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晖传

朱晖,字文季,南阳人。家世衣冠,早孤,有气决。年十三,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域。遇群贼,贼操兵弩欲倮夺妇女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朱晖为郡督邮,太守阮况当嫁女,欲买晖婢。不与。及况卒,晖送金三斤。人问其故,晖曰:前不与婢者,恐以财货污府君耳。今重送者,以明己心也。骠骑将军东平王苍朱晖为掾,正月旦,将军当奉璧贺。故事,少府给璧。时阴就为少府,吏甚骄慢,求不可得。晖遥见就主簿持璧,谓曰:我数闻璧,未尝见,借观之。主簿授晖,晖授令史。主簿遽白,就曰:朱掾义士,勿求之。苍罢朝,谓晖曰: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再迁临淮太守。晖好节概,有所拔用,皆厉行之士。表善黜恶,抑强绝邪,岁常丰熟。吏民畏爱,为之歌曰:强直自遂,南阳朱季。吏畏其戚,民怀其惠。建武十六年,四方牛大疫,临淮独不疫,邻郡人多牵牛入界。坐考长吏囚死狱中,州奏免官。朱晖同县张堪有名德,每与相见,常接以友道。晖以堪宿望盛名,未敢安之。堪至把晖臂曰:欲以妻子託朱生。晖举手不敢答。堪后仕为渔阳太守,晖自为临淮太守,绝相闻见。堪后物故,时南阳饥,堪妻子贫穷,晖乃自往候视,见其困厄,分所有以赈给之。岁送谷五十斛,帛五匹以为常。

(节选自《东观汉记·朱晖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操兵弩/欲倮夺妇女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B.贼操兵弩欲倮夺妇女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C.贼操兵弩欲倮夺妇女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D.贼操兵弩/欲倮夺妇女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遇群贼”与“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两句中的“道”字含义相同。
B.“辟朱晖为掾”与“欲辟土地”(《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辟”字含义不同。
C.少府,官署名。始于战国,秦汉沿用,掌山海池泽税收和皇家手工业制造。
D.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它还可代称缙绅、士大夫、世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晖年幼丧父,十三岁那年,因王莽战败而导致天下动荡不安,为了活命,朱晖与外祖父一家逃到了宛城。
B.朱晖凭借一己之力将璧拿到手,拆穿了阴就的图谋,充分体现了其聪明才智,因此皇帝也很赞许他。
C.当各地的牛群都有瘟疫时,唯独临淮没有,这从侧面体现了朱晖治理有方,临郡的百姓纷纷把牛牵入临淮。
D.朱晖之前虽然没有答应张堪的请求,但当南阳闹饥荒时,还是亲自去探望和救济张堪的妻子儿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
(2)晖以堪宿望盛名,未敢安之。
5.朱晖在担任临淮太守时,有哪些好的治理举措?请依据文本简要概括。
2024-02-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寨,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会高宗崩,孝宗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上疏力谏,且上太子书,言:“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履危机悔之何及与其悔之而无及孰若辞之而不居。愿殿下三辞五辞,而必不居也。”太子悚然。孝宗不悦,曰:“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宁宗嗣位,召赴行在,辞。引年乞休致,进宝文阁待制,致仕。嘉泰三年,诏进宝谟阁直学士,给赐衣带。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志,改命他人。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赐文节。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追胥:追租的公差。②掖垣:皇宫的墙垣。亦以称中书、门下两省。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履A危机B悔之C何及D与其悔之E而无及F孰若G辞之H而不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门谢客”与“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两句中的“谢”含义不同。
B.“淮次第擢用之”与“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两句中的“次第”含义相同。
C.“属万里为之记”与“举酒属客”(苏轼《赤壁赋》)两句中的“属”含义不同。
D.谥,即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具有褒扬和贬斥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万里虚心向学。他多次前往拜谒被贬谪永州的张浚,未果,后写信极力请求才拜见成功;他终身谨记张浚的教诲,把自己书斋取名为“诚斋”。
B.杨万里治理有方。管理奉新县时,他不让官吏下乡催讨赋税,只是把欠税名单张贴在集市中,让老百姓自觉缴纳,不扰民就追回税款,使社会安定。
C.杨万里慧眼识才。担任东宫侍读时,他认为选拔人才最为重要,他所举荐的朱熹、袁枢等六十人,先后被提拔任用,因此得到太子深深的敬重。
D.杨万里能文能武。他进士出身,精于诗歌,曾著有《易传》流行于世;他亲自率兵讨伐进犯的盗贼,并且为潮、惠两州制定不同的防御贼人之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
(2)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5.杨万里为人正直表现在哪里?请举例分析。
2024-02-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卷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云字景乔,子恪第九弟也。年十二,封新浦县侯,自制拜章,便有文采。既长勤学,以晋代竟无全书,弱冠便留心撰著。至年二十六,书成,表奏之,诏付秘阁。子云性沈静,不乐仕进。年三十,方起家为秘书郎。迁太子舍人,撰《东宫新记》奏之,敕赐束帛。大通元年,除黄门郎,俄迁轻车将军,兼司徒左长史。二年,入为吏部三年,出为临川内史,在郡以和理称,民吏悦之。梁初,郊庙未革牲牷,乐辞皆沈约撰,至是承用。子云始建言宜改。启曰:臣比兼职斋官,见伶人所歌,犹用未革牲前曲。敕答曰:此是主者守株,宜急改也。仍使子云撰定。敕曰:郊庙歌辞,应须典诰大语,不得杂用子史文章浅言;而沈约所撰,亦多舛谬。子云答敕曰:理应正采《五经》,圣人成教。惟用《五经》为本,其次《尔雅》《周易》《尚书》《大戴礼》,即是经诰之流,愚意亦取兼用。谨一二采缀,各随事显义,以明制作之美。覃思累日,今始克就,谨以上呈。敕并施用。子云善草隶书,为世楷法。答敕云:年二十六,著《晋史》,至《二王列传》,欲作论语草隶法,言不尽意,遂不能成。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其书迹雅为高祖所重,尝论子云书曰: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巧逾杜度,美过崔寔,当与元常并驱争先。其见赏如此。太清元年,复为侍中、国子祭酒,领南徐州大中正。二年,侯景寇逼,子云逃民间。三年三月,宫城失守,东奔晋陵,馁卒于显灵寺僧房,年六十三。(注释:牲牷,古代祭祀用的纯色全牲)

