收获许多读者。新文学却不要“奇”。“奇”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不大。新文学要正,要正视生活。反礼教,反封建,挖掘社会病根,正视社会国家人生,他们在写作上是写实的,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里面虽然运用了象征意义,但用了写实笔法来写,这种严肃的态度持续不断。直到后来,社会比较安定些,知识阶级的生活也安定下来,于是严肃的态度改变了,产生了言志载道的问题。

新文学初期反对载道,这时候便有人提倡言志。所谓言志,其实是玩世不恭,追求趣味。趣味只是个人的好恶,这也是环境的反映,当时政治上还混乱,这种态度是躲避。他们喝酒,喝茶谈窄而又窄的身边琐事。当时许多人如此,连我也在内,但这种情形存在的时间很短,从言志转到了幽默。为幽默而幽默,一面要说话,一面却要没有意义,这也是一种极端。生活的道路,越走越窄,一切都没有意义,变成耍贫嘴,说俏皮话,这明明白白回到了消遣。

民国十四年(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反封建、反帝更是迫切。于是文学运动又回到严肃。现在更是严肃的时期。新文学开始时反对文以载道,但反对的是载封建的道。到现在快三十年了,看看大部分作品其实还是在载道,只是载的是新的道罢了。新文学运动三十年间虽有许多变迁,但文学大部分时间是工具,努力达成它的使命和责任,与社会的别的方面是联系着的。

一九四七年五月五日

(摘编自朱自清《文学的严肃性》)

材料二:

文学的严肃性,首先在于文学的真诚性。一位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可能不会对严肃与不严肃做太多的考虑,或者根本就不必去考虑,但他对自己创作所持的态度真诚与否是清清楚楚的,同样,真正有鉴赏力的读者也能够体会和感觉到这一点。艺术作品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特定时代下的人的生存状态、情感世界……是否具有自身内在的艺术生命力,这是作为人学的文学基本生命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民歌俚曲未必不严肃,奉命之作甚至圣人或官人所言未必真严肃。《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之所以“是千古不朽高耸于世界文学巅峰”的文学名著,不是因为它们是那个时代“俗得不能再俗的文学样式”,而是它们以真正的文学艺术的形式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风貌,体现出对那个时代的人的命运的关注和作家本人伟大的人文主义情怀。无论是国风、唐诗、宋词、元曲,还是四大古典小说,它们之所以是优秀的艺术作品,不是官方册封,也不是圣人训定,更不是因通俗而流行的,为当时民众一时所喜好,而是因为它们深蕴着使文学成为文学的东西,正是这些使它们真正成为文学史上的座座丰碑。

文学的严肃性,还在于其艺术的严肃性。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它是有艺术自身内在的规定性和规范性的。真正的艺术创作者必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审美活动,不存在完全的个人创作,创作者必须对艺术负责,对社会负责,但仅这些还远远不够,艺术创作必须遵循艺术自身的规律,绝不是粗制滥造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忸怩作态,更不是在商业利润驱动下的粗陋不堪的生物自然主义的描写。

(摘编自宁秀丽、赵庆国《我们需要严肃的文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学里,文被道压制,新文学要提高文的地位,认为文学有重大的使命和意义,此后,文的地位超过了道。
B.新文学作品其实大部分还是载道的,只不过载的是新的道,这跟中国现实的严峻性以及新文学的使命和责任有关。
C.崇尚“奇”是中国小说的传统,这一特点从唐代的传奇、志怪小说,明代的“拍案惊奇”等小说都可看出。
D.文学的严肃性既体现在文学的真诚性,也体现在艺术的严肃性;但凡虚情假意、粗制滥造的文学均非“严肃”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是否属于严肃文学,不能简单地按照创作的形式或创作的人物来确定,也不能只依据官方的观点或一时流行的作品来判断。
B.新文学主张反礼教,反封建,挖掘社会病根,正视社会国家人生,这是其严肃性的表现,反映在具体作品上是运用写实笔法进行创作。
C.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在文字表达上仍大部分沿用文言,即便用白话,也难摆脱旧小说的痕迹,显得油腔滑调。正因此,它不属于严肃文学。
D.社会、政治等环境的变化对作家文学创作态度会产生影响,诸如“载道”“言志”“幽默”等不同价值取向,都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环境。
3.下列言论摘自《延河(下半月)》(2021年第9期)刊发的“严肃文学还有没有现实需求”专题笔谈中部分作家的发言,其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我们需要严肃的文学”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判断一部作品是不是严肃文学,主要看它是不是传递了积极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是否给读者提供了足够的思考生活、认知世界的精神容量。”(俞胜)
B.“文学是严肃的,但传播方式可以是普及化的,建议传统期刊和出版社也能设立专业的市场推广部门,让好的作品能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张炜炜)
C.“严肃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内容的拓宽与文学形式的探索是相辅相成的,严肃文学宣示了文学形式的边界,而形式只是促成文学虚构性的方式。”(陈陈相因)
D.“好的文艺作品,既能当作精神食粮,也能改变阅读者的命运,更能让野蛮者走向文明,这,也许就是严肃文学之所以存在且永不落幕的最重要的原因吧!”(扎西才让)
4.材料一阐述“文学的严肃性”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在这个快餐化的时代,“游戏”文学等大行其道,文学的娱乐功能在放大,严肃文学已经逐渐小众化、边缘化。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严肃文学的存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11-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的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乡民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因而属于外国学者所说的“机械的团结”。
B.在乡土社会中,人们可以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是因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
C.“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种信任是乡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信任,它建立在乡民对契约精神的高度自觉性上。
D.虽然时代日新月异,中国人在乡土社会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仍然有其重要的存在价值,我们应该坚守这一优良传统。
2.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特点及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第一段通过字形分析法对“礼”字进行解释。是为了证明前文观点—— “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
B.文章通过对比之法,分析了“礼”“法律”“道德”这些概念不同之处,指出了乡土社会以“礼”来维持的特点。
C.文章举曾子易箦的例子,论证乡土社会的礼治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
D.文章最后一段做了总结:礼是传统。是由整个社会历史所维持的,礼治社会不会在如今的快节奏的时代中出现。
3.结合两则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乡土社会“礼治”精神的一项是(     
A.道私者乱,道法者治B.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C.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D.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2022-11-2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球范围内来看,产业数字化仍然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2020年,数字经济占比为84.4%。中国数字经济呈现大致相似的结构,即“二八”比例分布。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9.1%。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7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达80.9%。虽然继续呈现扩大的趋势,但低于美国(86.5%)、日本(84.6%)、德国(90.3%)等国家对应的指标占比。

