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仁福,不知其世家。当唐僖宗时,有拓跋思敬者,为夏州偏将,后以与破黄巢功,赐姓李氏,拜夏州节度使。思敬卒,乾宁二年,以其弟思谏为节度使。

自唐末天下大乱,史官实录多阙诸镇因时崛起自非有大善恶暴着于世者不能记其始终。是时,兴元、凤翔、邠宁、鄜坊、河中、同华诸镇之兵,四面并起而交争,独灵、夏未尝为唐患,而亦无大功。朱玫之乱,思敬与鄜州李思孝皆兵屯渭桥。其后,黄巢陷京师,王重荣、李克用等会诸镇兵讨贼,思敬与破巢复京师,然皆未尝有所可称,故思敬之功过不显而无传。

梁开平二年,思谏卒,军中立其子彝昌为留后,梁即拜彝昌节度使。明年,其将高宗益作乱,杀彝昌。是时,仁福为蕃部指挥使,戍兵于外,军中乃迎仁福立之,不知其于思谏为亲疏也。是岁四月,拜仁福检校司空、定难军节度使。终梁之世,奉正朔而已。是时,岐王李茂贞、晋王李克用,数会兵攻仁福,梁辄出兵救之。仁福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朔方王。长兴四年三月卒,其子彝超自立为留后。

自仁福时,边将多言仁福通于契丹,恐为边患。明宗因其卒,乃以彝超为延州刺史、彰武军节度使,而徙彰武安从进代之。恐彝超不受代,遣邠州药彦稠以兵五万送从进镇。彝超果不受代,从进与彦稠以兵围之,百馀日不克。夏州城壁素坚,故老传言赫连勃勃蒸土筑之,从进等穴地道,凿不能入。彝超外招党项,抄掠从进等粮道,自陕以西,民运斗粟束刍,其费数千,人不堪命,道路愁苦。明宗遂释不攻,以彝超为定难军节度使。清泰二年卒。

(节选自《新五代史·卷四十·杂传第二十八》,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史官实录A多阙B诸镇C因时D倔起E自非有大善恶F暴着于世者G不能H记其始终。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把的意思,这里引申为率领,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的“以”字意义不相同。
B.亲疏,亲近和疏远,是一组反义词,与《出师表》中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存亡”一词用法相同。
C.通于契丹,和契丹勾结,“青,取之于蓝”中“取之于蓝”表示从蓼蓝中取得,两者结构相同。
D.之,到、去之意,文中“遣邠州药彦稠以兵五万送从进之镇”的意思是派邠州药彦稠率兵五万送安从进到镇(赴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末天下太乱,黄巢攻陷京城,王重荣、李克用等人会同各镇的军队讨伐贼军,拓跋思敬参与了打败黄巢、收复京城的过程。
B.拓跋思谏去世后,军中立他的儿子拓跋彝昌为留后,随即梁拜拓跋彝昌为节度使。第二年,拓跋彝昌被作乱的将领高宗益杀死。
C.唐明宗趁着李仁福去世,任命他的儿子李彝超为延州刺史、彰武军节度使,并调彰武军安从进代替了李彝超留后的官职,以此来消除李仁福造成的边患。
D.李彝超从关外招引党项人,在安从进等人运粮的道路上抢劫,从陕州以西;老百姓运送一斗粮一束草料,花费数千钱,民众怨声载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皆未尝有所可称,故思敬之功过不显而无传。
(2)夏州城壁素坚,故老传言赫连勃勃蒸土筑之,从进等穴地道,凿不能入。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第三次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处直,京兆万年人也。父宗,善殖财货,富拟王侯,官至金吾大将军,领兴元节度使,子处存、处直。处存以父任为骁卫将军,黄巢陷长安,处存感愤流涕,率镇兵入关讨贼。巢败第功,处存为第一。乾宁二年,处存卒于镇,三军以河朔故事,推处存子郜为留后,即拜节度使。处直为后院中军都知兵马使。

