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0 道试题
1 . 小明在进行光学复习时,认识到找像、析像,并用其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光学复习的关键、有效方法之一,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梳理。

(1)①如图甲,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如图乙,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如图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③在玻璃板后面放一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2)如图丁,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刻度线处,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_____
(3)如图丁,若凸透镜的焦距为,正确的调整器材后,在光屏上成了清晰的像.更换成另一个焦距为的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的像恢复清晰,可向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蜡烛。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二次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2 . 小明买了蜡烛做以下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小明用刻度尺测量蜡烛的长度,该蜡烛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
(2)如图乙,小明在纸杯底部开一圆孔,用塑料薄膜蒙住杯口,拍打薄膜发出声音,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_
(3)如图丙,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选用玻璃板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若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在玻璃板后面放置一块木板,蜡烛A____________(选填:仍能/不能)通过玻璃表面成像。
2024-06-20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化学试题-初中物理
3 . 琳琳同学跟奶奶聊天时,发现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琳琳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__________
(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这一实验过程中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
(3)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琳琳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_________(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
(4)琳琳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琳琳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的道理。
4 . (1)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
②如图丙所示,烧杯中的水________(选填“还未”或“正在”)沸腾。
(2)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
①为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
②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物理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手轻按橡皮膜,现象如图A所示,说明橡皮膜受到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__来反映。
②比较B、C两图,可得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2024-06-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天桃实验学校月单元作业(一)物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伟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观察,如题图所示。

(1)实验中小伟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薄平板玻璃前某处,发现无论怎么在水平桌面上调整玻璃板后的蜡烛B,都始终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小伟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它的像也逐渐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原因是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024-06-0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物理试卷
6 . 小波在进行光学复习时,他认识到寻找像、分析像,并用其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光学复习的关键,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梳理。

(1)如图甲,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如图乙,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的像在位置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如图丙,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来回移动光屏后,可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实像,接着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的像恢复清晰,可向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蜡烛。
2024-06-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市直片区初中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
7 .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多角度观察直到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再做多次实验。

(1)该实验利用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________,能比较________
(2)若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完成实验后,小亮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在a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2cm,该硬币的像应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2cm”、“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动2cm”)
2024-06-01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北京北师大附中中考统练物理试题(七)
8 . (1)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将与 A 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 放到玻璃板后面与像重合,说明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会 _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如图乙是研究水沸腾实验中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__℃,水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 ___________
(3)图丙装置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__的关系,将此装置通电一段时间,电流在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容器中产生的热量较多。

2024-05-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物理试卷
9 . 小红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没有 点燃且与A等长的蜡烛B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动,直到B和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这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 A和 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_________ 关系;
(3)实验时,小红应在 _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 ”了;移去B处的蜡烛,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不能接收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像;
(5)小红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_______(填“变大 ”、“不变 ”或“变小”);
(6)实验中,小红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的结论,这样 得出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
(7)细心的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 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5-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10 .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蜡烛A,重复做多次实验。

(1)在图乙①中画出烛焰上S点的像(         )
(2)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实验中两支蜡烛要完全一样,目的是为了______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
(4)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_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2024-05-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