(摘编自《中国数字经济增速放缓,产业数字化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材料二:

近年来,数字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成为引领我国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数字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消费者权益保障不完善等问题仍影响着消费者的感受。

2021年中国质量协会继续开展中国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研究,对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重庆、西安、哈尔滨等16个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且城区人口超500万人的超大、特大城市开展调研。调研覆盖全国七大区域,涉及16种主要的数字经济服务业态,共完成4754份有效问卷。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消费体验,较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使消费者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有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本年度的调研结果显示:2019年到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稳步提升,但仍有上升空间;消费者权益保护维度近三年的评价持续处于低位,发展潜力较大;费用收取问题是消费者对数字经济服务感知最突出的短板;消费者满意度区域、城市差异成为数字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所有业态满意度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且各有亮点。

(摘编自《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稳步提升》)

材料三:

在具有天然国际竞争态势的数字经济时代,要保持我国的数字经济竞争力,必须拥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有数据表明,我国数字经济的增速已经放缓。就目前看,我国容易被人“卡脖子”的主要是在数字技术基础方面,比如芯片、基础软件等。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有关。2021年10月,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在第87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公开表示,我国基础研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研究投入不足。

企业已成为我国科研活动的绝对主体,但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导致企业难以有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无法更多地掌握关键技术和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基础研究薄弱,致使企业难以获得相应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积累,难以提高吸收能力,也不利于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是美国创新体系一个重要特色。美国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占总企事业R&D(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80%,是联邦政府的8倍之多。

2016年12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2025年,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就将创造就业岗位2000万人,但人才缺口也将高达950万人。

“但科技自立自强不等于封闭起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对新京智库说,而是要在全球开放的背景下去实现。毕竟,现在知识和经济一样存在分工,一个国家不可能什么都自己研制出来,也不可能什么都自己造出来。

(摘编自《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科技自主面临三块“短板”》)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中,2020年,美国数字经济规模最大,中国次之,中美两国数字经济规模全球占比之和接近60%,具有绝对的规模优势。其后依次为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
B.2020年,德国、英国、美国数字经济GDP占比超过60%,中国为38.60%,中国比全球平均值43.70%低。
C.2018年以来,中国数字经济增速与GDP增速同时呈现逐年下滑趋势,但是中国数字经济GDP占比仍持续增长。
D.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化规模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0.9%,产业数字化规模占数字经济比重达19.1%。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经济成为引领我国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为消费者提供了舒适的消费体验,可见,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幸福感。
B.由于消费者权益保障不完善、费用收取问题突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数字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所以中国数字经济服务质量亟须提高,刻不容缓。
C.与美国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相比,中国企业投入严重不足,尽管企业已成为我国科研活动的绝对主体,但其发展前景堪忧。
D.在全球开放的背景下,保持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意味着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发挥“人定胜天”的精神,闭门苦干定出成果。
3.数字经济时代,如何解决我国科技自主面临的主要问题?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年来的中国新文艺在美学风尚上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第一,追求史传性的宏大叙事。“党史文艺”的题材决定了创作的非虚构特点,作品具有史诗性和传记性,因而在美学风格上追求宏大叙事。史传性的宏大叙事首先体现在以党史人物为题材的文艺创作中。在百年中国新文艺的发展过程中,这类作品的创作呈现出越来越繁荣的发展态势。从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再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再到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著名历史人物以及雷锋、王进喜、蒋筑英等当代党员楷模,都纷纷走入文艺作品。此外,以重大党史事件为主题的创作也是“党史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重大转折,在《觉醒年代》《建党伟业》《长征组歌》《大决战》《开国大典》等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文艺作品中,得到了连续、完整的呈现。书写这样的英雄人物、这样的历史事件,无论采用何种体裁,无论诞生在怎样的历史语境,自然会使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崇高风格,在创作方法上倾向于史传性的宏大叙事。

