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的两极式的人生意义赋予方式,在现代中国启蒙者的一连串不切实际的运动带来幻灭之后,导致民众产生普遍的迷茫和自我的失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狂热,财富的诱惑,曾几何时让人忘掉了对人生意义的需求。如今“无公德个人”的盛行,再次表明了个体面临着深层的意义危机。

启蒙的根本,其实是意义体系的重建。但意义体系必是依托于相应的文明秩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个意义危机,就是国家的危机。今天依然还有国家强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但个人自主和个性解放确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觉醒的自我如何安顿?相互的关系如何协调?具有奠基性作用的意义体系的重建,无疑是最大的挑战。这种意义体系的重建,不可能完全新创,而必定是扬弃既往的积淀,顺应未来的趋向,同时能够满足深层的期待,耦合微妙的情感结构。

中国人意义体系的重建中,儒家精神是不可能缺席的元素。当然,儒家本身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复合体。历史上展现的儒家,都是特定权力结构从这个复合体中择取了与之亲和的要素进行组合的产物。不少当代学人就是在反思儒家的社会历史建构中,萃取出儒家的精神。譬如,杜维明将儒家精神总结为学以成人、现世精神、内在超越和人际关系。这种解读显然基于现代视域而让儒家能在现代文明中继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为曾由西方主导的现代文明注入中国的内涵和活力。

在所谓后现代处境中,儒家自我是否可以超越西方伦理自我与审美自我之间的矛盾而另辟一条启蒙的出路?一种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基本取向的儒家文化,确实主要致力于心力的建设,而不太措意制度性安排。这种直指人心的学说及其实践,在人心迷失于权势和利益之中的时候,经常颇为无奈。但当时机成熟时,在机缘巧合之下,又如当头棒喝,可以激发和焕发出勃勃生机,别开生面。

中国传统儒家,在制度上一直放任法家的渗透和收编,固化为三纲五常而最终与专制权力合谋,将一颗活泼泼的仁心,安放在庞大的官僚躯体之中。但道德的强心剂,并不总能将易于麻木不仁的机体唤醒。20世纪初的中国启蒙者眼中的儒家,事实上成了专制压迫和社会麻木的替罪羊。但将罪恶归咎于遮羞布,显然是找错了标靶,何况这块遮羞布还不是原本的底色。如何将这一颗自强不息的活泼泼的仁心,经过现代理念的启蒙,安置在体现这种理念的文明框架之中,也许是儒家应该追求乃至应有的归宿吧。当然,这颗仁心必定也会给这个文明秩序带来自己特有的韵律。

(摘编自成伯清《自我与启蒙:儒家精神的现代转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中国的启蒙者之所以存在普遍的迷茫,特别是自我的失落,与两极式的人生意义赋予方式有很大关系。
B.完成国家强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与重建具有奠基性作用的意义体系相比,前者更具挑战性。
C.中国传统儒家在制度上持续不断地被法家渗透和改造,进而成为20世纪初中国启蒙者批判的标靶。
D.儒家应该追求的是将经过现代理念启蒙的自强不息的活泼泼的仁心,安置在体现这种理念的文明框架之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个体面临的深层意义危机为事实背景,论证了意义体系重构中的儒家精神与文明秩序之间的关系。
B.第2段先后论述了意义体系重建的重要性、方法与作用及面临的新问题,条理清晰,论述严谨,逐层深入。
C.第3段举杜维明总结儒家精神的例子,旨在论证儒家精神的萃取是在反思基础上对自身的时代内涵的总结阐发。
D.第4段论述了致力于心力建设的儒家文化,其体现出的局限性和进步性很大程度上受客观条件制约,具有辩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意义体系的重建,不是完全新创,而是扬弃了既往的积淀,满足了深层的期待,耦合了微妙的情感结构。
B.儒家精神在中国人的意义体系的重建中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当然,儒家这个复合体本身也在不断演变。
C.历史上展现的儒家,都是特定权力结构从这个复合体中有目的地择取与之亲和的要素进行组合的产物。
D.在所谓后现代处境中,忽视制度性安排导致以厚德载物为基本取向的儒家文化无法另辟启蒙的出路。
2022-12-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礼”“法”均为人君所设立,都带有制度性。“礼”是用来防止超越道德界限的,“法”是用来惩治为非作歹、祸乱社会的。《论语·为政》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政令”和“刑法”,民虽然可以暂时避免犯罪,但不是自觉地遵守法规,因此对犯罪并无羞耻心;如果用“道德”和“礼教”,民则有羞耻之心,而且能走上正道。这说明,用“法”和“礼”在效果上是不同的。“法”具有强制性,是在人们犯错之后加以惩治的,它的作用易见成效。而“礼”起的是规范作用,它是在教化基础上形成的,是在人们犯错之前就加以防止,要靠长期养成,所以在道德上带有自觉意义。

荀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礼法”这一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礼法”这一概念包括“礼”又包括“法”,这两者是相关的。荀子说:“故非礼,是无法也。”我们可以解释为,离开了“礼”,“法”是无法合理地建立和起作用的。“礼”是规范社会存在的一种根本制度,或者说它可以是指导“法”的根本原则。“礼”与“法”从制度上说虽是两套,但有着互补和从属的相联关系,因此从精神上说则是一贯的。就这点看,荀子提出“礼法”这一概念对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治理,应是十分有意义的。“礼法合治”应是维系中国古代社会的根本制度。

从中国社会的理想形态看,它应该是一个“礼法合治”的社会。“出礼入法”应是儒家说明“礼法合治”的重要命题。“出礼”达到危害社会秩序的程度,就要用“刑法”来制裁,但有的情况下“出礼”并未达到危害社会的程度,就并不一定要被绳之以“法”。例如,儿子辱骂了父亲,这当然是“违礼”的,可是并不需要用“刑法”来判罪。“礼”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它对规范人们的生活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制定各种“礼”的制度。这正如孔子所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是起教化的作用,“法”是对犯法的人起惩治的作用,因此,圣人既制“五礼”又制“五刑”,以保证社会的安宁。就这点看,“礼”“法”虽为两套不同功能的制度,但对社会来说都是不可少的。

