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9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欲通过加热蒸发硝酸钾()溶液的方法获得固体。已知固体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为了探究加热蒸发所得固体X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钾(),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
ⅰ.是微溶于水的白色(略带黄色)固体
ⅱ.能在酸性条件下与反应,生成
【实验过程】

【分析解释】
(1)在反应中,属于___________(填“酸”或“碱”或“盐”)。
(2)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从化合价的角度预测,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或“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实验①中,观察到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
(4)实验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实验③中,观察到新制氯水褪色,利用对比实验排除了稀释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补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
(6)综合上述实验,甲同学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甲同学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从试管②中的现象可得出酸性条件下,氧化性:
b.试管①、③中的实验现象均可以证明固体X中含有
2023-11-0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为检验某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取相同食盐样品进行下表所示实验:
已知:
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
         
振荡,溶液迅速变为蓝色振荡,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浅蓝色振荡,溶液变为浅黄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仅由实验①就能证明食盐样品中存在
B.以上实验说明离子的还原性:
C.实验③能证明食盐样品中不存在
D.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 小组利用如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
   
(1)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2)实验时,根据_______现象,甲同学得出初步结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具有漂白性。
(3)Cl2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乙同学们分析后,认为用该实验装置不能得出“HClO是漂白性物质”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为了进一步证明该结论,应补充设计实验:_______
(5)图中所示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不足,请根据相关物质的性质,在图中的虚框内补充有关实验装置_______,并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原理_______
2023-11-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A卷)化学试题
4 . 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1: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
(1)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___________三种元素,作出如下猜想:
①氢气;②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1】取适量镁条、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如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①正确。
       
(2)反应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___________装置(填写序号)。
   
(3)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
探究II: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科】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外,还有
【作出猜想】可能是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2】按图3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而不是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4)G中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试剂X是___________溶液。
探究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
【实验3】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
(6)试剂Y为___________,实验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____,写出与试剂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反思交流与结论: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溶液中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2023-11-0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某小组欲探究Cl2、Br2、I2氧化性的强弱。设计实验如下:
资料:稀溴水呈黄色;浓溴水呈红棕色;碘水呈棕黄色;NaBr、KI、KCl溶液均无色。
实验I   
实验II取i中的黄色溶液少许,加入KI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
(1)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实验I可以得出三者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___________
(3)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Ⅱ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得出氧化性Br2>I2
②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反思,认为实验Ⅱ不能充分证明氧化性Br2>I2,他补做了实验Ⅲ,证明了氧化性Br2>I2
实验Ⅲ另取i中的黄色溶液少许,先加入足量的NaBr固体,充分振荡,然后加入KI溶液和淀粉溶液。
补做实验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综合实验I和Ⅲ,得出氧化性强弱关系为:___________
6 . Ⅰ.某课处小组模拟工业流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制备硝酸(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

(1)写出实验室用Cu与浓硝酸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盛有溶液的烧杯为尾气处理装置,补全该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代替与水和a气体反应可生成硝酸,该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Ⅱ.资料显示:
ⅰ.“的氧化性随溶液pH的增大逐渐减弱”。
ⅱ.pH>9.28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
某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KI与反应,实验如下。
装置烧杯中的液体现象(5分钟后)
   ①2mL1mol/LKI溶液+5滴淀粉无明显变化
②2mL1mol/LKI溶液+5滴淀粉+2mL0.2mol/LHCl溶液溶液变蓝
③2mL1mol/LKI溶液+5滴淀粉+2mL0.2mol/LKCl溶液无明显变化
④2mL1mol/LKI溶液+5滴淀粉+2mL0.2mol/L溶液溶液变蓝、颜色较②浅
(4)实验②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5)实验④比②溶液颜色浅的原因是_____
(6)为进一步探究KI与的反应,用上表中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小烧杯中的液体现象(5分钟后)
⑤2mLpH=8.5混有KOH的1molKI溶液+5滴淀粉溶液才略变蓝
⑥2mLpH=10混有KOH的1molKI溶液+5滴淀粉无明显变化
对于实验⑥的现象,甲同学提出猜想“pH=10时不能氧化”,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ⅰ、烧杯a中的溶液为_____
ⅱ、实验结果表明,此猜想不成立。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通入后,_____。故实验⑥中溶液不变蓝的原因可能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023-10-0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顺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为探究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对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进行研究,并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①
②铬(VI)盐即六价的铬盐,被还原生成(绿色)
(1)进行实验ⅰ和ⅱ:
序号操作现象
向2mL橙色溶液中滴加饱和溶液(pH约为9)3滴溶液变绿色(含)
向2mL黄色溶液中滴加饱和溶液3滴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ⅰ中现象:___________
(2)继续进行实验ⅲ:
序号操作现象
向2mL饱和溶液中滴加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黄色
为了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补充实验:向2mL蒸馏水中滴加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成浅橙色。
①补充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ⅲ中现象:___________
③根据实验ⅰ~ⅲ,可推测: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与溶液酸碱性有关。
a.碱性条件下,溶液和铬(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___________
④向实验ⅲ所得黄色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产生的现象证实了上述推测。该现象是___________
(3)为探究溶液酸性增强对溶液还原性或铬(VI)盐溶液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继续实验(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K闭合时,电压为
b.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至后,电压增大了
c.继续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无气体逸出,电压几乎不变。
①上述实验说明:_____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也会使电压增大,于是补做了一个实验:U型管左管中盛放溶液,右管盛放饱和溶液,闭合K记录电压;先向左管溶液中滴加硫酸至后,记录电压,测得电压增大了z,证明实验结论不受影响。
2023-09-2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八一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实验小组探究酸对Fe3++3SCN-Fe(SCN)3平衡的影响。将0.005mol·L-1FeCl3溶液(接近无色)和0.01mol·L-1KSCN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红色溶液。
已知:FeCl3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Fe3+水解:Fe3++3H2OFe(OH)3+3H+
(1)甲同学认加入酸后,会使Fe3++3SCN-Fe(SCN)3体系中_____增大,导致该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加深。
【设计并实施实验】
取两等份红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并记录现象。