第二,努力塑造完美、崇高的共产党员英雄形象。这是“党史文艺”创作中的突出现象。百年来的“党史文艺”塑造了一系列崇高的共产党员英雄形象,《咆哮了的土地》中的李杰、《保卫延安》里的周大勇、《红岩》中的江姐、《创业史》里的梁生宝、《红旗谱》中的朱老忠、《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这些英雄人物有着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代表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和普通民众对完美人性的憧憬。《青春之歌》中的女共产党人林红并不是作品的主要人物,她只是主人公林道静在狱中偶然相遇的狱友,但她身上却显示出崇高英雄的所有优点:集相貌美、人格美、思想美和意志美等多种人类美于一身。她具有坚定沉着的性格、崇高执着的理想、不惧死亡的乐观精神,特别是还拥有美丽的面容。值得注意的是,《青春之歌》像许多“党史文艺”作品一样,将人物的道德品质与外貌特征对应起来。英雄人物中,卢嘉川有“高高的挺秀身材,那聪明英俊的大眼睛,那浓密的黑发,和那和善的端正的面孔”。而反面人物中,戴瑜有着“突出的金鱼眼睛,浮肿的黯黄色的脸”。当然,这种描写方法固然反映了艺术家对于共产党员、英雄人物的美好想象,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塑造完美英雄形象的创作模式,在特殊历史时期也会形成模式化、公式化的倾向,使作品脱离现实生活,缺少人情味。这种做法固然能创造出“高大全”式的完美英雄,但多少也降低了英雄人物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书写悲壮的正义伦理。“党史文艺”的基本审美形态是崇高美,并具有两大特征:力量感和悲剧性。前者来自共产党员坚定的意志,后者则来自他们的牺牲精神,二者共同的精神支持是共产主义信仰。因此,“党史文艺”塑造的崇高美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审美形态,更是一种具有美善人格和正义伦理的道德境界。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家境优越、衣食无忧,本可以享受安逸富足的生活,但他们面对中国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为了绝大多数在苦难中辗转挣扎的底层民众的生存和幸福,选择了自我牺牲的反抗之路。古希腊哲人朗吉努斯认为崇高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而人们对于崇高的欣赏实质上是以审美的方式对人的尊严和崇高的确证,意味着人能够通过英雄的壮举,体会到生活的真正价值。

在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里,江姐被捕后遭受特务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她面对敌人的死亡威胁,平静地说:“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这都是我党的机密,不能告诉你。”如此坚定的意志和自我牺牲精神以及其中焕发出的崇高感,直到今天都令观众深受感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牺牲的壮举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大多数受苦受难的底层民众。“党史文艺”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的英雄人物,为了正义而牺牲自己,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思想启迪和道德感召力量,以此唤醒人们沉潜于灵魂深处的良知。

切·格瓦拉指出:“悲剧精神的实质是悲壮不是悲惨,是悲愤不是悲凉,是雄伟而不是哀愁,是鼓舞斗志而不是意志消沉。”西方美学家也普遍认为,人要从对象的崇高中看到自身的真正崇高,对崇高美的欣赏带来的是自我人格与精神的觉醒。悲壮的审美感受来自伦理的正义,崇高的力量美来自精神及人格的强大。这使得崇高感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能够使读者和观众在精神境界上获得很大的提高,鼓舞他们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编自网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书写英雄人物及重大事件,无论采用何种体裁,无论诞生在怎样的历史语境,自然会使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崇高风格。
B.李杰、周大勇、江姐、梁生宝、朱老忠等英雄人物有着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他们能鼓舞读者投身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
C.“党史文艺”塑造的崇高美不是一种纯粹的审美形态,而是一种道德境界,人们以审美的方式对此进行确证。
D.“党史文艺”中的主人公都具有坚定的意志和自我牺牲精神,而且这种自我牺牲精神是为了所有劳苦大众,以此唤醒其良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从三个不同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党史文艺”的美学特征。
B.文章在肯定塑造完美英雄人物创作模式的同时,也指出其弊端,显示出论证的严谨性,具有思辨性。
C.文章大量使用举例论证,涉及不同时期的“党史文艺”作品,材料丰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引用切·格瓦拉关于悲剧的论述,旨在论证“党史文艺”呈现出崇高美,提高了读者和观众的精神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党史文艺”的特征的一项是(     
A.在蒋光慈的小说《咆哮了的土地》里,共产党人李杰受党的派遣回到家乡进行土地革命,在部下的催促下,忍痛烧了自己的家。
B.洪灵菲的自传体小说“流亡三部曲”,以中国革命的重大事件为背景,围绕主人公沈之菲个人经历展开,真实地反映了革命青年的人生选择。
C.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通过描绘中国“资本主义的末路英雄”吴荪甫的失败,说明了中国社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D.李季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将主人公的爱情悲欢与革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显示出劳动人民的个人命运与整个阶级的革命大业是相联的。
2022-11-2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春节最大的习俗是什么?是回家看看。看望父母、看望长辈。这中间蕴含着尊老敬长的文化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用一个基础性的概念来指代。

孝为家风之本。甲骨文里的字,像一个孩子搀扶着老人的形状,《尔雅·释训》说:善父母为孝。中国人将作为家庭伦理的起点,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并在父母的养育之下成长起来,对这种生命和养育的报答,便是人伦道德的基础。儒家学说的入门读物《大学》中说: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总结了孝的责任和义务:做孩子时,孝顺是第一美德;做父亲时,慈爱是第一美德。父母慈爱孩子,孩子才会孝顺。为什么中国人以及儒家文化圈把孝道看得如此重要?主要源于中国人的社会认知。在周秦时期的人看来,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天定的,而不是人定的。既然人的生命是父母给的,那么人一切都源于父母。所以,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必须竭力报答父母。《诗经·小雅·蓼莪》中感慨父母的养育之恩:父兮生我,母兮掬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说这德行比天都高,值得终生铭记。

