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1 . 秦王嬴政读韩非子著作后大为惊叹:“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秦王嬴政如此惊叹的主要原因是韩非子
A.主张以严刑峻法教化百姓
B.推崇削弱宗法观念
C.构想了君主专制的体制
D.提出皇权至上思想
2018-02-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期末调研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对战国某学派作出了这样的描述:“嘲讽礼仪和正名,申谴俗例,它呼吁一种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与这一学派主张一致的应当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C.法不阿贵,以法治国D.超越功利,崇尚自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体现入世精神
B.主张中央集权
C.主张加强君主专制
D.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C.“民贵君轻,社稷次之”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2018-01-25更新 | 102次组卷 | 42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私立华森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最能反映这种“文化上的重大变异”的是
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规模较小,几百乘战车几千人参加的战争已经算是大战争。可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动辄用兵十万甚至数十万,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烈度越来越高。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诸侯国数量的增加
B.郡县制的逐渐推行
C.各国对统一的渴望
D.科技发展武器改进
8 . 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任贤选能,他们的共同出发点是
A.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
B.为统治者完善统治出谋划策
C.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
D.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
10 . 在有关惩治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
A.儒、道、墨、法B.道、法、儒、墨
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