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传统插画被称为插图,它们出现的形式大部分是版画,由此深入各阶层的人民生活中。时代不断发展,古老的插画艺术也随之发展,从人们的手抄绘本到版画制作,如今已经发展到印刷、网络传播的新兴方式,传播方式更加现代,传播范围更加广阔,现代插画也是用视觉形象说明,但已不仅仅限于手绘,摄影等方式已经越来越流行,还有一些雕塑、珠宝设计等也应用到现代插画之中。现代插画的风格更多元化,也越来越商业化。这些插画,无论构图还是色彩的运用,都满足了人们视觉感受上的需要,提高了其消费的可能性。

传统插画和现代插画都发源于绘画,绘画所需要掌握的技巧和方法在插画中是不可缺少的。传统插画与现代插画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就是商业性。传统手绘插画走向商业性的步伐相对较慢,其最初的本质也不是商业性。传统插画考虑最多的就是对文字的补充,对作者的创造性考验的并不多,但是对作者手绘能力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而现代插画则相反。现代插画在各个领域的运用,是一种创新思维的应用,主要还是为了迎合更多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传统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现代插画应用的范围也会更加宽广,商业性的特点也会更加突出。

(摘编自张帆《传统插画与现代插画之比较》)

材料二:

当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蔚然成风,由此形成的“古风”文化深刻影响着音乐、舞蹈、美术等文艺创作。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古风插画,借助互联网广泛传播,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也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

古风插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插画设计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传统绘画构图、造型、笔墨的借鉴,极大丰富了古风插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古风插画,饱含气韵之美,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插画设计的发展与创新。对中国传统图案、民间故事、建筑元素的灵活运用,也是古风插画的鲜明特色。不少插画师从传统造物中提取文化符号,并对其进行全新演绎,使古风插画的表现内容更加多元,风格日趋多样。此外,在产品包装、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古风插画应用其中,不少传统文化形象被转化为时尚符号,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科技的飞速进步,为古风插画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少插画师都以电脑为主要工具进行插画设计,3D插画、VR插画等新形态被引入其中,使其向着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古风插画以传统底蕴和现代表达在年轻群体中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仅古风插画的受众群呈年轻化趋势,其创作者也多为“90后”甚至“00后”。主题定制、文创研发等新业态,进一步拓展了古风插画的应用领域。不少年轻人通过网络定制服务,将喜欢的古风插画应用于手机壳、服装、饰品等生活用品上;一些插画师将作品转化为文创产品,带动文化传播。不过,一些作品也存在着照搬传统文化元素、画面雷同、对部分文化符号运用不当等问题。

(摘编自刘燕《古风插画彰显传统美学意蕴》)

材料三:

欧洲的插画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同时在题材方面也很丰富。在欧洲的插画艺术发展的历史上,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宗教书籍方面的插画,这是因为基督教在公元四世纪以来就一直是罗马帝国的国教,在整个欧洲,基督教和天主教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宗教方面的书籍也占据着欧洲书籍市场的主要位置。除了宗教方面的题材,欧洲的插画艺术还有很多的魔幻题材和爱情题材。魔幻题材的插画艺术的主要内容就是西方历史中的英雄人物的传说和骑士故事等;爱情题材的插画艺术则主要展现的是古希腊神话为主的爱情故事。欧洲插画艺术发展到现代,出现了很多具有当代艺术风格和情怀的现代题材的插画。

(摘编自徐夕人《插画的前世今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时代,插画有很大发展,传播方式更加现代化,传播范围更广阔,风格也更加多元化,更具有商业价值。
B.传统插画与现代插画的着眼点不一样,前者着眼于对文字的补充,而后者着眼于迎合更多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C.当下,“古风”文化兴起并受到人们的追捧,这跟当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烈氛围是分不开的。
D.欧洲插画艺术历史悠久,题材十分丰富,但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一直是宗教、魔幻和爱情这几方面的题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版画是我国传统插画的重要形式,深入各阶层的人民生活中,时代不断发展,插画艺术也随之发展,出现了新的方式。
B.商业价值是我们区分传统插画与现代插画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传统插画没有商业价值,现代插画把商业价值当作本质。
C.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插画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也有一些现代插画师在处理传统文化元素时存在一些不当的做法。
D.在欧洲插画发展历史上,宗教书籍插画是最主要的内容,这跟一段时期以来基督教和天主教在欧洲有着巨大的影响有关。
3.我国古风插画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特征?请概括说明。
2022-11-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性不唯文学艺术所独有,也不应唯文学艺术所独有。伟大的科学理论,大多具有诗性。

诗,诗思与诗创造,都出于自由。王国维这样看诗人的自由: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能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杨振宁将科学创造的自由与诗创造的自由相提并论:清朝陈廷焯曾于《云韶集》中说写诗达极高境界时有‘独来独往之趣’,做研究也如此。由此可说,科学创造的自由是一种诗性自由。对科学知识的诗化理解的极致,在于创造出新的知识。而创造新的知识,又在于诗性自由。诗性自由能使科学家无视最开始时理论的缺陷,就是轻视外物的自由。任何伟大的思想的最初出现,一定朦胧、灵动,科学家的伟大在于他们能够依靠直觉感受科学原理于千里之外,而终能与花鸟共忧乐

