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重铬酸钠晶体()为橙红色,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盐产品。可以由铬铁矿[主要含,还含少量等]制备,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在水溶液中常以等形态存在;本实验条件下,当约为3.5时转化为
②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易被还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时,转化为,写出铬铁矿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中和除杂”时,先用水将浸取液稀释,并加热至接近沸腾,然后调节溶液约为7。
①加热至接近沸腾的目的为_______
②若持续加热较长时间,可以通过生成而将硅除去,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室温下,“中和除杂”后所得的滤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室温下,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酸化时,通常用硫酸而不用盐酸,原因是_______
2 . 脱除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指NO和NO2)可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是环境保护的主要课题。
(1)早期是利用NH3还原法,可将NOx还原为N2进行脱除。
已知:①4NH3(g)+5O2(g)4NO(g)+6H2O(g) ΔH=-905.9kJ·mol-1
②N2(g)+O2(g)2NO(g)        ΔH=+180kJ·mol-1
③H2O(g)H2O(l) ΔH=-44kJ·mol-1
写出常温下,NH3还原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
(2)以漂粉精溶液为吸收剂可以有效脱除烟气中的NO。
①漂粉精溶液的主要成分是Ca(ClO)2,若吸收过程中,消耗的Ca(ClO)2与吸收的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则脱除后NO转化为__
②某一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温度下相同浓度漂粉精溶液对NO脱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图中,40~60℃NO脱除率上升可能的原因为__;60~80℃NO脱除率下降可能的原因为__

(3)过硫酸钠(Na2S2O8)氧化去除NO
第一步:NO在碱性环境中被Na2S2O8氧化为NaNO2
第二步:NaNO2继续被氧化为NaNO3,反应为++2OH-+2+H2O。
不同温度下,平衡时的脱除率与过硫酸钠(Na2S2O8)初始浓度(指第二步反应的初始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b、c、d四点平衡常数K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原因是__
②若a点(0.1,40%)时,的初始浓度为amol·L-1,平衡时pH=13,则65℃时,第二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已知65℃时Kw=1.0×10-13
(4)利用新型材料光催化脱除NO法如图所示。
某电化学小组将过程A、B设计成酸性电解池反应,则该反应中阴极反应方程式为___
2020-06-18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理综化学试题
3 . 氮及其化合物对环境具有显著影响。
(1)已知汽车气缸中氮及其化合物发生如下反应:N2(g)+O2(g)=2NO(g)ΔH=+180kJ/mol;N2(g)+2O2(g)=2NO2(g)H=+68kJ/mol;则2NO(g)+O2(g)=2NO2(g)ΔH=______kJ/mol。
(2)查阅资料: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Ⅰ.2NO(g)N2O2(g)(快)
Ⅱ.N2O2(g)+O2(g)2NO2(g)(慢)
反应I的活化能E1与反应Ⅱ的活化能E2的大小关系为E1_____E2(填“>”“<”或“=”),2NO(g)+O2(g)2NO2(g)的反应速率主要由反应______(填“I”或“Ⅱ”)决定。
(3)温度为T1时,在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6molNO2(g),发生反应:2NO2(g)2NO(g)+O2(g)H>0,达平衡时c(O2)=0.2mol/L。
①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
②实验测得:v=k•c2(NO2),v=k•c2(NO)•c(O2),k、k为速率常数,仅受温度影响。当温度为T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若k=k,则T1______T2(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__
(4)NO是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碱性条件下,强氧化剂过硫酸钠(Na2S2O8)可脱除水体中的N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5)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O的脱除率与过硫酸钠初始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比较a、b点的反应速率:va_____vb(填“>”“<”或“=”)。若要提高NO的脱除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21-01-0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X、Y、Z、W、G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X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核电荷数最小的元素。Y的一种核素常用于考古,其一种同素异形体为自然界最硬的物质。ZX3气体溶于水呈碱性。W的外围电子排布是3s1。G2+离子的M层d轨道只有5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W和Z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
(2)Z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比氧原子的____(填“大”或“小”);G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
(3)X与Y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分子式是X6Y6,分子中只有σ键,该分子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该化合物中Y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
(4)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钾盐,在酸性条件下,常用于测定溶液中Fe2+的含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可用YX4还原ZOx以消除其污染。已知:
YX4(g) +4ZO2(g)=4ZO(g)+YO2(g)+2X2O(g) △H=-574 kJ·mol-1
YX4(g)+4ZO(g)=2Z2(g)十YO2(g) +2X2O(g) △H = -1160kJ·mol-1
试写出用YX4还原ZO2至Z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4NH3(g)+3O2(g)=2N2(g)+6H2O(g) H
查阅资料可得有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N≡NH-ON-HO=O
E/ (kJ·mol-1)946463391496

