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64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

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以炮以燔,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故醴盏在户,陈其牺牲,备其鼎俎,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作其祝号,醴盏以献,荐其燔炙。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

(节选自《礼记·礼运》)

材料二:

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先王其乱,故制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辨也。所谓辨者,贵贱有等,长少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怠惰之为安,若者必危;情胜之为安,若者必灭。故圣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

治辨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一天下,臣诸侯也;弗由之,所以捐社稷也。城郭不集,沟池不掘,固塞不树,机变不张,然而国晏然不畏外而固者,无他故焉,明道而均分之,时使而诚爱之,则下应之如景响。有不由命者然后俟之以刑则民知罪矣故刑一人而天下服。罪人不其上,知罪之在己也。是故刑罚省而威行如流,无他故焉,由其道故也。

(节选自《史记·礼书》)


【注】①燔:烤。捭:撕裂,分开。②污尊:古代掘地为坑当酒樽。抔:用手捧东西。③蒉桴: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土鼓:筑土为鼓。④饭腥:用生米等放入死者口中的习俗。苴孰:用草叶包裹熟食以送死者出葬。⑤醴:指甜酒。⑥祝嘏:祭祀时祝祷和所传达的言辞。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有不由A命者B然C后俟之以刑D则民知E罪矣F故刑G一人而天下H服。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指制作器物的模型,与《活板》中“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的“范”用法相同。
B.牺牲,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但“牺”与“牲”有区别,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C.恶,厌恶,与《大道之行也》中“货恶其弃于地也”中的“恶”意思相同。
D.尤,抱怨、怨恨,与《石钟山记》中“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的“尤”的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死后头朝北,活着的人面向南居,是沿袭人类最初的做法;等人死时,亲人要向天招魂,向地下埋藏,即肉体入土,灵魂升天。
B.先人祭祀所施之礼,仪式或内容看似指向鬼神、祖宗等,但却是现实的反映或表现对现实的关注。
C.人生而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易怨愤、争斗,发生祸乱,因此古代帝王为了防止祸乱产生,就以礼泯灭人的欲望,约束人们行为。
D.遵行严明的礼义之道,适时使用民力并真心爱护他们,能使刑罚简省而威令推行无阻,使天下得到更好的治理。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
(2)王公由之,所以一天下,臣诸侯也;弗由之,所以捐社稷也。
5.从材料一看,礼是怎样产生的?
2024-03-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部分学校大联考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宝水(节选)

乔叶

进入初夏的山,越来越有看头儿。到处都是喜鹊。黑白两色,修长的尾巴在丛林上空飞划,在枝丫上降落。燕子比喜鹊小一号,喜欢站在单薄的高线上,如在炫技。山色越发往深里酝酿着青绿,灌浆的麦子已经散出了细微且盛大的清香。树上的花迅速地缤纷起来,山楂花雪白,柿子花淡黄,我一直纳罕核桃什么时候开花,被雪梅特意指点了一下才知道它开的绿花,粗看去花绿叶绿,可不就像是没开花。仔细去瞧还能分辨得出雌雄花,雌花花头比雄花多了一点点紫红。家户们爱种月季,圆圆的小花小朵,颜色却比平原的更秾丽。指甲花也已经窈窕长起,开几朵我就摘几朵,能染几个指甲就染几个指甲。

这些花花草草拍下来发个朋友圈是惯常做法,宝水村年轻些的都这样,顺便也给自家店打打广告。秀梅发得最积极,却还是不足意,说粉丝太少,效果不好,得想法子。到底还是拉着雪梅、香梅来和我闹,非要组个团。说一个人能玩的花样到底有限,组团的话就能花样百出。听她的想法,无非也就选一些网上流行的俏皮段子,配着人家的口型拍动作,或者配着人家的歌儿来跳舞,还有什么分角色的戏曲对唱,对了还有丝巾秀旗袍秀之类,听得我头大,敷衍说你们年轻,能蹦跶动,我可不禁折腾,饶了我吧。哎呀,姐,俺们仨来求你,就没有一星星面子?秀梅撒着娇。雪梅莞尔一笑,也撒娇,萍姨,就是耍耍嘛。香梅不出声,只是默默笑。

搁不住她们歪缠,不如答应。我说那有言在先,主要是你们自己耍,我只闲搭个名儿,可别回回都叫上我。中啊中,只要姐答应就中。秀梅一迭声道。又说咱们这小集体得起个名号呀,姐你来定。我说这一时半刻哪能想得出来。看雪梅沉吟着,似乎是有主意的样子,便问她。她果然笑道,现成的,就叫一青三梅,咋样?我说好是好,不过得把我往后放,叫三梅一青。雪梅说这可不行,就得把您放前头。这孩子急的,字都用上了。我问为啥,秀梅上来攀搂着我肩膀,气儿直吹上我的脸,您这不是脸面大地位高嘛,得罩着我们。啥时候一不为大?话到这份儿上,我自然也明白这是要我给她们拦在前头,若有什么风言风语的好当个盾使。不过话说回来,我当盾还挺合适。反正也是个外人。

是的,无论看起来多么像村里的人,这些细枝末节总能让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外人。

终究是个外人。

果然是个外人。

幸好是个外人。

可为什么,却常常觉得自己也在里子里呢?