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家庭作为劳动的基本单元,不仅决定了生产的模式,也决定了社会道德的特点。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要想维持下去,必须树立一套伦理规范来维系家庭观念。家庭稳定了,社会才能稳定。元代陈天祥在《四书辩疑》中认为这是建立家风的基础:古之明王,教民以孝弟为先。孝弟举,则三纲五常之道通,而国家天下之风正。故其治道相承至于累世数百年不坏,非后世能及也,此可见孝弟功用之大,有子之合,可谓得王道为治之本矣。从正面阐释孝道在国家政治文化、社会观念、道德伦理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

孝道成为道德自省的基础。《庄子·天地》中说: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把孝看成一种社会责任,真正的孝子,应该劝善惩恶,长辈做了不好的事,要么就劝他,要么就想办法让他改正。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孝,不在于奉迎长辈;真正意义上的忠,不在于奉迎国君,而是要按照仁义道德的标准来判断。

(摘编自曾胜高《文化的格调》)

材料二:

传统孝道体系本来是和农业社会结构相适应的,但即使从目前农村的情况来看,在人口流动已呈常态化发展局面时,农村老龄化更趋严重,在养老方面一些家庭仅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而丧失了实际功能,加之缺乏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一些农村老人的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城市地区,传统孝道也要面临许多新的现象和难题,在这种情形下,发展传统孝道成为一种必然。

发展后的传统孝道体系从本质上说仍然没有超越传统孝道,而是将不合时宜的内容剔除掉,同时适度融入了新的内容或革新了其固有的存在和传播方式,无论如何发展,它的核心构成仍未超越传统孝道的边界,故从广义上来讲仍属于传统孝道的范畴。因此,准确来讲,在构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代际伦理体系的过程中,固然要以传统孝道为基础,但并不是要原原本本照搬传统孝道体系,必须要有发展。在发展传统孝道体系时确实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是现代社会同样也提供了诸多前所未有的契机,此处可通过一个具体事例进行说明,例如,《论语·里仁》中讲道:父母在,不远游,这种要求当然很难与当前社会现状相适应,但它并未走向绝对主义,而是仍然预留了一定的灵活空间——游必有方。事实上,现代社会不断涌现出更多先进的交通设施以及通信设备使空间距离不断缩小,基于这种现实,可先从道德层面提出外出子女至少每周和父母通电话或视频一次等一些较为合理的要求,代际感情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维系。当然,在发展传统孝道时,要将相关伦理学理论和生活世界的普遍经验结合起来,使之既要有浓厚的生活基础,也要符合一般的道德要求,这样还可避免过多的泛政治化特征出现,有了发展,以传统孝道为基础的代际伦理体系的根基才能更为牢固。

(摘编自郭德君《传统孝道是老龄化进程中代际伦理体系构建的核心构成》)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传统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社会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现代背景条件虽然发生了变化,文化传统的资源作用不可低估。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对道德生活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培育孝道的爱心来制衡物质化的利益趋动;面对家庭结构的变化,我们需要培育孝道的爱心来孰化家风家俗。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需要继承与弘扬孝道来营造一个使得老年人感到温馨的社会。

(摘编自龚群、薛宝生《传统孝文化的当代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是建立在家的基础上的,孝为家风之本,因此孝成为这个社会的基础性文化因素。
B.按照仁义道德的标准来判断如何尽忠和尽孝,体现了人的一种道德自省。
C.中国传统孝道体系是和农业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因此它依然适合目前的农村社会。
D.发展传统孝道需要与现实生活接轨,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将挑战变为机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要论述了传统孝道在当今社会对家风建设、社会安定、个人自省这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B.材料二主要论述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传统孝道文化体系需要融入新内容和革新固有方式的原因。
C.以传统孝道为基础、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而建立的代际伦理体系,可以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D.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传承孝道文化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3.下列选项,与材料一中所阐述的关于“孝”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南怀瑾说:“父母好比两个朋友,照顾了你二十年,他们老了,你回过来照顾他,这就是孝。”
B.《孟子》:“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C.《红楼梦》中,元春得以省亲,就是因为皇上“体贴万人之心,世上大莫如‘孝’字……”。
D.《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一谈传统孝道面临哪些挑战?
5.如何理解“孝道是家风之本”?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3年,NASA就宣布计划于2015年到月球上种菜,但一直没有国家在月球上种出东西。2015年,国家拿出嫦娥四号珍贵的3公斤载荷,向全球征集方案。最终,我们团队提出的月面微型生态圈科普载荷从257个方案中脱颖而出。

在月球上做生物实验,需要把温度控制在-10℃~40℃,如果低于-10℃或高于40℃,种子都会死掉。万物生长靠太阳,月球上一个白昼是14×24小时,阳光非常充足。但我们的罐子很小,如果进入太多阳光,温度就难以控制。经过计算,如果既要控制温度,又要满足光合作用条件,需要8毫米直径的阳光进入量。于是我们留了一点余地,用10毫米直径的光导管把阳光引进罐子内。