光化三年,梁兵攻定州,郜遣处直率兵拒之,为梁兵所败。兵返入城逐郜,郜出奔晋,乱兵推处直为留后。梁兵围之,处直遣人告梁,请绝晋而事梁,出绢十万匹犒军,乃与梁盟。梁太祖表处直义武军节度使。其后梁兵攻王镕,镕求救于晋,处直亦遣人至晋,愿绝梁以自效。晋兵救镕,处直以兵五千从,破梁军于柏乡。

处直好巫,而客有李应之者,妖妄人也。处直有疾,应之以左道治之而愈,处直益以为神,军政无大小,咸取决焉。初,应之阑得小儿刘云郎,养以为子,而处直未有子,乃以云郎与处直,而绐曰:“此子生而有异。”处直养以为子,更名曰都,甚爱之。应之由此益横,乃管内丁壮,别立新军,自将之,治第博陵坊,四面开门,皆用左道。是时,幽州李匡俦假道中山以如京师,处直伏甲城外,以备不虞。匡俦已去,甲士入城围应之第,执而杀之,因诣处直请杀都,处直不

张文礼弑王镕,庄宗发兵讨文礼,处直与左右谋曰:“镇,定之蔽也,文礼虽有罪,然镇亡定不独存。”乃遣人请庄宗毋发兵庄宗取所获文礼与梁蜡书示处直曰文礼负我师不可止处直有孽子郁,当郜之亡于晋也,郁亦奔焉,晋王以女妻之,为新州防御使。处直见庄宗必讨文礼,乃阴与郁交通,使郁北招契丹入塞以牵晋兵,且许召郁为嗣,都闻之不说。郁乃以厚赂诱契丹阿保机。阿保机举国入寇,定人皆不欲契丹之举,小吏和昭训劝都举事,都因执处直,囚之西宅,凡王氏子孙及处直将校杀戮殆尽。明年正月朔旦,都拜处直于西宅,处直奋起揕其胸而呼曰:“逆贼!吾何负尔?”都掣袖而走,处直遂见杀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杂传第二十七》)

①留后: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官职。②阑得:捡到、拾到。③孽子:非正妻所生的儿子。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乃遣人[A]请庄宗毋发兵[B]庄宗取所获文礼[C]与梁蜡书[D]示处直[E]曰[F]文礼负我[G]师[H]不可止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朔,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朔,凡始之称”中国古代把北方看做万物之始,因此称北方为朔方。
B.,本意是户籍,文中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编募。“乃籍管内丁壮”的意思是于是编募管辖区内的青壮年。
C.,意为赞同、同意。与《六国论》中“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的“与”意义相同。
D.见杀,被杀害。“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中“见欺”表示被欺骗,两者用法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巢攻陷长安,王处存率兵入关讨贼立下大功。王处存死后,三军按照河朔的惯例,推举他的儿子王郜担任留后。
B.定州被梁军包围,王处直派人到梁军请求断绝与晋的关系归附梁,出绢十万匹犒劳梁军,与梁结盟。
C.王处直喜好巫术,李应之用巫术治好了他的病,王处直更加信之如神,军政事务无论大小,都听他决策。
D.王郁用厚礼引诱契丹阿保机,阿保机举国入侵晋,王郁听人劝告发动了武装起义,囚禁并最终杀死了王处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宗,善殖财货,富拟王侯,官至金吾大将军,领兴元节度使。
(2)幽州李匡俦假道中山以如京师,处直伏甲城外,以备不虞。
2024-03-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罕之,陈州项城人也。少学,读书不成,去为僧,以其无赖,所往皆不容。乃乞食酸枣市中,市中人皆不与,罕之掷器于地,又去为盗。是时,黄巢起曹、濮,乃往依之。巢北渡江,罕之与其麾下走淮南,自归于高骈,骈表光州刺史。岁馀,秦宗权急攻光州,罕之不能守,依诸葛爽于河阳。巢败走,爽降唐,表罕之河南尹、东都留守。秦宗权遣孙儒攻河南,罕之兵少,西走渑池,儒烧宫阙,剽掠而去。罕之壁渑池