由此计算上述反应的反应热H=___________kJ·mol-1
(2)已知:N2(g)+O2(g)=2NO(g) K1
N2(g)+3H2(g)=2NH3(g) K2
2H2(g)+O2(g)=2H2O(g) K3
注:K1、K2、K3分别为上述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①氨催化氧化反应(生成气态水)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用K1、K2、K3表示)。
②一定条件下,将4molNH3和5.2molO2混合于容积为4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经过10s后达到平衡,测得NO的浓度为0.4mol/L则0到10s内,用NH3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且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③若上述反应第一次达到平衡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是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在25s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15~30s这个阶段体系中NH3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恒温恒容,再充入4molNH3和5.2molO2,再次达到平衡时,NH3的转化率增大
B.恒温恒容,当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了平衡
C.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了平衡
D.当2v(NO)=3v(H2O)时,反应达到了平衡
(4)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SO2,可生成(NH4)2SO3,请判断常温下(NH4)2SO3溶液的酸碱性并通过计算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NH3·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3×10-2,Ka2=6.3×10-8)
6 . 完成下列填空
(1)火箭发射常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液态过氧化氢为助燃剂。
已知:N2H4(l)+O2(g)=N2(g)+2H2O(g) ΔH=−534 kJ∙mol−1
H2O2(l)=H2O(l)+O2(g) ΔH=−98 kJ∙mol−1
H2O(l)=H2O(g) ΔH=44 kJ∙mol−1
试写出N2H4和液态H2O2反应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反应的自发性由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决定。N2(g)+O2(g)=2NO(g),已知N≡N的键能为946 kJ∙mol−1,O=O键的键能为498 kJ∙mol−1,N≡O的键能为630 kJ∙mol−1;该反应的ΔH=_______,其反应自发的原因是_______
(3)以纯铜作阴极,以石墨作阳极,电解某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阴极产物均附在电极上,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迅速撤去电极(设阴极产物没有损耗),若在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16.0gCuO固体,则恰好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浓度,则整个电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为(标准状况)_______L。
(4)科学家设计利用电化学原理回收CO2达到减排的目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在碱性条件下,卤素单质可以和乙醇反应。假设理想状态下,该装置能将a电极的CO2全部转化成HCOO-
①则b为_______极(填“正”或“负”),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标准状况下,当有4mol电子转移时,回收的 CO2_______L。
2022-04-0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1)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气体X与气体Y反应可生成气体Z,反应过程中,X、Y、Z三种气体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t0=10s,用X表示的该反应速率为_______;若向容器中充入He,该反应速率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或“不变”)
(2)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NO和CO的反应:2NO+2CO2CO2+N2。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条件已经填在表中。
实验编号t(℃)NO初始浓度(mol/L)CO初始浓度(mol/L)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2801.2×10−35.80×10−382
2801.2×10−3b124
350a5.80×10−382

①a=_______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规律的是实验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实验Ⅰ和实验Ⅱ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NO)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_______(填“甲”或“乙”)。

