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ⅰ.CO(g)+2H2(g)CH3OH(g) ΔH=a kJ/mol;
ⅱ.CO2(g)+3H2(g)CH3OH(g)+H2O(g) ΔH=b kJ/mol;
ⅲ. CO2(g)+H2(g)CO(g)+H2O(g) ΔH=-c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用b、c表示),已知反应ⅱ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则b_______(填“>”“<”或“=”)0。
(2)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O2与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仅发生反应ⅲ。
①下列叙述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b.容器中CO、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相同时间内,断裂H-O的数目是断裂H-H的2倍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通入CO2时,则v(正)_______(填“>”“<”或“=”)v(逆),平衡常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H2、CH3OH,发生反应ⅰ,其中X、Y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进行1min时三种物质的体积分数均相等。
①Y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②0~1min时v(CO)为_______mol/(L·min)。
③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_______
2 . 甲醇制烯烃是一项非石油路线烯烃生产技术,可以减少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制烯烃的反应是不可逆反应,烯烃产物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反应达平衡时,三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反应Ⅲ的△H3=_______ kJmol-1
②图1中曲线c代表的组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700K后,曲线a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③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4H8,控制条件只发生反应Ⅲ,下列能表明反应Ⅲ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v(C4H8)=2v(C2H4)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④上图中P点坐标为(900,0.48),900K时,反应Ⅲ的物质的量分数平衡常数Kx=_______。(以物质的量分数代替浓度计算)。
(2)甲醇催化制取丙烯的反应为:,反应的Arrhenius经验公式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已知Arrhenius经验公式为:(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
①该反应的活化能Ea=_______ kJmol-1
②下列措施能使速率常数k增大的是_______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增大c(CH3OH) D.更换适宜催化剂
2022-10-2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3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一般还含有C2H6等烃类,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
(1)乙烷在一定条件可发生如下反应:C2H6(g)=C2H4(g)+H2(g)     ΔH1,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C2H6(g)C2H4(g)H2(g)
燃烧热ΔH(kJ·mol-1)-1560-1411-286
①ΔH1=_______kJ·mol-1
②提高该反应平衡转化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
③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乙烷和氢气,在等压下(p)发生上述反应,乙烷的平衡转化率为α。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高温下,甲烷生成乙烷的反应如下:2CH4C2H6+H2。反应在初期阶段的速率方程为v=k×c(CH4),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
①设反应开始时的反应速率为r1,甲烷的转化率为α时的反应速率为r2,则r2=_______r1
②对于处于初期阶段的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增加甲烷浓度,r增大     B.增加H2浓度,r增大
C.乙烷的生成速率逐渐增大   D.降低反应温度,k减小
(3)甲烷-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能、低污染电池,利用此电池可作电源,则在酸性介质中此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022-10-2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丰春晖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CO2、SO2等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对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
I. 脱硝: 已知:H2的燃烧热为
   
(1)催化剂存在下,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其他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II.脱碳:
(2)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1)+H2O(l) H<0
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
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和H2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生成的同时有键断裂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t3时达到平衡,t4时降低温度,t5时达到平衡,请画出时间段浓度随时间的变化。_______

(3)改变温度,使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H<0中的所有物质都为气态。起始温度、体积相同(T1、2L密闭容器)。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mol)(mol)(mol)(mol)
反应I:恒温恒容02600
104.5
201
301
反应II:绝热恒容00022
达到平衡时,反应I、II对比:平衡常数K(I)_______K(II)(填“>”“<”或“=”,下同);平衡时的浓度c(I)_______c(II)。
对反应I,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30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则平衡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2022-10-1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2)C6H6(l)在O2(g)中燃烧生成CO(g)和H2O(g)的△H难以测量,原因是____。已知CO的燃烧热,还需要的一组数据是____(写出热化学方程式,焓变用△H表示)。
(3)H2(g)与F2(g)发生反应生成HF(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仿照图1,在图3中画出该反应的能量一反应历程曲线图(标出该反应的焓变)____

