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某中学历史老师组织学生学习《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探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示一、图示二分别反映了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八年(1730年),上以西北用兵,命设军机房隆宗门内……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于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

——《清史稿》卷288《张廷玉传》


根据以上材料,某同学做出如下思维导图,请你补充完整。

(2)材料二涉及的清朝机构是什么,填写在①处,此机构的职责是什么,填写在②处。

材料三


康熙年间设军机,
只为西北军情急,
跪受笔录间快密,
军政独揽顶峰抵。
(3)根据以上材料有同学编制了一首顺口溜,请你改正其中错误。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4)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思想上加强对人们的控制,比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这种文化专制大大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请问明清时期,选拔官吏的制度是什么?这种制度形成于哪一朝代?

材料四



(5)请你根据以上图片,概括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政治发展趋势。
2018-02-24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18届中考历史同步复习测试:中国古代史 主题7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2 . 某班同学从古籍中找到两段材料,准备作为编演历史短剧的素材。阅读材料,运用所学设计剧情。

不同寻常的廷议(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翻译)

丞相王绾等进言说:“诸侯刚刚被打败,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不给它们设王,就无法镇抚那里。请封立各位皇子为王,希望皇上恩准。”秦始皇把这个建议下交给群臣商议,群臣都认为应该照丞相说的做。

廷尉李斯发表意见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亲属很多,可是他们的后代逐渐疏远了,互相攻击,就像仇人一样,诸侯之间彼此征战,周天子也无法阻止。现在天下靠您的神灵之威获得统一,都划分成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就足以控制他们了。要让天下人没有邪异之心,这才是使天下安宁的好办法啊!设置诸侯王没有好处。”

秦始皇说:“以前,天下人都苦于连年战争无止无休,就是因为有那些诸侯王。我依仗祖宗的神灵,刚刚安定了天下,如果又设立诸侯国,这等于是埋下了战争隐患,想要求得安宁太平,岂不困难吗?廷尉说得对。”于是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


(1)这段材料可以用来再现秦朝哪一制度实行前的历史情境?说明该制度推行的历史影响。

主父偃之计(据《汉书·主父偃传》翻译)

主父偃向皇上进言说:“……现在诸侯王的子弟有的多达以十计算,只有嫡长子世代继承王位,其余的子弟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生骨肉,却没有尺寸之地的封国,……希望陛下令诸侯王推恩分其土地给所有子弟,使他们都成为侯。他们人人喜得所愿,皇上施了恩德,实际上却分割了诸侯王的封国,诸侯国必然会自己渐渐衰弱下去。”于是皇上采纳了他的谋议。


(2)采纳主父偃之计的皇帝应该是谁请你为他设计一段台词,表达他推行该政策的目的。
2018-02-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它们见证了秦朝的改革。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各位有功之臣以及从代郡来的老家族的人,姓中有的是复性,都要改为简单易记的姓)”。

——《资治通鉴》


(1)阅读材料一,材料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材料中的“教民耕战”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四方古印文体现出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3)阅读材料三,“魏主”指的是谁?这段材料反映了“魏主”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4)对于以上改革,有人认为“商君遭车裂而亡,秦朝二世而灭,鲜卑族汉化”。所以,这些改革都是失败的。你认同这一观点吗?如果不认同,请你写出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依据是什么?
4 . 2017年9月17日至11月30日,“秦汉文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盛大展出。

材料一   展览解说词节选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秦王嬴政以赫赫雄师统一中国,自称“始皇帝”,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恢弘序幕。

秦朝立百官之职,通过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以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汉朝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秦朝创立的各项制度的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对外交流等领域改革创新,取得巨大成就。四个多世纪的经营与沉淀,使秦汉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开创与变革时期。


(1)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秦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开创与变革时期。
②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③秦朝采取多种措施,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④汉朝照搬秦朝创立的各项制度,没有变化。
⑤汉武帝实行了盐铁专卖政策。

材料二   展览中的部分文物




展览入口处的秦始皇兵马俑


秦铜诏铁权


西汉金缕玉衣
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帝陵博物馆藏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甘肃省博物馆藏出土于河北省满城汉墓,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2)请你说明“秦汉文明”展选择将秦始皇兵马俑放在展览入口处的原因。
(3)秦铜诏铁权是秦统一度量衡的证物,请具体指出它是度、量、衡三者中的哪一个?简述秦朝统一度量衡的意义。
(4)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此玉衣的主人是河北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共用玉片2160块、金丝约700克,体现了西汉时期诸侯王强大的实力。针对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5 . 在初三历史组集体备课中,王老师和申老师正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她们请你也来参与。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图1-3所代表的朝代及其在地方实行的行政制度。

材料二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根据《中国古代史》整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位皇帝所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

(3)材料三中的“帝”是指哪位皇帝?请写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和废除的朝代。

材料四

军机处一天办事程序一览表
1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发军机处
2接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
3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4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预览
5过砂:皇帝砂笔改定奏折
6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7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8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9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10随手: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11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4)材料四中的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置的?

(5)依据材料四,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填“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填“未涉及”。

①军机大臣将自己的意见拟成谕旨后再交皇帝预览。

②军机大臣常有二三人同时担任大学士。

③军机大臣最主要的职责是刻录皇帝旨意,拟写谕旨。

(6)根据以上材料,你看出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了吗?请写出来。

2018-01-01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四中2018届上学期初中九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解读古代政治制度。
西周和秦朝都开创了一套政治制度,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地图,指出西周和秦朝分别创立了何种政治制度?
(2)请结合所学,帮他完善“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下图)。


(3)依据“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结合所学,说明郡县制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7 . 小新正在对秦始皇进行学习和研究,请和他一起走进“千古一帝”的世界。

材料1   情景回放

丞相王绾等进言说:“诸侯刚被击败,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如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抚他们。请立皇子们为王,希望皇上批准。”

廷尉李斯议论道:“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同族的人很多,可是后代日益疏远,像仇人般互相攻击,诸侯相互讨伐,周天子不能禁止。现在天下依赖陛下神灵得到统一,都设置了郡县,皇子功臣都用国家赋税多多赏赐他们,很容易就控制了。天下没有异心,这就是安宁的办法啊。”

——选译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王绾和李斯的观点有何不同?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观点?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小新设计了“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下图。请结合所学,帮他完善。

材料2   以诗证史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长城》


(3)李白和胡曾通过诗歌对秦始皇做出了评价,有何不同?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秦始皇的评价。
2017-12-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解读古代政治制度。

西周和秦朝都开创了一套政治制度,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请回答:
(1)西周和秦朝的创建者分别是谁?
(2)小马为了说服小蔡,设计了“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下图)。请结合所学,帮他完善。


(3)依据“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结合所学,说明郡县制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三   以下是某学校初三学生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
(3)材料一、二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
10 .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相关的历史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时不可或缺的工具。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和图示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一、二中字母所代表的历史含义。
(2)图三揭示了明朝中央集权制度怎样的变化?
(3)从图一到图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