爱因斯坦谈自己最伟大的发现时说:我关于引力的一系列论文,是一连串的错误的步骤,不过,还是这些错误将我一步一步地引导到了目的地。海森堡说:真正让人震惊的能力,就是能模糊而不确定地,以直觉而不以逻辑的方式,觉察出控制宇宙的基本定律的本质性线索。

自然界具有反粒子,这是一个终极真理。但是,如何给出一个机制来说明存在性呢?狄拉克不惜发明出一个明显具有瑕疵的概念:无限深负能级狄拉克海及其空穴。这个瑕疵表现在,如何填满无限深的海?然后在这个海中的有限度处还要激发出电子来?因此,可以想见这些概念后来很快就被量子场论中的反粒子概念所替代。但是负电子的海洋这样一个虚无的概念却是人类智力创造的巅峰之作,造化灵性的神来之笔,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1954年杨振宁创造规范场理论的时候,物理学界并没有一个特别大的困难或者迷惑等待一个革命性的理论去解决。而物理学史上,杨振宁之所以能列于爱因斯坦、狄拉克之后,也是因为这个规范场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个理论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及至70年代始晓得它对物理学是极为重要的。这个理论最初的形式,只能描述无质量的场。对任何物理学家而言,这都是一个巨大的缺陷。杨振宁说:我们发现我们不能对规范粒子的质量下结论,我们用量纲分析做了一些简单的论证,对于一个纯规范场,理论中没有一个量带有质量量纲。因此规范粒子必须是无质量的,但是我们拒绝了这种推理方式。”“非阿贝尔情形比电磁学错综复杂得多。……带电规范粒子不可能没有质量。

科学创造的诗性自由,指引狄拉克、杨振宁等大家在已知理论的边缘处,跃身而起。尽管不知道所落何处,但是天空的浩渺,已经令心灵悸动。这也是物理学大发现的通则,举凡牛顿引入惯性系、爱因斯坦创造广义相对论、普朗克引入量子化假说、薛定谔写下薛定谔方程等,概莫能外。

实用性或功利性是科学理论的重要属性,但是,如果片面强调科学理论的实用性与功利性目标而忽视其诗性自由,就如抽取锦缎经纬线中之经或纬线,科学理论将形存而神失。

只有理解了科学知识的诗性,才能实现从经验真实到理性真实的飞跃;只有理解了科学创造的诗性自由,才能实现从理性真实到诗化真实的飞跃,然后回到经验真实。所以,科学教育应该以诗性自由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摘编自刘全慧《科学创造的诗性自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艺术与科学理论均具诗性品质,伟大的思想一定灵动,伟大的科学家能运用直觉发现科学原理。
B.“负电子的海洋”是一个“虚无”的概念,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概念却是人类智力创造的巅峰之作。
C.科学创造的诗性自由,指引狄拉克、杨振宁、牛顿、爱因斯坦、普朗克、薛定谔创造出伟大的理论。
D.实现从经验真实到理性真实的飞跃需要理解科学知识的诗性,科学教育应以诗性自由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杨振宁创造规范场理论的例子,论证了诗性自由能使科学家无视最开始时理论的“瑕疵”的观点。
B.文章多次使用了引用的论证方法,如杨振宁、爱因斯坦、海森堡的论断,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具说服力。
C.文章语言文学性较强,如“天空的浩渺,已经令心灵悸动”,充满了诗情画意,使文章更耐读,更有感染力。
D.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将诗人的自由创造与科学的自由创造进行对比,突出科学发现与创造的核心在于诗性自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可以无视最开始时理论的“缺陷”,可以依靠直觉感受科学原理,可见,科学研究并非只需要理性。
B.规范场理论刚问世时,并没有得到物理学界的重视,但就是这个理论使杨振宁在物理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C.如果忽视科学理论的诗性自由,科学理论将形存而神失,所以,科学理论的诗性比其实用性与功利性更重要。
D.我们要想实现从理性真实到诗化真实的飞跃,然后回到经验真实,必须要理解科学创造的诗性自由。
2022-11-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儒家伦理从诞生之初就以血缘亲情作为伦理、道德的起点与基石,但“爱亲”之情是具体的、主观的,很难有“共同的情感”,如何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普遍有效的伦理原则呢?正是因为儒家伦理找到了人之为人的“基础性情感”,并以此作为“共同的情感”而唤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与同理心,才产生了伦理共识,而这就是“情理”的逻辑。

孔子讲孝,悌是“仁”之本,可以成为伦理的起点,这是经验的总结,因为这种情感可以培养诸多德行。《论语·学而》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其理由与内在的逻辑是孝,悌是子对父母、弟对兄长的态度,而表现出来的是“顺”之德。在不同的伦理关系中,子对父言孝、弟对兄言恭、妇对夫言从、臣对君言忠,本质上都是带有主从性质的“顺”。孝、悌做得好,可以自然扩展到其他行为,因为这种情感可以培养习惯性道德行为和稳定的德行。这不是认知意义上的判断与推理,而是实践意义上本质相同的行为的不断延伸。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这也许是一种合乎常理的现象,但是这种经验性的推理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孔子从“入则孝,出则弟”到“泛爱众”的构想,试图通过“爱亲”的推己及人达到“爱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一定难度。

