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实验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部分氧化的铁铜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
B.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
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
D.
2020-02-05更新 | 120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二下期末考化学卷
2 .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呈淡黄色,可用作照相显影剂。某实验小组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I.纯净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产物的探究。
(1)气体产物成分的探究。小组成员采用如下装置(可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装置D的名称为______
②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尾气处理装置(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③实验前先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为_______
④实验证明了气体产物中含有CO,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2)固体产物成分的探究。充分反应后,A处反应管中残留黑色固体。查阅资料可知,黑色固体可能为Fe或FeO。小组成员设计实验证明了其成分只有FeO,其操作及现象为___
(3)依据(1)和(2)结论,可知A处反应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Ⅱ.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纯度的测定
工业制得的草酸亚铁晶体中常含有FeSO4杂质,测定其纯度的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mg草酸亚铁晶体样品并溶于稀H2SO4中,配成250mL溶液。
步骤2:取上述溶液25.00mL,用c mol·L−1 KMnO4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V1 mL;
步骤3: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充分反应后,加入适量稀H2SO4,再用c 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V2mL。
(4)步骤3中加入锌粉的目的为______
(5)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的纯度为_____;若步骤1配制溶液时部分Fe2+被氧化,则测定结果将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 . 叠氮化钠(NaN3)常用作汽车安全气囊中的药剂。实验室制取叠氮化钠的原理、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如下:
①打开装置D导管上的旋塞,加热制取氨气。
②再加热装置A中的金属钠,使其熔化并充分反应后,再停止加热装置D并关闭旋塞。
③向装置A中b容器内充入加热介质并加热到210~220℃,然后通入N2O。
④冷却,向产物中加入乙醇(降低NaN3的溶解度),减压浓缩结晶后,再过滤,并用乙醚洗涤,晾干。
       
