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下面我们一起探究他们的历史功绩。

材料一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在该制度中,皇权有何特点?

材料二   



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材料三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四   汉武帝统治时期,把铸币权收归中央,还在全国各地设盐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3)材料四中“在全国各地设盐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而实行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的作用如何?

材料五   开凿于初唐(唐618—907年)的莫高窟第323窟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该图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于是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

——摘自莫高窟第323窟故事


(4)材料五反映出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六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5)根据材料六指出毛泽东是如何评价汉武帝的?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021-03-06更新 | 6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皇帝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夏商周至秦始皇时期,是由王变为皇帝的时期;二是自秦汉至宋元时期,①皇帝的统治权与宰相的行政权相对分离,且相互抗衡,②皇权不断被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不断加深;三是自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改制——③皇帝集中了统治权与行政权,成为绝对专制君主,标志着中国绝对专制君主的出现。

——全根先《试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


(1)请选择材料中的一个观点(写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材料二   1689 年的革命性解决方案,是一种所有英国人都能够接受的妥协。威廉和玛丽仍然行使很大的行政独立权,但从此以后,议会每年都会召开,勒紧钱袋,在公共事务的发展趋势方面互通有无。在詹姆士二世以后,没有哪一位英国国王企图摆脱议会进行统治,或是蔑视议会的存在。

——[美]理查德·邓恩《现代欧洲史2》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革命性解决方案”指哪个文件?该“方案”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三   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利;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部编世界历史九上


(3)依据材料三,指出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影响?

材料四   当今全球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 任何政府、企业和个人都不可能独自应对。2013年,中国首次在国际场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场合获得普遍认同。从理念到共识,彰显了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

——摘编自王立培《中华魂》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意义的认识。
2021-01-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起源、建立与巩固。

材料一



(1)材料一中①处应填        (填字母),②处应填        (填字母)。

(A.孔子                  B.商鞅               C.韩非子)

材料二       秦始皇灭六国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补全下图:A.           B.              C.            

材料三


材料四



(3)依据材料三,指出西汉初期中央政权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明汉武帝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效果如何?

材料五     大一统国家中实行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对于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加强防御力量、发展民族关系、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都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大规模农民起义开始发生的时期。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以及专制制度的日益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的残暴统治和地主阶级的剥削压榨,引起了农民的不断反抗。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


(4)依据材料五,结合下列史实从不同角度论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每个角度选择一个史实即可)。
①修筑长城   ②陈胜吴广起义   ③北击匈奴   ④“丝绸之路”   ⑤焚书坑儒
2021-01-2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三旗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文物中的历史。甲骨文与商朝历史

材料一   下图所示是出土的商朝刻有文字的甲骨



(1)依据材料说说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材料二   克罍(lei)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出土的青铜器。据《史记》记载,最初周王是将燕国封给召公的,但召公还要在镐京辅佐周王室。于是,他的儿子克就代替他成为第一代燕侯。这件青铜器的铭文中记载了这件事,克罍也由此得名。


周王说:太保(指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享,命克(召公的儿子)做燕地的君侯,管理和使用羌等六族。克到达燕地,接收了土地和管理机构,为了纪念此事做了这件宝贵的器物。

(2)根据青铜器“克罍”铭文我们可以了解西周实行了怎样的政治制度?根据这段铭文概括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了大量的秦简,其中出土了两封秦士兵家信。据考证,这两封家信约写于秦王嬴政二十四(公元前223年)年左右,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两封家信。


二月辛巴,黑夫(写信人)、惊(写信人)敢再拜问衷(写信人的哥哥),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前日黑夫与惊别,今复会矣……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知也。
译文:二月辛巳,黑夫和惊再次向哥哥问好,妈妈应该还好吧?我们两个都好。我与惊分别了几日,今天又在一了……我即将投入到淮阳之战,可能要去一段时间,也不知道会不会受伤呀。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两件秦简(木牍)可用于研究什么历史问题?

