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疆域及对后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2 道试题
1 . 某同学在学习某朝代的疆域图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由此可知,他学习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
2023-12-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人物建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图二中序号③④共同代表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行政制度。
(2)请归纳秦朝经济上和文化上巩固统一的措施
(3)材料二中的“陛下”指的是谁?他接受了主父偃的什么建议?
(4)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5)关于秦始皇的功过是非,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他是有名的暴君,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
2023-12-2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玉溪峨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历史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体现的疆域是(     
A.商朝B.秦朝C.西汉D.东汉
2023-12-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根据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判断下列适合作为该示意图名称的是(     
A.秦灭六国示意图B.秦朝疆域四至示意图C.秦长城四至示意图D.灵渠示意图
2023-12-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牟县第四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秦朝形势图”,从图中获取不到的信息是(     
A.秦朝定都咸阳B.为了抵御匈奴修筑长城
C.秦朝疆域南达南海D.秦朝的建立者是嬴政
2023-12-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9课秦统一中国

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2课东汉的兴亡

13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根据材料一、写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材料中的目录出现了错误,请找出并改正,说明理由。

材料二   



(2)阅读材料二的地图,判定是哪一时期的疆域,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3)阅读材料三、图中的A是什么朝代?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三国的地理位置,李老师用了上述的方式,他还表示三国的地理位置可以用一个汉字来表示,你猜得出来吗?请试写出这个汉字。

材料四   



                            图一                                      图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4)阅读材料四、指出图一中A所代表的事件。从两则材料中概括出促进民族交融的两种方式。
(5)从材料三、四可归纳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2023-12-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探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中学以“走进秦汉”为主题,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时空观念——四海归一】

秦朝形势图


(1)仔细观察《秦朝形势图》,请在图中方框内写出秦朝都城的名称。据图指出秦朝疆域的特点。

【加强集权——破旧立新】

材料一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那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制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手中,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

——摘自《秦汉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统一国家中的地位。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史料实证——思想认同】

材料二   秦始皇及其臣下对战国以来蓬勃发展的思想心存畏忌,唯恐妨碍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巩固,因而采取了粗暴的扼杀政策。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和占卜之类的书籍。第二年,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这一事件的后果极为恶劣,战国以来自由活泼的学术氛围遭到毁灭性打击,中国文化乃至社会发展因此遭受到难以估量的损失。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秦汉(上)》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禁止)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学术系统)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服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3)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影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董仲舒提出的建议。综上,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特儒学的不同态度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唯物史观——总结规律】


(4)综合上述主题的探究内容,请你概括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并谈一谈你的认识。
8 . 图示法能形象地展示历史的内在联系。下图所示秦朝的疆域方框内应填写的内容是(   
A.台湾岛B.南海C.海南岛D.黄海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李白《古风》

材料二   两幅图片。


材料三



                                      秦朝形势图
(1)材料一中李白这首《古风》诗中的“秦王”是谁?该诗歌主要赞颂了他哪方面的功绩?
(2)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了秦朝采取的哪两项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什么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写出秦朝的疆域范围。
2023-12-0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探究题;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围绕“秦统一中国”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秦朝形势图


【拓展统一疆域】

材料一:及至(秦)始皇……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边境),却(击退)匈奴七百余里。

——贾谊《过秦论》


【创新统一制度】

材料二:王(嬴政)曰:“去‘泰’,著(留下)‘皇’,采(用)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秦始皇)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设置)诸侯不便。”(秦)始皇曰:“廷尉(李斯)议是(说的正确)”

——《史记·秦始皇本纪》


【推行统一措施】

材料三:(战国时期)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统一)之。

——(五代十国)徐锴《说文系传》

材料四: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1)结合材料一,从东南西北方向,说明秦朝疆域大致范围。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秦朝创建的中央集权模式包括哪些基本制度?
(3)结合材料三、四,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秦朝的历史阶段特征。
2023-12-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