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3 道试题
1 . 对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的演变,有学者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齐民要术》等农书影响秦汉时期粮食供求关系
②隋唐时期粮食供应状况较好与江南经济开发有关
③稻麦复种制的推广有利于宋代粮食产量的提高
④清代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受到赋税政策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D.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2023-09-21更新 | 392次组卷 | 60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凉山州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B.维护国家一统C.调整民族关系D.规范文书体例
2023-09-15更新 | 3298次组卷 | 30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明初设置的巡抚,以京官监视巡查地方,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往往事半功倍,能够更好地统领地方,自设立起便注定了向地方官嬗变的“命运”,而专制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这体现了(     
A.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B.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C.中央对地方的不信任D.政府监察体系的强化
5 . 成都武侯祠在清初得到了多次重建及维修(见如表),清初修复成都武侯祠旨在(     
修建时间修复情况修建人
康熙七年(1668年)修建了三绝碑碑亭和惠陵牌坊四川巡抚张德地
康熙十至十一年(1671—1672年)全面修复武侯祠:这次大修改变了明代以来诸葛亮与刘、关、张同祀一殿的格局,将其分为前后两殿,前殿祀刘、关、张,后殿祀诸葛亮一家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四川巡抚罗森、四川布政使金俊、四川按察使宋可发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更换部分腐朽的梁柱和橡桷,修补墙垣四川巡抚于养志
A.提升成都城市社会影响力B.落实“尊儒重道”的文化政策
C.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D.突出官民忠君的道德认知
6 . 明朝时,西北军用马匹主要是通过茶马互市获得的,朝廷在西北设立秦州、洮州等8个茶马司。清朝顺治至雍正年间,西北茶马司大体在5个左右。到乾隆中叶,西北各茶马司被朝廷裁撤。据此推知,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B.马匹在战争中的地位下降
C.各民族之间差异逐渐缩小D.茶叶生产格局的时代变化
2023-09-01更新 | 347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567年,明穆宗在漳州月港设督饷馆,允许商民出海。其后,出海人数不断增加。据记载,在作为国际贸易中转站的吕宋岛(今属菲律宾),“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中国(     
A.弃农经商现象日益普遍B.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睦邻友好关系得到发展D.民间海外贸易规模较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当时流行“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西汉、唐、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三   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为尽快恢复战后新疆经济,清政府实行各种形式的屯田,鼓励内地民众出关屯垦。新疆建省前后,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内地民众前往天山南北屯垦、经商。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则徐途经哈密,记道:“其语与华言大异,然能华言者亦多。”随着大量汉人进入新疆,加上清政府广设义塾、开办学堂,教授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汉语文内地语言文化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得到广泛传播。1856年俄国人瓦里汉诺夫到喀什噶尔考察时发现当地维吾尔族“向中国人学到一些艺术和技艺,借用不少词汇,中国的一些建筑、服装、阔绰奢侈的用语和词汇移入当地人的语言中,尤为众多的词汇借用于书面行文中……

——赵海霞《论清代新疆民族迁徙及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公作”“分地”的含义。概括说明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中经济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汉唐以来中国人口变迁信息。并分析变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人口流入新疆的意义。
9 . 明清之际的一些进步思想家,把学术研究范围从儒家经典扩大到自然、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或以复兴古学(经学)为己任;或独辟蹊径,开诸子学研究新风气;或探究“切用于世”的学问;或会通西学,倾心于“质测之学”的研究。他们的研究(     
A.批判和否定了孔孟儒学B.抨击了理学的空疏之弊
C.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D.促使正统思想发生改变
2023-08-09更新 | 92次组卷 | 3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明朝后期,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自外国传入中国。玉米主要从西北、西南、东南沿海三个方向传入中国,而甘薯则在明朝万历年间分别由菲律宾、越南、缅甸等地传入中国。这一时期,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中国主要基于(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作物结构变化B.玉米甘薯等农作物耐贫瘠且高产
C.国内人口的增加激化了人地矛盾D.对外交往传承以及新航路的开辟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