从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看,我们能否通过继承儒家“礼”的精神并吸收和消化西方“法治”的精粹,建立一套适应当代中国社会“礼法合治”的社会制度呢?我想,这无论如何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

(摘编自汤一介《儒家的“礼法合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引用《论语·为政》的话,论证了“礼”与“法”在功能作用上的区别。
B.“礼”是积极主动的规范,禁恶于未然;而“法”带有强制性的,是惩恶于已然。
C.“礼”“法”有从属关系,在精神上是一贯的,可见中国社会是先有“礼”,再有“法”。
D.“礼”涉及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它对规范人们的生活、教化民众有着重要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用来防止超越道德界限的,“法”是用来惩治为非作歹的,二者都带有制度性。
B.荀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礼法”这一概念,对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治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C.文章论及“礼”“法”“礼法”“礼法合治”等多个概念,条理清晰,层层深入。
D.只有吸收消化西方“法治”的精粹,才能建立一套更适应当代中国的“礼法合治”制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法”的作用易见成效,而“礼”则难立竿见影,所以从效果上看,“法”更有优越性。
B.“礼法合治”就是既重“礼”也重“法”,二者皆不可偏废,以此来保证社会的安宁。
C.儿子辱骂父亲这一例子阐明了“出礼入法”应是儒家说明“礼法合治”的重要命题。
D.圣人制“五礼”“五刑”就这点看,“礼”“法”功能制度相同,但对社会来说都是不可少的。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陪都制度由来已久,近世有学者提出在夏朝时已经出现陪都制度,虽有一定道理,但目前为止,尚不能得到考古发掘或古代文献史料的有力证明。周朝早期,原来的都城丰镐偏居于西部,对统治全国极为不利。到周成王时,东都洛邑的营建工作正式完成,从夏商时期开始萌芽并初步发展的陪都制度,到此时得以完善确立。秦和西汉在全国皆推行郡县制,在众多史籍中,没有秦、西汉两朝设立陪都的明确记载。一些学者认为洛阳是当时陪都,只是有关资料太少,因此情况不甚了了。另有学者认为,秦和西汉推行郡县制,因而秦和西汉无陪都之制,自然也就没有秦或西汉以洛阳为陪都的建置。

此种观点有待商榷。首先,郡县制的推行与陪都的设立并不矛盾。隋炀帝时营建东都洛阳,属豫州河南郡管辖,唐承隋制,在东都洛阳所在地设河南府河南郡。唐朝时期另有北都太原,在其地设太原府太原郡管辖,隋唐两朝亦未因郡县制的推行而取消陪都的建置。因此,在秦、西汉两朝以洛阳为陪都是可能的。

其次,就秦和西汉当时所处的情形来推断,以洛阳为陪都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洛阳自西周成王时开始营建,到东周时正式迁都于此,历时数百年之久,有定为陪都的政治基础。与西周一样,同样起自西陲边地的秦王朝在“吞二周而亡诸侯”之后,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如何更好地控制东方广大的疆域。为此,秦始皇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防止六国复辟,如迁徙六国贵族、收缴天下兵器等,因而仿效西周在洛阳设立陪都以加强对东方地区的控制是可能的。从地理形势来看,洛阳地处黄河中游的南岸,境跨伊、洛、瀍、涧四条河流之间,且北依邙山,东控虎牢,西据崤坂,是一个“四阻之国”,地处天下之中,成为关东重要的经济都会。

再次,从秦、西汉两朝洛阳的政治地位来看,洛阳是有陪都之实的。尽管秦和西汉时期并没有定都洛阳,但是两朝对洛阳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秦时将洛阳作为丞相吕不韦的封邑,并进行大规模营建,修筑了南北二宫,使之成为秦灭六国的东方战略基地。西汉亦然,在建立宫殿城阙的同时,建成武库和太仓,并派重臣管理。鉴于洛阳特殊的地位,西汉政府将洛阳置于朝廷直接控制的区域,不许在此封侯立国。

秦朝国祚短促,因之尚未在东都洛阳问题上有所建构便已湮灭在六国起义的熊熊战火之中。继之而起的西汉政府尽管非常重视洛阳,也没有正式宣告以洛阳为陪都。从上述史实可知,当时洛阳虽无陪都之名却担负着重要的陪都之责。洛阳得以重新为都是在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光武帝刘秀的时候实现的,但却不是陪都,而是成为东汉的首都。

(摘编自崔彦华《秦、西汉有没有陪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世有学者提出在夏朝时已经出现陪都制度,虽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考古发掘或古代文献史料有力证明此种说法是错误的。
B.秦朝在统一六国后,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控制东方广大的疆域,就仿效西周在洛阳设立陪都以加强对东方地区的控制。
C.唐朝时期有北都太原,在其地设太原府太原郡管辖,隋唐两朝未因郡县制的推行而取消陪都的建置,因此,陪都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存在。
D.有的学者认为秦和西汉推行郡县制,因而秦和西汉无陪都之制,自然也就没有秦或西汉以洛阳为陪都的建置,但是作者对此并不认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以周朝早期因为原都城地理位置对统治全国极为不利,到周成王时东都洛邑建成为例,论证我国陪都制度由来已久的观点。
B.文章反驳秦和西汉无陪都之制的观点时,从郡县制的推行与陪都的设立并不矛盾等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这三个角度是并列关系,层次分明。
C.文章第三段论证秦有以洛阳为陪都的可能性时,先从秦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的有利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从洛阳地理形势的有利情况进行分析。
D.文章最后一段以秦朝存在的时间短和西汉非常重视洛阳这两个史实为据,论证洛阳事实上是秦和西汉的陪都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洛阳地处黄河中游的南岸,境跨四条河流之间,北依邙山,东控虎牢,西据崤坂,地理位置重要,是关东重要的经济都会,有成为陪都的基础。
B.秦时将洛阳作为丞相吕不韦的封邑,并进行大规模营建,修筑了南北二宫,使之成为秦灭六国的东方战略基地,这反映了秦朝对洛阳的重视。
C.西汉在洛阳建立宫殿城阙,建成武库和太仓,派重臣管理,并将洛阳置于朝廷直接控制的区域,不许在此封侯立国,这足见洛阳在西汉的重要地位。
D.秦、西汉时,洛阳虽无陪都之名却担负着重要的陪都之责,直到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时候,成为首都,而原来秦、西汉的都城成为东汉陪都。
2022-12-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最近,围绕某流量明星被国家话剧院录取,获得一级演员岗编制的新闻引发了舆论的广泛热议,中间穿插关于“小镇做题家”和流量明星作比较的讨论,推动着舆情急速升温。随着7月15日公示结束,国家话剧院给出的情况说明并没有起到平息舆情的作用,反而再度把舆论推向了第二波高潮。

