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7 道试题
1 . 儒家学说一度走向谶纬迷信,儒家经典对下层百姓也失去力量。由于下层百姓在精神及思想上缺乏引导,传统社会中产生了一个不安定层。为此古代儒家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参与科举,影响政治
C.援取佛老,注重教化
D.批判反思宋明理学
2017-11-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 ,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韩愈《原道》
材料二 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世之卓然不惑而有力者,莫不欲去之……攻之暂破而愈坚,扑之未灭而愈炽。遂至于无可奈何。是果不可去邪?盖亦未知其方也……然则礼义者,胜佛之本也。今一介之士知礼义者,尚能不为之屈,使天下皆知礼义,则胜之矣。此自然之势也。
——欧阳修《本论》
材料三 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
——朱熹《答陈卫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代指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并指出到隋唐时人们“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阳修对待佛、儒关系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对佛学的态度,并分析这对他的思想产生的影响。
3 . 唐代李翱认为人人皆有与圣人一样的至善本性,凡人只是由于情欲遮蔽了本性才没有成为圣人。只要人们停止思虑,灭息妄情,复归本性,就能达到诚的境界,成为圣人。这一学说
A.宣传了圣人凡人平等的异端思想
B.开启了宋明理学思想先河
C.钻进了佛家明心见性的宗教窠臼
D.发扬了汉儒天人感应思想
2017-11-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李伯谦在《新中国考古学发展与贡献——追寻从未间断的中国文化》一文中说:“中国文化、文明的发展不是在封闭环境中孤独进行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文化的交流,既有对外的传播影响,也有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不是排外的文化,它具有宽广胸怀,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精华,通过融合、重组不断壮大发展,以求生生不息。”下列思想成果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①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
②宋明理学的形成
③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以下对程朱理学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属唯心主义哲学B.维护了封建等级制度
C.吸收了佛教哲学和道家思想D.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吸收儒家思想形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

材料二: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

——以上材料均引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请回答:(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次文化融合?两次文化融合的原因和结果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

2017-11-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查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到明朝中后期,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理学体系已变得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于是,……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的序幕,成为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

——摘引自《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


材料二   朱熹的“理”传入西方后,一直被欧洲哲学界看成是取代上帝的“纯粹理性”。……“中国儒生的宗教从来命运受无稽神话的糟蹋,也没有为政教之争和内战所玷污”。(伏尔泰)这分明是在为朱熹的“自然理论”即实质上的无神论唱赞歌了,并以此作为他在法国从事反封建、反教会的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

——摘引自张允熠《论朱熹哲学的世界历史意义》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兴起的背景。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思想在东西方遭到不同境遇的原因。
2017-11-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在
A.秦朝
B.汉代
C.唐朝
D.宋代。
2017-11-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建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考试卷

10 .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

(2)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