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

材料一

材料二:地质学、气象学和考古学的发现,也可以连贯到中国初期早熟的统一。黄河夹带大量泥沙,随时有阻塞河床,冲破河堤,淹没人畜,损坏作物的可能,局部治理无济于事……《孟子》一书中提到治水十一次之多。足见光治水一事,中国之中央集权,已无法避免。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与农业的关系,也促使中国在公元前趋向统一。中国农产区雨量80%出现于夏季三个月内。且由于自然地理因素,旱涝灾害频发。灾荒时,邻国如不接济,即可能发生战事……凡此种种,都增加了中央集权的趋向。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三:这些新涌入地球的几十亿人给我们的家园施加了压力,这种压力即使在人口相对稀少、十分富裕的美国也随处可见——为从内布拉斯加到得克萨斯潘汉多的大草原提供灌溉水的巨大的奥格拉拉地下蓄水层的枯竭;加利福尼亚的牧场和长岛的马铃薯地向住宅区的转变;西北部残存的已被砍伐殆尽的原始森林;全国已知的99%的未被清理且仍在污染水源的有毒垃圾堆。不仅美国,以上问题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1)下列图片与材料一中A处遗址有关的是        ,与B处遗址有关的是        。(只填写序号)

(2)依据材料一,说出我国境内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3)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4)依据材料三,人类社会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
(5)依据材料四,谈谈人类社会应如何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
2 . 中华民族凝聚力与世代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自然条件】

材料一   我国半封闭型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华民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形成了多内聚、慎外迁、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近五千年来气候从暖湿走向干冷和气温总体下降的趋势,使南方少数民族更易于做出据守故土的选择,也给农耕经济区的汉族王朝南向扩张提供了条件,并迫使北方少数民族以各种形式南迁寻求新的生存之路,从而强化了他们对中原地区的向心力。民族的迁徙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历史途径。同时,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出于生计需求的扩大和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质交换,这种民族间经济的联系和依赖,把各民族社会生活内在的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牢固基础。

——摘编自陈育宁《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体”的核心内涵》


(1)依据上述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划“正确”;错误的在括号内划“错误”。
①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客观因素。(     
②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重要途径是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流。(     
③中华民族整体而存在的基础是各民族间经济的联系和依赖。(     
【政治基础】

材料二   两千多年来,不管王朝如何更迭,不管哪个民族掌握政权,这种政治制度和统治形式都一直延续下来。它既有助于打破民族间的隔阂和地区间的分裂割据状态,又有助于每个民族内部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凝聚力的形成。这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有如百川归海、日益统一的政治基础。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结合材料二的图文内容,指出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名称和其历史作用。
【时代精神】

材料三



(3)结合所学,写出图示①②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请选择图示中的任意一个事件,写出其历史意义。

材料四中华民族精神为整个民族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产生、维持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是动态的,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形态和内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如“井冈山精神”“五四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航天精神”……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成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今天它将继续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息。

——摘编冯松《对当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几点思考》


(4)任选材料四中所列的某一种精神,联系时代背景,谈谈此时代精神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概括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2019-06-07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顺义区2019届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3 . 一切创新最终都是制度创新。

材料一:


          克盉
克盉,1986年出土于北京房山琉璃河商周遗址,内有43字铭文铭文译文:(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匽(燕,即北京)
的诸侯,管理从羌族……到驭族、微族的地方克选驻(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

(1)材料一中文物“克盉”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出克”与“周成王”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材料二:


始皇诏文铜权
始皇诏文铜权,被誉为最有政治历史意义的秤砣,上有40字铭文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欷疑者皆明壹(统一)之。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补全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三:从表面上看,美国的政治制度借鉴了罗马共和国的经验,使共和政体在制度上具有混合性。但它并不是罗马共和制的翻版,而出现了许多重大的改进。第一,它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第二,它消解了参议院的贵族性;第三,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第四,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总统)行使,但总统是选举的产物,其权力受到立法权和司法权的制约;第五,它在英国立法机构内部分权以实现等级制衙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多向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势: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3)依据材料三,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V”;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横线上划”错误”。
①美国的政体借鉴了罗马共和国的经验,是罗马共和制的翻版。(判断对错)
②美国的政治制度中实行单一行政首脑,且行政权不受立法权和司法权的制约。(判断对错)
③美国政治制度中的分权与制衡,是为了防止某一等级侵夺或垄断权力。(判断对错)
④美国的政治制度对历史上多种政体的要素进行了转化和吸收,构建出一种新型共和政体。(判断对错)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说出图1、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名称。任选其一说出其实施的意义。

材料五: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政治制度然得自根自生。纵使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产生相当的作用。就历史经验而论,任何一种制度决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决不能历久而不变。我们若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制度,结果别人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5)依据材料五,说一说如何正确进行政治制度创新。
2019-06-0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4 . 材料一秦的统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历史的大趋势,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商业与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比以前更为密切,正如《荀子》所说,当时已经出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状况。各国的变法虽然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打击旧势力,扶植新势力,这种同一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国的商鞅变法,比其他六国的变法更为彻底,取得国富民强的后果而且社会体制也显得更为先进,由它来完成统一是水到渠成的事。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说一说秦统一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回答:
(2)秦国于哪一年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
(3)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指的是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说明此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材料三秦始皇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并以古今第一帝的始皇帝身份将自己凌驾于政府之上,终于为大一统制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