一进到抖音里才知道村里有抖音号的人还挺不少。连大英都注册了个号,昵称是家在宝水,只是光看不发。一青三梅第一条发的是我们四个站在宝水村的路牌下,每人摆个pose,再来上一句话,意思是欢迎朋友们来宝水,也期待朋友们关注。上午发的,下午大英就找了来,说这个名号不周全,应该把宝水村带上才能宣传得清楚,要不然光看这一青三梅,谁知道你们是哪坡哪沟哪岭的。我说也没几个人看,能有啥宣传效果。大英说早期的人再少也不能小看,蚂蚱腿上也是肉。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这可都是革命的火种哩。也有道理。于是就改成了宝水有青梅。后来听见村里人对我们的叫法却是青梅艺术队,也不知道艺术个什么。不过也就随他们去吧。

发了几条,看的不过百,评论不过十。寥寥可数的评论里还有人出言不逊,说这都是什么妖魔鬼怪呀。秀梅答,都是姑。那人恼道,怎么占人便宜?秀梅又答,村姑不是姑?

香梅不论在什么次序亮相,评论冲的最多的都是她:压轴那美女最靓。

这颜值一级棒!

爱了爱了。

深山出俊鸟!

……

也只能感叹,如今果然颜值是王道?

香梅家做的是纯餐饮,起的名字叫七香居,两口子各占一字,叫起来颇顺口。在西掌的指示牌上排得最靠上。下面依次是头号院我家小院。听孟胡子说,牌子立好后,张大包和张有富分别来找过他闹意见。问这是按啥排的,孟胡子道,按的是你们店名第一个字的笔画。七是两画,你们比人家的少?他们又追问这是什么规矩。孟胡子道,这是国家立的大规矩。不信你们去好好看看《人民日报》,研究一下上面是不是以姓氏笔画排序。他们方才作罢。

听孟胡子这么讲,我便问他,鹏程家的小村如画和秀梅家的山明水秀怎么排?都是三画。孟胡子道,那就按第二个字排嘛。的笔画少,小村如画就能排在山明水秀上头。问他从哪里想到的这些,他笑道,还能从哪里?从生活中来,从实践中来呗。你以为我这么多年白混的?所有的吃亏都是教训,所有的教训都是经验。我说你这经验可真够精细的。他叹了一声说,农村的事就是这,该粗就得粗,该细就得细。细起来就得有根儿比羊毛还细的线儿给绷着。你说羊毛轻吧?那也怕搁到秤上称,一称就有斤两。

老物件这些天也源源不断地收上来,居多的是两头:石头和木头。磨盘,碾盘,水缸,水槽,蒜臼,这些都是石头。做鞋用的模子,类似于婴儿车的坐婆,纺花车,水舀,绣花用的竹绷子,这些都是木头。再有就是布品,千层底老布鞋,偏襟大褂,粗布袜子,虽是经年累月,针脚依然清晰。还有人拿来泛黄的小学课本问中不中,是四十年前的课本,我自然说中。暗自感叹,要是放在旧书网上肯定能卖上几个钱。大英果然是对的,这事儿不能提钱。

(有删改)


【注】主人公地青萍提前退休后,从城市来到太行山深处的宝水村帮朋友经营民宿,深度参与村庄的具体事务。孟胡子,乡建专家。大英,宝水村书记。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梅等人也是新农村风景构建者,拍网络短视频等展现了新时代农民开放、创新的品质。
B.文中关于组团名号的争论,渲染了和谐的氛围,从中也可看出她们之间关系的亲密。
C.孟胡子就指示牌排名发表了有趣的粗细论,说明做好乡村工作离不开细致认真。
D.“这事儿不能提钱”写出村民爱计较的特点,是道德批评,点出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描写了山村的自然风貌,落笔细微,虽然写的是日常所见之景,但不乏魅力,给人惬意舒畅之感。
B.小说写秀梅等人组团时,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人物形象或活泼俏皮,或腼腆内向,栩栩如生。
C.小说在语体色彩方面,既有书面语,也有方言土语,使人物形象更鲜活,也使宝水形象生机盎然,充满浓郁的地域特征。
D.“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乡村生活的亲历者,带领读者体悟了散落在生活中的激烈的矛盾与冲突,了解相关人与事。
3.文中提到“外人”“里子”,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内涵。
4.本文和《哦,香雪》都是乡村题材作品,二者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特点?在主题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2024-03-0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部分学校大联考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就文言小说而言,其文体特征深受史传文学影响,而作为史传文学代表作的《史记》被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就是强调其强烈的抒情色彩。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作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如《搜神记》写吴王夫差小女紫玉与韩重的爱情悲剧,其中紫玉所吟歌诗情调凄婉,极具艺术感染力。又如《续齐谐记》中写人神(鬼)之恋,其中男女弹琴吟歌,凄清婉丽,赋予小说浓郁的抒情意味。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独立,宋《云麓漫钞》说,它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而诗笔即指唐传奇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特征——浓郁的抒情色彩。宋人洪迈称唐人小说凄婉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强调了唐传奇鲜明的抒情特质。明人则溯源至楚骚抒情传统,称唐人以其奇宕不常之气,钟而为诗律,为小说。像唐沈亚之的《湘中怨解》《秦梦记》《感异记》,情节淡薄,通过穿插《湘中怨》《光风词》之类极富感伤色彩的楚歌酝酿凄迷情调,渲染绵长、哀艳的情绪。