这里涉及一个情感的“普遍有效性”问题。孔子将孝、悌作为伦理的基础,但这种情感既是经验的、具体的,又是心理的、直觉的,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从而使得伦理和道德难以形成绝对的、必然的道德律令。这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是对具体的情感是否认同以及认同程度的问题,孔子的学生宰予对三年之丧不满,觉得一年即可,孔子也只能无奈地说,你若心“安”,那么你就不用守丧三年了。可见,在伦理道德的源头上如果没有达成共识,其后的观念更易出现分歧。二是以孝、悌这种血缘情感作为伦理道德的基石也有风险,而“爱亲”与“爱人”中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过于强调“爱亲”,就会淡化“爱人”。实际上,在传统中国这样一个宗法家族社会里,更易使人的情感局限于家族之内。但如果为了克服血簿伦理的狭隘性而强调“爱人”,就如墨家的“兼爱”一样,会成为一种超出人之常情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因此,什么样的情感既是人皆认同、又能超越血缘情感的狭隘性而成为伦理更可靠的基石呢?孟子提出了“不忍人之心”,“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这种“不忍人之心”是同情、悲悯以及不可言喻的本能之爱,以这种情感作为“仁”的心理基础,大大增强了情感的普遍有效性。而将“不忍人之心”进一步具体化,即经典的“四心”说,孟子把孔子的心有“不安”发展为人人皆有的“不忍人之心”,再扩展为仁、义、礼、智“四心”,以此作为人类共同的心理基础,从而把儒家伦理奠基在“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等普遍的道德情感之上,克服了孝、悌血缘情感的局限性,把“爱亲”之情转化为人所共有的情,从而使伦理的基础更具普遍意义和理性特征。

(摘编自徐嘉《儒家伦理的“情理”逻辑》)

材料二:

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重要文化符号的文明,“伦理型”不仅意味着以伦理为内核,也意味着以伦理为范型和规律,“伦理型”既是中国文化气质,也是中国文化气派。

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漱溟从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两个维度宣告两个重大文化发现。一是“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以伦理组织社会”,这是生活世界的文明气质;二是中国文化“以道德代宗教”,“伦理有宗教之用”,这是中国精神世界的文化气派。自西周维新始,中国文化便开创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文明道路,这就是家国一体的“国——家”文明路径,进而与西方的“country(国家,侧重地理划分和疆域)”和“state(国家或地方行政区域,侧重政府)”文明分道扬镳,它对文明史做出了突出贡献,创造性转化并发展了原始社会这个人类最漫长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血缘智慧,在迄今为止的那场人类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社会转型中,缔造了一种具有悠远深厚的文明根源和具有坚韧文明绵延力的文明道路、文化形态。梁漱溟反复辩证,中国文化不是家族本位而是伦理本位,家族本位是宗法社会的特征,“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将家庭逻辑发展为伦理规律,“以伦理组织社会”,从而生成伦理型文化的特殊气质及其一以贯之的文明传统。

中国被称为“礼义之邦”,“礼”是血缘、伦理、政治三位一体,以伦理为核心建构的社会秩序和文化实体;“义”是依据伦理实体的要求即所谓“敬‘礼’”而建构的道德价值,中国是“礼义”之邦,而不只是注重礼节的所谓“礼仪”之邦,礼义之邦是伦理型文化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是伦理型文化的文明形态。今天,我们实施伦理型文化战略,将助力人们践行共同的价值观,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

(摘编自樊浩《伦理道德发展的战略自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具有具体和主观特点的血缘亲情作为伦理、道德的起点与基石的儒家伦理,难以让人们产生“共同的情感”。
B.孝、悌这种情感在本质上是带有主从性质的“顺”,《论语》中说,具有孝、悌情感而不好犯上的人是不会作乱的。
C.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宗法家族社会,人的情感更易局限于家族之内,儒家若强调“爱人”,就与墨家没有区别。
D.中国文化对文明史的突出贡献包括创造性转化并发展了人类的血缘智慧和缔造了一种具有悠远深厚的文明根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伦理共识的产生得益于儒家伦理利用人的基础性情感唤起人们内心的共鸣与同理心。
B.宰予对三年之丧不满,但孔子也无可奈何,可见在伦理道德的源头上达成共识很重要。
C.孟子的“不忍人之心”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并具体扩展为仁、义、礼、智“四心”说。
D.中国一向注重以伦理为核心建构社会秩序和文化实体的“礼”,因而被称为“礼义之邦”。
3.当前,全社会都在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实施伦理型文化战略对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①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②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庄子》中讲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道也,进乎技矣”。可以说,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③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实现创新。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美,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创新。我们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劳动者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形象。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形象的亮丽名片。近年来,我国品牌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国际上真正叫得响的品牌还不多,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通过弘扬工匠精神,让每个劳动者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进而培育众多大国工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建设品牌强国。