岁馀,谮葛爽死,其将刘经立爽子仲方。仲方年少,事皆任经,经虑罕之凶勇难制,以兵攻之,罕之返击走经。罕之追至巩县,陈舟于汜水,将渡河,经遣张言之河上,言反背经,与罕之合攻河阳,为经所败,退保怀州。已而孙儒陷河阳,仲方奔于梁。梁兵击走儒,罕之袭取河阳,言取河南,皆附于梁。

罕之与言皆爽叛将,誓同休戚不相忘。罕之御众无法,性苛暴,颇失士心。而言善治军旅,教民播殖,务为积聚。罕之用兵,言尝供给其乏。罕之求取无已,言颇苦之,不能输,罕之召言军吏笞责之,言益不平。罕之悉兵攻晋、绛,言夜袭河阳,罕之奔晋。晋表罕之泽州刺史,使李存孝以兵三万助罕之攻言。言求救于梁。罕之败于沇河,乃归太原,李克用延之帐中。是时,晋方徇地邢、洺、磁三州,颇倚罕之为捍蔽李茂贞等犯京师克用以兵至渭北僖宗以克用为邠州四面行营都统表罕之为副

罕之自以功多于晋,私谓盖寓曰:今行老矣,若吾王见怜,与一小镇,使休兵养疾而后归老,幸也!寓为言之,克用不对。他日,诸镇择守将,未尝及罕之,罕之心益怏怏。寓告克用,惧罕之有他心,克用曰:吾于罕之,岂惜一镇,然鹰鸟之性,饱则扬矣!光化元年,以疾卒,年五十八。

《新五代史·列传·杂传第三十》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李茂贞等犯A京师B克用以兵C至渭北D僖宗以克用为邠州E四面行营F都统G表H罕之为副。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麾下,麾代表将军的旗帜,麾下是下属对将帅的谦称,文中即是这个意思。
B.壁渑池,在渑池驻守。“将军战河北”中“战河北”表示在黄河以北作战,两者结构相同。
C.拒,抵御、抵抗,“经遣张言拒之河上”的意思是刘经派遣张言在黄河边抵御李罕之。
D.已,意为停止。与《荀子·劝学》中“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的“已”字意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罕之年轻时读书不成,去做和尚,因强横无礼无人收留他。讨饭时人们都不施舍给他,他把讨饭的器具扔在地上,去做了盗贼。
B.诸葛爽的将领刘经率兵攻打李罕之,反被打败。刘经又派张言在黄河边抵御李罕之,张言反而背叛刘经,和李罕之合攻河阳,打败了刘经。
C.李罕之驾御众人没有法度,性情苛刻暴躁,很不得人心。而张言善于整治军队,教导百姓种植,尽力积聚财富,二人最终反目成仇。
D.李克用在各镇挑选守将时未选李罕之,他认为不是自己吝惜一个镇,而是李罕之凶猛武勇,愿望一旦满足就会骄横跋扈,难以控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晋方徇地邢、洺、磁三州,颇倚罕之为捍蔽。
(2)今行老矣,若吾王见怜,与一小镇,使休兵养疾而后归老,幸也!
2024-03-04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阴识字次伯,光烈皇后之前母兄也。及刘伯升起义兵,识时游学长安,闻之,委业而归,率宗族宾客千余人往诣伯升。伯升乃以识为校尉,迁偏将军,后封阴德侯,行大将军事。

建武元年,光武遣使迎阴贵人于新野,并征识,以为骑都尉,更封阴乡侯。二年,以征伐军功增封,识叩头让曰:“天下初定,将帅有功者众,臣托属掖廷,仍加爵邑,此为亲戚受赏,国人计功也。”帝甚之,以镇函谷。十五年,封原鹿侯。帝每巡郡国,识常留镇京师,委以禁兵。入虽极言正议,及与宾客语,未尝及国事。帝敬重之,常指识以戒贵戚,激厉左右焉。识所用掾史皆简贤者,后多至公卿校尉。显宗即位,拜为执金吾,永平二年卒,谥曰贞侯。

