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某钒渣主要成分为(含有少量),以其为原料生产的工艺如下图:

已知:
i.钒酸()是强酸,(偏钒酸铵)难溶于水;价钒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与溶液的关系如表所示。
4~66~88~1010~12
主要离子
ii.室温下,
iii.在溶液时开始沉淀,溶液时沉淀完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酸浸”前需将块状固体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焙烧过程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已知难溶于水,可溶于盐酸。若“酸浸”时溶液的,则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转沉”时,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4)“沉钒2”的沉钒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温度高于80℃沉钒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

(5)产品纯度测定:将产品溶于足量稀硫酸配成溶液。取该溶液于锥形瓶中,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经过三次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①完成下列滴定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用质量分数表示,)。
2024-01-2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2 . 工业上用含三价钒(V2O3)为主的某石煤为原料(含有Al2O3、SiO2、Fe2O3等杂质),低温硫酸化焙烧—水浸工艺制备V2O5,其流程如图:

资料:
ⅰ.VOSO4高温易分解
ⅱ.含磷有机试剂对溶液中离子萃取能力为Fe(III)>V(IV)>V(V)>Fe(II)
ⅲ.含磷有机试剂萃取过程中溶液的H+浓度越高,萃取率越低,萃取钒效果越差
ⅳ.10VO+8H2OH2V10O+14H+
ⅴ.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表
沉淀物Fe(OH)3Fe(OH)2Al(OH)3
完全沉淀3.29.04.7
(1)焙烧过程中向石煤中加硫酸焙烧,将V2O3转化为VOS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预处理过程中先加入Na2SO3溶液进行还原预处理,加入Na2SO3溶液的第一个作用是将V(V)还原为V(IV)减少钒的损失,再用氨水混合并调节溶液pH。
①请结合相关离子方程式,说明加入Na2SO3的第二个作用____
②解释加氨水调节pH≈5的原因是____
(3)上述I的具体操作为____
(4)沉钒过程中先加入NaClO3进行氧化,再加氨水调节pH,铵盐会将H2V10O中的钒元素以多钒酸铵((NH4)2V6O16)的形式沉淀。溶液pH值与沉钒率的关系如图,请结合反应原理解释沉钒的pH=2.5的原因是____

(5)测定产品中V2O5的纯度:
称取ag产品,先用硫酸溶解,得到(VO2)2SO4溶液。再加入b1mLc1mol·L-1(NH4)2Fe(SO4)2溶液(VO+2H++Fe2+=VO2++Fe3++H2O)最后用c2mol·L-1KMnO4溶液滴定过量的(NH4)2Fe(SO4)2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b2mL。已知MnO被还原为Mn2+,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则产品中V2O5的质量分数是____。(V2O5的摩尔质量:182g•mol-1)
2022-05-14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3 . 氮及其化合物在农业、医药、国防等领域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加热 固体混合物制取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工业合成氨及氨氧化制取硝酸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合成塔中生成 ,说明 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②氧化炉中 转化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吸收塔中最终可转化为 。通入空气是为了提供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④尾气处理装置中,可用 将尾气中 还原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氮元素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体污染,添加铁粉能够提高氮的脱除率,工艺如下图所示。试从价态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
2024-02-23更新 | 4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4 .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氨有广泛的应用。
已知:       
               
(1)由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2)工业上主要以为原料气合成
将物质的量之比为充入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数据如下:

物质

平衡时物质的量/

0.2

0.6

0.2

①该条件下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平衡常数___________(本题均可用分数表示):
②若按以下浓度投料,其它反应条件与①相同,起始时反应进行的方向为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无法判断”)。

物质

起始浓度(

0.5

1.5

0.5

、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图1表示L一定时,合成氨反应中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

i.X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
ⅱ.判断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3)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2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调研化学试题
5 . 某煤化工厂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氨氮、氰化物、悬浮颗粒等有害物质,处理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离子开始沉淀pH完全沉淀pH
Fe2+6.38.3
Fe3+1.13.2
(1)萃取塔中经过______(填写操作名称)可得含酚有机层。
(2)蒸氨塔中需要连续加入碱液并保持较高温度,请从化学平衡角度解释原因:______
(3)缺氧池中含有NH及CN-,其中CN-(C为+2价)可被回流硝化液中的NO氧化为无毒气体。请补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CN-+NO+______=______+CO2+______
(4)向好氧池中投入Na2CO3的目的是______
(5)下列关于混凝沉淀池中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a.混凝沉淀池溶液的pH控制在6.5左右
b.FeSO4水解产生Fe(OH)2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
c.相同条件下,使用Fe2(SO4)3可获得相同的混凝效果
(6)出水检测
甲醛法可以测定水样中NH的含量,其反应原理为4NH+6HCHO=3H++6H2O+(CH2)6N4H+,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滴定时,1mol(CH2)6N4H+与1molH+相当]。
实验步骤:
i.移取VmL出水样品,以酚酞为指示剂,用cmol/LNaOH标准液滴定至终点,中和样品中的酸,消耗NaOH的体积为V1mL;
ii.另取同样体积的样品,加入足量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溶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的体积为V2mL。
①步骤ii中滴定至终点的现象为______
②该水样中残留NH浓度为______mol/L。
2023-01-06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含硫化合物,不仅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原理,也在生产生活有普遍应用。
(1)以反应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溶液溶液蒸馏水温度/℃
浓度/()体积/mL浓度/()体积/mL体积/mL
I0.11.50.11.51020
II0.12.50.11.59a
III0.1b0.11.5930
请回答:①上表中,a为_______,b为_______
②上述三个实验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的应该是实验_______(用I、II、III作答)
(2)亚硫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为检验某食品中亚硫酸钠含量(通常以样品中含的质量计),某研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I.称取样品
II.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III.将I中产生的用足量溶液吸收;
IV.将II所得硫酸溶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液滴定;
V.数据处理。
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写出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步骤III中的作用是_______
③步骤IV中可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下图显示滴定终点时,滴定管(量程为)读数为_______

