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实验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小明很喜欢化学实验课,今天要学习“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1)实验前小明预测说:Fe2+肯定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你认为他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小明欲用实验证明他的预测。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试剂:3%的H2O2溶液、锌粒、铜片、0.1mol·L-1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
①若小明计划在0.1mol·L-1FeCl2溶液滴入新制氯水,探究Fe2+的还原性,你预计可能发生的反应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溶液由浅绿色变 ___________色。
②实验中,小明发现现象不太明显,老师分析可能是产物的含量太低,建议可以通过检验Fe2+被氧化的产物Fe3+的存在以获取证据。你认为可选__________滴入小明所得的混合液中,并通过溶液出现___________色的现象,证明小明的观点和实验方案都是正确的。
③对于证明Fe2+具有氧化性,小明认为金属单质都具有还原性,并分别将铜片、锌粒投入FeCl2溶液中,结果铜片没变化,锌粒逐渐变小。由此说明三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分析H2O2中氧元素显-1价(中间价),并提出疑问:H2O2与FeCl2的反应时,Fe2+还作氧化剂吗?
①请你为小明梳理相关问题:若Fe2+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应转化成_______(填微粒符号,下同),若Fe2+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应转化成__________
②实际上Fe2+的还原性较强,实验室的FeCl2溶液常因氧化而变质。除杂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56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钠的碘化物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工业上利用碘、烧碱和铁屑为原料可生产碘化钠,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和碘反应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温度过低,获得副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加入铁屑的目的是__________;过滤所得固体中除剩余铁屑外,还有红褐色固体,则加入铁屑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若参与流程的碘单质为,最终得到,则反应的产率为__________
(4)溶液2经一系列操作得到硫酸亚铁晶体,称取该晶体样品放入下图所示装置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

①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固体变为红棕色,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根据化合价分析,产物中有还原性气体__________(填化学式),装置D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写出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用溶液2制备的过程__________。(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反应条件及操作,如
3 . 二氯异氰尿酸钠()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菌消毒剂,它常温下为白色固体,难溶于冷水。工业上合成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方法有多种,其中NaClO法是向NaOH溶液通入产生高浓度NaClO溶液,然后与氰尿酸()反应制取二氯异氰尿酸钠。从下面选择所需装置完成实验。

已知:回答下列问题:
(1)按气流从左至右,导管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小写字母)
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发现实际操作过程中仪器N中浓盐酸不易流下,可将仪器N换为___________
(3)装置A中制备NaClO溶液完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在加氰尿酸溶液过程仍需不断通入的理由是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若温度过度、pH过小会生成,写出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有效氯含量是判断产品质量的标准。实验采用碘量法测定产物有效氯的含量,原理为:



准确称取0.6000g样品,配成250.0mL溶液;取25.00mL上述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过量KI溶液,密封在暗处静置5min;用0.1000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加入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15.00mL。
①配制样品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量筒外,还需要___________
②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时,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该样品的有效氯为___________%。(该样品的有效氯,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4-01-13更新 | 446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4 . 化学上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先进行分离提纯,再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
(1)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熔点为156℃,沸点389.9℃,热稳定性差。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苯等有机溶剂。

①操作I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烧杯、玻璃棒。
②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
③操作Ⅲ的步骤是蒸发浓缩、趁热过滤、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2)实验室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图2所示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化学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①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C装置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
③若准确称取1.20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D管质量增加0.72克,E管质量增加1.76g,该有机物的质荷比如图3所示,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