(节选自《梁书·卷三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
B.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
C.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
D.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通”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皇帝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年号。
B.“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文官的户籍、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
C.“郊庙”是指古代天子祭祀天地与祖先,也指帝王祭祀天地的郊宫和祭祀祖先的宗庙,也借指国家政权。
D.“草隶”又称隶草,是隶书的草写体。隶书起源于秦朝,兴盛于汉朝,是汉朝的官方字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云才华横溢,年轻有为。十二岁时写一篇奏章,便显出文采;二十六岁时完成《晋史》,皇帝下旨将其收藏于秘阁。
B.子云为官有道,受人爱戴。子云虽性格沉稳娴静,不愿进身为官,但步入仕途后多次升迁,善于处事。
C.子云积极进言,勇于革新。他在兼任祭祀官时,建议朝廷应改变祭祀时用的旧乐曲,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让其修改。
D.子云钻研书法,成绩斐然。子云擅长草隶和楷书,对隶书章法颇有研究,通晓隶书规律,书法得到了梁高祖的推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长勤学,以晋代竟无全书,弱冠便留心撰著。
(2)三年,出为临川内史,在郡以和理称,民吏悦之。
5.子云对晋朝做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邹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就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尝有言矣:“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不可胜用也。人能充其无欲为穿窬之心,而不可胜用也。”……故曰: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计。呜呼,此其所以为孟子欤!后之观孟子者,无观之他,亦观诸此而已矣。

(节选自苏轼《孟轲论》)