④步骤IV中消耗溶液,则样品中含的质量是_______g(用含W、V的代数式表示)。
⑤步骤IV中的下列操作会造成该实验亚硫酸盐含量测定结果偏低的有_______
a.滴定开始读数时仰视读数
b.装入氢氧化钠标准液前,碱式滴定管未用氢氧化钠标准液润洗
c.锥形瓶内用水冲洗后未干燥
d.在滴定过程中发现局部溶液发生色变就立即停止滴定
7 . 以CO2为原料合成甲醇可以减少CO2的排放,实现碳的循环利用。一种铜基催化剂对该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I.催化反应机理
(1)乙醇胺(HOCH2CH2NH2)可用做CO2捕获剂,乙醇胺溶液能够吸收和释放CO2的原因是_____
(2)有学者提出CO2转化成甲醇的催化机理如图所示。反应的副产物有_____

II.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一定条件下使CO2、H2混合气体通过反应器,检测反应器出口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计算CO2的转化率和CH3OH的选择性以评价催化剂的性能。
已知:i.反应器内发生的反应有:
a.CO2(g)+3H2(g)CH3OH(g)+H2O(g) H=-49.5kJ•mol-1
b.CO2(g)+H2(g)CO(g)+H2O(g) H=+41.2kJ•mol-1
ii.CH3OH选择性=×100%
(3)220℃时,测得反应器出口气体中全部含碳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n(CH3OH):n(CO2):n(CO)=1:7.20:0.11,则该温度下CO2转化率=_____×100%(列出计算式)。
(4)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对CO2的转化率和CH3OH的选择性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由图1可知实验中反应均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
②温度高于260℃时,CO2平衡转化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
③由图2可知,温度相同时CH3OH选择性的实验值略高于其平衡值,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
2023-01-06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中首次利用氮气与氢气反应合成氨,实现了人工固氮。
(1)反应N2(g)+3H2(g) 2NH3(g)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氨的平衡含量如表:
温度/℃压强/MPa氨的平衡含量
2001081.5%
550108.25%
①该反应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哈伯选用的条件是550℃、10MPa,而非200℃、10MPa,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2)实验室研究是工业生产的基石。如图中的实验数据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不同温度(200℃、400℃、600℃)、压强下,平衡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①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____
②M、N、Q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3)尽管哈伯的合成氨法被评为“20世纪科学领域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但仍存在耗能高、产率低等问题。因此,科学家在持续探索,寻求合成氨的新路径。如图为电解法合成氨的原理示意图,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4)NH3转化为NO是工业制取硝酸的重要一步。已知:100kPa、298K时:
4NH3(g)+3O2(g) 2N2(g)+6H2O(g) ΔH=—1268kJ/mol
2NO(g) N2(g)+O2(g) ΔH=—180.5kJ/mol
请写出NH3转化为N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9 . 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生成氢气速率的是
A.盐酸的浓度B.铝条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D.盐酸中杂质的含量
2023-02-21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三氧化二镍()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材料和蓄电池材料。工业上利用含镍废料(镍、铁、钙、镁合金为主)制取草酸镍(),再高温煅烧草酸镍制取。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已知:ⅰ.草酸的钙、镁、镍盐以及均难溶于水。
ⅱ.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20℃)如下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时( mol/L)的pH7.77.52.212.39.6
完全时( mol/L)的pH9.29.03.2微溶1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Ni的化合价为______;操作a为______
(2)①加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加入碳酸钠溶液调pH至4.0~5.0,其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C中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
(4)草酸镍()在热空气中干燥脱水后,再高温下煅烧,可制得,同时获得混合气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若镍废料中镍含量为50%,用该方法处理1 t镍废料得到0.56 t (假设不含杂质),则产率为______(保留2位小数)。
(6)工业上还可用电解法制取。用NaOH溶液调溶液的pH至7.5,加入适量后利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有80%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再把二价镍氧化为三价镍。
补齐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
2023-04-22更新 | 33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