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5 道试题
1 . 历史上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有史学家说,中国的政治统一完成于秦始皇,而中国的文化统一完成于汉武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建制)

材料:如下图


(1)图1的政治建制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废除的地方政治制度又是什么?
(2)图2中地方封国实力如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3)图1中掌管监察的官员是谁?图2问题解决后,汉武帝设立哪一官职到州部负责监察?
(4)从秦亡汉兴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2022-11-07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七年级上册期中考前必背清单之必会术语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下图反映的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


材料四:“他结束了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广大平原,为后来的西晋统一铺平了道路。”

——毛泽东

材料五: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1)根据材料一写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哪一种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当时的相关诸侯国逐步确立了哪种社会制度?
(2)材料二中“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这种政治制度思想出自战国时期哪一学派主张?
(3)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图中反映的社会问题?请概括指出汉武帝对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回答,“他”是通过哪个战役基本上统一北方的?在哪一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5)根据材料五,“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与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什么联系?请说明理由。
2022-10-14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七年级历史上册分层训练AB卷(部编版)
3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铜权铭文”记载:“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指谁?“尽并兼天下诸侯”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二



(2)“中国之政,自秦始皇始”。秦始皇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哪一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其中,在中央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是什么?秦朝在地方上实施的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的制度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说说秦朝为巩固统一在文化、经济方面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及至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4)为巩固北部边疆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2-09-27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期中素质评价试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封建王朝不断加强这一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从皇帝到地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再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就是君主专制。这样就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成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是权力的中心。

材料二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设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丞相者,文武群臣即时刻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分解)中书省之政(权力)归六部。

——《明史·职官志》

材料四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材料五   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年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差些。但是,今天(18世纪清朝)的情况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画出秦朝行政体系简图并指出该体系的核心,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朱元璋的举措及其理由。
(3)材料四反映了明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专制主义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哪一机构的设置最能说明材料五中“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两大趋势。
2022-09-2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期末备考猜想卷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5 . 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加深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再认识,李老师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分析归纳·说成就】

     图一汉文帝像                 图二光武帝像
(1)分析图一、图二人物统治时期有何异同之处?
任务二   【解读史料·谈创新】

秦统一全国后,创建了一整套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官吏管理制度,以后历代王朝的有关制度,都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的。

——《浅论秦朝的法律制度对中央集权的影响》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孩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行政管理体制。
(3)据史料分析西汉初年的地方行政制度产生的后果。概括西汉时期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
任务三   【交流分享·叙使命】

(4)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以“勇担使命”为题,从下图中任选两个关键词,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
2022七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春秋左氏传》

材料四: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


依据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民主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反映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4)材料四又反映了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022-09-1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课 秦统一中国-【背记清单】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问题导向综合笔记(部编版)
7 . 秦由战国七腓之一到一统天下之主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探究其前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更能发现大国崛起的密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千年见证】

材料一   (秦王)命蜀守壅(注;堵塞)江水作坝,穿二江以通船,灌三那之田亩,使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史记·河渠书》


(1)材料一中“蜀守”指谁?为“壅江水”而修建的工程是什么?它发挥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史料实证】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街、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中商君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变法?变法的措施及影响是什么?
【开创之举】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一是秦朝行政系统示意图,请写出图中A、B处分别代表什么?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什么?从图一中可以看出,秦朝创立了哪一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4)材料三中图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又采取的什么措施?该措施有何作用?
(5)秦朝虽然短暂,但影响深远。请问秦统一六国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8 . 中国古代的制度构建和政策实行既反映了时代特色,又蕴含着国家治理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材料三: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周王为稳定政局,巩固疆土的哪一制度?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通过这个体系建立起怎样的国家制度?哪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022-08-24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七年级历史上册分层训练AB卷(部编版)
2022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9 . 如表概括了我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进程(部分)。阅读表格,完成下列要求。
进程朝代关键人物
形成和初步发展秦朝秦始皇
汉朝汉武帝
大发展隋朝隋文帝、隋炀帝
唐朝唐太宗
民族交融高潮元朝元世祖
巩固和发展明朝明太祖、明成祖
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
祖国统一大业新中国邓小平
(1)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在政治、汉朝在思想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根据表格,分别结合清朝巩固西北、东北边疆的相关史实,论证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2022-07-2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02期)-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10 .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指出秦朝在其所辖地方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结合所学,指出实行这种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二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兴办太学,因为这是关乎国家教化和招贤纳才的大事。太学肩负着培养新型政治人才的责任。前124年,置弟子员五十人,从而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太学。

——摘编自任晓峰《略论西汉太学》

(2)指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设置太学的目的。

材料三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知黎庶,亦能覆舟。”

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3)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主要理念。任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些理念的。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2022-07-29更新 | 35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历史真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