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城市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累积下来的胡同、牌坊、院落、民居、街道等构成了城市文明的基本形态,不仅是活着的传统,更是代表城市独特性的历史文脉。近些年,在城市改造的大潮中,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老街老巷,摇身一变成为光鲜亮丽的商业街。这虽然在短期内刺激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缺乏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导致许多历史街区千城一面。眼下,旧城更新改造在许多城市正火热施工。老百姓对旧城更新改造翘首以盼,鼓掌欢迎;然而,旧城更新改造施工中的一些细微问题却伤了群众的心。比如,城市道路重新绿化,几十年的大树树根儿被生生地摇出来;老旧小区的改造,原本楼前一条柏油路能宽松通过汽车,其余全是绿地,改造后,空地全铺上了水泥,群众抱怨声随之而来……我国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关怀。


一些地方认为,传统街区影响市容市貌,只有“推倒重来”才能使其焕发生机与活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无精神不立、党无精神不兴。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坚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伟大建党精神中找寻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的答案,是确保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性质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精神支撑。

党的二十大把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大会主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征程上保持昂扬精神状态的重大宣示,明确了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精神法宝,意蕴着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接受理想信念的精神淬炼,汲取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牢固厚植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品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让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精神动力,号召广大中国共产党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自觉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为践行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提供鲜明指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党的二十大把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大会主题对我们今天弘扬民族精神有何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年轻干部要守住“五关”,其中包括“生活关”。他强调,要守住生活关,培养健康情趣,崇尚简朴生活,保持共产党人本色。生活情趣通常指个人的志趣和爱好,既是一种内在的心理需要,也是道德操守和精神境界的外在反映。生活情趣非小事。习总书记指出,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

生活上不拘“小节”,往往是“大节”失守的开端。现实中,一些年轻干部玩乐奢靡成风,有的为了买奢侈品、整容整形而收受贿赂,有的为了偿还网贷、打赏主播而挪用公款,还有的把贪来的钱花在了吃喝享受上。对于“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走入歧途”的年轻干部,习总书记曾批评说,“不是晚节不保,而是早节就没保住”。过往案例表明,一名干部蜕化变质,多是始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习总书记曾引用古语“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警醒官员重视作风建设,用“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说明守住小事小节的重要性。


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统一原理”有关知识说明年轻干部应如何保持共产党人本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青海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有力有序推动体制试点各项任务,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全国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综合评估、全面验收中均走在前头。

青海省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共赢之路,将生态保护与牧民充分参与、精准脱贫、增收致富相结合,多措并举实施生态保护设施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了生态、生活、

生产“三生”共赢的良好局面。青海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尊重三江源生态系统特点,按照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管理的原则,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重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等各类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优化组合,在国家林草局主导下,编制《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议方案》,经过五年艰辛努力,青海举全省之力圆满完成了体制试点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初步探索出一套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治理模式。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对中国特色国家公园治理的启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A市的临江社区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在不失自我风格的前提下走上现代化之路,那些代表本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备受当地人的珍视。历史遗留下来的砖质建筑和木质建筑都重新得到利用,在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不失传统风格,又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

材料二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民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总结该社区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
(2)结合材料二,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2023-03-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624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完成修改。

这次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加强人民群众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二是总结吸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适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三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新形势,总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常委会会议组织的经验。四是做好与修改后的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的衔接,同时处理好与立法法、预算法、监督法等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


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这次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的原则的合理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从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火出了圈!

河南卫视的探索者们通过自己的创新与实践,源源不断地挖掘传统文化之。首先,讲好故事,在引发现代人情感共鸣的同时更好传播传统文化。如《唐宫夜宴》,用艺术的手法把唐代乐俑的生活场景、动感情愫融入作品,契合当代人的思想情感、审美追求。14名女舞蹈演员用秀逸韵致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呈现出来,彰显了令人震撼的黄河文化之美。其次,用好形式,在与现代科技的互动中诠释了东方舞蹈之美。舞蹈形式新颖,5G+AR技术的运用,让虚拟影像与现实舞台交相呼应,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串联起多件国宝级文物和古代名画,14位活泼灵动的唐朝少女如同在古画中穿行,带来全新的视觉效果。最后,还要保持开放,让传统文化始终处于互动连通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创作团队实力宠粉,时刻与网友保持交流互动,在创作中汲取网友意见,与网友共同成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火出圈的原因。
2023-03-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号召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合理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8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我国已有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世界第一。非遗传承保护既是一道民生考题,也是一项发展议题。积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遗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丰富的非遗实践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广大非遗传承人积极探索带动村民居家就业、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非遗是凝聚人心的纽带,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只有将非遗“厚家底”转化为发展“新引擎”,非遗之“花”才能在传承与创新中更美绽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如何才能将非遗“厚家底”转化为发展“新引擎”。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家沟村,位于乐山市井研县研经镇南部。为摆脱穷困荒草生的局面,村“两委”积极制定了打造国学文旅项目,开拓了农旅融合新思路。打造国学客栈农旅结合项目,大力发展民宿建设,提标改造国学客栈;深挖清末民国初著名经学家廖平在王家沟村的成长经历,打造更多节点,展现廖平的研学场景;以国学文化为主,让游客可以在此着汉服、悟国学、拜古树,感受到浓厚的国学氛围。如今,乐山井研王家沟村已实现了由省定贫困村向全国乡村治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华丽蜕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王家沟村打造国学文旅的意义。
2023-03-15更新 | 9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