当然,在这样以亿计的参与者大规模讨论中,肯定会有一些杂音、一些情绪化的声音、各种趁火打劫蹭热度。如果我们尽量排除情绪,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去认真讨论这件事,应该如何看待?

这里面涉及的公平可以分为几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合规意义上的公平。做这件事有没有依据?当事方能不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依据?就录取这件事而言,这次国家话剧院的声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从合规性来看,至少目前的调查结果看来,这套流程客观上没有违纪违规之处。

但是从舆情的反应上来说,我们发现,人们追求的公平不仅仅是这种程序意义上的公平。很多时候公平作为一种价值,我们追求的是某种结果——这种结果不仅是客观状态还有主观认知。

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在我们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对于考试作为阶级上升的通道,在不同社会阶层和人群中推动公平所起的作用有一种特殊的认知,这种特殊的认知作为一种集体的记忆是嵌入在我们的基因当中的,平时也许你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但是一旦被激发,就会出现这次事件刺激之后涌现上来的那样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加持下具有更强的合理性。

除了历史因素,更重要的是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美好新中国,就像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之间的矛盾”,这里面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包含的一个要素就是公平。

不说它是全部,也不说它是唯一,但它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离开了它,很多东西都无从谈起。

正因如此,网上很多讨论者认为这件事“关乎国本”,有人说这是危言耸听——有那么重要吗?这可能只是一个个案。但事实上这恰恰是大众的基本认知,是群众的心声,这种心声必须得到尊重和有效的反馈。

我对这一类事件的基本认知是:如果一种现象、一种做法,它的程序被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认为是不公平的,它导出的结果是不好的,大家是拒绝接受的,但是这套做法却符合规定的,那么这种“合规的不公平”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这种不公平就是所谓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之间的矛盾”里的“矛盾”。我们需要去面对和改进,即使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这种合规化的不公平涉及微妙的、复杂的、系统性的利益调整。但是我们要正视它的存在,而不能无视甚至蔑视它。

我们的社会始终在自我完善中前进,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任何一种制度,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存续就需要具备自我校正错误的能力,这种自我迭代的能力也是中国从1840年、1949年以来的独特比较优势。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民众对于公平的朴素追求和向往,这种追求的表达对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摘编自沈逸《明星入编,我们要警惕“合规的不公平”》)

材料二:

最近,因为顶流明星考编事件,以及一些媒体的“神助攻”,“小镇做题家”这个词也被引爆网络。这个词背后所涉及的教育公平、阶层流动、就业难等问题,很值得人们深思。

“小镇做题家”最早诞生于网络,大致指的是那些出身于农村或者小城镇的学子,埋头苦读,通过高考实现了人生的进阶,却缺乏一定的视野和社会资源,即使靠多年苦读,也很难追平原生家庭和出身带来的差距。而“小镇”,则成了普通家庭或者寒门的代名词。

笔者以为,“小镇做题家”确实不应被嘲讽。古今中外,每个人出生后所处的环境、拥有的资源是不一样的,人生路上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求学和生活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的,这不能怪个人,个人也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出生于“小镇”没有什么不光彩,中国有无数个“小镇”;通过“做题”来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也没什么不好,“做题”是学习文化知识、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不管怎样,没有一种追求更好人生的努力可以被轻视。即使来自“小镇”,通过不断努力,人生的舞台依然可以很大。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高考制度从恢复到巩固发展,经历了几次重要改革和完善,为我们国家一路高歌猛进提供了源源不断、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撑。可以说,高考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公平的制度之一,必须坚持。在这种以考试主导的人才选拔体制下,中国绝大多数优秀学生都具备“做题家”的特质。不可否认,高考制度固然有其一定的局限,但对普通家庭来说,高考依然是孩子改变命运最公平的途径,是社会实现阶层流动最有效的方式。也正是因为“不看面子看卷子,不拼关系拼分数”,出生“小镇”的人,通过“做题”找到了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才有了实现“鲤鱼跃龙门”的可能。“做题家”就意味着“高分低能”吗?显然不是。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中国各行各业人才辈出,很多人都是通过“做题”,获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逐步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成为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坚力量。谁说“做题”就一定选拔不出来优秀的人才?所以说,从本质上看,“小镇做题家”这五个字其实有污名化之嫌,暴露了一些人的傲慢和偏见,其本质上是个“伪标签”。

如果有人拿“小镇做题家”来给一个群体贴标签,犯的就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错误。因为它背后隐藏的下一步逻辑就是:当面临人生的一切不顺心、不如意,都可以归咎于你的所谓“阶层”和“出身”,刻意忽略了人的成功与失败,有很多因素,不能一股脑全部归咎于学生时代的经历。