材料四   下图是王羲之所书《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分析东晋南朝时期书法艺术发展的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说说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的演变过程。分析书写材料的变化产生的影响。
2021-01-2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与开放,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秦兼并六国形势图》及《秦灭六国时间》表,结合所学分析秦灭六国过程的特点。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由谁开创的什么制度?

材料三   董仲舒主张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还摭取阴阳五行学说,提出王权神授的理论,把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说成是上天有目的的安排,要求用纲常名教维护封建统治、董仲舒的这套说教,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因而受到了他的赞赏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立太学,置博士弟子,提拔了大批儒生充当各级官吏。

――摘自郭沫若《中国史稿》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什么建议?并分析其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出丝绸之路是谁开辟的?为了保障这条路线西汉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概括“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021-01-1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秦朝建立后确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皆曰:“…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号曰‘皇帝’。”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中王绾为丞相,秦朝官制中丞相与哪两个官职合称“三公”?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秦始皇如何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材料二:周大封同姓、异姓以及古帝王之后于新占领的东方,“以蕃屏周”。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周朝与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分析秦朝施行这种制度的影响?

材料三:



(3)指出材料三中的图一、图二分别是秦朝施行的哪项措施?除这两项措施之外请再举出三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020-12-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2)材料二中 “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的标志着是什么?  

材料三材料A 下图是在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里面的铭文记载说: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材料B 《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3)材料A和材料B中提及到的制度是什么?材料A和材料B都是研究西周制度的史料,但史料类型不同,其中:属于一手史料的是_____,属于二手史料的是______。

材料四:(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4)依据材料四,概括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结合所学,写出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影响。
(5)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远古、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20-11-2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制度的创新与改革推动历史进程的发展。
◆从部落联盟时代到夏王朝的制度演变

(1)请结合上述图示,将①②处的“制度”名称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西周的制度创新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2)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的社会等级,请把 《周代贵族等级示意图》中①②处填写完整。
(3)运用材料一中的图文资料及所学,说明分封制的影响。
◆战国时期的改革

材料二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①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②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④商鞅还在秦国范围内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秩序,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曾受到变法打击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车裂而死。“商君虽死,秦法未亡”,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商君之法”在当时已经深入民心。


(4)材料二中①—④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使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秩序的是_________
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的是_______________
使秦国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的是_________
(5)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商君虽死,秦法未亡”的理解。
◆①朝的制度创新

(6)结合所学,将下列材料补充完整。

材料三①朝实现统一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规定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②,其下的行政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上,该朝废除旧的制度,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③制。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0-11-11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写出秦朝的都城是。在如图中填出秦朝疆域四至点。

(2)根据材料一《秦朝疆域图》可知,秦朝对地方的统治与西周时期有什么不同?

材料二   



(3)请结合所学,完善空白处所填内容。依据材料二,说出秦朝所创立的政治制度。

材料三   



(4)根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2020-11-0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灿烂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以上示意图所示的中央官制创立于①______朝。皇帝之下,设有三公,均由皇帝任命,其中负责行政的是②_____,负责军事的是③_____,御史大夫负责的是④_____。

材料一: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曹操等恢复丞相或相国的官职,而且自我任命担任此职,实权在皇帝之上。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屡次设置丞相或相国,几乎都是权臣自命或皇帝迫不得已而任命的,成为权臣篡位的一种过渡和信号。

——郑海峰《中国古代官制研究》


(2)依据材料一,指出相较于秦朝,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丞相任命发生什么变化?

材料二:(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三:(明太祖语)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和明太祖认为处理政务时“稳”的方法各是什么?
(4)为了达到“稳”,上述两位统治者都改革了中央官制,以下示意图属于唐太宗时期的是_____(填写序号),属于明太祖时期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材料四: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吴晗《朱元璋》

材料五:雍正时,出现了一个新的内廷秘书机构军机处……其最重要的职掌,是将皇帝口谕拟写为文字“上谕”下发……在拟旨过程中,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处于皇帝的严密监督之下,不能另立意见与皇帝相抗。故清人有言“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5)依据材料四,说一说官员上朝礼仪发生的变化。结合材料四、五和所学内容,概括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2020-10-10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