唐传奇之后,作为中国古体小说第二座高峰的《聊斋志异》也富于抒情色彩。按照蒲松龄的说法,其小说是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孤愤之书,这在大多数小说篇尾的异史氏曰中得到充分体现。纪昀门人盛时彦称,纪昀将《聊斋志异》视为才子之笔,而把自己的《阅微草堂笔记》定性为著书者之笔;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与唐传奇小说的抒情传统一脉相承。

文人独创型作品的抒情性更为突出。如作为明遗民,陈忱将楚骚抒情传统引入《水浒后传》,他自叹穷愁潦倒,满腹牢骚,胸中块垒,无酒可浇,故借此残局而著成之。像他这样以小说抒怀者还有不少,像天花藏主人《平山冷燕序》所谓凡纸上之可喜可惊,皆胸中之欲歌欲哭,佩蘅子《吴江雪》第九回所谓英雄失志,狂歌当泣,嬉笑怒骂,不过借来抒写自己这一腔块垒不平之气,都是自道其发愤著书的创作动机。盛行于晚清民初的哀情小说更是以情味醇厚见称于时,徐枕亚为李定夷《茜窗泪影》作序,高度赞赏这部小说的抒情性;而他自己的《玉梨魂》也被盛桨《与徐枕亚书》誉为以伤心人而奏伤心曲再续《离骚》之作。

(摘编自陈才训《论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色彩》)

材料二:

古代小说缘事而发,如明清才子佳人小说表现了欢喜团圆的愿望,而《金瓶梅》《红楼梦》等人情小说叙写了人生与生命的盛衰之道,表现出乐极而悲之情。可唤起作者的情感,成为文学创作的条件,也可由事到情,进行情感表达。小说的叙述主体被作者分化为叙述者和小说人物。叙述者和小说人物的情感统一在作者抒情话语之下,形成抒情合调。作者将读者带入小说人物和叙述者的视点,本质上是召唤读者以叙述者和人物的角度看世界,以达到共情的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存在一套发达的抒情体系,有学者将中国文学的传统总结为以抒情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抒情传统。在漫长的文类、文体融合与演变过程中,这一抒情传统自然浸润了小说,使得古代小说具备丰富的抒情因素。这里有一个变化过程。在中国古代,诗歌作为文人士大夫言志抒情的主要形式,一直处于文类等级的上层,但因其表现形式的逐渐僵化,宋代以后难以为继。用得太久太熟了,规律也就愈密愈严;一面因其久与熟,就变成滥调,渐失其感人的力量;一面因其愈密愈严的关系,不能任意驰骋,为天才的作家所厌倦。在此背景下,词曲、戏剧和小说等文类应运而生,丰富了中国文学的抒情功能,使小说从中国文学文类的底层最终成为文学之最上乘

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搜奇述异发展到唐传奇的表现个人才情,其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情感因素的凸显,如洪迈所言,唐传奇小小情事,凄婉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到了清代,蒲松龄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创作出《聊斋志异》,抒情精神的灌注可以说是其艺术成功的一大关键。这种抒情精神也促成了清末民初文言传奇小说的繁荣。白话小说的演变同样与抒情密切相关,民间娱乐式的抒情也开始向文人式的发愤抒情转变。《水浒传》被认为是发愤之所作,《三国演义》也是泄愤一时,取快千载,《金瓶梅》更被视为无感慨亦必不著书的代表。随着章回小说更多地表现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抒情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等同于文人化。