被一些人瞧不起的“小镇做题家”,恰恰是生活的强者,在现有资源条件约束下,他们拼尽全力攀登突围,展现出来的恰恰是“奋斗”二字。有多少大师巨匠、科技巨擘不也是来自乡村城镇,是“小镇做题家”出身吗?这种不肯向命运屈服、不愿向寒苦低头的精神,难道不值得鼓励吗?真正令人不齿的,反而是那些用一句轻飘飘的“小镇做题家”,就抹杀别人多年的努力,却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的精神贵族们。说小了,这就是真正的“指责型人格”;说大了,很有制造争议话题、搞社会撕裂嫌疑。

(摘编自之江轩《嘲讽小镇做题家?谨防傲慢和偏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某流量明星被国家话剧院录取一事,从合规性来看,这套流程客观上没有任何违纪违规之处。
B.国家建设的公平要基于民众对于公平的朴素追求和向往,这种追求的表达对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C.高考的优越性体现在对普通家庭来说,高考是孩子改变命运最公平的途径,是社会实现阶层流动最有效的方式。
D.“小镇做题家”的背后蕴藏的是不肯向命运屈服、不愿向寒苦低头的顽强奋斗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中包含公平,这种公平要体现在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过程公平绝对保障结果公平。
B.“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出身不能选择,但是想去的地方可以自己选择,有什么样的奋斗就能成就什么样的人生。
C.对不公平的讨论,诉求的对象不仅仅是个体,还有背后的体制机制,这套体制机制可能在过去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对于当下的某些情形不再合适。
D.即便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人,不努力,大道路也只能越走越窄。而“小镇做题家”,不断努力,人生的舞台依然可以很大。
3.材料二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2022-11-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七十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芬兰一直较为注重开展培养学生生存技能的劳动教育。中小学生阶段开设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技术课、纺织课和家庭经济学课程。技术课和纺织课在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开设。技术课上,学生学习使用锯、刨子等工具,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木工制作。纺织课上,学生要学会使用缝纫机,学生在小学阶段进行简单的布艺制作,比如靠垫、手机包等;初中阶段,设计相对复杂,计算机设计、制作等方式会被学生引入课堂制作。初中阶段还开设有家庭经济学课程。学生在课上学习烹饪、熨烫衣物等。一堂家庭经济学课,学生准备、制作一顿美食并现场享用,其间还插空熨烫衣物。男女学生都积极投入其中,竭尽全力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摘编自张永军《他山之石》,《光明日报》2018年10月9日)

材料二:

我国的劳动教育时废时兴,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劳动教育缺位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严峻现实,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我国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从学校来讲,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从家庭来讲,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从社会来讲,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所蔓延,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被淡化。好逸恶劳、看不起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客观存在。

(摘编自吴安春《培养劳动精神为孩子幸福奠基》)

材料三:

劳动教育关系国家命运、民族未来。我们需要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的角度思考劳动教育体系的建构。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可能将不再增加。这一形势,要求我国劳动人口人力资源的开发应该由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增加转变为主要依靠劳动年龄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劳动教育不是一项简单的教学任务,它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制定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渐进的学习体系,精心策划、合理安排,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适切的教育和锻炼。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重视和努力,需要全社会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实现劳动认知与劳动价值的回归,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生活,收获技能,学会与人交往,锻炼各种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家长和学校需要积极配合,培育孩子的劳动观念,社会要营造尊重劳动者的氛围,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共同的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平均每周1课时,这样是搞不好劳动教育的。应结合各科教学,挖掘蕴含在各科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使劳动教育经常化、日常化。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考核体系,加强督导督查。杜绝劳动课只反映在课表上,平时却被语文、数学课或自由活动代替的现象发生;杜绝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的现象发生;克服场地紧张,工具不齐的难题。通过学校自身建设、拓展社会资源共建等方式,建立劳动基地、劳技教育中心、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教育基地等,使劳动教育逐渐走上常态化发展的轨道。

(摘编自万作芳《劳动教育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芬兰劳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比如开设跟劳动教育相关的技术课、纺织课和家庭经济学课程。
B.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督导考核,督导考核内容包括劳动课是否被其他课占用,师资、场地、工具、经费是否缺乏等。
C.劳动教育关系国家命运、民族未来,但严峻的现实是我国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劳动教育长期缺位。
D.把劳动当成惩罚手段,这与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价值观是格格不入的,不利于劳动精神的培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好逸恶劳、看不起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都不利于中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
B.芬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安排不同层次的劳动教学内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C.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缺位原因复杂,有学校方面的,也有家庭方面的,还有社会方面的,扭转形势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D.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劳动习惯培养,比如打扫卫生、烧菜做饭、洗衣叠被等,缺乏劳动教育观念。
3.我国劳动教育无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春片《少年的你》上映短短数日,在各大影评网站收获了良好的口碑。所谓青春片是以青少年的成长经历为主要叙事背景,以青春化的语态和视角讲述故事、塑造人物,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观众的电影类型。近年来青春片的类型化创作日臻成熟,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闪光少女》《匆匆那年》等,都在主题提炼和话题延展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在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当中引起关注。

与青春有关的主题,往往和成长困惑、自我突围、性别焦虑、叛逆思维联系在一起。这些主题在亲情的牵挂、爱情的萌芽和友情的羁绊之下有着广阔且丰富的演绎空间。在现实生活中并未掌握话语权的青少年,在青春片里总是急切地想要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创作青春片的难度在于在政策的规约下完成既有可信度又有说服力的故事讲述,让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深度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而创作青春片最为忌讳的就是机械说教和强行拔高,沦为故作深沉的传声筒。