(4)图4表示VIA族的O、S、Se、Te在生成1mol气态氢化物时的焓变数据,根据数据可确定c代表____(填元素符号)的氢化物,写出H2Te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5)已知:S8(s)+8O2(g)=8SO2(g) △H=-8akJ•mol-1;1个S8分子中有8个硫硫键,1个SO2分子中有2个硫氧键;破坏1mol硫氧键、1mol氧氧键所需能量分别为bkJ、ckJ,则生成1mol硫硫键所释放能量为____
6 .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利用为原料合成可有效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其中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已知:   ,则_______
(2)已知:,其中为速率常数。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则K=_______(用表示)。
(3)甲醇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碱性甲醇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极A的反应式为_______

(4)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4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和为6mol的和CO,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与起始时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从A点到C点,随增大,的体积分数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当起始时,反应经过20min达到平衡,若此时的转化率为60%,则0~2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若此时再向容器中充入2molCO和4mol,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若起始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的体积分数可能对应图中的_______(填“D”、“E”或“F”)点。
2022-10-12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六校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
7 .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大批量氢燃料客车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投入使用。氢源的获取和利用成为科学研究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Ⅰ.氢源的获取:电解液氨制氢
氨分子中具有较高的含氢量,因此是制氢的优选原料。现以液氨为原料,使用非水电解质电解制氢。(已知:电解过程中电解液内含氮微粒只有)
(1)产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Ⅱ.氢源的利用:还原制甲醇
(2)800℃时,还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常数如下:
反应1:      
反应2:      
反应3:   ______
(3)800℃时,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反应2”______“反应1”(选填“>”或“<”),判断依据是______
(4)反应1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关于反应1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使用高效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C.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
D.增大压强,反应1的化学平衡常数变小
(5)某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和0.9mol发生反应1和反应2,经过5min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过程中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该温度下,反应2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
(6)用途广泛,写出基于其物理性质的一种用途:______
2022-09-29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荊荆宜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
8 . 为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碳化学研究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由合成淀粉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图中涉及的部分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④中,反应物的总键能_______生成物的总键能。
(2)反应①中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有_______(填标号);将3mol和1mol通过催化剂发生反应①,经过2次循环后测得的转化率为36%,则经过4次循环后的转化率为_______
a.有效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b.提高了的平衡转化率
c.加快了反应①的反应速率
(3)已知的燃烧热()为,则的燃烧热()为_______
(4)合成淀粉过程中,当有1kg转化为时,理论上反应体系共需向外界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kJ。(所有能量均充分利用,且不考虑能量的损耗)
(5)几个有关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9 . 化学反应产生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是人类社会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和1mol CO(g)反应生成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则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_______

(2)用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①       
   
       
请写出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不同催化剂下合成氨反应的历程如图甲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表示。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更好的是_______(填A或B);常温常压下,合成氨反应速率慢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4)以为反应物、溶有的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成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乙所示。通入的电极是电池的_______极,通入一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电池的总反应为_______
2022-09-29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新起点考试化学试卷题
10 .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稀溶液中,1 mol H2SO4与2 mol 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114.6kJ热量,写出该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利用甲烷的还原性,可以对大气中的氮氧化合物进行处理。已知一定条件下:
①4 NO(g)=2 NO2(g)+N2(g) △H1=- 293 kJ·mol-l
②CH4(g)+4NO(g)=2 N2(g)+CO2(g)+2H2O(g) △H2= - 1160 kJ·mol-1
则CH4(g)+2NO2(g)=N2(g)+CO2(g)+2H2O(g) △H=_______kJ·mol-1,该反应能在_______下自发进行。(选填“低温”、“高温”或“任何温度”)
(3)①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 (g)+H2S(g)COS (g) +H2 (g), 若反应前只充10molCO和xmolH2S,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为8mol,且化学平衡常数为0.1,则x=_______mol。
②恒温恒容时,能表明Fe2O3(s)+3CO(g)2Fe(s)+3CO2(g)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CO同时消耗n molCO2
B. c(CO)不随时间改变
C. 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 Fe 的浓度不变
E.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F.正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
G.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
(4)某种新工艺装置是氯碱工业装置和另一种电化学装置组合而成,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交换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_
图中物质Y的电子式_______, 图中b%_______a%(填“<”或“>”或“=”),通入除去CO2的空气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022-09-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南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