当然,在承认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同时,不可否认抒情因素并非与生俱来。虽然抒情性在唐传奇中就已显露痕迹,但只有到了明清,在文人化和个人化倾向的刺激下才大放异彩。同时,中国古代小说中也存在着一大批无关抒情或淡化抒情的说理、记事文类,比如文言小说系统中的笔记、杂记,白话小说系统中的历史演义、神魔小说等。但是,这些现象从各个方面凸显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面相。如历史演义永远少不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神魔小说也总是对生命盛衰与身心超越之道抱有关怀,只是这些抒情因素多沉潜在文本深处。

(摘编自陶明玉《小说何以抒情:从古代到当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化,材料一重点介绍了不同作品中的抒情色彩,材料二对抒情产生的因素作了探究。
B.史传文学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文体特征,特别是史传文学的抒情方式,决定了文言小说的抒情方式,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感染力。
C.古代小说“缘事而发”,强调古代小说的主题在创作前就已明确,这样因作者抒情话语的观照,叙述者和小说人物的情感得以统一。
D.抒情精神的灌注,将“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聊斋志异》推向艺术高峰,也促成了清末民初文言传奇小说的繁荣。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抒情性作为唐传奇文体的一个特征,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古代小说文体走向独立。
B.明人陈忱将楚骚抒情传统引入《水浒后传》,借这部作品抒发自己的内心之悲。
C.宋以后,作为言志抒情的主要形式的诗歌因表现形式僵化,位居文学诸体之后。
D.中国古代小说抒情状况有不同,不少说理、记事文类作品中也不乏抒情因素。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一、二段都采用了例证法,使用典型事例来分析,使论证具体有力。
B.材料一第四段主要从创作动机及对后世的影响角度进行论述,论证深入翔实。
C.材料二第一段通过分析事与情、叙述者与小说人物间的关系,论述小说的抒情话题。
D.材料二第三段大致按文体发展史进行论证,又结合不同小说中的抒情化的体现,清晰充实。
4.下面这段文字可作为材料一文本的补充内容,根据论证思路,你认为这段文字应放在哪一段前面,并说明原因。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源自宋元以来的说话技艺,为迎合读者的审美趣味,故事性乃其第一要务,但随着话本小说与章回小说的文人化,其主体抒发色彩亦渐趋显著。如《三国演义》虽属世代累积型作品,但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融评、改于一体的批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赋予评点者以第二作者身份,因此《三国演义》最流行的版本毛评本已属文人小说,具有了鲜明的抒情色彩,其卷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即为全书奠定了悲怆的感情基调。

5.为什么说抒情是古代小说的重要要素?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2024-03-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部分学校大联考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的风格是什么呢?要准确地把握它,开卷第一回的出则中有两处可以作为探此问题的一把钥匙。__①__,也是《红楼梦》的第一句话: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二是出则结束时的一首诗,也是作者自己的第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一头一尾强调一个意思,《红楼梦》表面上看来似乎有许多荒唐的东西,但实际上是一部很有趣味的书,只是这种不是仅从表面文字一览就可领略到的,__②__,认真索,才能获得。由此观之,__③__。因为含蓄,所以才有;因为其含蓄于中,所以须细按”“熟思,才能获得。

《红楼梦》的含蓄风格,反映在书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大处如它原来的书名石头记,以及人物如薛宝钗等形象的塑造;小处如一个小情节、人物的一句对话、一首小诗以至一个人名等,也处处都含蓄有由于含蓄手法的使用,使《红楼梦》意蕴深厚,让读者发挥想象力与再创作,细致地体味作品,把握其内在意蕴。

1.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提及《红楼梦》含蓄的风格反映在书中无所不在,请就书中所提到的人名,分析它是如何体现含蓄风格的。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沈仓曹赴江西

白居易

落日驱单骑,凉风换袷[注]衣。

远鱼传信至,秋雁趁行飞。

洛下闲居住,城东醉伴稀。

莫辞船舫重,多觅酒钱归。


[注]袷,同“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中的“送”字表明了事件,“沈仓曹赴江西”则为写诗背景。
B.首联第二句写出了天气转凉需要换夹衣,同时也渲染了气氛。
C.颔联和“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意象使用上有相似之处。
D.本诗叙事、描写并用,叙事简洁,语言浅近通俗,情感奔放外露。
2.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田园之秋(节选)

陈冠学

九月三日

这秋来的第三天,我还没有意思想着下田做活,很想再到田园间徜徉个一天半天,前两日的优游不惟兴未尽,反惹起兴致更旺。但是我没有真的出去。我留在家里,想查察秋到家来。秋是到家来了,家里头显得澄澄的静,再没有夏日蒸蒸的翕了。南国的田野里虽是看不到,在家里却隐隐的有叶落之感了。静静地坐在斗室里,仿佛枯叶正飘落在屋顶,正从窗边轻轻地下着。在家里,这是一年里一段安详的时节。