《少年的你》直面校园霸凌,不遮蔽现实、不回避矛盾,把故事背景放到高三年级的复读班,加上单亲家庭、问题少年等命题,让影片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警示价值。影片试图进一步放大应试教育与人格塑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而引入的单亲家庭、问题少年等命题让这冲突来得越发猛烈。总之,从青春片的主题挖掘来看,无论是残酷青春还是校园喜剧,虽然故事基调和讲述视角不同,但它们都在试图解锁青少年群体的心路历程,都在试图为未知的青春寻找正确的打开方式。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塑造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青春片才能够成功。在长大成人的道路上,青少年时刻面临着荷尔蒙的超常释放。身体的快速成熟打乱了心理发育的节奏。对于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敏感、叛逆、激进、冲动、感性、脆弱、好奇几乎成为每个人走过青葱岁月的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又成为青春片里角色的符号标志。主人公陈念和小北,一个是优质学生,一个是街头顽童,偶合的命运与偶然的相遇,以及对于情感和温暖的真挚渴望,让两颗孤独又脆弱的心灵找到了缱绻的港湾,爱的初体验也在懵懂中孕育。于是,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他们用专属于少年的意气和行动去掩盖罪责,试图以此来挣脱命运的不公。施暴者魏莱、办案民警、置身于校园暴力中的学生等角色,亦有可圈可点之处。

巧妙的细节、生动的镜头语言、饱含深意的角色名字、现代寓言式的台词设计,都是这部电影在艺术水准上超越庸常的制胜之道。在看守所里叠映在玻璃幕墙上的陈念与小北的面庞,二人相视无言、持久呜咽时的极近特写,在两辆警车上跨越空间的对话等都显示了创作者娴熟的镜头掌控力。

此外,影片还把许多隐喻埋伏在剧情当中。如陈念与小北剃掉长发变成同款发型,是他们为青春献祭的仪式,也是他们宣告长大成人的心理涅槃。又如在陈念出走时,镜头转向暴雨击打下蜷缩在街角的花朵,仿佛告诉观众:陈念虽然弱小无助却依然执着倔强地守候着明天。再如影片末尾那堆叠如山的试卷,仿佛批阅的不是高考命题而是一场漫长的人生问答。《少年的你》主题凝练、笔触凌厉、角色走心,针对校园霸凌提出问题又尝试寻找答案,给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以真诚的提示与由衷的关切,正如影片中所言:路上一直有阴影,但是抬头总能看见阳光。挥去校园霸凌的阴霾,青春终将迎来晴朗的天空。

(作者:杨洪涛,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博士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青春片如果不能让观众产生身份、情感以及价值的认同,可能就会沦为故作深沉的传声筒。
B.只要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塑造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青春片就能成功。
C.敏感、叛逆、感性等关键词成为青春片里角色的符号标志,陪伴每一个人走过青葱岁月。
D.《少年的你》中,主角的特写,警车上跨越空间的对话等,显示了影片超常的艺术水准和制作投资的巨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多角度切入,按照从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的逻辑顺序论证了《少年的你》获得成功的原因。
B.文章从电影主题、人物形象、制作艺术、剧情设置等四个方面,剖析了电影《少年的你》成功的原因。
C.作者在文中通过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来阐释自己对青春片的见解,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D.作者通过对小北和陈念形象的具体分析,证明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青春片成功的重要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表现出在现实生活中并未掌握话语权的青少年想要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B.《少年的你》把故事背景放在高三年级的复读班,不遮蔽现实、不回避矛盾,使得故事既有可信度,又有说服力。
C.《少年的你》的制胜之道,就在于巧妙的细节、生动的镜头语言、饱含深意的角色名字和现代寓言式的台词设计。
D.“路上一直有阴影,但是抬头总能看见阳光”,《少年的你》直面校园霸凌,但是从未忘记给观众留下希望的火种。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用铁锅演示中国天眼,用扫帚模拟宇宙射线,把吃剩的碎骨还原成模型来普及古生物学……近两年,短视频平台成为科普新阵地,涌现出许多流量与好评“齐飞”的科普短视频与科普博主,让我们看到了科普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科普类短视频的走红反映了几个趋势。首先,信息传播从文字扩展到视频,拓宽了抵达彼岸的路径。其次,人们看视频也从追求娱乐转为追求知识,说明相当多的人既希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也希望借知识提高生活质量,诸如家庭场景下心脏复苏急救知识等科普视频,只要有通俗讲解,便会受到公众欢迎。此类实用性强的知识视频不仅有利于健康,甚至还能在紧急和危难时刻拯救生命。

科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于民,有助于提升科学素养。一些反科学、伪科学谣言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恰是因为部分人科学素养的缺乏。于国,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把科普做好,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爱上科学,进而投身科技强国事业,科技创新大军才会后继有人。

基于此,创作者如何进行科学传播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正如作品翻译需要“信达雅”一样,科学传播也需要“准易趣”:“准”就是对科学知识的解读和诠释是准确的,至少是符合目前主流科学界的认知;“易”就是让深奥的科学知识容易理解,让人能听明白;“趣”就是讲解生动活泼,使之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取材于李忱阳、张田勘、胡俊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近来,科普类短视频在网上颇受欢迎,但是,有些内容缺乏科学性。“这些育儿方式,让孩子少长10厘米”“我们每天干的这些事,关乎巴西热带雨林存亡”“这几个手势在关键时刻能救命” ……一些貌似科普的内容是将前些年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短视频化,也难怪有媒体呼吁不能放任这类短视频跑偏。

网络谣言视频化,因其可视化而往往更具迷惑性,是新出现的一股浊流。一些缺乏必要资质的所谓创作者打着“科普”旗号,在视频中采用夸张的标题和“言之凿凿”的解说吸引眼球,实际上内容本身缺乏科学依据,经不起推敲。有些“科普”内容甚至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会诱发网民恐慌情绪。整治科普类短视频中的“伪科学”乱象,是维护网络环境风清气正、保障网民享受高质量网络生活的应有之义。

