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1)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 “扫六合”完成的时间是?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1所示太尉管理什么事务?图1所示制度中的地方制度称为什么?
(3)材料二中图2体现的秦朝巩固统一采取是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4)除了材料二图1图2反映的措施,秦朝为巩固统治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022-05-31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4练 走近秦朝-2022年【暑假分层作业】七年级历史(部编版)
2 . 小瑕同学在复习完历史后,开展了“小瑕看历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跟随小瑕同学的视角探究问题,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读图学史-构建历史时空



(1)在答题卡图一方框内填写出这一时期面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名称。在答题卡图二中用斜线“///”画出一个抗日游击区的位置。根据图一和图二比较两个时期根据地的分布区域主要有何不同?

【任务二】设计方案-探寻历史精神


(2)重庆八中初三年级将在中考后展开“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抗战精神”为主题的重庆地区的游学活动。下面是两条游学路线,请选择一条,并说明理由。
路线一:大足宝顶山--涪陵白鹤梁--合川钓鱼城
路线二:渝中区曾家岩周公馆--北碚卢作孚纪念馆--渝鑫钢铁厂旧址

【任务三】分类研究--探寻历史规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从唐三彩陶器、宋代的青白瓷、元代青花瓷手工技艺的创新,到中央集权制、科举制、三省六制为代表的制度文明创新,再到长城、灵渠、大运河、紫禁城为代表的工程建筑的创新,中国人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引领着古代世界创新的浪潮……当今国际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国家,才能让自己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摘自韦瑕《创新意识的历史沿革与时代意义》


(3)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汉初,刘邦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大封子弟王,称为“诸侯王”。诸侯王的权力很大,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有财政权,可在国内征收赋税。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刘邦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还实行什么制度?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管理机构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有怎样的历史作用?
(4)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2-05-05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七上期末模拟卷(三) -【历史必考一句话】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期末复习手册与同步真题精准练(部编版)
4 . 文物、油画,漫画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文物见证历史】“虎符”是兵权的象征。请参考图片文物信息,根据序号内容得出相应的历史结论。


名称:秦杜虎符(①行走虎符)
铭文:②错金小篆共40字。“③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地名),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④燔燧(烽火)之事,虽毋会符,行也。”


名称:秦阳陵虎符(⑤卧龙符)
铭文:⑥错金小篆共12字。“⑦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

示例:信息:①⑤各地虎符形状,铭文各不相同。(仅填写序号也可)
推论:虎符有严格的地域限制,可防止仿制和擅自调兵。
(2)【油画纪录历史】下面的油画场景反映了法国和俄国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应对严峻的现实问题?

图一攻占巴士底狱

图二攻占冬宫


(3)【漫画映射历史】与下面这组漫画相关的国际会议是什么?说说这一会议对德国和中国的影响。

2022-04-26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2·全国·模拟预测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秦统一全国为郡县,意味着特定的中国“封建时代”体制基本终结。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与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不同点。

材料二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并逐渐完善。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材料三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元代行省制承上启下,开创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模式。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元在大一统体制下“地方广大,政务繁多,建都省以总宏纲,置行省以分庶务”,以行省制的管理模式统合了自唐末以来的中国南北分裂的格局。虽然后续朝代多有调整和改善,但此模式沿袭了下来,一直影响至今。

——摘编自舒健《元代行省制:中国央地关系的转折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制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元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的价值。
2022-04-1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卷-【中考培优】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项训练(部编版)
2022七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自班固《汉书》卷一九《九官公卿表》

材料二   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摘自中国历史教科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材料中秦始皇所创制度的名称。在地方上这一制度有何创造性举措?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他亲自选拔刺史主要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明朝和清朝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央皇权,在政治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简要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2-04-1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七年级下册中考模拟试卷(模拟预测)-【中考培优】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项训练(部编版)
7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图示中的历史]

材料一

皇帝

最高统治者君主专制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中央政府

郡(守)

地方政府中央集权

县令


(1)材料一中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谁首创的?根据材料一,说出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面对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皇权的问题,汉武帝是用何种方法来解决的?
[史料中的历史]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经济上,秦汉统治者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大一统”之梦》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4)在经济方面,“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通过哪些措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评价中的历史]

材料四

“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超过他的。”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5)概括两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共同作用。
2021-12-29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册综合练01-2022年【寒假分层作业】七年级历史(部编版)
2022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 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校尉。

——《后汉书 西域传》


(1)从材料一可看出:秦统一中国的重要条件之一是______ 。秦统一后,丞相的主要职责是______,延续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在______(朝代)被废除。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如何使“西域内属”的?有何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2021-12-2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背+讲+练”
9 . 秦始皇军事上统一中国后,又推行一系列措施有力地巩固了国家统一,这些举措对后世影响深远。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政治统一】

(1)观察图1,秦统一天下后在中央、地方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
【经济统一】


(2)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货币,以_______________ 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又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____________ ,所有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文化统一】

(3)图3所示秦始皇以什么字体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4)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考古学家遇到最大的麻烦就是古代文字的识别,常常是花费几十年才猜出几个,有的到今天还基本上无法读通,但这种情况在中国没有发生,就连甲骨文也很快被释读通了。……因为失去对古代文字的解读能力,埃及的历史成了木乃伊,而秦始皇却让中国历史活了下来。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秦始皇的哪项措施让中国的历史活了下来?
2021-12-26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汉初,诸侯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议。那时候,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鲜卑姓改为汉姓                                                                   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名称。
(2)观察材料一的图示,指出在统一后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当时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二说明了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对中央造成极大的影响。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大臣的建议,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针对地方上“私人铸币”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材料三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021-12-23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