也许有人会说,直接用白炽灯光或人造光就可以了呀。但我们认为,好不容易到月球做实验,一定要利用月球的原有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而月球上是没有任何液态水的。我们要对携带的水进行精准控制:不能带太多,汪洋大海里是长不出东西的;不能带太少,要满足植物发芽的需求。经过精确计算,我们必须带18克水上月球。水也是我们这个实验的开关,一浇水,实验随即启动。

生命要有可以观测到的现象变化,要几天甚至几十天,但我们的时间最多只有9天。为什么是9天呢?因为月球的一个白昼是14天,但是嫦姚四号不可能在月球白昼的第一天就着陆,为什么?因为温度太低,阳光太少,所以要等月面的温度比较适合的时候才能着陆。

物种的选择也很重要。我们的微型生态圈必须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关于植物的选择,首先考虑的是将来航天员到月球上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因此选择的物种必须是生活必需品;这些物种还必须具备抗高温、抗低温等能力;此外,不同种子发芽所需的温度不同,比如棉花在高温下才发芽。而我们不清楚着陆器什么时候着陆、什么时候做实验,所以被选择的种子的发芽温度要错开。

对动物的选择也很讲究。我们选择了一个生物学的模式动物——果蝇。最后,我们选定马铃薯、油菜、棉花、拟南芥、果蝇和酵母这六个物种搭配在月球上做实验,形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摘编自谢更新《月球上第一片绿叶是怎么长出来的》)

材料二

因为月球不同于地球,由于自身的体制问题,使得月球本身是不存在空气和水的,而且由于自身重量和体积都偏小,因而它是没有大气层和磁场保护的,因而宇宙中的各种高能粒子、宇宙射线都能直达月球表面的!因此,目前嫦娥四号培育的植物会不会产生变异呢?这些真的不好说。而在目前,嫦娥四号所培育的植物,结合实际情况是无法裸露在月球表面存活的,那么,这些培育出来的植物到底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呢?答案就是一个罐子里面,这个罐子容器可不简单哦,它是由科研人员专门针对月球环境研制而成的,一个铝合金圆柱形罐子。

没错,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罐子,却内有乾坤。它内含有光导管,负责给植物提供所需的能源;为了隔绝内外温度,专门用聚酯薄膜做了保温层和半导体冷热片,负责保温和调节温度;此外还加了摄像头,实时监测内部状态。

而这个罐子的名字也十分的形象,北叫月面微型生态圈,而里面培育的植物也是由科学家们专门挑选出来的,到现在已经伴随着嫦姚四号奔波了30多天了。最后终于在月球表面登陆,克服因难,盛开生命之花。

(摘编自网易文章《月球出现绿色植物?都是中国航天人的功劳!》)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更新团队的“月面微型生态圈科普载荷”方案是应NASA的计划提出的,在全球257个方案中,这一方案脱颖而出。
B.实验所用的铝合金罐体重量不超过3公斤。为控制温度同时满足光合作用的需求,罐子内设置了直径10毫米的光导管。
C.谢更新团队的实验,对光照、水、时间以及物种都进行了精密的计算、精心的选择,任何一方稍有差池,都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D.没有大气层和磁场保护,宇宙中的各种高能粒子、宇宙射线等都会直达月球表面,这有可能让已培育的植物产生变异。
2.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月球白昼的第一天光照达不到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因此嫦娥四号不能在这一天着陆,这会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
B.根据图一可知,整个罐体都附有一层用聚酯薄膜做的保温层,它和设置在罐体上的半导体冷热片共同负责调节温度。
C.实验所选择的马铃薯、油菜、棉花、拟南芥这四种植物的发芽时间是不一致的,这能最大效率的保证实验的有效性。
D.“月面微型生态圈”在月球的时间已达到30多天,而且已经“盛开生命之花”。这远远超出了原来9天的预估时间。
3.根据图二和材料中的文字内容,简要介绍“月面微型生态圈”中“生态圈”的生命系统。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红楼梦》众多的人物中,贾宝玉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位。他的人生观与封建正统观念格格不入。第三回宝玉首次登场亮相,作者用两首《西江月》词概括了他的性格特征,在封建家长心目中,宝玉是一个与现实社会、政治、道德背道而驰的人。宝玉否定读书为官这样一条被封建社会视为天经地义的道路,那么到哪儿去寻求自己的人生之路呢?佛道文化、庄禅精神便自然而然成为其精神依托。第二十一回读《南华经》(即《庄子》)一节,是非常明显的一个例证。宝玉最感兴趣的《外篇·胜箧》一则,所谓绝圣弃知,所谓弹残天下之圣法等等,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回归自然”“保全真性

宝玉以保全真性为人生理想,并将其付诸现实生活之中。第十九回从袭人的眼中写出宝玉自幼性格异常”“放荡驰纵,任性恣情。他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是家里的‘混世魔王’。第三十一回晴雯失手将扇股子跌折,宝玉因心情不快便顺口训斥了几句,晴雯赌气不理睬他,宝玉劝解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说完,果然将手中的扇子递给晴雯,任凭她撕并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这说明宝玉的保全真性就是要顺乎人的自然情感,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也希望别人不要干涉自己的行动自由。