⑤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培养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构建相应体制机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推动。社会对各种人才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劳动者努力进取的方向。我国虽然有“尚巧工”的传统,但技能人才在传统社会一直得不到应有重视。当前,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⑥弘扬工匠精神,还要形成相应体制机制。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注意提高劳模和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为劳模和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宽广舞台,使他们在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4月20日09版,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工匠精神就是严谨认真、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精神,它和劳模精神、科学精神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
B.我国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开始重视工匠精神,对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C.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表明我们已进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
D.我国古代就非常注重工匠精神,但是,当前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自古就有“尚巧工”的传统,技能人才从古至今一直得到重视,因此才会有瓷器、丝绸等精美制品。
B.只有我们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美、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创新。
C.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加快品牌建设,提升我国品牌形象,是我国当前重要工作。
D.弘扬工匠精神,要重视技能人才培养,构建体制机制,注意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弘扬工匠精神,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这样,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就一定能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B.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会逐渐降低。
C.号称“航空手艺人”的胡双钱,35年时间里,加工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这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D.拥有健康市场环境的国家、劳动者素养深厚的国家,必将是一个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就能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的制度。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贫困作为一种古老的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性问题。传统社会相对现代社会来说物质匮乏、生产效率低下,但物质的匮乏造成的贫困现象与贫困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贫困文化是贫困群体所拥有的一种亚文化,当这种文化沁入到了这个民族成员的血液和灵魂之中,就具有很强的韧性。

当前,中国消除了延续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入了后小康时代。虽说物质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一种嵌入到民族心理中的适应文化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巨大阻力,制约着整个后小康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大了相对贫困治理的难度。

西方传统文化中基督教文化是一种主流,基督教将“贫困”作为一种“恶”的文化,希望用“慈善”的方式来消除这种“恶”。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伦理文化,而儒家伦理奉行的是一种“善”文化,并且通过官方正统的教化渠道使“善”文化成为主流。儒家思想家将“贫困”作为一种“善”,主张用“节欲”的方式来对付“贫困”,甚至将“贫穷”作为一种“美德”来进行歌颂。被统治者用来作为治国指导思想的儒家文化,将“贫穷”作为正统的意识形态,并将其颂扬为一种美好境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浸淫在对贫困的这种认识和熏陶中。“贫困”即“美德”,成为一种精神鸦片,“安贫乐道”的“贫困文化”和“贫困观念”根深蒂固地植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液中。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对待“贫困”的观念上,甚至比儒家的“贫困伦理”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早期道教承袭并且衍化了道家的寡欲观,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求人们守贫、苦行和守拙。佛教传入中国后,儒道释三者合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安贫乐道”的民族心理,“贫困文化”和“贫困观念”的负面作用更加凸显,很快得到中国民间和官方的认同,其安于贫穷、与世无争的消极心理更加深入人心。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儒道释三家合流后塑造的“安贫乐道”的“贫困观念”和“贫困文化”,对于调适中华民族群体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产生了很强的正向激励作用,使人们在面对贫穷落后的逆境和压力时,仍然保持一种坚忍不拔、刻苦耐劳的品性,并能够穷则思变,形成一种有效应对、适应与成长的心理机制。但是,这种“贫困文化”和“贫困观念”仅契合农耕文明,适应生产力水平低下、工具简陋和生产资料有限的时代文化。在这种贫困文化的熏染下,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与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市场经济时代相抵牾的民族心理。

社会心理学认为,贫困心理基因是有记忆、有遗传的。贫困文化基因中的这种韧性,无疑为消除了绝对贫困的后小康社会相对贫困的治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增加了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治理成本。因此必须未雨绸缪,按照工业革命4.0时代、5G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标准,根据相对贫困的特征,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

(摘编自唐任伍《贫困文化韧性下的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特征及其治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消除贫困,带领人民从“短缺”迈向“丰裕”、从“贫困”跨入“小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扶贫使命的终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中国扶贫战略即将由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对贫困转变。

就绝对贫困而言,贫困主要表现为“短缺经济”“物质匮乏”“仅维持生存安全基本需要”“食物消耗货币化”等。身处绝对贫困中的人无暇顾及生存以上的发展性问题,生存问题的迫切性使得贫困的相对属性被短缺经济所遮蔽。

相对贫困则是在一定的对比中显现的。相对贫困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呈现出来的主客观状态,它不仅是满足低起点的基本生存需要,更是社会比较的动态综合性结果。在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下,依赖个人或家庭的现有资源即便可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但相对于社会平均生活水准或其他群体,仍处于较低水平的生活境况或状态,这就是相对贫困。相对贫困表现为经济维度(收入与消费)、社会发展维度(就业、教育、社会保障)、自然生态维度等多维度的匮乏。虽然平均生活水准是通过特定贫困测量所得,但它仍是动态演变的,会因时空和人的感知差异而不同。因此,相对贫困包括客体评判和主体感受两个层面,前者是社会针对个体所作的客观式评价,后者是贫困主体自身对生活境况的主观式评价。与绝对贫困不同,相对贫困是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或阶层间基于主观认定的生存水准差别而形成的贫困。相对贫困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参照系,其地方性和区域性特征突出。