识弟兴,字君陵,皇后母弟也,为人有膂力。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帝出入,常操持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帝甚见亲信。虽好施接宾,然门无侠客。与同郡张宗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忠平。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蒙爵,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之富贵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史邪?夫外戚家苦不知廉退,嫁女欲配王侯,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病愈,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帝遂听之。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以群臣能不。兴叩拜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

(范晔)赞曰:权族好倾,后门多毁。樊氏世笃,阴亦戒侈。恂恂苗胤,传龟袭紫。

(节选自《后汉书》·卷三十二樊宏阴识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华/而少实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忠平
B.以为华而少实/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忠平
C.以为华/而少实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忠平
D.以为华而少实/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忠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帝甚美之”的“美”指美好的品德,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皆以美于徐公”的“美”相同。
B.“敕”指皇帝的命令,“敕戒贵戚”和白居易《卖炭翁》中“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敕”都是这个意思。
C.“固”有结实、坚决、原本、已经等意。“兴固让曰”与《师说》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固”意思不同。
D.“叩拜”是古代一种对上级表示恭谨的礼仪。古代大臣向皇帝上表,常用“谨拜表以闻”结尾,这个“拜”与文中“叩拜”意义用法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识不居功自傲,镇守京师恪尽职守,皇帝很敬重它,经常用他作为榜样激励近臣。
B.阴兴对历史上外戚的行事风格有清醒的认识,因此教育贵人行事收敛,并坚决推辞赏赐。皇帝赞赏他的谦让,不同意他的请求。
C.阴兴德行昭著,死后人深感念。光武回想他的话,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最终没有辜负阴兴的推荐。
D.不管是阴识退让封赏还是阴兴推荐人才,都可以看出,世祖刘秀和显宗刘庄重用人才不避讳外戚,善于采纳臣子的意见。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兴每从帝出入,常操持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甚见亲信。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司马光评价阴识为“忠厚”,融堂先生称赞阴识“贤明有远见”,“可为后族之标准”。请根据文中内容,简要概括阴识忠厚贤明之处。
2024-03-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谊传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悦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贾生自伤为傅A无状B哭泣C岁余D亦死E贾生之死时F年三十三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迁,破格提拔之意。古代表示官职上升的词语还有右迁、拔、擢、徙等。
B.属,是“类、辈”的意思,指某一类人,类似的还有“徒、伦、族”等。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十几岁就因能诗善文闻名。为官之初,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
B.贾谊刚到朝中为官的时候,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能,这使大家都感到自己不如贾谊,文帝也很喜欢他。
C.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遭到朝中绛、灌等人的嫉妒,诽谤他年轻学浅。
D.贾谊被征召到京城之后,做了梁怀王的老师,又屡次上书,主张限制诸侯的势力,最终未被文帝采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5.《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和贾生两个人的合传,结合选文,谈谈二人的相似之处。
2024-02-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为鲁司寇,行相事,有喜色。仲由问曰:“由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孔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乐以贵下人’乎?”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

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今夫子为政而始诛之,或者为失乎?”孔子曰:“居,吾语汝以其故。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皆兼有之。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褒莹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此人之奸雄者也,不可以不除。”

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执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夫子赦之焉。

季孙闻之不悦,曰:“司寇欺余,曩告余曰:‘国家必先以孝’,余今戮一不孝以教民孝,不亦可乎?而又赦,何哉?”

