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82 道试题
1 . 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有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下列对史事时间和空间的表述完整的是(     
A.雍正年间,朝廷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
C.529年,查士丁尼组建的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D.玻利瓦尔与圣马丁共同领导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预测卷(二)
2 .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上地政策。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927年《井冈山土地法》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三种方法分配之:分配给农民个别耕种;分配给农民共同耕种;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
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 政策的决定》以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A.以实现土地公有制为主要目的B.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
C.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目标D.调整后农民都拥有土地所有权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泰州二附中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军队和国防建设是国家和民族安全的基石。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从东南沿海一直打到天津、北京,清王朝统治者“重陆轻海”“弓马定天下”的理念被彻底粉碎,晚清军事变革真正启动。……此后,晚清国防和军队建设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在陆军火器化、建立近代海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革新军事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特别是海防建设,代表了洋务运动期间军事变革的最高成就。

材料二   建军初期,南昌起义部队实行了政治指导员制度,……1927年9月,毛泽东对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进行了“三湾改编”,正式建立了党代表制度。……井冈山会师后, 党代表制度在全军推行。1928年中共六大前后,中共中央 多次指示红军仿效苏联,废除党代表制度,改为政治委员制 度。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肯定了党对军队的绝 对领导原则。1930年10月,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工农红 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突出强调“红军中只允许党在 政治上之唯一领导”。

——摘编自王建强《红军由党代表制度到政治委员制 度的变化》

       

材料三

材料四   在推进强国强军的历史进程中,把坚持党对人 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 苹纳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总盘子.把军事创新体系 纳入国家创新体系,把我军人才工作纳入党和国家 人才工作大盘子,把依法治军纳入全面依法治国总盘子,都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卓越创造。

——摘编自《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航新征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期间“军事变革”启动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在“建立近代海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方面的具体成就。
(2)简述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建军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图A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甘岭战役中的志愿军战士发扬了怎样的抗美援朝精神?图B中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哪一年爆炸成功?简述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的重要意义。
(4)材料四图中“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的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强国 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了怎样的新格局?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军队与国防建设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蒲城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已经引来了社会主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国人由此而面临着一个很大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所代表的历史阶段实现之前,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色去其历史的进步意义;但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来到中国,一开始就否定了资本主义。……超越历史阶段的愿望又产生于历史发展过程所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之中。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的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充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农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人产生“超越历史阶段”的愿望的内因和外因。
(2)根钢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的革命策略”的内涵,并梳理与其相关的革命举措。
(3)从上述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抗争历程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卷
5 .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迎来了新的征程。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收 )集到如下论据,据此判断他们要论述的观点是(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召开
·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建立中共工农红军第四军
·毛泽东领工衣革命军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遵义会议召开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B.走向农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
C.立足国情是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核心
D.开展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保障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共美学校等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下面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些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基于(     

A.社会性质改变B.指导思想改变
C.国际形势改变D.主要矛盾改变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模拟冲刺联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根据历史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事件
1919年五四运动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
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2年中共二十大召开
(1)从大事年表中分别找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性事件。
(2)根据大事年表的相关史实,列举三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国家领导人。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2﹣3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明确写出选择的历史事件,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平江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历史充分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汲取党的历史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摘编自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材料二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事实证明,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党迫切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我国的重要法宝。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三   一亿二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管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我们在这个大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第一年,就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1957年6月26日)

材料四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材料一中的“旧式农民战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写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2)材料二中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列举一例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建立“统一战线”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述的“大革命”指哪一历史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四,概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哪些成就(两例即可)。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9 .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民族复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民主革命道路探索】

材料一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
(1)依据材料一图B,指出中国民主革命出现何种局面?图C中毛泽东认为该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A人物与图B局势之间的关系。
【民族危机道路选择】

材料二

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

——《统编版八上历史教材》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715日)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ABC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图A事件名称。依据图B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党选择的抗战路线及其为此做出的努力。依据图C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史上共产党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所做的特殊性贡献。
【经济建设道路发展】

材料三

(3)写出材料三图A成就取得的意义,依据图B指出上海浦东在开放中的特殊地位。图C所示变化得益于国家的哪些措施?

材料四

“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全新概括,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光明日报》


(4)请为材料四①处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综合上述探究,谈一谈你对民族复兴历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感悟。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近代救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所谓“走西方人的路”“走俄国人的路”,以及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摘编自周新城《关于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辨析》

材料二   下表为毛泽东年谱(部分),列举了他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年代事件简述
20世纪20年代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
1927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0世纪30年代1931年在江西瑞金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1935年1月出席遵义会议,被增选为政治局常委
1935年底在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上作重要报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40年代1945年4月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8-10月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发表讲话

材料三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虽然经历了严重挫折,但总体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1)将材料一所示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属于“走西方人的路”的是____________;属于“走自己的路”的是____________。(填写编号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为20世纪30年代补充一件大事并仿照表格样例对其简单描述。
(3)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该时期“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群体中三位杰出代表。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