(摘编自王国敏《后小康时代中国相对贫困的特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将“贫困”作为一种“善”,甚至作为一种美德进行歌颂,并通过统治者正统的教化渠道,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主流。
B.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贫困文化就是一把双刃剑,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同时存在,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
C.由于特定的文化背景,贫困文化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并成为文化基因根植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让贫困治理工作难度加大。
D.相对贫困表现为低起点的基本生活要求,是社会多维度比较的综合性结果,呈现出动态特点,具有地域性差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儒道释”主张“安贫乐道”,使安于贫穷、与世无争的消极心理深入人心,从而消解了这些主流思想的积极影响。
B.由于贫困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的治理难度明显大于扶贫初期绝对贫困的治理难度。
C.西方传统文化中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伦理文化对贫困的认识不同,应对的方式也不同。
D.将时间因素、地方因素、区域因素结合起来,从社会客体进行客观评价,就能准确识别相对贫困。
3.简要概括两则材料在阐述贫困时角度上的不同点,并结合两则材料给中国今后的扶贫工作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6 .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劝学》中多用喻证法具体论证了学习不能停止的道理,而《师说》中则以对比法为主论证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B.《师说》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从正面论证了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
C.鲁迅杂文长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理,《拿来主义》中的大宅子及鱼翅、萝卜白菜、鸦片等比喻,使论证生动形象,妙语横生。
D.“学习之道”单元的学习意义深远,正是学习才让人类从蹒跚的童年走到成熟的今天,那些名篇为我们构建学习型人生提供了路径。
2022-11-08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口语交际中,情感交流主要依靠表情、身姿、动作等体态语来完成。而在网络交际中,交际者身处异地,体态语无法观察,于是发展出网络表情符号来进行补充。照此看来,网络表情符号是对现实生活中真实表情的模拟,弥补了网络语言情感交流手段不足的缺陷。然而,网络表情符号的作用不止于此,它还发展出了体态语所没有的功能。

首先,有些网络表情模拟真实表情,并将其明确化、符号化了。在真实的人际交流中,表情本身是变化多样的。同样是微笑,有人笑不露齿,有人抿嘴一笑,有人仅仅是嘴角上扬。其语义指向也是含混的,既可以表示赞同、默许、欣慰,也可以表示嘲讽、不屑、无奈……真实表情是一种人体器官的本能反应,没有像语言符号一样经历约定俗成的过程;而其实质是想表达一种情绪或者情感,很难逻辑性地精确把握,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然而,在网络表情中,真实表情被符号化为千人一面的图像,每个人发出的“”都是一样的;在使用中,其情绪或情感也慢慢固定下来,指向一个确凿无疑的情感状态,比如“”就是表示“高兴”。在这个意义上,网络表情已经脱离了本能反应,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现象。

其次,有些网络表情符号模拟了特别的体态语,使之能够普遍应用。这些体态语虽然在口语交流中真实存在,但其实很难控制,很难广泛使用。例如因为窘迫、尴尬而额角流汗的表情是可能发生的,但生活中这样的情绪反应其实是很少见的。不过,在网络语言中,表示“大汗”的“”却随处可见。再如使用频率很高的笑哭“”,在真实情境中也是很难做出来的。这时候,网络表情把自然流露的情感状态变成了一种自主选择的交际策略,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以控制和使用。

最后,有些网络表情符号还创造了实际交际中并不存在的体态语,以此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情绪意义。比如“”这个网络表情,用来表示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这在现实中就是不存在的,没有人会在旁观看热闹的时候真的掏出一片西瓜来吃。而这个“”主要表达戏谑嘲讽的态度,有时直接用作反语的标记,这种表情也完全不可能在真实交际中发生。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口语交际中反而不能够简单明确地表达旁观、嘲讽的态度,而要通过语气、语调、表情、身姿等手段来综合实现,而且还不一定能够表明态度。在这方面,网络交际借助网络表情符号反而更加便利,更加直观准确。

由此看来,网络表情符号并不完全是对真实表情的模拟,两者的差异也带来了网络时代情感表达方式的变化。据说人类真实的表情有几千种之多,使用者根据生物本能在下意识地使用它们、理解它们。到了网络年代,虽然丰富的网络表情提供了诸多选择,但日常使用的其实只有几十种。为了弥补丰富程度、细腻程度不足的缺憾,我们开始夸张化地使用网络表情符号,动不动就是五六个表情连用,“浮夸”成为网络交际的一种集体风格。与此同时,情绪的流露也变成了交际策略,网络交际中表情符号的选择虽谈不上深思熟虑,却也经过了一定的利益权衡和得失考量,“表情”慢慢变成了可以控制的逻辑反应。这种种变化,是网络表情符号广泛使用后的必然结果,是耶非耶,还留待我们好好思考。

(摘编自徐默凡《网络表情是对真实表情的模拟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表情符号补充了网络交际中交际者缺失的体态语,真实展示了交际者的表情、身姿、动作。
B.真实表情是一种人体器官的本能反应,是情绪、感情的流露;一些网络表情则把真实表情符号化。
C.在口语交际中,有时就算借助了语气、表情等手段也未必能表明态度,这催生了网络表情符号。
D.网络表情符号的广泛使用使“表情”变成可控制的逻辑反应,不是情绪的流露,交际丧失真实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三个角度围绕网络表情模拟真实表情的问题进行讨论,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B.文章中的事例分析细致具体,对“微笑”的阐述、特别体态语的分析都能够体现这一点。
C.本文的论证深入浅出,严谨论证的过程中不乏幽默生动,体现出作者较好的文字功底。
D.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尾段在收束全文观点的基础上,还强调了第一段提出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表情符号可以模拟特别的体态语,还发展出体态语没有的功能,可以说,它丰富了情感表达的方式。
B.人们把一些虽然存在但难以控制的体态语变成了固定的符号,这为网络表情符号能够被普遍应用创造了条件。
C.在网络交际中,网络表情符号能够补充体态语所没有的功能,并且使用方式越发多样化,所以值得大力提倡。
D.“‘浮夸’成为网络交际的一种集体风格”与网络社会交际中表情达意的需求有关,并不是作者的负面评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纪录片因其生动直观,真实客观等特性,一直被视作文化折扣率最低、情感投射度最高的文化“硬通货”,是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最佳载体之一。如何创新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更好展示中国形象,在刚过去的几个月里,有了最新的实践成果。