冉有以告孔子,子喟然叹曰:“呜呼!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何者?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夫慢令谨诛,贼也。征敛无时,暴也。不试责成,虐也。政无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言必教而后刑也,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若是三年,而百姓正矣。其有邪民不从化者,然后待之以刑,则民咸知罪矣。《诗》云:‘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也。”

——《孔子家语·始诛》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
B.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
C.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
D.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
2.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摄”,代理官职,中国古代官职任用类别之一,表代理官职的词还有假、迁、署、权等。
B.“此乃人之奸雄者也”,判断句,以“乃”为标志,类似的词语还有“则”“即”等。
C.“劝”,鼓励,与《兼爱》中“恶得不禁恶而劝爱”中“劝”,意义相同。
D.“胜”,尽、完,与《鸿门宴》中“沛公不胜杯杓”中“胜”,意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担任鲁国的司寇后,仅七天就在宫殿门外的两座高台下诛杀了奸恶之人少正卯,并在朝廷暴尸三日。
B.孔子认为少正卯集天下之五大恶于一身,他可以结党营私,迷惑众人,恃强而反,是人之奸雄,不可不除。
C.面对季孙氏的质疑,孔子认为百姓有过失,是统治者的教化没有起作用,罪责不在百姓,故赦免了父子。
D.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刑罚繁重,盗贼频起是因为君王的威严不够,在施行刑罚的过程中用刑不当造成的。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2)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
5.孔子“仁”的思想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2023-12-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史思明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众徐行,至洛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胜而来,利在按兵,不利速战。洛城不可守,于公计何如?陟请留兵于陕,退守潼关,据险以挫其锐。光弼曰: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不若移军河阳北连泽潞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猿臂之势也。夫辨朝廷之礼,光弼不如公;论军旅之事,公不如光弼。陟无以应。

冬十月丁酉,下制亲征史思明,群臣上表谏,乃止。史思明引兵攻河阳,使骁将刘龙仙诣城下挑战。龙仙恃勇,举右足加马鬣上,慢骂光弼。光弼顾诸将曰:谁能取彼者?孝德请行。光弼问:须几何兵?对曰:请挺身取之。光弼壮其志,然固问所须。对曰:愿选五十骑出垒门为后继,兼请大军助鼓噪以增气。光弼抚其背而遣之。孝德运矛跃马搏之,斩首,携之以归。贼众大骇。

周挚复收兵北城。光弼速帅众入北城,登城望贼曰:贼兵虽多,嚣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又以短刀置靴中曰:战,危事,吾国之三公,不可死贼手。万一战不利,诸君前死于敌。我自刭于此,不令诸君独死也。诸将出战,顷之,廷玉奔还。光弼望之,惊曰廷玉退,吾事危矣。命左右取廷玉首。廷玉曰:马中箭,非敢退也。使者驰报,光弼令易马。遣之。光弼连飐其旗,诸将齐进致死,呼声动天地,贼众大溃,斩首千馀级,捕虏五百人,溺死者千馀人。周挚以数骑遁去,思明不知挚败,尚攻南城,光弼驱俘囚临河示之。乃遁。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若移军河阳/北连泽潞/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猿臂之势也
B.不若移军河阳/北连泽潞/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猿臂之势也
C.不若移军河阳/北连泽潞/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猿臂之势也
D.不若移军河阳/北连泽潞/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猿臂之势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阳,“阳”指山南水北。文中“河阳”南城面临黄河,后世常以“河阳”泛指河水的北面。
B.丁酉,此处指干支纪日中的丁酉日,“干支”则指十二天干,十地支。
C.垒门,垒指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故“垒门”指军营中的正门。
D.“趣”,《说文》:“趣,疾也。”做动词有“急令追击,驱逼前行,强力催促”之义,文中“周挚复收兵趣北城”中“趣”与其同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思明率军攻打郑州的时候,李光弼认为应该按兵不动,不宜与叛军速战速决,并向韦陟询问计策。
B.皇帝下制书要亲自讨伐史思明,在大臣们的劝谏下停止了亲征;另一方面,史思明让刘龙仙去辱骂李光弼,挑战河阳驻军。
C.孝德请求出战刘龙仙,李光弼派遣了五十名骑兵为孝德殿后,并让大军在后面擂鼓叫喊以助威。
D.史思明在不知道周挚兵败的前提下依旧攻打南城,看到了被李光弼赶到河边上的俘虏的叛军才退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对曰:“请挺身取之。”光弼壮其志,然固问所须。
(2)贼兵虽多,嚣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
5.通过阅读,文中李光弼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请简要概括。
2023-11-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阖闾元年,始任贤使能。仁未施,恩未行,恐国人不就,诸侯不信,乃举伍子胥为行人,以客礼事之,而与谋国政。阖闾谓子胥曰:寡人欲强霸,何由而可?伍子胥膝进,垂泪顿首曰:臣,楚国之亡虏也,父兄弃,骸骨不葬,蒙罪受辱,来归命于大王,幸不加,何敢与政事焉?阖闾曰非夫子寡人不免于絷御之使今幸奉一言之教乃至于斯何为中道生进退耶?子胥曰:臣闻谋议之臣,可足处于危亡之地,然忧除事定,必不为君主所亲。阖闾曰:不然。寡人非子,无所尽议,何得让乎?吾国僻远,顾在东南之地,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为之奈何?子胥良久对曰:臣闻治国之道,安君理民,是其上者。阖闾曰:安君治民,其术奈何?子胥曰: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斯则其术也。阖闾曰:寡人委计于子。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城郭以成,仓库以具,阖闾复使子胥、屈盖馀、烛佣习术战骑射御之巧

