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淀溶解平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一种银铟矿主要成分为Au、Ag2S、CuS、ZnS、PbS、FeS、In2O3、Ga2O3等物质,从该矿获得稀有金属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该工艺条件下,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
金属离子Fe3+In3+Ga3+Cu2+Zn2+Pb2+
开始沉淀的pH2.22.12.64.66.247.1
完全沉淀(c=1.0×10-5mol·L-1)的pH3.23.44.36.68.249.1

(1)“浸出”过程中金、银分别转化为AuCl、AgCl进入溶液,同时生成硫,写出Ag2S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2)高温水蒸气除铁利用了FeCl3易水解的性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二次还原”得到的滤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有H+、Na+、Ca2+、Zn2+、Pb3+、In3+____
(4)“二次中和”得到的滤渣除少量Fe(OH)3外,主要成分还有____(写化学式)。
(5)“分铅锌”步骤中,维持H2S饱和水溶液的浓度为0.1mol·L-1,为使Zn2+沉淀完全,需控制溶液的pH不小于____已知:lg3≈0.48;Ksp(ZnS)=3.0×10-25,Ka1(H2S)=1.0×10-7,Ka2(H2S)=1.0×10-13]。
(6)已知:氧化还原反应可看成由两个半反应组成,每个半反应具有一定的电极电势(用“φ”表示),φ越大则该物质的氧化性越强,φ越低则该物质的还原性越强。浸出步骤中金反应的两个半反应如下:
HClO+H++2e-=C1-+H2O φ=1.49+lg
AuCl4-+3e-=4C1-+Au φ=0.994+lg
(φ与半反应式的系数无关,仅与浓度有关,cθ=1mol·L-1)
如图是Au的浸出率与NaCl溶液浓度的关系,请解释A点以后,金浸出率减小的原因是____
2 . 是锂离子电池的活性材料。某小组以含锰矿料(主要成分是,含少量、FeO、CoO和)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和产物省略)。

已知几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表所示:
金属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的pH2.77.67.67.7
完全沉淀的pH3.79.19.19.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条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_______
(2)“除杂1”时,加入的作用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固体1”中除了含有外,还只含有另外一种固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则“除杂1”过程调节pH范围为_______
(4)在高温下“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已知:常温下,。为了使残液中,必须控制_______mol/L。
(6)“浸渣”中含少量锰元素,其测定方法如下:
第1步:称取W g“浸渣”,加酸将锰元素以形式全部溶出,过滤,将滤液加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
第2步:取25.00mL上述定容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和过量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煮沸溶液;
第3步: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液V mL,使重新变为
已知:具有强氧化性,受热易分解。
①“浸渣”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W、V的代数式表示)。
②如果省略第2步“煮沸溶液”,测得结果将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溴乙烷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B向NaCl和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Ksp(AgI)<Ksp(AgCl)
C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KI3溶液中存在I2和I-
D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KI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取等量混合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其中一支试管置于盛有冰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同时向两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室温下的试管中溶液先变蓝,冰水浴的试管中溶液后变蓝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A.AB.BC.CD.D
2022-04-08更新 | 27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0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试题
4 .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淀粉没有水解
B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然后滴加FeCl3饱和溶液先无沉淀生成,滴加FeCl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SO2有还原性
C向盛有2mL0.1mol/L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mL0.1mol/LNaCl溶液,再向其中滴加4~5滴0.1mol/LKI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产生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
DA、B两试管中均盛有4mL0.1mol/LKMnO4溶液。A中加入2mL0.01mol/L草酸溶液,B中加入2mL0.02mol/L草酸溶液,分别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B中溶液褪色比A中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A.AB.BC.CD.D
2022-04-07更新 | 44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2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化学试题
5 . 常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象如下图所示(不考虑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n点表示的不饱和溶液
C.在共存的悬浊液中,
D.向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溶液时,先生成沉淀
2022-03-20更新 | 567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6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反应中生成C、SO2和CO2
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向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D向浓度均为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出现黑色沉淀
A.AB.BC.CD.D
7 .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亚硫酸盐的性质。已知:
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
1溶液通入11.2mL(标准状况)SO2,测得pH约为9(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2溶液通入SO2至溶液pH=7(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3溶液通入22.4mL(标准状况)SO2,测得pH约为3(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4取实验3所得溶液1mL,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为反应前两溶液之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得到的溶液中有:
B.实验2得到的溶液中有:
C.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有:
D.实验4中可知:
9 . 锰()最早是由瑞典化学家、氯气的发现者舍勒从软锰矿中发现的,锰常用于制造合金锰钢。某化工厂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含有等少量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取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浸锰”步骤中往往有副产物生成,温度对“浸锰”反应的影响如图1所示。为减少的生成,“浸锰”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_,滤渣Ⅰ的成分是___________。该步骤中可以再加入以促进“滤渣”析出,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
(2)滤液Ⅰ中需要先加入充分反应后再调,写出加入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滤液Ⅱ中加入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已知时,,则常温下在纯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____g。
(4)由滤液Ⅲ可制得,已知硫酸锰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如图2所示。则从滤液Ⅲ中获得较高纯度的操作Ⅰ是:控制温度在蒸发结晶,___________,用的蒸馏水洗涤2~3次、真空干燥。
(5)电解时加入适量的有利于在电极上析出,与水反应生成的(二元弱酸)在阴极放电生成单质,该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电极上生成的有特殊的吸附能力,有利于电还原沉积。
10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水淡化可以缓解淡水供应危机,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B.牙膏中添加氟化物用于预防龋齿是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C.嫦娥五号上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国产飞机用到的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高纤维食物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在人体内都可以通过水解反应提供能量
2022-01-23更新 | 47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