今年是中国与匈牙利正式建交70周年,为纪念两国70年友好交往而制作的专题纪录片《光阴的故事——匈牙利篇》播出后广受赞誉。其实,在共同纪念友好建交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总能看见《光阴的故事》系列作品。“老挝篇”献礼中老建交55周年,“哈萨克斯坦篇”献礼中哈建交25周年,“柬埔寨篇”献礼中柬建交60周年,《光阴的故事》已成为塑造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共同记忆的重要品牌。

在“纪录+”的产业趋势下,更加多元的节目元素被纳入中国故事的话语架构中。全球首档跨国联合制作职业体验纪实真人秀《功夫学徒》用纪实的节目形态,搭建符合年轻人欣赏习惯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在双向对话的叙事视野下,用异国青年的职业体验、文化碰撞展现年轻中国的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故事的内涵外延已极大地丰富扩充,不仅仅局限在展示中国自身,而是在中国与世界联系不断深化的时代潮流下,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等人文汇集之地,创新借鉴其他节目形态,扩展记录边界展现当代中国的生动故事。

(选自2019年12月18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作为中国故事最好的载体,纪录片如何突破文化的边界,让世界“读懂中国”?

主旋律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每当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和时刻,创作和推出有时代担当精神的纪录片,再现历史沧桑,传承民族精神,表达国家话语,传递中国声音,这是我们纪录片的历史责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代表、著名纪录片导演闫东通过讲述《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拍摄历程,来分享他讲好中国故事的视角。《我们走在大路上》以中国风格、国际视野,通过沉浸式的纪实影像和镌刻新中国时代烙印的人物故事,直击观众的心灵。它讲述了约120个共和国红色经典故事。“这几年的创作经历让我最大的感悟是,主旋律纪录片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而是能够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这是中国纪录片人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中国纪录片能够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的底气。”闫东说道。

寻找有“全球普适性”的故事。纪录片如何突破文化的边界,进行世界化传播?德国纪实娱乐公司的总监帕特里克·霍若表示,无论什么样的国际合作都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则,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故事。“故事是我们共有的语言,故事很容易在文化与文化之间传递。”帕特里克·霍若指出。这个故事必须是与众不同的、非常典型的、有全球吸引力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会有国际号召力和吸引力,有共性,有全球的普适性,而且在全球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下都有相关性。哔哩哔哩纪录片出品部制作人张博表示,他们正在创作“网生新派纪录片”,其中有不少中外合拍的优质作品在平台上大火。第一部合拍作品《未至之境》是个典型例子。“网生纪录片在保留纪录片真实内核的基础上,让纪录片的形态更加丰富多样,不拘一格,表现的手法会更加接地气,会更加关注观众们的体验和感受。”张博表示,这种形态也在国际上受到欢迎,为合拍片助力。

(选自2019年12月12日《羊城晚报》)

材料三

谈到世界电影票房冠军,也许你脑海里会马上跳出许多美国好莱坞大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的国产纪录片已经连续两年蝉联世界纪录电影票房冠军。一是2017年的《二十二》,约为1.7亿元人民币;另一个是2018年的《厉害了我的国》,票房约为4.8亿元。

据新出炉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透露,10年来,中国纪录片年生产投入和生产总值均逐年增长,从2009年5亿元人民币起步,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期,产业规模10年间增长了12倍。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46.02亿元,同比增长16.4%;生产总值为64.45亿元,同比增长接近7%。2009年以来,中国累计出品纪录电影286部,2018年生产纪录电影57部,16部在院线上映,半数以上为社会现实题材,累计票房5.26亿元。

如今,中国纪录片有三大主题称雄,分别是改革开放、历史文化与美食。《舌尖上的中国》诞生的2012年为品牌元年,由此开启了美食纪录片热潮。2018年,腾讯视频出品的《风味人间》以矩阵方式进行传播,获得超过10亿次点击量。哔哩哔哩播出的《人生一串》也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文化纪录片引发大众关注,《如果国宝会说话》以轻盈的姿势讲述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宝,贴近时代;《历史那些事》则以另类视角重新诠释历史,既有热赞,也有争议。在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看来,中国纪录片发展是政策、平台与市场合力的结果。

国产纪录片的发展令人振奋,但同时也要看到,年轻一代的纪录片观看方式已然改变,网生代正在或将要成为主流受众,互联网思维将影响纪录片的未来。短视频最近两年的爆增长,令人瞩目。纪录片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个性,已经受到了很大挑战,如何建设纪录片良性文化生态成为业内人士的新课题。更重要的是,纪录片常常被看作国家的相册,纪录片代表中国声音走出去的力度越来越大,将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期待纪录片人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使命。

