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室温下,CuSO4·5H2O(s)、CuSO4(s)与其水溶液之间转化的焓变关系如图:

已知CuSO4·5H2O(s)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CuSO4(s)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H1H3
B.1mol CuSO4(s)的总能量大于1mol Cu2(aq)与1mol SO42-(aq)的总能量
C.H2<H1
D.从硫酸铜溶液中析出CuSO4·5H2O(s)的反应焓变H>0
2 . (一)镍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是许多领域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原料。羰基法提纯粗镍涉及的两步反应依次为
①Ni(s)+4CO(g)Ni(CO)4(g) ΔH<0
②Ni(CO)4(g)Ni(s)+4CO(g)   ΔH>0
完成下列填空:
(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反应①中Ni(CO)4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2)已知在一定条件下2L密闭容器中制备Ni(CO)4,粗镍(纯度98.5%,所含杂质不与CO反应)剩余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Ni(CO)4在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3)若反应②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重新达到平衡时___
a.平衡常数K增大       b.CO的浓度减小
c.Ni的质量减小          d.υ[Ni(CO)4]增大
(二)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 ΔH=-57kJ·mol1,一定温度下,将1mol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
(1)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

(2)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3s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N2O4)=___mol·L1·s1
(3)达到平衡后,若向该恒压容器中再充入0.5molHe,则平衡将__(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
(4)该反应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b.A、C两点NO2的转化率:A<C
c.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
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三)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已知:
①C4H10(g) C4H8(g)+H2(g) ΔH1
②C4H10(g)+O2(g)=C4H8(g)+H2O(g) ΔH2=-119kJ·mol1
③H2(g)+O2(g)=H2O(g) ΔH3=-242kJ·mol1
反应①的ΔH1____kJ·mol1。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___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
(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
2019-12-0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九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是当前全世界最热门的课题,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1)为了减少空气中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H2(g)+1/2O2(g)=H2O(g) ΔH1=-241.8 kJ·mol1;C(s)+1/2O2(g)=CO(g)     ΔH2=-110.5 kJ·mol1则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可以用含下列那些物质的洗涤剂来洗涤含SO2的烟气_________(填序号):
a.Ca(OH)2 b.CaCl2 c.Na2CO3 d.NaHSO3
(2)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与H2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 CH3OH(g)。在密闭容器中充有10 mol CO与20 mol H2,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 M、N两点平衡状态下,容器中所有物质的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n(N)=____
②若M、N、Q三点的平衡常数为KM、KN、KQ,则三者大小关系为_________。(用>,=,<表示)
(3)催化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
①催化硝化法中,用H2将NO3-还原为N2,一段时间后,溶液的碱性明显增强。则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前图所示,若总反应为4NO3-+4H+=5O2↑+2N2↑+2H2O,则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私立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Ⅰ.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①CO2(g)+3H2(g)CH3OH(g)+H2O(g)   △H1;②CO(g)+2H2(g)CH3OH(g)   △H2 ③CO2(g)+H2(g)CO(g)+H2O(g)   △H3
化学键H-HC-OCOH-OC-H
E/(kJ·mol-14363431076465X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2=-99 kJ·mol-1,则根据上表相关的化学键键能(“CO”表示CO的化学键)计算X=_______ kJ·mol-1
(2)反应①、②、③对应的平衡常数K1、K2、K3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
(3)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大压强对反应③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提示:从对反应速率、平衡状态、转化率角度回答)
Ⅱ.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可减小污染解决雾霾问题,其中甲醇、甲烷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一定条件下用CO和H2合成CH3OH:CO(g)+2H2(g)CH3OH(g)△H=-99kJ•mol-1。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和4molH2,测得不同温度下容器内的压强(P:kPa)随时间(min)的变化关系如图中Ⅰ、Ⅱ、Ⅲ曲线所示:

①Ⅱ和Ⅰ相比,改变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
②反应Ⅰ在6min时达到平衡,在此条件下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时v(CH3OH)=_________
③反应Ⅱ在2min时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Ⅱ)=_________
④比较反应Ⅰ的温度(T1)和反应Ⅲ的温度(T3)的高低:T1_____T3(填“>”“<”“=”),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
2019-11-2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联氨(N2H4)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2O2(g)+N2(g)=N2O4(l) ΔH1       
②N2(g)+2H2(g)= N2H4(l)     ΔH2       
③O2(g)+2H2(g)=2H2O(g) ΔH3       
④2 N2H4(l)+N2O4(l)=3N2(g)+4H2O(g)        ΔH4=−1048.9 kJ·mol-1
A.ΔH4﹦2ΔH3−2ΔH2−ΔH1
B.O2(g)+2H2(g)2H2O(l) ΔH5,ΔH5>ΔH3
C.1 mol O2(g)和 2 mol H2(g)具有的总能量高于 2 mol H2O(g)
D.联氨和 N2O4 作火箭推进剂的原因之一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产物无污染
2019-10-20更新 | 289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下列四幅图示所表示的信息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图2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C.图3表示一定条件下H2和Cl2生成HCl的反应热与途径无关,则 △H1=△H2+△H3
D.图4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2019-05-10更新 | 1834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ΔH2
③CO2(g)+H2(g)CO(g)+H2O(g)Δ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H—HC—OH—OC—H
E/(kJ·mol1)4363431 076465413
由此计算ΔH1____kJ·mol1;已知ΔH2=-58 kJ·mol1,则ΔH3______kJ·mol1
2019-03-12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
BaSO4(s) + 4C(s)4CO(g) + BaS(s) △H1 =571.2kJ·mol-1
BaSO4(s) + 2C(s)2CO2(g) + BaS(s) △H2=226.2kJ·mol-1
(1)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__________
[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3)反应C(s) + CO2(g)2CO(g)的 △H=________kJ·mol-1
(4)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957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2019-01-30更新 | 1171次组卷 | 8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在298K、100kPa时,已知:
2H2O(g)=2H2(g)+O2(g) △H1
H2(g)+Cl2(g)=2HCl(g) △H2
2Cl2(g)+2H2O(g)=4HCl(g)+O2(g) △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H3=△H1+2△H2B.△H3=△H1+△H2
C.△H3=△H1-2△H2D.△H3=△H1-△H2
2019-01-30更新 | 4322次组卷 | 15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