对“伪科学”视频误导受众的问题应强化监管。职能部门应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审核平台在首页头条、App弹窗等流量集中位置是否存在“伪科学”视频;若平台纵容“伪科学”视频传播或清理违规信息责任落实不到位,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罚。针对“伪科学”短视频所涉内容领域广、种类多等情况,监管部门也可邀请各行业专家共同参与辨别。此外,还应广开言路,积极听取网民的建议,引导社会力量共治共管。

特别指出的是,有人对网络学习产生了严重依赖,这一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必须看到,这些提供“知识快餐”的新型传播,无法取代科学化、系统化的专业学习。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获取知识,学习者的思考与辨析都至关重要。学习者只有通过思考与辨析,才能对自己所得到的“知识”去伪存真、正确领会。

(取材于梅麟、史志鹏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为什么会有白头发?记忆保存在哪里?时光能倒流么?……说起自己小时候读过的科普启蒙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被誉为“共和国明天的一块科学基石”的《十万个为什么》。

1956年,国家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们很受鼓舞。经过前期的摸索实践,1959年,最终确定要突破条框,从回答各种问题这一创新角度,为青少年编写一套自然科学类“百科”图书。大量科学界大师参与编写的这套经典书籍,成为中国最权威的少儿科普图书。仅第六版,就有768位优秀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参与编写。可以说,有一个“院士天团”在为这部国民级科普书护航。

2022年,陪伴了一代代人成长的《十万个为什么》进入61岁。可这套国民级科普丛书并不是一位“老爷爷”,不仅历经6次改版更新,不久前更是紧跟潮流,从书本走向数字化短视频,让科学知识变得更有魅力。其实早在2021年11月,出版社便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注册了“十万个为什么”官方账号,邀请一批院士、教授参与制作科普短视频,他们利用各自所长,将《十万个为什么》中的问答以实验、动画、实景装置等各种形式展示讲解出来,更加通俗生动,便于青少年理解。目前部分视频已制作完成并上线,播放量超过几百万,获得众多网友好评。

曾担任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海洋分卷主编的汪品先院士表示,《十万个为什么》里有大量的“富矿”没有完全开发出来,这些科普短视频值得继续做下去。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冯杰表示,这些短视频所具有的全面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使之成为吸引民众接受知识的有效方式。本次推出视频版《十万个为什么》,是希望用短视频这一科普形式扩大科学知识的影响力,从而推动全社会树立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风尚。

(取材于赵语涵、吴翔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在科学普及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实用性强是某些科普视频受到公众追捧的原因之一。
B.短视频化的网络谣言相比于一般的谣言可能会更具迷惑性,是因为其可视化的特点。
C.做好科普短视频就能够消除网民恐慌情绪、提升公民素养和打造科技强国。
D.“伪科学”短视频所涉内容领域广、种类多,需要社会共管。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传播需要“准易趣”,其中的“易”要求在内容上不能选择传播太过深奥的科学知识。
B.科普类短视频在质量上参差不齐,大多数内容本身缺乏科学依据,经不起推敲。
C.与纸质科普书籍《十万个为什么》相比,短视频版会更新潮,更生动,更有魅力。
D.《十万个为什么》的科普短视频使短视频所具有的全面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成为吸引民众接受知识的有效方式。
3.你准备自主创业,进行科普短视频的制作,读了本文后你会注意哪些问题,会如何做?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真菌是一个独特的生命王国,一个庞大而活跃的生命圈。大多数人听到“真菌这个词就会想到蘑菇,但蘑菇只是某些真菌的子实体(产生孢子的器官)。而且,以蘑菇的形式存在的真菌只是真菌众多生存方式中的一种,绝大多数真菌不需要蘑菇的形式就能释放孢子。

真菌的存在至少已有10亿年历史,它们吞噬岩石,制造土壤,消化污染物,滋养或杀死植物,它们能在太空中生存,它们可以被用来生产食物、制造药物,它们可以操纵动物行为,影响地球大气层的组成。它们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真菌利用孢子自我传播的方式繁衍后代。地球上的真菌每年产生的孢子多达4500万吨,相当于50万头蓝鲸的质量。真菌孢子是空气中最大的活性粒子来源,科学家甚至在高空云层中也发现了真菌孢子,空中的真菌孢子可以通过形成水滴和冰晶影响天气。

真菌孢子的传播能力非凡。一些种类的真菌释放孢子时的爆发力极强,释放速度高达每小时100千米,是所有生物能达到的运动速度极限。但释放孢子并不是真菌扩大其影响范围的唯一途径。在大部分生命周期中,大多数真菌都以分枝和被称为融合状细胞网络”的菌丝体(菌丝体是丝状真菌的营养体,大多为多细胞结构的丝状体)形式存在。真菌通过将菌丝体伸进食物源来进食。当菌丝穿过土壤、植物和动物身体时,水和营养物质便流经菌丝体网络,真菌通常就是以这种方式输送和吸收营养。

有些真菌的菌丝网络小到可以粘贴在一粒灰尘上,有些菌丝网络则是巨无霸。目前已知最大的真菌菌丝网络在美国俄勒冈州,重达数百吨,延展距离达10千米,它还是世界上罕有的长寿物种,估计有20008000岁。

多数真菌和细菌的个头差不多大,两者都是微生物,名字里都带个字,但真菌和细菌是完全不同的生物。现代分类学创始人——瑞典人林奈虽然对真菌的归属存在疑惑,但还是将真菌和细菌、藻类(原生生物)一起归类为植物。然而,真菌和植物有很大不同:真菌是异养生物,而植物是自养生物;真菌的细胞壁主要由几丁质(一种多糖。是构成螃蟹外壳的主要成分)构成,而植物细胞壁不含几丁质。

真菌和细菌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不仅有细胞核,而且一般还有核糖体、内质网、溶酶体、液泡等细胞器或结构;细菌没有细胞核,虽然有核糖体,但没有像真核生物那样完整的细胞器,因此,真菌不但和细菌关系不大,而且真菌和动物的关系更近。