已知:I.NaN3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II.NaNH2熔点210℃,沸点400℃,在水溶液中易水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盛放的药品为______
(2)步骤①中先加热通氨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步骤②氨气与熔化的钠反应生成NaN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步骤③中最适宜的加热方式为 ______(填“水浴加热”,“油浴加热”)。
(3)生成NaN3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4)图中仪器a用的是铁质而不用玻璃,其主要原因是_____
(5)步骤④中用乙醚洗涤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6)实验室用滴定法测定叠氮化钠样品中NaN3的质量分数:①将2.500 g试样配成500.00 mL溶液。②取50.00 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50.00 mL 0.1010 mol·L-1(NH4)2Ce(NO3)6溶液。③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稍稀释,向溶液中加入8 mL浓硫酸,滴入3滴邻菲啰啉指示液,用0.0500mol·L-1(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Ce4+,消耗溶液体积为29.00mL。测定过程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2Ce(NO3)6+2NaN3=4NH4NO3+2Ce(NO3)3+2NaNO3+3N2↑;Ce4++Fe2+=Ce3++Fe3+;试样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019-11-05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联合考试化学试题
4 . MnO2是重要化学物质,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MnCO3和Fe2O3)样品转化为纯MnO2实验,其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步操作中,氧化性强弱顺序:ClO3________(填“>”或“<”)MnO2,当NaClO3转移2 mol电子时,生成的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NaClO3在常温下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步操作中,最终得到的固体除NaClO3外,还一定含有下列物质中的_____(填字母)。
a. NaCl         b. NaClO         c. NaClO4        d. NaOH
(3)已知测定锰的一种方法是:锰离子转化为高锰酸根离子,反应体系中有H、Mn2、H2O、IO3、MnO4、IO4。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氯酸是一种强酸,氯酸的浓度超过40%,就会迅速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8HClO3 = 3O2 ↑+ 2Cl2 ↑+ 4HClO4 + 2H2O,所得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为_______
2019-07-20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 . 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现有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 NaOH溶液,所加的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硝酸与铝粉、铁粉反应,其还原产物为硝酸铵
B.图中C点对应溶液体积为48mL
C.原硝酸溶液中含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5mol
D.样品中铝粉和铁粉的物质的量之比5:3
2019·辽宁鞍山·三模
6 . 绿矾(FeSO4·xH2O)是生血片的主要成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对绿矾热分解产物进行探究,
【实验猜想】绿帆分解可能生成Fe、FeO、Fe2O3、SO3、SO2或H2O等。
【实验探究】该小组用如图所示装贸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点燃灯之前的关键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气密性已检验完)
(2)【实验现象】
A中固体变红色,B中无水CuS04_________,C中蓝色石蕊试纸_________。D中产生白色沉淀。
(3)反应结束后,取A中固体继续进行实验,实验的操作及现象如下:
①向固体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固体完全溶解,且无气体放出;
②取①中溶液滴入少量铁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
③另取①中溶液,并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由此得出结论:红色固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该物质的常见用途:_________
(4)D中白色沉淀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有同学认为还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取D中沉淀,加入一定量的盐酸以确定其组成,事实上不需要再进行实验也可以确定沉淀成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5)测定绿矾中结晶水的含量:该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Ⅰ.准确称量27.8g绿矾样品,配成250 mL溶液后量取25.00mL所配制的溶液于锥形瓶中;
Ⅱ.用硫酸酸化的0.100 0mol·L-1KMn04溶液滴定至终点;
Ⅲ.重复操作3次,消耗KMn04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0.02mL、24.98mL、19.98 mL。
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情况会使测得的x偏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开始读数时滴定管尖嘴有气泡而终点时无气泡
b.样品失去部分结晶水
C.量取待测液前未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管
d.滴定开始时平视
【实验结论】
(6)FeS04·xH20的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3-2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三模)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7 . KClO3晶体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生产工艺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CO3煅烧前要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氯化池”中生成Ca(ClO3)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操作a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KClO3可通过反应:3Cl2+6KOH5KCl+KClO3+3H2O,在密闭容器中向9 ℃的KOH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此时Cl2的氧化产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继续通入适量Cl2,将溶液加热,溶液中主要离子的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甲、乙、丙依次表示的离子是_________。(不考虑Cl2的挥发)

(5)甲同学为测定制取的KClO3样品中ClO3的含量,称取样品a g,准确配制成1000 mL溶液,从上述溶液中取出10.00 mL于锥形瓶中,准确加入30.00 mL 1.00 mol·L−1 (NH4)2Fe(SO4)2溶液(过量)。再在锥形瓶中加入100 mL蒸馏水及某种氧化还原反应指示剂,用0.200 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5.00 mL。样品中Cl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已知: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ClO3可被Fe2+还原为Cl。)
8 . 由Fe2O3、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品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

(1)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通入CO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
(2)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
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Ⅰ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3)向Y中通入过量氯气,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
(4)取Y中的溶液,调pH约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 mol I 时,共转移3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9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草酸亚铁晶体(FeC2O4·nH2O)分解的实验探究。经小组讨论,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烧瓶B中盛有饱和NH4Cl和饱和NaNO2混合液(常用于实验室制N2),干燥管C1、C4中装有碱石灰,试管E1、E3、E4中装有澄清石灰水。

(1)充分反应后,将D1中的固体残余物投入足量经煮沸的稀硫酸中,固体完全溶解且无气体放出,取反应液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证明固体产物为 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装置中有3个酒精灯,至少应该点__________次酒精灯,最先点燃的酒精灯是_________,最后点燃的是_______
(3)该实验装置中有4个直立的试管,它们与盛放试剂体现不同的作用,其中E2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4)该实验装置中有4个干燥管,C3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5)取7.2 g样品充分反应后,测得D1中的固体残余物为2.88 g,D2中固体质量减轻0.64 g,则草酸亚铁晶体(FeC2O4·nH2O)分解的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 g,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44.8
B.原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8.89%
C.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D.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 g
2016-05-04更新 | 33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