④该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种峰且峰面积比为3∶1,则该分子可能为_______
(3)依折麦布片()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2024-05-1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碘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微溶于水,碘单质及碘的化合物被广泛用于医疗、染料等方面。一种以海水为原料制备碘单质的方法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海水中的“富集”得到悬浊液,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转化”时用铁粉而不用铁片的原因是________进入“氧化”环节,通入的过程中,若氧化产物只有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反应物用量比时,氧化产物为________
(3)欲判断经一系列处理后的水溶液中是否含有,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4)成品中的含量可以用“碘量法”测得。称取mg样品,置于碘量瓶中,移取溶液于其中,并加入乙酸溶液,密闭,置暗处反应5min,有单质硫析出。以淀粉为指示剂,过量的溶液除去,反应式为。测定时消耗溶液体积VmL样品中的含量为________(用质量分数表示)。
2024-04-1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三水合硝酸铜[]是一种重要的无机试剂,常用作搪瓷着色剂,也用于镀铜、制氧化铜及农药等。回答下列问题:
I.三水合硝酸铜的制备。
实验室常用废铜屑与稀硝酸反应制备硝酸铜溶液,过滤出剩余铜屑,再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乙醇洗涤后得到三水合硝酸铜晶体。
(1)制备硝酸铜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若废铜屑中含有杂质铁,则检验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含有铁元素的方法为___________
II.溶液的配制。
(3)实验室里需要溶液。用三水合硝酸铜配制该溶液时,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4)所需三水合硝酸铜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5)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将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容量瓶未干燥处理
C.定容加水时超过刻度线后,立即吸出多余的水
D.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III.三水合硝酸铜热分解实验。
(6)将样品置于瓷坩埚中缓慢加热,其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继续升温至时生成的固体产物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7 . Ⅰ.现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溶液的浓度,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序号待测液体积(mL)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滴定前滴定后消耗的体积
125.000.5026.8026.30
225.00
325.005.0031.3426.34
(1)如图表示盐酸标准液第二次滴定前后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该次滴定所用标准盐酸体积为_______

(2)根据所给数据,该烧碱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
A.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氢氧化钠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读取盐酸体积时,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D.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Ⅱ.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软锰矿中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准确称取软锰矿样品,加入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之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取出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再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滴入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氧化,且还原产物均为。)
(4)标准溶液应该置于_______滴定管中,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5)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软锰矿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023-02-1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4) |
8 .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

(1)Ⅰ、Ⅲ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3)装置Ⅲ中A在_________极区产生.
(4)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
②研究表明: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则气体产物中Cl2的含量越大,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
(5)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NaClO2试样均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的物质的量相同,从电子守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藏民族学院附中高二下期末化学卷
9 . 工业上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是重要的二次资源,从中间产物分金渣(主要成分为:AgCl、 Ag2S、PbSO4、 BaSO4)中获取高纯银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在上述反应的温度下Ksp(AgCl)=1.8×10-10,Ksp(Ag2s)=6.38×10-50
(1)银的一种晶胞如图1所示,银原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银原子为_______

(2)“预处理”加入FeCl3溶液将Ag2S转化为AgCl。若将AgCl放在KI溶液中振荡,则有部分AgCl转化为AgI。 AgI有α、β、γ三种晶型,其中α- AgI在电场作用下,Ag+不需要克服太大的阻力,就可以发生迁移。因此α- AgI晶体在电池中,可作为_______
(3)已知: Ag+ +2SO= [Ag(SO3)2]3-, K = 1.0 ×108.68,“分银”时,AgCl与Na2SO3反应生成[Ag(SO3)2]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
(4)“分银”时,[Ag(SO3)2]3-的浓度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2; SO及其与H+形成的微粒的浓度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3。

“沉银”时的终点pH需控制在3.5-5.5范围内,不能过低的原因是_______
(5)“还原"时HCHO转化为HCOOH,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已如Ag+ +SCN- =AgSCN↓ (白色),实验室可通过如下过程测定所制银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称取制备的银样品1.000g,加适量稀硝酸溶解,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
②准确称取25.00 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般化后滴入几滴铁铵矾[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再用0.1000 mol / L NH4SCN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溶液变为(血)红色。
③重复②的操作两次,所用NH4SCN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2. 00mL。则样品中银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2-12-29更新 | 409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碘化亚铜()是阳极射线管覆盖物,也是重要的有机反应催化剂,不溶于水和乙醇。下图是用废铜电缆(杂质中含有少量铁)制取无水碘化亚铜的流程。

(1)过程①得到的溶液呈蓝色,其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当温度高于时,反应速率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用________调节溶液的值(任写1种即可),得到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已知:)
(3)过程③的氧化产物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过程④用乙醇洗涤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
(5)准确称取样品,加入足量的溶液中,待样品完全反应后,用酸性溶液滴定,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达到终点时,消耗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则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2022-12-19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