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5 道试题
1 . 某数学兴趣小组在数学实践课上开展了“菱形折叠”研究活动.
第一步:每人制作边长都为7的菱形纸片若干个,四个顶点为ABCD(为保持一致,活动中, 小组内制作图形各点名称命名规则相同);
第二步∶在边上分别取点MN(不含端点),将四边形 沿翻折,使线段的对应线段经过顶点 D(点AB分别与点 EF对应).
操作判断

(1)智慧小组按上述步骤折叠后得到如图1所示的图形,若______.
迁移探究
(2)缜密小组按上述步骤折叠后如图2所示,已知的长;
拓展延伸
(3)创新小组按上述步骤折叠后,要使是以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请你在图3 中帮他们画出满足条件的图形(草图即可),并求出对应的的长.
2024-06-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2 . 直观感知:
)如图,在四边形中,是等边三角形,,将绕点顺时针旋转,点与点重合,点的对应点是点.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的度数;
类比探究:
)如图,在四边形中,,求的长.
拓展运用:
)如图,在四边形中,,在的变化过程中时,求的最大值.

2024-06-0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3 . 综合与实践

李老师善于通过合适的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帮助同学们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下面是李老师在“相似”主题下设计的问题,请你解答

【问题情境】

中,边上一点,交于点

【初步探究】

(1)如图1,若于点

①求证

②求的值.

【拓展延伸】

(2)如图2,延长线上一点,若已知,求的长

4 . 【定义呈现】有两个内角分别是它们对角的两倍的四边形叫做倍对角四边形,其中,这两个内角称为倍角.例如:如图1,在四边形中,,那么我们就叫这个四边形是倍对角四边形,其中称为倍角.
【定义理解】如图1,四边形是倍对角四边形,且是倍角.求的度数;
【拓展提升】如图2,四边形是倍对角四边形,且是倍角,延长交于点A.在下方作等边三角形,延长交于点G.若,四边形的周长记为

(1)用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3,把题中的“”条件舍去,其它条件不变.
①求证:
②探究是否为定值.如果是定值,求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024-05-22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5 . (1)【问题发现】
如图1,在中,,点的中点以为一边作正方形,点恰好与点重合,则线段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
(2)【拓展探究】
在(1)的条件下,如果正方形绕点旋转,请判断线段的数量关系,并就图2的情形说明理由.
(3)【问题解决】
,且第(2)中的正方形旋转到三点共线时,请直接写出线段的长.

   

2024-05-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青岛路中学九年级二模考试数学试题
6 . 小东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究四点共圆的条件”活动,得出结论:对角互补的四边形四个顶点共圆.小东继续利用上述结论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如图1,在线段同侧有两点BD,连接,如果,那么ABCD四点在同一个圆上.
探究展示:
如图2,作经过点ACD,在劣弧上取一点E(不与AC重合),
连接,则
又∵
∴___________,
∴点ABCE四点在同一个圆上(对角互补的四边形四个顶点共圆),
∵点BD在点ACE所确定的上,
∴点ABCD四点在同一个圆上.
【反思归纳】
(1)上述探究过程中的横线上填的内容是________;
【拓展延伸】
(2)如图3,在中,,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连接于点D,连接.小东发现,在旋转过程中,永远等于,不会发生改变.
①根据,利用四点共圆的思想,试证明
②当为直角三角形,且时,直接写出的长.

2024-05-14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7 . 某“数学学习兴趣小组”成员在复习《图形的变化》时,对下面的图形背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尝试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进行了探究:

〖问题背景〗如图1,正方形中,点E边上一点,连接,过点边于点,将沿直线折叠后,点落在点处,当,则  °.

〖特例探究〗如图2,连接,当点恰好落在上时,求证:

〖深入探究〗如图3,若把正方形改成矩形,且,其他条件不变,他们发现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式.

〖拓展探究〗如图4,若把正方形改成菱形,且,其他条件不变,当时,请直接写出的长.


2023-12-22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数学(泰州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8 . (1)【问题探究】
如图1,于点B于点C于点D,求证:
(2)【知识迁移】
如图2,在矩形中,E上的一点,作于点F,若,求的值.
(3)【拓展应用】
如图3,菱形的边长为5,E上的一点,过DE于点F,交于点G,且,求的长.

2024-05-07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恩施市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9 . 综合与实践
数学活动课上,王老师带领学生利用手头的三角板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问题发现:如图1,将一个足够大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D放在三角板的斜边中点处转动,该三角板的两直角边与等腰直角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EF两点,则线段的数量关系是______;
(2)拓展探究:如图2,将一个足够大的三角板的角()顶点D放在三角板的斜边中点处转动,且,该三角板的两边与的延长线分别交于EF两点,当时,试确定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类比提升:如图3,将一个足够大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D放在三角板的斜边中点处转动,且,该三角板的两直角边与分别交于EF两点,请直接写出线段的数量关系(无需证明).
2024-05-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运城市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10 . 【问题提出】在等腰中,中点,以D为顶点作,角的两边分别交于点,连接,试探究点D到线段的距离.

【问题探究】
(1)先将问题特殊化,如图2,当点EA重合时,直接写出D到线段的距离(用含的式子表示);
(2)再探究一般情形,如图1,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问题拓展】如图3,在等腰中,中点,以D为顶点作,角的两边分别交直线于点,连接.若,直接写出的值(用含的式子表示).
2024-05-01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一模数学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