(选自2019年11月20日《解放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主旋律纪录片就是讲述红色经典故事的、传统意义上的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
B.纪录片是一种文化折扣率最低、情感投射度最高的文化形式,具有生动直观、真实客观等特性。
C.中国国产纪录片《二十二》和《厉害了我的国》分别获得2017年和2018年世界电影票房冠军。
D.当前,纪录片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个性已经受到短视频很大挑战,纪录片的文化生态也已经恶化。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题纪录片《光阴的故事》已成为塑造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共同记忆的重要品牌,播出后广受赞誉。
B.纪实真人秀《功夫学徒》将多元的节目元素纳入国故事的话语架构中,展现了年轻中国的形象。
C.纪录片常常被看作国家的相册,是中国声音的代表,所以纪录片人应该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使命。
D.文化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轻盈的姿势讲述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宝,既受到热赞,也存在争议。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纪录片《我们的男孩》从一段六十年的感恩回馈中,娓媚道出中俄两国跨越时空的友好情谊。
B.纪录片《淮海战役启示录》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
C.纪录片《长江之恋》以田野调查的形式,展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下长江经济带的创新发展。
D.纪录片《思想的田野》直观呈现各地践行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实践。
4.中国纪录片应如何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让文物修复师这个有点冷门的职业突然成为大家推崇的对象。儒雅睿智的钟表修复师王津喜提故宫男神称号,吸引越来越多的网友想去故宫拜师学艺。

2020830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古钟表修复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王津在成都参加活动,分享故宫修钟表的那些事。当他展出一小段宫廷钟表修复完成之后的视频时,清脆悦耳的报时声音,潺潺流水的仿真造型,让全场观众情不自禁地鼓掌,向大国工匠致敬。

1977年,王津来到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从事文物钟表修复与保护工作,站在第二代钟表修复师徐芳洲先生的工作台前,摸索着使用对方留下的工具,王津静下心来,对抗时间在钟表上留下的痕迹,成为一个修复时间魔法师

择一事,一生。王津在多个演讲中这样概括自己的职业生涯。工艺繁复的钟表,钟爱一生的职业,同时,用坚持、匠心和技艺与时光抗衡。用43年的岁月,坚持做一件事——修复钟表,传承技艺。王津的工作是与时间为友,静下心后,慢慢就不觉得枯燥了。透过文物,你可以看见前人的匠心精神,也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兴衰更迭。王津说。

从事钟表修复工作39年之后,2017年,因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儒雅睿智的王津突然走红,不仅出门经常会被人认出,还收到了录制综艺节目的邀约。不过,王津对自己的走红非常淡然:谢谢大家的喜爱,故宫的文物比我更加吸引人,吸引大家的是我手里的钟表,那是几代人修复的成果。

43年来,王津修复的各类文物钟表多达300多件,其中馆藏钟表一级文物数十件。在王津看来,钟表修复比较枯燥,要想修好一件馆藏古钟,耗时少则两个月,多则一年,只有真正喜爱这项事业的人,才可能耐得住寂寞。首先要热爱这份工作,其次就是要心细。我们特别想做得精益求精,把文物恢复到最好的状态,清理到最干净,让它延年益寿,再过200年还能看到它。这是王津对自己的职业要求。打碎的齿轮要一点点组装,锈住的零件要用煤油一点点浸泡,把每一道工序、每一次修复都做到极致,让时光留下痕迹的钟表重新绽放光彩。王津和他的徒弟们用时光对抗时光,用极致、坚守致敬前辈的工匠精神。

英雄关羽还有败走麦城的时候,修复大师是否有修复不成功、很挫败的经历呢?王津回答目前还没有,隔着屏幕都能想象到他自信的微笑。有人这样形容王津看着钟表跳动时的笑容:那是一个人看着丰收的稻田时的喜悦。

(摘编自曾洁《故宫男神王津:修复时间魔法师》)

材料二: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这些年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不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科技成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离不开大国工匠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实干,刻印着能工巧匠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从焊接大师艾爱国到精密加工大师刘湘宾,从无线通信射频电路设计大师张路明到航天科技特级技师徐立平,一位位高技能人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高技能人才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他们身上蕴藏的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需要褒扬工匠情怀,厚植工匠文化,引领劳动者在本行业和本领域担大任,干大事,成大器,立大功。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人民日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材料三: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节选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标题“故宫男神王津:‘修复时间’的‘魔法师’”,既生动形象地点明了王津的职业,也突出了他的卓越贡献。这体现了通讯标题重视价值性消息的特点。
B.材料一最后写王津没有失败的修复经历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是为了多角度塑造王津的匠人形象。
C.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高技能人才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决定力量,他们身上蕴藏的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
D.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疗治社会的浮躁风气、短视心态,有利于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王津热爱自己的工作,他特别想做得精益求精,把文物恢复到最好的状态,清理到最干净,让它延年益寿。
B.王津的突然走红,直接原因是他手里的故宫钟表,那是几代人修复的成果。
C.劳动者需要在长期学习中,培育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D.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不仅注重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和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更注重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
3.下列事例不能用来论证材料二观点的是(     
A.百年老店同仁堂的先人们为后人留下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堂规。同仁堂所生产的各种中成药享誉海内外。
B.一线技术工人潘从明练就一项独门绝技,在浑浊的液体中用一双眼睛就能甄别和捕捉那些若隐若现的稀有贵金属。
C.来自无锡国家电网的一线技术工人何光华率领团队攻克“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解决了电缆检测的行业难题。
D.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
4.材料一是人物通讯,材料二是新闻评论,它们同属新闻作品。新闻作品中皆有事实材料,请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事实材料在表达特点和表达意图上的不同。
5.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工匠精神”的内涵,给材料一中的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写一段颁奖词。(不少于100字)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传统观念认为科普是传播科学知识,但是随着科普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公众需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意识到科普要从单纯传播知识跃升到传播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的层面上。也就是说,科普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传播以系统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的科学方法、态度、理性等。青少年科普也是一样,应该走出单纯普及和传播知识的老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知识不重要,因为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隐藏于科学知识背后,我们需要透过知识的表面来看待科学的本质。

