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2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刚建立时,在治理国家上主要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具体办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和地方两个角度,概括秦朝所实行的政治制度。
(3)材料三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法令所产生的影响。
2 .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西周的分封制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   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今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铸造币以赡用。

——摘编自《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凤凰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天子和诸侯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中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补充完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2023-06-3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为适应新形势要求,构建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从中央到地方都大力推行了机构改革。回顾历史,每一次的机构改革都颇见成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北宋初年以“分权制衡”为原则,改革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请回答:
(1)图一是哪一制度的示意图?图二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哪一机构?
(2)材料二中北宋初年大刀阔斧地改革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以达到“分权制衡”目的,请分别以相关史实说明。
(3)观察材料三,元朝政府为管辖琉球及其附近岛屿,设立了怎样的机构?宜政院的设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2023-06-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科举制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三   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以便直接处理政务……

——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的中央集权制度诞生于哪一时期?图二所示的是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选官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举一例说明唐朝皇帝对科举制的完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元朝开创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元朝通过什么中央机构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4)归纳上述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
2023-06-26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南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纵观中国历史,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以士为臣。……诸侯又可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要定时向周天子进贡,定期朝见周天子。周天子出兵征讨时诸侯要带领本国军队随同出发,诸侯还要对天子的出巡、婚嫁、死丧等尽一定的义务。

——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汉武帝统治时期,有三大问题存在。一是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了,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二是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在发展;三是匈奴不断入侵,边境不宁。这三个因素促使汉武帝决心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中图一,请回答:李白诗中所述的是秦王的什么历史贡献?
(3)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创建的秦朝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了哪些重要的制度?
(4)汉武帝是采取了什么方法解决材料三中所说的第一个问题?并指出这个“方法”的巧妙之处。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王朝的统一(国家的统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2023-06-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境内出土的原始居民文物

   

材料二   文化整合是文化变为整体的或更为完整的过程,秦汉帝国正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不断整合的结果……秦朝实施一系列强化国家统一的政治变革,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政体……秦亡后,汉代统治集团建立大一统帝国模式。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东亚国家大量吸收中国文化,是在唐室中来以后,自此可见,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一些东亚国家把唐代的经书作为士大夫的必读书目,其典章制度几乎完全由中国移植而去,城市的格局也仿照长安的市坊制建立。

——摘编自高明士《东亚文化圈》


(1)指出材料一中的文物处于石器时代的哪个阶段,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远古时代中华文化呈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不断整合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政治变革”的影响。
(3)材料三中“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说明了什么?举例指出唐文化对东亚国家产生的影响。
2023-06-12更新 | 3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广东实验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均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为适应疆域空前辽阔的特点,元朝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三   清代既继承了历代王朝的治边思想,又有创新和发展。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逐步形成以因俗而治为核心的边疆民族统治政策。如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在中央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朝代的疆域形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朝代为加强疆域管理所设置的地方行政制度。
(2)材料二中的“新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在治理边疆时遇到的新问题,概括清朝边疆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2023-05-30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延绵不断,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为维护国家统一与发展,历代政府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协调民族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历代统治者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边疆政策。在客观上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摘自赵慧强、洪增林《西部人文资源开发研究》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摘自《反分裂国家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示意图是哪一朝代创立的什么重要政治制度?请概括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加强新疆、西藏、台湾的有效管辖,汉朝、元朝、清朝分别设立了哪些重要行政管理机构?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针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谈谈我国制定并颁布《反分裂国家法》的现实意义。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当怎样履行这一义务?
2023-04-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9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境内出土的原始居民文物


材料二   “文化整合”是文化变为整体的或完全的过程,秦汉帝国正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不断整合的结果。追求国家统一,整合多元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还只是哲人的思想和社会趋势,这种思想与社会趋势到秦汉方变成制度性实现。秦朝实施一系列强化国家统一的政治变革,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政体……秦亡后,汉代统治集团建立大一统帝国模式。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东亚国家大量吸收中国文化,是在唐室中衰以后,自此可见,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一些东亚国家把唐代的经书作为士大夫的必读书,其典章制度几乎完全由中国移植而去,城市的格局也仿照长安的市坊制建立。

——《东亚文化圈》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其所属的史料类型,并概括远古时代的中华文化呈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不断整合的结果,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政治变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亚国家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的原因。
2023-03-28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10 .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为了防止再次分裂,……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的某项政治制度

材料三:“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因以超为都护……”


(1)材料一中“广袤的统一帝国”的建立者是谁?请你介绍一下“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的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哪一措施?这一措施产生了什么效果?
(3)材料三中“宣帝改曰都护”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历史上有何标志意义?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