④若要进一步提高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除了使用催化剂和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任写一条)。
(3)已知:P(s,白磷)=P(s,黑磷),每1molP(s,白磷)发生反应,放出39.3kJ的热量,P(s,白磷)=P(s,红磷),每1molP(s,白磷)发生反应,放出17.6kJ的热量,由此推知,其中最稳定的磷单质是_______(填“黑磷”或“红磷”)。
(4)丙烷氧气燃料电池在碱性电解质环境中放电时丙烷在_______(填“正”或“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电路中每转移0.4mol电子,标准状况下消耗O2的体积是_______L。
8 . 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是人们关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请回答以下问题。
Ⅰ.减少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1)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
   
   
则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洗涤含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______(填序号)。
a.        b.        c.        d.
Ⅱ.利用的还原性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3)氮氧化物间的相互转化,已知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第一步   (快反应)
第二步   (慢反应)
①总反应的速率由______决定(填“第一步或第二步”)。
②用表示的速率方程为表示的速率方程为分别表示速率常数,则______(填数值)。
③下列关于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反应的总活化能等于第一步和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之和
B. 使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常数一定增大
C. 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小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
(4)已知   ,某研究小组将和一定量的充入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表面发生上述反应,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①在有氧条件下,温度之后生成的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②在温度为时,有氧条件下生成的转化率明显高于无氧条件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③有氧条件下,在内,温度从升高到,此时段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
9 . 戴口罩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手段,口罩生产的主要原料聚丙烯由丙烯聚合而来。丙烷脱氢是丙烯工业生产的重要途径。
(1)已知:①

则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_______
(2)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该反应的焓变保持不变             B.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分解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
②若初始压强为,反应过程中的气体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含字母p的代数式表示,是用反应体系中气体物质的平衡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平衡分压=平衡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已知上述反应中,,其中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图1中m点处_______
④在压强分别为下,丙烷和丙烯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表示时丙烯的曲线是_______,表示时丙烷的曲线是_______(均填字母)。

(3)科学家探索出在无机膜反应器中进行丙烷脱氢制丙烯的技术。在膜反应器中,利用特定功能膜将生成的氢气从反应区一侧有选择性地及时移走。与丙烷直接脱氢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
(4)利用的弱氧化性,开发了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新工艺。该工艺可采用为催化剂,反应机理如图,其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该工艺可以有效消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炭,维持催化剂活性,原因是_______
2022-08-26更新 | 60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理综试卷-高中化学
10 . 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氮的氧化物NOx和硫的氧化物SO2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2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将SO2氧化成SO3,自身被还原为NO。已知下列两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1、图2所示,则NO2氧化SO2生成SO3(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上述反应过程中正反应的活化能Ea=112.2 kJ·mol-1,则逆反应的活化能Eb=_______ kJ·mol-1

(2)研究发现,NOx是雾霾的主要成分之一,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已知:4NH3(g) + 6NO(g)5N2(g)+6H2O(g) ΔH=﹣1810kJ·mol-1,相同条件下,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选用不同的催化剂,上述反应产生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3所示。

①在A、B、C三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清除氮氧化物反应的活化能分别表示为Ea(A)、Ea(B)、Ea(C) ,根据图3曲线,判断三种催化剂条件下,活化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
②在氨气足量时,反应在催化剂A的作用下,经过相同时间,测得脱氮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据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温度对脱氮率的影响是_______,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已知A、B催化剂在此温度范围内不失效)。
(3)NO和CO均为汽车尾气的成分,在催化转换器中二者可发生反应减少尾气污染。已知:2NO(g) +2CO(g) N2(g) +2CO2(g) ΔH <0. 若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气体,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t/ min012345
p/kPa400370346330320320
假设反应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下进行,则=_______ (标准平衡常数,其中为标准压强(1 ×105 Pa),,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如=·p,p为平衡总压,为平衡系统中NO的物质的量分数)。
(4)用电化学原理可以减少SO2排放,其装置如图5所示。H2O2_______口进入,右侧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若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时,负极区n(H2SO4)=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