【注】①比:为,替。②梃:棍棒。③穿窬(yú):穿墙(偷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从连衡,战国时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的谋略,称为“合纵”;秦国联合一些诸侯进攻另外一些诸侯国的谋略,称为“连衡”。从,同“纵”;衡,同“横”。
B.万乘,万辆兵车。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C.孝悌忠信,儒家八德中的内容。儒家八德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儒家倡导的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孝悌”指的是对父母要孝顺。
D.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本义为仁爱与正义。备受孟子推崇,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而孟子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因此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
B.孟子面对梁惠王利国的急切心态,先表明自己施行仁义的观点,然后阐明施行仁义的意义,最后指出施行仁义的具体措施。
C.孟子批评那些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点明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D.苏轼认为孟子推崇的仁义之道,并不是神秘高深的,而只是从最粗浅的办法做起,不害人、不偷盗而已。因此孟子的观点不是靠空虚的道理来支撑,更简洁明了,易懂易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2)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计。
5.梁惠王想洗雪耻辱,向孟子询问对策。孟子给出的建议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材料二: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选自《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

材料三: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选自《庄子·外物》)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我无所A处B吾C得斗升之水然D活耳E君乃言F此G曾不如H早索我I于枯鱼之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指安然、安定,与《大学之道》“静而后能安”中的“安”词义相同。
B.墨,即墨家,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为墨翟,主张“兼爱、非攻”。
C.牺牛,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牲,古代供祭祀用的体形完整的牛。
D.活,指使……存活,“故亏父而自利”的“亏”表示使……受损失,两者用法相同。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期的人,他的学说涉猎范围广泛,核心思想归宗于老子的学说思想。
B.楚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去请他做卿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自己不再做官的决心。
C.庄周著书,都是寓言类的,《渔父》《盗跖》《亢桑子》等作品,都是虚构的,没有实事。
D.活在车轮碾过的小坑洼里,鲫鱼急需斗升的水让自己活下来,比喻处于困境、亟待援助的庄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2)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5.庄子阐明道理的方法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刘备令关羽镇守荆州。吴将吕蒙拜汉昌太守与关羽分土接境,知羽枭雄有并心,且居上流,其势难久。蒙乃密陈计策曰:“今征虏守南郡潘璋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将图之,会羽讨樊,留兵将备南郡。蒙上曰:“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病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驱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羽果信之,稍撤兵赴樊。权遂遣蒙在前,伏其精兵于艏炉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缚之,是故羽不闻知。蒙入据城,尽得羽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羽使人还,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皆羽而降,即父子俱获。

(节选自《反经·三国权》)

材料二:

(陆)逊书与羽,极其推崇。羽意大安,稍撤兵以赴樊。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蒙至浔阳,尽伏其精兵腊护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登夜兼行。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故羽不闻知,直抵南郡。傅士仁、糜芳皆降。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有取民一笠覆官铠者,其人系蒙乡里,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粟,道不拾遗。蒙旦幕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问。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使还,私相参讯,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吏士无斗心,羽遂成擒。