时间缓缓地过去,从窗内明暗的变换,可觉知太阳的高度。这三天里一直是晴朗的天气,连这一幢平屋,也默默地表示十分的满意。

鸟有巢、兽有窝,人有家。我庆幸也有个家,一幢坐北朝南的平屋,座落在大野之中。

西面是一片已辟的田畴,直延伸到地平线,无尽的田园之美,就在这一片土地上,供我逐日采撷。东边隔着三里地的荒原和林地,便是中央山脉,逶迤伸向南去。大武山矗立东北角上,南北两座高峰巍然对峙——母亲叫它南太母和北太母。日脚落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片田野,每个早晨似乎都落在这两座山峰的阴影里。小时候读神仙小说,看见山腰间一片白云出岫,以为是仙人下凡了。隆冬寒流过境,两个山头就蒙了一层凝定的白,大约有半里方圆的雪,可望不可即。那上面据说有个湖,登山家叫它鬼湖,是小时候幻想的奇境。南面,对着窗,隔着一小片田野,远远地是几户人家,都是族亲。再过去是硗野一带,是夏季山洪奔腾而下的驰道,冬季是干涸的溪床,极目望去,白石磷磷,南接对岸的高岸,西达于海,宽约七里,长则自山脚至海,不下二、三十里。前眺这一片空旷的硗野,后顾那巍峨的南北太母,胸臆为之豁朗,更无纤尘。北面是一片更辽阔的田野,此去红尘万丈,并且那是北风的来处,挟着一股冷,我是南国里土生土长的,我愿永远朝南,迎那阵阵薰风。头上是一片蓝天,尤其是秋末以后,直到次年的春末,整整有半年的时间,就是你不抬头,那无尽的蓝也要映进你的眼里。一个小小的家,座落在这样阔气的天地间,不由你不心满意足。

下午割了屋前两分地的番薯藤。向晚时起阴,满天乌云自西北弥漫而来,四里外的东北方,不停地电掣雷轰,凌空压来,威力万钧,可怪直到赶完工,黄昏不见人面,竟都不雨。

一路上踏着土蜢的鸣声,不由撩起了童年的兴致。摸索着捡起了一截小竹片,选定最接近的一道声穴,于是我重温了儿时的故事。

童年时我是斗土蜢的能手。土蜢是对草蜢而名。在草上叫草蜢,在土里便叫土蜢。公的土蜢最爱决斗。小时候每到此时,家里总饲着两三个洋罐的公土蜢。每罐盛几寸厚的湿土,采几片叶子,饲两三只。若是骁勇善战者,便一罐一只,以示尊优。此时差不多正逢暑假末,整天提着水桶,庭前庭后,田野里去灌。灌时先将土蜢推在洞口的土粒除去,把洞口里的塞土清掉,开始注水,快的一洋罐的水便灌出洞门来,此时早在洞门后两寸许处插了一片硬竹片,用力一按,便把退路截断,然后伸进两指,将土蜢夹出。公母强弱,只靠运气,很难预先判定。要是公的,并且生气活泼雄赳赳的,便喜之不胜,赶紧放进单独的洋罐里,再盖上一片破瓦片;直灌到兴尽才罢休。然后是向别人的土蜢挑战。先挖个三指宽半尺长的壕沟,形状像条船,各人拿大拇指和食指倒夹着自己土蜢的颈甲,用力摇晃几下,再向土蜢的肚皮上猛吹气。如此反复作法,务使土蜢被作弄得头昏昏,且恼怒万分,才各从壕沟的一端将土蜢头朝壕沟底放下去,于是不等过两秒钟,猛烈的决斗便开始了。败者逃出,鸣声不断发自胜利者的背翅。这是种惨酷的决斗,往往啮断肢节,剪光了触须。一场决斗之后,不仅败者很难全身而退,就连胜者也不能确保完璧。

但土蜢得来还有一法,那是黄昏后儿童的一项乐子。约莫暮霭苍苍起自天边,较大胆的公土蜢便打开了洞门开始振翅而鸣,此时最早不会超过六点。但是这是极大的冒险,伯劳是可怕的猎者,往往就蹲在附近的高处。通常都是六点半开洞门,这时天色虽不曾全黑,鸟只是很少有活动的了。可是在鸟只去后,公土蜢却才出现真正的猎者。等到七点左右,男童就蹑手蹑脚地走来了,循着鸣声的来向,一步一步地接近。鸣声近一步便有一步的声量之激增。进入六步之内,耳膜便开始感受到连续紧迫的捶击,直叫人觉得震入脑门,把整个耳朵完全灌满,并且在耳室里急剧回撞;若再踏进五步内,耳膜便觉到更紧的鼓胀,如再逼近,耳室整个就像鼓满过量氢气的气球,即便能不爆破,也不能不立即飞升,若侥幸可逼到第二步内,则感受立即变质,有似触电,好在此时若非竹片截住了它的洞喉,便是它已警觉退藏于密室,总之,下一瞬间电击嘎地而止,不论得手不得手,都脱了险。这就是夜探土蜢穴口的全部情况。