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铸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请设计“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5)说一说秦始皇在经济、军事方面对“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形成还做出了哪些贡献?
2019-03-03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材料一商周之际,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周王朝在推翻殷商统治之后不可能建立领土国家,以直接统治所有被征服地区,只能采取据点式的城邦国家,以间接统治溥天之下。而且从周初的政治形势而言,还必须加意防止被征服者的反抗,因此也只能采取分土而治的政策,以保持“天下共主”的地位,这是形势使然。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结合材料一,归纳西周初期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2)材料二中,李斯认为的“安宁之术”指什么?他认为,同这一制度相比,西周分封制有何弊端。

材料三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3)材料三中淳于越对分封制持有什么样的看法?

材料四“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余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

——苏轼《秦废封建》


(4)材料四中“君臣父子相贼虐”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你如何看待苏轼对分封制的评价?
2019-03-03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探究秦朝政治文明

材料一   文献探究

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秦王嬴政以赫赫雄师统一中国,自称“始皇帝”,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恢弘序幕。然而,在秦朝内部围绕着如何建立地方行政机构,是延续分封制,还是实行郡县制的问题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裂土分封思想的惯性与思维定势依然严重地存在着,不利于中央集权和全国的政治统一。为此,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为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全国统一和消除各地区差别,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统一措施的实行,无疑对于全国的统一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导致了具有各自地域文化特征的六国揉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摘编自魏明枢《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历史影响》


(1)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实行分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③西周开创了一套政治制度,实行了分封制。
④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统一措施。
⑤秦朝采取的多种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材料二、图示探究


(2)结合所学,将上述示意图中①②对应的内容填写完整。

材料三   文物探究



秦铜诏铁权铭文: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3)秦铜诏铁权是秦统一度量衡的证物,请具体指出它是度、量、衡三者中的哪一个?结合材料和所学,说出秦朝统一度量衡的意义。
2018-12-2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人类文明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成果。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政治方面】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朝的政治制度。其中负责辅佐皇帝掌管行政的官职是          。

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职官志》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最主要的变化是什么?由此判断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历史。
【经济方面】

材料三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形成第三次移民浪潮,大约有500万北方移民迁入并定居于江南地区,为江南农业集约化经营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南宋政府为了维持与北方政权的对峙局面,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劝农政策成为当务之急。当时大批农书、劝农文陆续刊印……绝非偶然。在这种情况下,“苏湖熟,天下足”的形成,便不足为奇了。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3)材料三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出什么经济现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思想文化方面】

材料四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


(4)下列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易中天先生得出上面结论的证据,将字母填图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A.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实现人与人之间“兼相爱”   C.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D.仁者爱人   
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
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2018-11-2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历史试卷

8 .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几千年来,“中国智慧”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也影响着世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维持政权稳定、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是从古至今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的问题。请根据所学,将下列我国不同时期遇到的问题与解决该问题的“政治智慧”相匹配,将序号写在相应位置。

①提出“一国两制”构想②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③设置宣政院、澎湖巡检司等机构④创立科举制度

遇到的
问题
首次实现统一,疆域空前辽阔。如何实施有效管理?官吏的选拔权被上层贵族垄断。如何更好地选拔人才,巩固统治?版图超过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如何有效地治理边疆地区?港澳台地区与大陆政治制度不同。如何顺利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尽早实现祖国统一?
政治智慧

材料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谈谈都江堰这一古代水利工程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智慧”。

材料二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当代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

材料三

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我们在国内主办了几场多边外交活动,包括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会议。我还参加了一些世界上的重要多边会议。今年年初,我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作了讲话,后来又出席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到2020年只有3年的时间,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

——节选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说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做出了哪些努力?

2018-05-0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年初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历史学习小组探究“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请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三
(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军机处一天办事程序一览表
1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发军机处
2接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
3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4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预览
5过砂:皇帝砂笔改定奏折
6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7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8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9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10随手: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11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2)下列内容依据材料二得出的正确表述填“√”;违背了材料二的填“”;材料二没有涉及的填“○”。
①军机大臣将自己的意见拟成谕旨后再交皇帝预览。(  )
②军机大臣中常有二三人同时担任大学士。(  )
③军机大臣最主要的职责是刻录皇帝旨意,拟写谕旨。(  )
(3)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何发展趋势?
2018-02-24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届北京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题:专题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与演变
10 . 政治制度是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措施。

材料一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西周秦朝元朝
亲属、功臣、“授民授疆土”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中央节制地方
①________ ② ________③__________

材料二 唐朝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得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

——摘编自《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路径与选择》


(2)唐朝在政治运行机制方面创新的成果是什么?该项创新成果是如何形成“牵制管理”的?

材料三 雍正七年(1729年),为处理西北军务,雍正皇帝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王、大学士“谨密者入直缮写”者到此办公。

——摘自田泽斌《中国古代史》


(3)军机处的设立对我国封建专制统治有什么影响?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影响。
2018-02-2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届北京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题:专题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与演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