(节选自《智囊·诡道卷》)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征A虏B守C南郡D潘璋将E游兵F万人G循江H上下I应敌J所在K蒙为L国家M前据N襄阳。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疏,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上奏章,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意思相同。
B.委,舍弃,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委而去之”中的“委”意思相同。
C.遗,送,与《师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中的“遗”意思不同。
D.咸,都,与《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中的“咸”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蒙有忧患意识,他深知关羽作战勇武,历来觊觎东吴,其军队驻扎在长江上游,日久必定对东吴不利,于是谋划对其动手。
B.吕蒙治军严明,他严令部众不得冒犯百姓,索取钱物,还下令将城中府库的财宝贴上封条,并不启用,只等孙权来后再作处理。
C.吕蒙将关羽设置在江边的哨兵尽数捕获,并严密封锁消息,关羽对此毫无所知,还在带兵回奔南郡时多次派人向吕蒙询问消息。
D.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大意失荆州”这一历史事件,关羽因轻信陆逊对他的推崇,而把南郡守军陆续调往樊城是他“大意”的表现之一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
(2)有取民一笠以覆官铠者,其人系蒙乡里,垂涕斩之。
5.吕蒙在占领南郡、擒获关羽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计策?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顺宗永贞元年秋八月癸丑,西川节度使南康武王韦皋薨。支度副使刘辟自为留后。刘辟使诸将表求节钺,朝廷不许。征刘辟为给事中。刘辟不受征,阻兵自守。宪宗元和元年,上欲讨刘辟而重于用兵,公卿议者亦以为蜀险固难取,杜黄裳独曰辟狂戆书生取之如拾芥耳臣知神策军使高崇文勇略可用陛下专以军事委之勿置监军辟必可擒。上从之。戊子,命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将步骑五千为前军,与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同讨辟。高崇文屯长武城,练卒五千,常如寇至,卯时受诏,辰时即行,器械糗粮,一无所。崇文军至兴元,军士有食于逆旅,折人匕箸者,崇文斩之以徇。刘辟陷梓州,执李康。三月,高崇文引兵自阆州趣梓州,刘辟将邢泄引兵遁去,崇文入屯梓州。辟归李康于崇文以求自雪,崇文以康败军失守,斩之。丙子,严砺奏克梓州,丁丑,制削夺刘辟官爵。东川节度使韦丹至汉中,表言:高崇文客军远斗无所资,若与梓州,必能有功。夏四月丁酉,以崇文为东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夏五月,刘辟城鹿头关,连八栅,屯兵万余人,以拒高崇文。六月丁酉,崇文击败之。庚子,高崇文破刘辟于德阳;癸卯,又破之于汉州。秋七月癸丑,高崇文破刘辟之众万人于玄武。甲午,诏凡西川继援之兵,悉取崇文处分崇文遂长驱直指成都,所向崩溃,军不留行。辛亥,克成都。刘辟帅数十骑西奔吐蕃,崇文使高霞寓等追之,及于羊灌田。辟赴江不死,擒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蜀》)


【注】①留后: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安史之乱后,藩镇势大,在节度使死后,有下属自立为留后的情况。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杜黄裳独曰/辟狂戆/书生取之如拾芥耳/臣知神策军使高崇文勇略可用/愿陛下专以军事委之/勿置监军/辟必可擒/
B.杜黄裳独曰/辟狂戆/书生取之如拾芥耳/臣知神策军使高崇文勇/略可用/愿陛下专以军事委之/勿置监军/辟必可擒/
C.杜黄裳独曰/辟狂戆书生/取之如拾芥耳/臣知神策军使高崇文勇略可用/愿陛下专以军事委之/勿置监军/辟必可擒/
D.杜黄裳独曰/辟狂戆书生/取之如拾芥耳/臣知神策军使高崇文勇/略可用/愿陛下专以军事委之/勿置监军/辟必可擒/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卿,可指丈夫,亦是“三公九卿”的简称,泛指朝廷中的高官,文中指后者。
B.卯时,古代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时辰,并分别用天干命名,卯时相当于现在的5点到7 点。
C.“一无所阙”的“阙”指“缺少”,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的“阙”含义不同。
D.处分,文中指调度、指挥;现在常用来指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照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川节度使死后,刘辟自称留后,命令将领上表替他请求颁发符节,朝廷没有同意;朝廷征召他做给事中,他拒不受命,并且拥兵自重。
B.刘辟攻陷梓州,俘虏了李康,后来李康从刘辟处逃回后,向高崇文请求洗雪自己的罪过,但高崇文认为他丢失城池,不可饶恕,斩杀了他。
C.刘辟在鹿头关驻守,总共八个营栅,驻守的军队有一万多人,用来抵抗高崇文,却被高崇文打败。其后高崇文一路势如破竹,多次击败刘辟。
D.高崇文攻克成都后,刘辟败逃,向西投奔吐蕃,高崇文派遣高霞寓等去追击他,追到了羊灌田,刘辟走投无路,跳入江中,后被生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崇文客军远斗,无所资,若与梓州,必能有功。
(2)崇文遂长驱直指成都,所向崩溃,军不留行。
5.高崇文能够顺利平定刘辟之乱,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析。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枚乘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赋》。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注】读《子虚赋》而善之,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以为郎。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蜀民及汉用事者多言其不便。是时邛,筰之君长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多欲愿为内臣,请吏,比南夷。天子问相如,相如曰:邛,筰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往使。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邛、筰之君皆请为内臣,通零关道,还报天子,天子大说。其后人有上书言相如使时受,失官。居岁余,复召为郎,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