我哪里能得手,人太大了。儿童轻微的步震它都能觉察,何况我这体重!一连探了八个魔咒般的声穴,只得了惯性的耳震。最后只好认输,跟它们挥挥手直走回家。没想到这儿趣真的也有了限制。

【注】①翕:闷热。

材料二:

陈冠学(1934—2011),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曾任中学教师、高雄三信出版社总编辑。80年代初,年届不惑的他,回到老家(台湾屏东县新埤乡农村),隐居田园,晴耕雨读,亦农亦儒,自食其力,达30年之久,被誉为“现代陶渊明”。散文集《田园之秋》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一年中初秋、仲秋到晚秋的田园生活,有农时农事的记载,有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晨昏读书的心得。它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光辉灿烂的田园随笔”。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窗内明暗的变换,觉知太阳的高度,感受时间的流逝,体现了作者归隐田园后的闲适自得。
B.作者在描绘田野景色时,点缀了“几户人家”,不仅丰富了画面内容,而且增强了画面的灵动性。
C.普通的田园景观在作者笔下焕发出了迷人的魅力,这源于他能用细腻的心灵去感受大自然的脉搏。
D.作者笔下的秋是安静祥和而又生机盎然的,与郁达夫《故都的秋》所描绘的秋的特点完全相同。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采用定点写景的手法,描写了在家中极目远望之景,朱自清在描写月下荷塘时也是采用定点写景的手法。
B.《田园之秋》是一本日记体散文集,情感内敛,文字拙朴自然,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蕴含了颇多人文思考。
C.作者选用了一连串动词准确描摹孩童灌土蜢时的详细过程,从他们娴熟的动作中可以推知孩子的乐趣所在。
D.土蜢的鸣声,勾起了作者对童年趣事的回忆,于是补叙了他童年时常常提着水桶,在田野上灌土蜢的事情。
3.材料一是如何描写“斗土蜢”这一事件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4.陈冠学被称为“现代陶渊明”,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他们的相似之处。
2024-03-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右第二章(节选)

茅盾

到四点钟以后,枪声炮声都沉静下去了。李先生慢慢儿从地板上爬起来,摸着一张椅子就坐了。过一会儿,他皱着眉头说:

“真糟糕!不逃呢,不放心;逃呢,多花钱。我总以为打不起来的,谁知道——”

李夫人看见丈夫发愁,勉强做出点笑容来,说:“好半天没有响声了,看来不会闹出大乱子。你去睡罢。明天你还得上公司里办事。”李先生望着他的夫人,也勉强笑了一笑。他觉得夫人的话很对。日本兵是蛮凶的,他们在沈阳北大营并没遇着抵抗,据说也是机关枪大炮乱轰了一阵。说不定刚才那枪炮声就是北大营的老文章,那么,明天大概还是一切照旧,不会出大乱子。公司里仍得办事,他仍旧得去,不去就白白丢了二元五角的大洋,何苦!

“那么,我去躺一会儿再说。”

李先生征得了夫人的同意,就拍拍大腿走上楼去。

李先生走到楼梯顶,忽然又不放心了。从他现在站着的地方再上去一个矮小的梯子,就是晒台;他忽然想到晒台上去眺望一下,到底外面是闹到怎样一个地步。刚开了晒台门,就听得砰、砰两声。李先生的身子立刻缩回。他从门缝里张望:满天的冻云,中间夹着几点寒星,有风直冲那门缝吹来,冷得很。邻家的晒台上似乎也有人在那里瞭望。李先生胆壮一些了。把头上的罗宋绒帽拉下来,然后侧着身体,贴着墙,慢慢地把身子移到晒台上,赶快蹲下了身体,尖起耳朵听。

只远远地传来了呼号的声音,但也许是风。天空也没有什么红光或黑烟。正像一个平常的腊月尽头的半夜三更。李先生慢慢地把身体挺直了,走到那晒台的水泥栏杆旁,想看得仔细点儿。

“李先生,也来看看么?刚才打这只角里望过去,看得见一道一道的红光;想来就是东洋人开炮呢!”

猛不防有人招呼,李先生愕然转脸对声音来的地方注视;直到听完了那人的话,李先生这才认出那说话的就是住在隔邻亭子间里的阿祥,是公司里铅印部的一个工人,和李先生算是“同事”。

“哦——你看了半天么?”

李先生随口说,一面却皱紧了眉毛,瞪大了眼睛,向四下里张望,看还有没有红光之类。虽然和阿祥同在一个公司而且又是邻舍,但因为他们的身份不同,一个是编辑先生,一个是厂里的做手,他们两个平日很少来往。然而阿祥却例外,很高兴地又说道:

“东洋兵打败了!”