六月,欲用兵,会楚之白喜来奔。阖闾见白喜而问曰:寡人国僻远,东滨海,侧闻子前人为楚荆之暴怒,费无忌之谗口,不远吾国,而来于斯,将何以教寡人?喜曰:楚国之失虏,前人无罪,横被暴诛。臣闻大王收伍子胥之穷厄,遂不远千里,故来归命。阖闾伤之,以为大夫,与谋国事。吴大夫被离问子胥曰:何见而信喜?子胥曰:吾之怨与喜同,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惊翔之鸟,相随而集。濑下之水,因复俱流。胡马望北风而立,越燕向日而熙。谁不爱其所近,悲其所思者乎?被离曰: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擅杀之性,不可亲也。子胥不然其言,与之俱事吴王。

(节选自《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阖闾曰/非夫子/寡人不免于絷/御之使今幸奉一言之教/乃至于斯/何为中道生进退耶?
B.阖闾曰/非夫子/寡人不免于絷御之使/今幸奉一言之教/乃至于斯/何为中道生进退耶?
C.阖闾曰/非夫子/寡人不免于絷/御之使今幸奉一言之教/乃至于斯何为/中道生进退耶?
D.阖闾曰/非夫子/寡人不免于絷御之使/今幸奉一言之教/乃至于斯何为/中道生进退耶?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及其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顿首,跪而头叩地。“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B.捐,抛弃、弃置。与成语“细大不捐”的“捐”意思相同。
C.戮,杀戮。与“臣与将军戮力攻秦”(《鸿门宴》)中的“戮”意思不相同。
D.相土,观察地理。与“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相”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王阖闾即位后,担心“仁未施,恩未行”,难以让百姓和诸侯信服,于是向伍子胥请教强国之道,并委托伍子胥来实施。
B.伍子胥认为谋臣只能和君王在危急境地中共处,一旦忧患消除,国事安定,一定不会再被君王亲近。阖闾打消了他的疑虑。
C.伍子胥认为自己和白喜是“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于是他不听被离的劝告促成了吴王收留白喜,并和白喜一起侍奉吴王。
D.阖闾任贤使能,励精图治。伍子胥虽然身为楚国逃犯,但是依然受到他的重用。吴国偏僻落后,他采取有效措施强国治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城郭以成,仓库以具,阖闾复使子胥、屈盖馀、烛佣习术战骑射御之巧。
(2)被离曰:“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擅杀之性,不可亲也。”
5.伍子胥认为使国泰民安的具体办法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攻魏,取宁,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三往不得通者,必所使者非其人也。曰谅毅者,辩士也,大王可试使之。