保全守真这一观点出发,宝玉对禁锢人性、扼杀个性的封建专制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我只恨我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不是这个拦,就是那个劝的,能说不能行。为了追求个性的自由,他冲破种种障碍,与戏子蒋玉菡成为挚友,为此被痛打也毫不反悔。当他看见仆人茗烟与丫鬟幽会时,不仅不斥责,反而提醒那丫头快跑。他对子侄辈从来不求礼数,对弟兄间亦不过尽其大概就罢了

然而,宝玉对个性复归的渴求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总能如愿以偿,他不止一次地领悟到了人生的苦恼。为了摆脱种种困扰,他时时向佛道的虚静无为境界靠拢。第二十二回中,宝玉本来想调解林黛玉与史湘云之间的矛盾,不料两人将火都发泄到了他身上,他便联想到了《南华经》上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再细想戏文中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唱词,便提笔立占一偈,又填了一支《寄生草》。所谓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所谓肆行无碍凭来去……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都流露了宝玉试图以道书禅机参透人生的意愿。黛玉所续两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暗示了今后的凄凉结局,只有到那时,宝玉才可能彻悟。

宝玉不止一次地说自己要出家做和尚,以至于黛玉开玩笑要记下他说这话的遭数。宝玉还不止一次地说自己要化成灰。果然,当众姊妹、众丫鬟,嫁的嫁,死的死,散的散时,当家世衰败、百念俱灰时,宝玉终于悬崖撒手,遁入空门。佛教经典《圆觉经》(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收在《大藏经》第十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97)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这与宝玉的化灰言论多么相似,佛教以梵我一如当作达到解脱的最终目的,使个体灵魂的和宇宙主宰的达到统一,也就是所谓的涅槃。宝玉遁入空门,也就是希望借此消徐一切欲念烦恼,所以他最终仍然回到了大荒山之中。

(摘编自王平《宝玉个性与庄禅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玉的人生观与封建正统观念格格不入,与当时的现实社会、政治、道德背道而驰,因此成为整个作品中最重要的人物。
B.袭人眼中的“性格异常”“任性恣情”,实际是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勇于冲破障碍的表现,也是他“保全真性”理想的外显。
C.宝玉的“保全真性”不仅仅是要自己追求精神和行动的自由,对别人的意志他也不加干涉,甚至顺乎他们的自然情感。
D.现实生活中,宝玉很难做到个性复归,这让他领悟到人生的苦恼。为此,他将佛道文化、庄禅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提出论题和论点后,接着阐述了宝玉“保全真性”的人生理想的具体内涵。
B.文中以晴雯撕扇的有关情节为例,证明宝玉将“保全真性”的人生理想付诸现实。
C.为了论证宝玉个性与庄禅精神的关系,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
D.文中将《圆觉经》中的论述与宝玉的言论对比,论证宝玉“遁入空门”的可能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封建专制禁铟人性、扼杀个性,这与宝玉追求自由的个性格格不入,因为他对封建社会读书为官的道路持否定态度。
B.从宝玉对《南华经》中有关内容的喜好可以看出,宝玉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庄禅精神,这是他摆脱种种困扰的出路。
C.对于宝玉遁入空门的结局,黛玉早有预料,她所续的“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两句已经暗示了宝玉今后凄凉的结局。
D.宝玉最终“悬崖撒手”、遁入空门的行为,是他在家世衰败、百念俱灰时做出的选择,并借此消除了一切欲念烦恼。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数字媒介时代,随着信息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小说和影视等不少传统文艺创作都转到了数字媒介平台上,涌现出各种新的文艺形态。我们亟须以相应的文艺批评话语来更好地引导创作,从而提高和引领社会的审美风尚。

在数字媒介时代,由于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文艺创作、传播和批评都越来越容易,学院派批评家一统天下的“专业主义批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电视时代那种传媒拥有绝对霸权的“电视批评”也不复存在,真正的“大众批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个时代,每个批评者都可以利用数字媒介平台参与发声,对各种文艺现象发表评论。由此,不同层次的批评话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数字媒介时代文艺批评话语众声喧哗的复调结构——感性化、情绪化、碎片化和娱乐性的批评话语与理性化、专业化、系统化和严肃性的批评话语交织共存。数字媒介是“注意力经济”和“眼球文化”,为了吸引观众眼球,由“数字媒介知识分子”操控的文艺批评喜欢玩弄噱头,缺少深思熟虑和严谨性,但却左右着大众的文化和审美趣味。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中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阐释,在他看来,“随着电视在传播工具领域的相对力量的不断扩大和商业因素对占有统治地位的电视的控制的不断加强,电视从它所采取的一种文化行动策略转向了某种自发主义的蛊惑术”。因此,在数字媒介时代,构建理性的大众批评话语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注重娱乐性与专业性相辅相成。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大众狂欢”的时代,人们经常在朋友圈、自媒体公众号等数字媒介平台发表一些感性化的、情绪化的甚至是发泄式的言论。文艺批评也不例外,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话语时常注重流量,追求娱乐性质。为了追求“眼球效应”,一些文艺批评话语有时充斥着“吐槽”“毒舌”和“谩骂”的味道。在此情况下,严肃的、理性的和专业的批评话语不可或缺。专业化的文艺批评要在数字媒介时代引领公民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上发挥应有作用。

坚持个人批评与大众批评相互结合。在众声喧哗的“大众批评”话语中,具有真知灼见的、有专业精神的独立批评话语并不多见,且很容易淹没在浩瀚的大众批评话语之中,进而导致一些真正好的作品得不到大众认可。在此情况下,应将批评的独立性和大众性相结合,既要有独立的批评精神,也要兼顾社会公众的审美情趣。