李先生浑身一震。什么?倒是东洋兵打败了么?有点难以相信!

他转脸对着阿祥看。他看见阿祥露出一排很大的白牙齿,捏起拳头做了一个手势。“你怎么会知道?”

“里门口站岗的警察这么说。我还看见——”

“你去看了么?你看见什么?”

“我看见许多许多十九路军朝北走。听说是到天通庵车站帮助那边的兵把守。日本兵也打宝山路口,也打败了,都逃到福生路,躲在那里。”

“哦?哎——”

他定一定神,不由得叹一口气说:“这事就闹大了!东洋人一定不肯罢手——”

“那就打!”

阿祥这话刚出口,突然砰砰的两响破空飞来,接着又是砰砰砰几响,像是回礼。李先生惊得呆了,身子蹲了下去,腿直发抖。他听得阿祥自个儿喝道:

“哈!又开火了!死不完的东洋人!打,打!”

然而那几响过了以后,便又是沉寂,李先生觉得那沉寂也就像一块大铁板,压得他心痛。他蹲着挪一挪他的腿,心里想,还是赶快下去和老婆商量明天怎样逃难罢。而就在这时候,一片达达达的机关枪声从北面来,而这晒台却偏偏又是朝北的。李先生急出一身冷汗,蹲在地上,不敢动,又觉得不动也是等死。达达达达达!东!东!李先生突然抱着头直跳起来,但随即像一块木头似的倒了下去,连爬带滚,到了晒台门边,又从那小扶梯上滚了下去。

“怎么的,伤在哪里?伤在哪里?”

“没有!”

李先生颤着声音回答,心里头臭虫似的钉着那个问题:明天怎么逃得出去?

(有删改)

【注】①南宋朱熹《中庸章句》中以“右第X章”总括对《中庸》某一章的诠释,本文标题仿自于此。

文本二: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田间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一九三八年

【相关链接】

①它的诞生,正值战火纷飞的1938年。85年前的这首诗,并非印刷在书本里,亦非发表在报刊上,而是写在墙壁、岩石和大树上。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射向敌人的子弹;而诗人田间,俨然一架“战车”,周身鼓荡着浓烈的战士气息和战斗气质。

(《河北日报》2023-07-07)

②田间崛起的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正值光明黑暗交错的方生未死之间,战争容不得柔婉娇媚的娱性诗生长,而迫切呼唤鼓手迭出与杜鹃啼血。于是具有强烈艺术良知的田间凛然申明,“我要使我的诗成为枪——革命的枪”,并真的化笔为枪,使从亭子间与书斋走向生活与战场的诗,获得了旗帜的效能。

(《田间:“擂鼓”的力与美》《光明日报》)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兵是蛮凶的,他们在沈阳北大营并没遇着抵抗”,交代“九·一八”的时代背景,使故事更真实。
B.“说不定刚才那枪炮声就是北大营的老文章”,李先生希望这仗很快打完,继续挣他的二元五角的大洋。
C.“那就打!”“死不完的东洋人!打,打!”等语言,体现出阿祥属于热血青年,直面冲突,敢于斗争。
D.“右第二章”,标题意蕴丰富,既隐含对李先生的看法,又表达了作者致敬先儒,弘扬传统文化的用意。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的标题仿用朱熹《中庸章句》,这一独特的表达形式能引起读者的好奇与关注。
B.文本一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塑造李先生的形象,他与阿祥都是文本二中所说的奴隶。
C.文本二寓正于反,通过敌人指着并言说的场面描写,警示民众“不反抗”的严重后果。
D.文本一的语言细腻传神,文本二的语言通俗直白,这与作品的文体和受众的不同有关。
3.有人说,文中的李先生和《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别里科夫是同一类人,你认为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闻一多称田间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请结合文本二谈谈你的理解。
2024-03-0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

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牟尼佛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塔,开则岁丰人泰。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疏奏,宪宗怒甚。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裴度、崔群奏曰:韩愈上忤尊听,然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乃贬为潮州刺史。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愈尝上章A数千言B极论之C不听D怒E贬为连州阳山F令G量H移江陵府掾曹。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惑,指“疑难问题”,与“惑而不从师”中的“惑”词义、用法相同。
B.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古文”含义相同。这类古文刚健质朴,与绮丽柔靡的骈体文不同。
C.第,科举考试的等级,文中指进士科第,其义和“书香门第”“次第花开”的“第”都不相同。
D.谥,谥号,韩愈的谥号为“文”,因而后世常称他“韩文公”,“文”是对韩愈生前的高度褒善。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高度肯定,也是针砭时弊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以此倡导从师学习。
B.韩愈虽然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但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智慧本来不及士大夫之族。这也隐约显示了他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认识局限。
C.韩愈正直敢谏,也曾因此多次被贬。曾言辞激烈地反对王公士庶过分地追随佛教,也因此触怒皇帝,差点被处以极刑,后来就直接被贬到江陵任掾曹。
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待人不因荣辱沉浮而态度有别。他为年轻时好友孟郊、张籍跟公卿说好话推荐;在仕途通达显贵时,仍跟往昔一样与他们谈话会餐,论文作诗。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然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
5.柳宗元说:“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结合材料二概括能体现韩愈“不顾流俗”品格的具体事例。
2024-03-0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歌声