应该承认的是,我们曾经一度强调孤立的事实,而不是一个系统的发现过程,也没有传播“科学是一个需要不断验证、再验证的过程”,从而导致科普的受众处于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中,知识成为从科学体系中剥离出来的一些碎片,而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死记硬背,进而让青少年丧失对科学的热情。当然,我们也应该警惕走入另外一个极端,即把视野单纯地聚焦于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更上位的层面,而忽视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单纯地强调科学方法,实际上是抽去了具体的科学内容,结果可能导致一种似是而非的科学普及。实际上,我们在这里探讨的是,要把科学知识和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其他“更隐性”的东西结合起来。

美国学者德雷斯勒在1907年就指出:“只要还缺少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习惯,教育就不能停止。”应该说,他提出了教育的一个目标,即让人们养成用科学方法思考周围世界的习惯,并且培养和秉持科学精神,而对于什么是科学精神,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阐释,但大体上应该包括的维度有质疑、理性、不迷信权威、了解科学发展的本质等。比如,我们曾经知道的事实是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之后,太阳系就只剩下八大行星了。如果从科普的角度以及科学精神的角度来说,只传播这个事实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探究冥王星为什么被降级,并且从这个视角去挖掘出更多的科学话题。所以“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打开了解现实世界之门,继而去发现一种建立在事实和真理基础之上的关于这个世界的清晰和全面的哲学观点”。

科普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劳动力,并且为科技创新奠定治理和人才基础。而对于青少年来说,科普和科学教育则是为了帮助他们形成系统性的思维和探究性学习的思维,理性地看待科学。

(摘编自陈征《以科普点燃孩子们的科学精神》)

材料二:

培养创新人才,要将科学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整个周期,孩提时代是最好的起点。不过,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比2015年提高了4.36个百分点,但总体水平依然偏低,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任重道远。针对科普需求和科普方式产生的新特点、新变化,更需要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前不久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

科学教育中,家庭作为“第一课堂”的地位永远不能忽视。许多科学家回忆起童年时光,经常提到的是父母在科学书籍阅读方面的引导,滋养了他们的好奇心。还有人说小时候在家里摆弄音箱、遥控飞机,锻炼了动脑动手能力,从而为后来从事科研工作埋下伏笔。学校也是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孩子光有好奇心还不够,往往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鼓励,把乍现的创意、灵光留存下来,帮助他们成长为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

从社会的角度,一场生动的科技创新比赛、一次充满趣味的科学创作活动,都有可能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作用。青少年只有亲手做了、亲自写了,才能更有参与感,科学知识才更有“黏性”。博物馆、科技馆作为天然的科学传播阵地,要想方设法地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提升参观体验;科幻科普作品也要进一步提升质量,帮助青少年增强知识储备,激发好奇心。

面向未来,应尽快在全社会构建起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的有效体系,让青少年在科学的花园中尽享科学之美,体会创新之乐,呵护珍贵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成为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

(摘选自刘诗瑶《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任重道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毋庸置疑,科学知识是重要的,但我们也要让青少年看到那些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从而迈出青少年科普的新步伐。
B.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要科普这一知识,需要引导人们思考其降级的原因,并且进一步挖掘和其相关的更多的科学话题。
C.我国已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采取切实行动,培养一大批青少年科学家,夯实科技人才的基础。
D.家庭在孩子科学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引导孩子阅读科学书籍,锻炼其动手动脑能力等,都对孩子科学素质的提升有帮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容易走向两个极端,科普的受众因此失去对科学的热情,科普变成似是而非的科学普及。
B.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科普和科学教育,是为了让他们具备系统性和探究性学习等思维品质,从而理性地看待科学。
C.好奇心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但光有好奇心,没有老师的引导鼓励,孩子也很难在将来成长为创新型的人才。
D.举办创新比赛,进行科学创作,能让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感受科学知识,享受科学的美好,体会创新的快乐。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一中所述的当代科普理念的一项是(     
A.某社区面向青少年推出净水过滤体验课,让学生动手利用过滤石过滤污水,了解每过滤一次后污水发生的变化。
B.一位老专家在给孩子们演示放电现象后,顺势引导孩子们说:“想知道为什么这么有趣吗?等你们长大就知道了。”
C.十堰市开展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研学活动,市四中50多位中学生走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
D.沂水萤火虫水洞旅游区依据深厚的科普人文底蕴,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使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的“探秘荧光破茧成蝶”科普研学体系。
4.请梳理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请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德雷斯勒“只要还缺少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习惯,教育就不能停止”这句话对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启示。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