(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上:指汉武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B.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C.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D.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对皇帝的尊称,《史记》以“上”称汉武帝。
B.苑囿,在古代是皇家专属领地,具有生产、游猎、赏玩、宴请等功能。
C.节,指符节,古时象征皇帝亲临,司马相如出使时,朝廷授予其符节作为凭证信物。
D.金,文中指金钱,与《过秦论》中“铸以为金人十二”中的“金”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相如志向远大,才华出众,他少时喜欢读书,学习击剑,早年因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而改名;他善于写文章,后来因作赋受到赏识。
B.司马相如借赋进谏,方法独特,他创作了《子虚赋》,虚构了子虚,乌有先生和无是公三个人物,以此劝谏汉武帝,得到肯定。
C.司马相如尽心国事,安边有功,他出使西南地区,开通边疆道路,将当地的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为国家安定做出了贡献。
D.司马相如历经两朝,宦途坎坷,汉景帝时,他客游梁国,梁孝王死后,他因无官可做而投奔王吉;汉武帝时,平定西夷建功立业,后又被免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以为郎。
(2)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
5.司马相如“客游梁”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乙】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得无……耶:难道……吗。②熙:同“嬉”,开玩笑。③病:辱,耻辱。

1.乙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晏子至A楚B王C赐晏子D酒E酒酣F吏二G缚一人H诣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             习辞者也
B.可一战             吾欲辱之,何
C.战长勺             今民生长齐不盗
D.再                         出淤泥不染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围绕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详写了战前准备和战后论战,略写了战争过程,详略得当,突出了曹刿的军事才能与政治卓见。
B.乙文晏子巧妙运用类比说理,用“橘生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来类比“齐人在齐为良民在楚为盗”,有力地反击了楚王的侮辱,使说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C.甲文中的曹刿用卓越的军事才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化解了鲁国的危机;乙文中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用敏捷的思维和出众的口才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D.甲乙两文都主要采用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充分展现了曹刿和晏子作为国之重臣的精神风貌。
4.翻译下列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5.甲文中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登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侍讲张拭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拭,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拭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太常博士,寻升丞兼吏部侍右郎官,转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粵,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免丧,召为尚左郎官。万里为人刚而褊。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侘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侘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佗胄专僭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伲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赐谥文节。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①追胥:追租的公差,这里指催讨赋税的官吏。②掖垣:泛指高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
B.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
C.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
D.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第:是指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其中录取分为三甲。
B.国子博士:学官名。晋武帝时始立国子博士,限取履行清淳、通明经义者担任。
C.迁:古代是指调动官职,一般都表示升职,但不能表示贬谪,本文中是指升职。
D.免丧:是指守孝期满,除去丧服,也可称为“服阙”“服满”“服除”“释服”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万里正心诚意。调任永州零陵县县丞时,多次去拜访张浚都未得见,后以信力请,终得见面。张浚勉励他,杨万里终身信服其教导。
B.杨万里坚守正义。张拭被谪守袁州时,杨万里上奏抗争,要求留张拭在朝,最后虽未如愿,但大家公认杨万里人格高尚。
C.杨万里治军有方。杨万里亲自率兵征讨并平定了进犯南粤的盗贼沈师;他请求在潮州、惠州的外围修筑寨堡,分别用来镇慑盗贼的巢穴和扼住盗贼的道路。
D.杨万里不畏权势。韩侘胄当政时,嘱托杨万里为其修筑的南园做记,并许以高官,被杨万里严词拒绝。韩侘胄非常生气,杨万里因此身陷囹圄、惨遭迫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
(2)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
5.杨万里不被重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原文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2023-09-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