新陈代谢是一种化学转化过程,真菌称得上是新陈代谢的“奇才”和“怪才,它们强大的新陈代谢能力只有细菌才能匹敌。真菌利用强效酶和酸的混合物,可以分解地球上一些最顽固、最难分解的物质。从木质素(木林中最坚硬的成分)到岩石、原油、聚氨酯塑料和黄色炸药,几乎没有真菌分解不了的东西。

正是因为真菌有如此强大的分解能力,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才没有看到堆积如山的动植物残骸,所以说真菌在维护地球环境的清洁方面功不可没。真菌是地球历史上最令人惊讶的共生行为的主要参与者。在大约5亿年前,植物因为开始与真菌合作,才能从水里爬上岸,在陆地上扎下根。数千万年前,真菌一直在充当植物根系的角色,直到植物进化出自己的根系。今天,超过90%的植物仍在依赖菌根真菌。菌根真菌从植物根部获取必需的碳水化合物等养分,但同时也向植物的根系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酶类和水分,两者互利共生。

直到今天,新的陆地生态系统都是由真菌创建的。火山岛形成或冰川退缩露出裸露的岩石时,地衣是最早出现的共生有机体,地衣表征着真菌与藻类或细菌之间的共生关系。有了这种共生关系,才渐渐有了之后其他植物得以生根发芽的土壤。

(摘编自方陵生、徐宁《真菌王国》)

材料二:

真菌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叫做外菌根真菌,另一种类型叫做内菌根真菌。科学家们指出自然界中这种内菌根真菌对植物的生长帮助巨大。例如它的菌丝钻入土壤,其作用等于把被寄生植物的根部的表面积扩大了10倍。菌丝又具有把难于溶解矿物质分解的本领。正因为如此,内菌根真菌是促进植物吸收水分以及铜、锌等微量元素的关键。

对真菌新的认识,正在推动科学家们努力加强对它们的研究,以便尽可能扩大真菌对植物生长影响的范围。例如,用外菌根真菌与树苗接种,推动露天矿区和公路两旁荒地上的绿化工作,经过处理的树苗,其成活率比普通树苗大两倍;在苗圃和菜园的土壤中引进真菌,对于缓解因薰烟灭虫而对土壤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很大帮助;在温室灭菌土壤中引进直菌,能大大节省肥料和水量。不仅如此,科学家现在正在设想更大的范围内利用真菌,例如,一般的真菌往往在秋冬季节因为气温太低而难以使冬小麦受到感染。因此,要寻找一种新的内菌根真菌,这种内菌根真菌不但以更快的速度生长更多的菌丝,而且还能具有更强的抗干旱、抗寒冷以及抗碱的性能。

总而言之,利用真菌为林业服务目前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还有许多困难有待克服,但前景仍是十分鼓舞人心的。

(摘编陶诗秀《真菌——植物生命的柱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释放孢子是真菌传播繁衍中的一种方式,真菌释放孢子时有极强的爆发力,达到所有生物运动速度的极限,使得真菌传播能力极为强大。
B.真菌通过将菌丝体伸进食物源来进食,菌丝体穿过食物源,水和营养物质便流经菌丝体网络,目前已经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真菌菌丝网络。
C.真菌是地球环境的清洁工,它利用强效酶和酸的混合物,几乎可以分解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它跟植物互利共生,创建了新的陆地生态系统。
D.真菌具有难于溶解矿物质的分解本领,它钻入土壤后可以扩大寄生植物的根部表面积,更有利于促进植物吸收水份以及铜、锌等微量元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菌和细菌都是新陈代谢的“奇才“与“怪才“,它们新陈代谢的能力相当,都很强大,没有任何生物能比得上它们。
B.如果没有真菌强大的传播与分解能力,那么地球上就有可能到处是动植物的残骸,且垃圾遍地,环境会变得非常恶劣。
C.因为有了真菌,才有了植物得以生根发芽的土壤,因为有了土壤,植物才能在土地上生根,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D.如果科学家能寻找到既耐寒又能快速生长更多菌丝的新内菌根,那么培育的小麦就可能具有更强的抗旱、抗寒及抗碱的性能。
3.下列选项,最能说明真菌具有强大分解能力的一项是(     
A.美国罗来纳州立大学微生物学家安·麦登教授说:“目前人类在寻找能够分解工业废料和人类排泄物的真菌。”
B.真菌生物学家马丁·必达唐顿说:“研究发现菌丝体还能在地面上形成树际网络,将一切死去的东西连结起来分解掉。
C.真菌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真菌无处不在,人们不必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真菌,脚下就蕴藏着丰富的能分解物质的真菌。
D.真菌探索者罗博邓恩说:“每一种新的真菌,都可能诞生出新的化合物,也许它是下一代抗生素,也许它能治愈癌症。”
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说明顺序。
5.6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地球环保日,请你为真菌写一段推荐词,赞美它在清洁地球环境方面的功绩。(100字左右)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包括文学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的崭新历史坐标。对于文学来说,如何认识新时代之“新”的丰富内涵,如何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的辩证关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理论课题。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深刻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刘勰的《文心雕龙》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提出了文学与时俱进的特点。文学既存在于“时代”的变量中,也必存在于“民族文化”的常量中。对我们来说,这个常量就是“中国”。不能把握住时代的变量,文学就会在日新月异的新经验面前惊慌失措、孤芳自赏而故步自封,为时代所淘汰;不能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常量,文学就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方寸大乱、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丢失了来路和根据地。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新生活、新技术和新矛盾正在打破原有的文学想象。越来越多的人们,乐于寻找新的文学观念装置,来显影新时代的文学之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趋时以应新变之余,也要守望来路以寻民族文化之根。对于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来说,“中国”不仅是当下的,也是历史的;不仅是变动不居的,也是具有坚韧根性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巨浪召唤定海神针。让我们在时代之巨变中始终成为我们的正是“中国”这一份精神共同体的认同。只有不断将新时代中国故事编织进并充实于“中国”浩浩荡荡的精神河流中,才能更有效地“以中国为方法”,在中国的特殊性和历史性中诠释“新时代”的独特风采。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历史地呈现中国的丰富和纵深。历史地呈现“新时代”,意味着要在文化和时间的连续性上表现流变;历史地表现中国,则意味着既要站在“新时代”观照历史,又要引几千年中国文化河流以灌溉“新时代”的精神园地,使“历史”成为照亮新时代的重要精神资源。我们不提供一个西方视野中的景观中国,我们必须提供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综合的中国。我们不但要阐释中国传统的浩荡江河,也要阐释这种传统江河的丰富构成。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精神,不应把传统作为一种僵硬的知识,而应讲透传统背后的幽微,触摸知识背后的人心。在这方面,李敬泽的《小春秋》《咏而归》等作品就提供了书写中国传统独特而有效的路径。而张定浩、黄德海等批评家,近年也深入到中国历史的腹地,去重新阐释中国复杂的文化精神。这种从中国表情到历史化的中国精神的对照和辩证,无疑也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有益探索。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还涉及如何坚持现实主义立场的问题。无论是时代之新变还是中国之辽阔,都决定了其催生的经验必有驳杂含混及尚未获得充分理性观照的特点。因此,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讲述发生在当下时代、当下中国的故事,而是要在形形色色的中国表情和来来往往的中国经验中由偶然抵达必然,有机地融合偶然与必然,从而提炼、捕捉和定格真正具有内在性的“新时代中国精神”。这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主义的要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不是要讲述发生在当下的故事,而是讲述展示出时代独特风采的故事。
B.只有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常量,坚守初心,与时俱进,文学才不会故步自封,被时代淘汰。
C.“新时代”的新事物正在打破原有的文学想象,因而人们更加热衷于寻找新的文学观念装置。
D.正确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多种方法,阐明“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关系。
B.以李敬泽的作品为例,说明了要摸索独特而有效的路径讲透中国传统。
C.本文第二段运用辩证逻辑从变与不变、历史与当下的关系中阐明观点。
D.文章从三个角度逐层深入地阐述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则和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需要坚持现实主义立场,就必须在创作中超越偶然性,有机融合必然性。
B.正是因为我们拥有对“中国”这一份精神共同体的认同,我们才能在时代巨变中始终保持本色。
C.中国文艺工作者从新时代中国现实中提炼出中国故事,这是一个去芜存精、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D.新时代的人们注重趋时以应新变,但在寻找新的文学观念装置的同时更要注重寻找民族文化之根。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孔子赞扬“刚毅”。曾子提倡“宏毅”。《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合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西周末年史伯区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所谓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容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重视。清末顽固派拒绝西学,事实上是违背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