实现技术性与审美性相得益彰。在数字媒介时代,文艺批评的话语方式很容易受到媒介技术的影响,数字媒介技术本身也深深地镶嵌于文艺批评话语之中,甚至技术话语大有取代审美话语的趋势。例如,“弹幕”这种影视剧的评点形式就是一种技术话语与大众批评话语的结合。然而,满屏的弹幕却将本来的叙事内容碎片化,严重干扰了部分观众的观看行为。在数字媒介时代,正是技术使得原来统一的、整体的和审美性的批评话语变得碎片化、零散性和流动性,而像弹幕这种或多或少取代内容观看本身的点评,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拒绝深度思考的“浅批评”,且有时无助于观众对节目内容的理解。

(摘编自曾一果《数字媒介时代呼唤理性文艺批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媒介时代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艺批评来引导创作,从而提高和引领社会的审美时尚。
B.“吐槽”“毒舌”“谩骂”、制造噱头来吸引眼球的手段就类似“自发主义的蛊惑术”。
C.大众化的批评一般来说是感性的、情绪化的,而学院派批评一般是专业且理性的。
D.理性的大众批评话语体系就是要坚守独立的批评精神并要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过去和现在不同文艺批评方式的对比,意在指出今天的批评方式优于过去。
B.文章引用布尔迪厄论述,是为了论证数字媒介是“注意力经济”和“眼球文化”的观点。
C.文章以“弹幕”影响观众观看行为的例子说明数字媒介技术存在对文艺批评审美性的破坏。
D.文章从三方面论述数字媒介时代如何构建理性大众批评话语体系,每方面都给出具体办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媒介时代文艺批评话语的复调结构现象,需要建立一种体系对相关平台做一定约束。
B.由于数字媒介具有“注意力经济”特点,文艺批评有可能被操控进而影响大众审美趣味。
C.数字媒介时代,娱乐性的文艺批评不能在引领公民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上发挥作用。
D.由于大众批评话语往往声势强大,所以要有意识地给独立批评话语展示自己的机会。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大会以“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旨在打造一个网络文明理念宣介、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和国际网络文明互鉴的平台。

网络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网络文明建设成果斐然,实施了一批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出台了一批网络法律法规规章,开展了一批网络专项整治行动,打造了一批网络文明实践品牌,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生态环境更加清朗、文明风尚更加彰显。

生活中,很多网民称自己为“草根”,那网络就是现在的一个“草野”。要让“草野”繁花似锦而不是荒草丛生,就必须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要求的思想观念、文化风尚、道德追求、行为规范、法治环境、创建机制。举办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真正的文明,来激发广大网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行动共进,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网络文明环境。

需要看到,截至目前中国网民数量达10.11亿,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网络空间纷繁复杂,文明创建任重道远。一段时间以来,网上历史虚无主义、网上水军、流量造假、黑公关、网上文娱及热点排行乱象广为诟病,用户账号名称信息违法违规、网络大V账号粉丝数量注水造假、恶意营销等问题影响恶劣。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对这些网络生态乱象,必须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文化培育、道德建设、行为规范、文明创建,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作风一抓到底、坚持不懈,涤荡网上的歪风邪气,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实现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为契机,通过理念宣介、经验交流、成果展示、文明互鉴等方式,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引导广大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引导全社会提升网络文明素养,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一定能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摘编自《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人民网2021年11月19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可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B.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还需继续出台网络法律法规规章,开展网络专项整治行动。
C.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广大网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行动共进。
D.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能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明确指明了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举办地、主题以及目的,言简意败。
B.文章第三段运用一些具体事例详细阐述了举办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重要目的。
C.文章第五段阐述我国网络的发展规模生态乱象及建设方法,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D.文章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从而使观点的阐释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才能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
B.要想提升网民的综合素质,提高网民的地位,就要做到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
C.为了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需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坚决打击网络生态乱象丛生的现象。
D.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可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22-23高一上·山西晋中·期中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归隐与入世的两难抉择,曾困扰了无数英雄和才子,其中享誉盛名的,当属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其率性任情、不苟同于流俗的情怀备受后世名人雅士推崇,影响极大。

然而,这位“隐逸诗人之宗”是否果真自始至终甘于远离政治经济舞台,种豆南山下,乐此而不疲呢?

其最为后人称道的、代表其“淡泊气节”“隐逸志向”的作品,当推《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五首和《饮酒》等。

可事实上,我们需要多维解读陶渊明。他曾几番入仕,一腔热血,满怀抱负:效仿东汉田畴,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并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读<山海经>》第十首:“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感慨机遇已失,徒怀雄心。细读这些篇章,又哪里有什么“恬淡静穆”和“傲视功名”?

