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
(3)材料三描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最高统治者被称为什么?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表明秦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中①空缺处应该填什么官职?
(5)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19-10-2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喜欢看科幻小说吧!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秦朝,看,秦始皇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呢!如果你现在就是秦始皇,你会怎样回答记者们的问题呢?
记者问:“尊敬的始皇帝,据说您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请问这在中央主要由哪三个官员负责呢?”
(1)“秦始皇”答:
记者问:“您在地方废除了分封制,那您会采取什么新的措施来加强地方的管理呢?”
(2)“秦始皇”答:
记者问:“请问您为巩固统一,在交通、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又会采取什么措施呢?”
(3)“秦始皇”答:
交通:
经济:
军事:
文化: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的“制度”何时首创?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思想的应用?

材料二   习近平说,“‘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2)汉朝时期开通了中国与欧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为开通丝绸之路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谁?

宋代海外贸易示意图


(3)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对外贸易中,中国商船的踪迹所涉及的范围。当时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2019-09-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靖安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4 .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材料四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图),在雍正时代以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偏房”外景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图中的丞相制度是在哪个朝代被废除的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反映的某朝首创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下中书省直辖的地区除河北外还有哪里?该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政权,这个少数民族是?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4)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2019-07-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秦汉、隋唐、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都曾出现过盛世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的理由。
(2)材料一中“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方面分析为什么汉朝时“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材料二   下图为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使节时的“大国外交”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东罗马帝国、日本(或新罗)和唐朝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唐朝时出现的一个“盛世”局面。“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什么?

材料三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

——部编(五·四学制)《中国历史》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明初统治者在地方上采取的“大大强化了皇权”的措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1684年,清朝设置的什么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三个时期出现盛世局面的主要原因。
2019-06-18更新 | 45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甘肃历史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阶段测试卷(1) 中国古代史
6 . 古代中国各朝代的政治制度既有沿袭,又有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权柄。

——《百家讲坛》


(1)阅读材料一,材料中的“制度”的首创者是谁?为了有效地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这两种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制度?依据材料指出这两种制度实施的共同影响。
(3)阅读材料三指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什么?综合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2019-04-1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19届九年级毕业会考政史地生综合练习历史试卷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材料二:“汉承(继示)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王国事实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政权。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状况?该朝代推行的哪一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承秦制”具体是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
(3)材料二中,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这种局势后来在哪位皇帝在位时得以改变?是通过采取什么措施得以解决的?这一措施是采纳谁的什么建议?
2019-04-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8 .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   汉朝时期的边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   

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
拓跋贺赖
丘穆陵独孤
步六孤贺楼

          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                                        表格鲜卑姓改为汉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哪一朝代?建立者是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加强对西域军政事务的有效管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管理西域?该机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哪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3)材料三的图片和表格反映的是北魏的哪一次改革?图片和表格具体反映的是此次改革的那两项措施?这次改革有何影响?
9 .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纵观中国历史,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以士为臣。……诸侯又可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要定时向周天子进贡,定期朝见周天子。周天子出兵征讨时诸侯要带领本国军队随同出发,诸侯还要对天子的出巡、婚嫁、死丧等尽一定的义务。

——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2)阅读材料二中图一,请回答:李白诗中所述的是秦王的什么历史贡献?
(3)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了什么重要的制度?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他又创新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三   汉武帝统治时期,有三大问题存在。一是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了,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二是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在发展;三是匈奴不断入侵,边境不宁。这三个因素促使汉武帝决心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4)汉武帝是采取了什么方法解决材料三中所说的第一个问题?依据材料回答,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三国鼎立形势图


(5)根据材料四中的《三国鼎立形势图》正确填写“A”处国家的名称。
(6)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哪一王朝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   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朔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主父偃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解决了什么问题?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又有哪些创新的措施?
(3)秦始皇、汉武帝的措施有何共同意义?
2019-01-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甘肃省庆阳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