(摘编自张岱年 《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材料二

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

“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这是匹夫之勇。大勇者何?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为大勇。大勇之“大”,在与“义”融。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指人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的感召。如果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哪怕有千军万马的阻拦,我们也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礼记》有云:“有义之谓勇敢。”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

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中国古人向来批评那种什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忌惮、什么都不敬畏的蛮勇。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从大义、大局的角度出发,要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要心怀敬畏、朝乾夕惕、如履薄冰。此外,在道义感召下不惧外在艰险,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这也是勇者内心兼具的“无惧”与“有惧”。

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的概念。所谓“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每临大事有静气”。同时,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折而不挠”,有着压倒和战胜一切的韧性与力量。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的不惧品格。

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进取锐气与沉着静气呢?中国古人提出了克己与成己的辩证工夫。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急之下从人惊慌失据,但孔子却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危机解除后,子贡表示要铭记这场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驳道:“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孔子为何珍视这场坎坷遭遇?他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周易》谓:“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己,在克除内心恐惧、忧愁、烦扰的同时,积极自我砥砺、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为。

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的特点与“勇者不惧”的品格高度相似。同时,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过程也与人在困境中锤炼无畏勇气的历程相类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间砥砺出的“勇者不惧”的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面对当前之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强劲地展现着,也进一步锤炼着这一宝贵的精神品格。

(摘编自沈壮海 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

材料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所孕育而成的意识,是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精神支柱。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而取得这次大考的胜利不能脱离民族精神的强大助力。可以说,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又被不断赋予新质。这体现在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之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外国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国的主权。这不仅没能打垮中国人民,反而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热忱,呼唤人们挺身而出,进行救亡图存的抗争。正是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从历史的一次次磨难中拼搏奋起。

民族精神也是当代中国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今天,从耄耋古稀之年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到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医护人员;从湖北、武汉当地医院的迎难而上到外省市医疗队的紧急驰援;从广大党员干部的守土尽责到联防联控的人民战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长城。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挑战的硬核力量,还是中国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上下以伟大梦想精神为航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创新工作方式,发扬奋斗精神。疫情期间,脱贫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新的时代,中国人民正书写着中华民族精神新的篇章。

(摘编自《弘扬民族精神 凝聚抗疫力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强不息”激励我们要发愤图强,“厚德载物”告诉我们要仁厚宽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刚一柔,相得益彰,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B.中华民族无比重要的精神基因是“勇者不惧”,真正的勇者只要受到道义的感召,就会产生勇往直前的无畏气概。
C.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成就了勇士,使得勇士能够克服自身烦忧,积极超越自我,成就英勇人格。
D.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挑战的硬核力量,新冠疫情和脱贫攻坚取得胜利都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勇者不惧外在的艰险,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表明还需要加强道义的感召,才能修炼出“勇者不惧”的品格。
B.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因此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
C.材料三第二段结合时代变迁论述了民族精神内核的变化,第三段结合抗疫现实论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D.新冠肺炎疫情中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体现出“勇者不惧”的大勇。
3.下列表述,可以作为论据分别论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项是(       
A.“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
D.“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屈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材料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5.这三则材料论述的内容都与民族精神有关,但论述上各有侧重点,请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