归隐田园几年之后的诗作,却是愁苦渐深,看不出所谓“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如《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忍受种田的劳苦,是为了糊口和免祸。田园生活已不再“浪漫”,而是透出几分无奈。

僻居乡村多年后,《怨诗楚调示虎主薄邓治中》中,字里行间,处境困苦更甚,心情忧怨更深:“炎火屡焚如,螟域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旱灾、虫灾、风灾、水灾轮番来袭,饥寒交迫中度日如年,如“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此时心境,不知是怨还是悔?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豪气已经荡然无存。

显然,陶渊明的辞官归隐,与其说是出于“崇尚自然”的本心,毋宁说是无可奈何的逃避。只是,田园生活远远不是“恬淡浪漫”这一种底色,南山除了野菊花,还有螟蜮蝗虫、饥馁贫乏和寂寥孤衷;而人,永远不可能饿着肚子体验田园风光。

可叹后人,只见其“归去来”的铮铮傲骨、东篱采菊的悠闲自在,却对他后期的困顿愁苦、挣扎怨叹只字不提,更鲜有人正视高适笔下的感慨:“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而对陶氏“挂印辞官”极尽推崇与美化,号召世人起而效仿之,岂非断章取义,误尽天下书生?

(摘编自林永芳《南山岂止野菊花》)

材料二:

宋人对陶渊明有“知道”“闻道”“见道”的评价,是把陶渊明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理想模式、一种理想境界,认为他代表着一种很高的价值取向,把他定位成一种传统文化模式的价值符号。

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可以把注重事功,以“志于道”作为人格理想,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功利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文化模式称为“载道文化”;而把超越社会功利,追求人生的审美境界,注重个体的精神需求,以个体精神的逍遥自适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文化模式称为“闲情文化”。载道文化关乎国家社稷、人伦纲常、政教风化、经济仕途,有着鲜明的社会功利性;而闲情文化则关乎个体之情致、志趣、风神、气度等,往往表现为一种悠闲散淡的情怀、一种玄澹雅致的意境、一种高远脱俗的韵致。

闲情文化在滥觞时期是生活优裕、精神空虚的魏晋名士们的“专利品”,它是作为儒家传统的对应物出现的,往往带有狂放、怪诞的色彩。而陶渊明的意义正在于:他以自己独特的人生实践将在魏晋名士那里既有几分放诞又有几分做作的“闲情”化为一种高雅而平实的、能够为人们普遍实践的人生艺术。

陶渊明心中有一个庄子式的价值判断:权势、功名、贪欲等都是违反自然的异己力量,个体精神应当从“物”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受制于外物的功利满足是卑微渺小的,而个体精神上的自适才是最值得珍视的;对名利地位声誉的功利追求,远远比不上超功利的精神享受,况且那些功利的追求和满足又往往是以身心屈辱为代价的。

陶渊明虽然归隐了,但他的心并不是一眼干涸的深井。在月白风清的夜晚,他因“有志不获骋”而悲愤难眠;为了寄托对残暴政治的不满,他写下了热情豪放的《咏荆轲》;在《读<山海经>》组诗中,他更是“借荒唐之言,吐岔涌之情”。这些诗篇展示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悲烈情怀,让人们看到了陶渊明性格中执着激烈的一面。而对于固穷之节的坚持和对于道义的追求,也同样表现着陶渊明的执着,这在《咏贫士》《拟古》等诗中都可以看到。对于生命的流逝、物质生活的匮乏,他也“每每多忧虑”,不能无动于衷。可见作为高士的陶渊明对于世事、人生、生命都有相当的执着。执着与通达在他身上体现了完美的统一。这貌似矛盾的两面却和谐地构成了一个入世极深而出世甚远的境界:他心里有许多牵挂羁绊,想得极深,盼得极切——这是他入世极深的一面;他能够从那些牵挂羁绊中解脱出来,从从容容地从荆棘遍生、浊流纵横的人间世走过,神情散淡,气韵飘逸——这是他出世甚远的一面。在人生这出悲喜剧中,陶渊明能“进”能“出”,从容自然。

(摘编自韦凤娟《论陶渊明的境界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模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林永芳看来,归隐还是入世是困扰无数英雄和才子的话题,在对这两者进行思考与取舍的人之中,陶渊明无疑是最为著名的。
B.虽然陶渊明是隐逸之宗,但林永芳否定了他的隐逸行为,认为他并不甘心远离政治经济舞台,隐逸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逃避。
C.相较于载道文化,闲情文化关乎个体之情致、志趣等,重视个体的精神需求,具有超越社会功利的一面,因而对士人影响更大。
D.在韦凤娟看来,《咏贫士》《拟古》《咏荆轲》《读<山海经>》等虽然体现了陶渊明不同的思想情感,但都展示出其性格中执着的一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曾经雄心满怀,志向高远,如效仿田畴参与政事,也写下诗作以自勉,但作为闲情文化的代表,我们须弱化他积极入世的一面。
B.依据林永芳的观点,虽然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描写了恬静怡人的田园风光,但是陶渊明此时的处境并不一定是恬淡浪漫的。
C.因为陶渊明描写种田劳作的辛苦和各种自然灾害轮番来袭时处境艰难的诗歌很少,所以后世之人很少提及他的困顿愁苦、挣扎怨叹。
D.闲情文化经过陶渊明的升华后少了一份狂放和怪诞,多了一份高雅和平实,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理想模式,是一种人人都要实践的人生艺术。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道德经》
B.孙子荆雅敬王武子。武子丧,子荆临尸恸哭,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世说新语·伤逝》
C.采采芣莒,薄言采之。采采芣莒,薄言有之。——《诗经》
D.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坠;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小窗幽记》
4.韦凤娟认为宋人把陶渊明定位成了一种传统文化模式的价值符号,这种“价值符号”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5.有人认为林永芳与韦凤娟都能立体地解读陶渊明。请结合材料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2022-11-18更新 | 27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