   

   
[查阅资料]
Fe3+均能发生络合反应(配位平衡):(黄色);(无色)。
实验I.探究现象a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
编号操作现象
向2mL红色溶液中滴加5滴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向2mL红色溶液中滴加5滴3mol·L-1KCl溶液溶液颜色变浅,呈橙色
(2)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
(3)根据实验①和实验②的结果,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现象a:_____
实验II.探究现象b中溶液呈浅黄色的原因
编号操作现象
取1mL0.0025mol·L-1Fe2 (SO4) 3溶液(无色)。加入1mL0.01mol·L-1KSCN溶液,再加入5滴1.5mol·L-1H2SO4溶液溶液先变红,加硫酸后变为浅黄色
取1mL0.005mol·L-1FeCl3溶液,__________
(4)结合实验③可推测现象b中使溶液呈浅黄色的微粒可能有两种,分别是_____
(5)乙同学进一步补充了实验④,确证了现象b中使溶液呈浅黄色的微粒只是(4)中的一种,请将实验④的操作及现象补充完整:__________
9 . 某小组根据 SO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探究其能否实现 Cu2+→Cu 或 Cu→Cu2+的转化。
已知:i.水合 Cu+既易被氧化也易被还原,因此水溶液中无法生成水合 Cu+
ii.CuCl 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较大的溶液生成 ,也可溶于氨水生成(无色)。
Ⅰ.SO2与 Cu2+的反应:向试管中通入足量 SO2(尾气处理装置已略),记录如下。
装置编号试剂实验现象


   
a1 mol·L‒1 CuSO4溶液始终无明显变化


b


1 mol·L‒1 CuCl2溶液
溶液变绿,进而变棕黄色,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1)CuCl2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将 b 所得沉淀过滤,充分洗涤,进行下列实验,证实该沉淀为 CuCl。

①证明白色沉淀中有 Cu+,推理过程是___________
②iii 排除了干扰 Cl检验的因素。
写出 iii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进一步证实 b 中 SO2作还原剂,补全实验方案和预期现象:取 b 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
(4)由实验Ⅰ可推知,该条件下:①a 中 SO2不能将 Cu2+还原为 Cu+或 Cu;②SO2、CuCl、Cu 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综上所述,改变还原产物的价态或形态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Ⅱ.SO2与 Cu 的反应:向试管中通入足量 SO2(尾气处理装置已略),记录如下。
装置编号试剂实验现象
   c3 mol·L‒1 稀硫酸始终无明显变化
d3 mol·L‒1 稀盐酸铜片表面变黑,溶液变为棕色

(5)证明 d 所得棕色溶液中含有[CuCl3]2‒:用滴管吸取少量棕色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出现白色沉淀。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6)经进一步检验,铜表面黑色沉淀为 Cu2S。补全 d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7)与 c 对比,d 能够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09-08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10 . 某小组研究溶液中的反应。
实验Ⅰ试剂现象
滴管试管
   溶液(pH=4)溶液(pH=8)a.滴入1滴FeSO4溶液,溶液变黄色,继续滴加,溶液变为棕色。2小时后,无明显变化
溶液(加NaOH溶液至pH=8)b.持续滴加FeSO4溶液,无明显变化。
资料:在溶液中呈棕色。
(1)研究现象a中的黄色溶液。
①用___________溶液检出溶液中含有
②甲认为是O2氧化了溶液中的。乙认为O2不是主要原因,理由是___________
③进行实验Ⅱ,装置如下图。左侧烧杯中的溶液只变为黄色,不变为棕色,右侧电极上产生无色气泡,经检验该气体为NO。产生NO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研究现象a中的棕色溶液。
①综合实验I和实验Ⅱ,提出假设:现象a中溶液变为棕色可能是NO与溶液中的发生了反应。进行实验Ⅲ,证实溶液呈棕色只是因为与NO发生了反应。实验Ⅲ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②加热实验I中的棕色溶液,有气体逸出,该气体在接近试管口处变为红棕色,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解释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研究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反应。
序号操作现象
i的NaNO2溶液,加醋酸至pH=3,加入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色
ii的NaNO3溶液,加醋酸至pH=3,加入溶液无明显变化
iii分别取的NaNO3溶液与的FeSO4溶液,混合,小心加入0.5mL浓硫酸液体分为两层,稍后,在两层液体界面上出现棕色环
①i中溶液变为棕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iii中出现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本实验条件下,溶液中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等有关。
2023-09-01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