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回收磁性合金钕铁硼()可制备半导体材料铁酸铋和光学材料氧化钕。
(1)钕铁硼在空气中焙烧转化为等(忽略硼的化合物),用盐酸酸浸后过滤得到溶液和含铁滤渣。Nd、Fe浸出率()随浸取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含铁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②浸出初期Fe浸出率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2)含铁滤渣用硫酸溶解,经萃取、反萃取提纯后,用于制备铁酸铋。
①用含有机胺()的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提纯一定浓度的溶液,原理为:
(有机层)
已知:
其他条件不变,水层初始pH在0.2~0.8范围内,随水层pH增大,有机层中Fe元素含量迅速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
②反萃取后,经转化可得到铁酸铋。铁酸铋晶胞如图所示(图中有4个Fe原子位于晶胞体对角线上,O原子未画出),其中原子数目比_______

(3)净化后的溶液通过沉钕、焙烧得到
①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可转化为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将(摩尔质量为)在氮气氛围中焙烧,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时,所得固体产物可表示为,通过以上实验数据确定该产物中的比值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今日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江苏卷化学试题
2 . 将配制成悬浊液,向其中滴加溶液。(M代表)随加入溶液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交点a处:
B.
C.时,不变
D.
昨日更新 | 9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全国甲卷理综化学试题
3 . 逆水气变换反应:。一定压力下,按物质的量之比投料,温度时反应物摩尔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温度时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温度下达平衡时反应速率的比值:
C.温度不变,仅改变体系初始压力,反应物摩尔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不变
D.温度下,改变初始投料比例,可使平衡时各组分摩尔分数与温度时相同
昨日更新 | 4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化学试题
4 . 利用“燃烧—碘酸钾滴定法”测定钢铁中硫含量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实验过程如下:
①加样,将样品加入管式炉内瓷舟中(瓷舟两端带有气孔且有盖),聚四氟乙烯活塞滴定管G内预装略小于碱性标准溶液,吸收管F内盛有盐酸酸化的淀粉水溶液。向F内滴入适量碱性标准溶液,发生反应:,使溶液显浅蓝色。
②燃烧:按一定流速通入,一段时间后,加热并使样品燃烧。
③滴定:当F内溶液浅蓝色消退时(发生反应:),立即用碱性标准溶液滴定至浅蓝色复现。随不断进入F,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消退-变蓝”不断变换,直至终点。
回答下列问题:
(1)取的碱性溶液和一定量的固体,配制碱性标准溶液,下列仪器必须用到的是_______(填标号)。
A.玻璃棒B.锥形瓶C.容量瓶D.胶头滴管

(2)装置B和C的作用是充分干燥,B中的试剂为_______。装置F中通气管末端多孔玻璃泡内置一密度小于水的磨砂浮子(见放大图),目的是_______
(3)该滴定实验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滴定消耗碱性标准溶液,样品中硫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4)若装置D中瓷舟未加盖,会因燃烧时产生粉尘而促进的生成,粉尘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若装置E冷却气体不充分,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大,原因是_______;若滴定过程中,有少量不经直接将氧化成,测定结果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昨日更新 | 4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化学试题
5 . 常温下水溶液体系中存在反应:,平衡常数为K。已初始浓度,所有含碳物种的摩尔分数与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Ⅱ表示的变化情况
B.的电离平衡常数
C.时,
D.时,
昨日更新 | 4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化学试题
6 . 钴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用途。某炼锌废渣含有锌、铅、铜、铁、钴、锰的价氧化物及锌和铜的单质。从该废渣中提取钴的一种流程如下。

注:加沉淀剂使一种金属离子浓度小于等于,其他金属离子不沉淀,即认为完全分离。
已知:①
②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和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前,需将废渣磨碎,其目的是_____
(2)“酸浸”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假设“沉铜”后得到的滤液中均为,向其中加入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_____,据此判断能否实现的完全分离_____(填“能”或“不能”)。
(4)“沉锰”步骤中,生成,产生的物质的量为_____
(5)“沉淀”步骤中,用,分离出的滤渣是_____
(6)“沉钴”步骤中,控制溶液,加入适量的氧化,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7)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从“沉钴”后的滤液中回收氢氧化锌的方法是_____
7日内更新 | 11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全国甲卷理综化学试题
7 . 乙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由乙烷制乙烯的研究备受关注。回答下列问题:
【乙烷制乙烯】
(1)氧化脱氢反应:
                 
       
计算:                              _______
(2)直接脱氢反应为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_______0(填“>”“<”或“=”)。结合下图。下列条件中,达到平衡时转化率最接近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3)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反应i   
反应ⅱ   (远大于)(是以平衡物质的量分数代替平衡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
①仅发生反应i时。的平衡转化宰为,计算_______
②同时发生反应i和ⅱ时。与仅发生反应i相比,的平衡产率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乙烷和乙烯混合气的分离】
(4)通过修饰的Y分子筛的吸附-脱附。可实现混合气的分离。_______分子的键电子形成配位键,这种配位键强弱介于范德华力和共价键之间。用该分子筛分离的优点是_______
(5)常温常压下,将等体积混合,以一定流速通过某吸附剂。测得两种气体出口浓度(c)与进口浓度()之比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前,两种气体均未被吸附
B.p点对应的时刻,出口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C.a-b对应的时间段内,吸附的逐渐被替代
7日内更新 | 7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
8 . 学习小组为探究能否催化的分解及相关性质,室温下进行了实验I~Ⅳ。
实验I实验Ⅱ实验Ⅲ

无明显变化溶液变为红色,伴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墨绿色,并持续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已知:为粉红色、为蓝色、为红色、为墨绿色。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实验I表明_______(填“能”或“不能”)催化的分解。实验Ⅱ中大大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实验Ⅲ初步表明能催化的分解,写出在实验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实验I表明,反应难以正向进行,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分别与配位后,正向反应能够进行的原因_______

实验Ⅳ:

(4)实验Ⅳ中,A到B溶液变为蓝色,并产生气体;B到C溶液变为粉红色,并产生气体。从A到C所产生的气体的分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8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湖北卷化学试题
9 . 金属铋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医药等领域。如图是铋的一种氟化物的立方晶胞及晶胞中MNPQ点的截面图,晶胞的边长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铋氟化物的化学式为
B.粒子S、T之间的距离为
C.该晶体的密度为
D.晶体中与铋离子最近且等距的氟离子有6个
7日内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河北卷化学试题
10 . 市售的溴(纯度)中含有少量的,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制备高纯度的溴。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等略),将市售的溴滴入盛有浓溶液的B中,水浴加热至不再有红棕色液体馏出。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D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将D中溶液转移至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边加热边向其中滴加酸化的溶液至出现红棕色气体,继续加热将溶液蒸干得固体R。该过程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利用图示相同装置,将R和固体混合均匀放入B中,D中加入冷的蒸馏水。由A向B中滴加适量浓,水浴加热蒸馏。然后将D中的液体分液、干燥、蒸馏,得到高纯度的溴。D中蒸馏水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
(4)为保证溴的纯度,步骤(3)中固体的用量按理论所需量的计算,若固体R质量为m克(以计),则需称取__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5)本实验所用钾盐试剂均经重结晶的方法纯化。其中趁热过滤的具体操作为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转移溶液时用_______,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7日内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河北卷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