谅毅亲受命而往。至秦,献书秦王曰:大王广地宁邑,诸侯皆贺,敝邑寡君亦窃嘉之,不敢宁居,使下臣奉其币物三至王廷,而使不得通。使若无罪,愿大王无绝其欢,若使有罪,愿得请之。秦王使使者报曰: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则受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谅毅对曰:下臣之来,固愿承大国之意也,岂敢有难!大王若有以令之,请奉西行之,无所敢疑。

于是秦王乃见使者,曰:赵豹、平原君数欺弄寡人。赵能杀此二人,则可。若不能杀,今率诸侯受命邯郸城下。谅毅曰:赵豹、平原君,亲寡君之母弟也,犹大王之有叶阳、泾阳君也。大王以孝治闻于天下,衣服使之便于体,膳啖使之嗛于口,未尝不分于叶阳、泾阳君。叶阳君、泾阳君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臣闻之:‘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麒麟不至。’今使臣受大王之令以还报,敝邑之君,畏惧不敢不行,无乃伤叶阳君、泾阳君之心乎?

秦王曰:诺。勿使从政。谅毅曰:敝邑之君,有母弟不能教诲,以恶大国,请黜之,勿使与政事,以称大国秦王乃喜,受其币而厚遇之。

(选自《战国策·赵策四》)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则受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
B.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则受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
C.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则受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
D.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则受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邑”,是都邑、城市,也作为县的别称。上古时,国都也称作邑。宁邑是宁姓起源地。
B.“三”,在古汉语中多是虚指,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对月独酌》)。
C.“西”,方位名次作状语,与苏轼《赤壁赋》中“西望夏口”的“西”用法一致。
D.“请今率诸侯受命邯郸城下”中的“请”,与“请以赵王十五城为秦王寿”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攻打魏国夺取宁邑,赵王派使者前往祝贺,使者多次往返得不到接见,赵王十分担忧,身边的人认为派出的人选不是很适合,便派谅毅前往。
B.谅毅到秦国前,向秦王送出书信,表明了赵王前往祝贺的诚意及与秦国交往的态度,并直接指出赵使者不被接见的事实,得到了秦王的回复。
C.秦王派使者告诉谅毅,要求赵国大小事情都得听从秦国,否则不见使者,谅毅面对如此要挟,用最恰当的言辞回复,秦王终于肯接见赵国使者。
D.秦王因为曾经被赵豹、平原君愚弄过,要求赵国杀掉这两个人,否则进逼邯郸城,谅毅赞扬秦王重视亲情,喻之以义,晓之以理,最终说服秦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
(2)敝邑之君,有母弟不能教诲,以恶大国,请黜之,勿使与政事,以称大国。
5.秦王最终不再要求杀死赵豹和平原君,高兴地接受了谅毅的礼物并厚礼接待他,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立国也,非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诈虞,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犹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从亲,彼岂不逆知夫从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辩说,虽欲以散而就衡,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之人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从亲,与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毒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李桢《六国论》)

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毒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B.是故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毒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C.是故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毒/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D.是故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毒/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与“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恶”含义不同。
B.“诸侯”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
C.“从”即“合纵”,“衡”即“连横”,是战国后期各国图存争强的一种策略。“合纵”指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连横”指弱国联合对付强国。
D.“顾其言曰”与“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两句中的“顾”含义相同。
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六国之间互相攻打,尔虞我诈,和秦国的做法没有什么不一样。
B.作者假设六国以前拥有的地理形式如秦国一样有利,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
C.作者在文中说,苏秦想暂且用六国合纵的方法获取一时的富贵,希望自己在世时合纵不散。
D.在论证结构上,本文与苏洵的《六国论》相同,都是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围绕论点选择材料进行论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5.苏洵的《六国论》与李桢的《六国论》都论述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请分别概括两位作者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
2023-07-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