王愿坚

我们钻进兴凯湖边荒凉的原始森林,已经整整三天了。

1935年的晚秋,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茅草早已枯黄了,在积年的腐土上,又压上了厚厚的一层落叶。太阳已经落到西边山后去了,天渐渐昏暗起来,骚乱稍稍平息了些,森林慢慢安静了。只有那哗——哗——的松涛在晓风的激荡下,更起劲更单调地响着,间或有几只归林的飞鸟吱喳地叫两声,整个森林显得更加阴森更加寒冷了。

我望望他俩。老赵半睡半醒地躺在那里,一会儿睁开眼睛,呆滞地望望树林梢头那一小片蓝天。小孙耷拉着个脑袋,两手不停地抚摸着那支小马枪的枪托,半天,蹦出了一句话:这……都怨我啊!要不是我……不小心,我们也不会暴露。说着,抽抽搭搭地哭起来。

老赵长长地吐了口气,直盯盯地望着小孙的脸问道:你今年十几了?

十七。小孙慢慢地抬起头。

你年轻,又没有受伤,你得活着,我们俩往东那么一打……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小孙气愤地打断了:你……别说这个!咱死,死在一起,埋,埋在一堆……

话一时顶住了,谁也不再说什么,林里更静了。一阵风过处,吧嗒吧嗒两颗松塔落在地上,骨碌骨碌滚到小孙的脚边,一只毛茸茸的小松鼠跟着蹿下来。它并不怎么怕人。它扒着树干,不停地摇着它那长长的尾巴,瞪着一对小眼好奇地瞧着我们。小孙捡起松塔,下意识地往里面瞅了瞅,随手丢给了松鼠,那家伙轻轻一纵,抓起松塔跑走了。

又是一阵沉默。

突然,老赵翻转身,挣扎着爬起来,吃力地把他那只受伤的胳膊哆哆嗦嗦地向我伸过来。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一切全明白了。我把他那只手紧紧握住。接着,又一只手很快地落到了我的手上。

三只手紧紧地扣在一起,一件决定我们命运的大事就这样在一瞬间无言地决定了。

老赵抽回手,从挎包里掏出了一颗手榴弹,放在嘴里猛一下咬开了盖子,像摆一只酒瓶子似的,矗直地放在我们中间,然后把弹弦轻轻地钩了出来。老赵向我们询问地看了一眼,说:想想看,还有什么事该做?时间还来得及;天快黑上来了,敌人一时怕还不敢进来。

没有。我摇了摇头。我只把驳壳枪往胸前放了放,从衣服里子里拿出那张一直没舍得毁掉的临时党证,叠了叠,压在枪的表尺底下——让它们和我的心脏一块儿炸掉吧!

对面,小孙也在窸窸窣窣地收拾什么,他把脑袋探向我这边,恳求似的低声说:老董,咱俩换个地方坐吧!他一面往我这边爬,一面解释说:我爹临死的时候这么说过:‘就是牺牲了,也要脸朝东死去——我们的祖国在那边!’

这话说得我心里一紧一紧的。我刚想安慰他几句,猛地,老赵把一只手重重地按到了我的肩膀上,使劲晃着:听!快听!

松涛在吼着。在这海潮似的涛声里,隐隐约约地有一种奇异的声音汇合着兴凯湖上的风吹送过来。这是一个人在唱歌。歌声,不怎么高亢,也并不悠扬,它低沉而又坚决地涌进森林,压过了松涛,冲进了我们的心。

歌子是用我很不熟悉的语言唱出来的。一时,我简直弄不清这是什么歌子,只觉得它是那么亲切,那么耳熟,但很快,歌声和我心里的一支歌曲共鸣了,是它,是它!就在一年以前,我刚走进党的队伍的时候,在鲜红的党旗下面,和同志们一道,我第一次唱起这一支歌。这以后,我们曾经唱着它欢庆过战斗的胜利,也曾经唱着它把战友的尸体葬进墓穴……

是多么震撼人心的歌声啊!和着这歌声,歌词从心底里流出来: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歌声和着松涛,合成了一个巨大的音响,摇撼着整个森林。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和着这歌声低唱起来。老赵揽着我的肩膀,紧贴着我的脸,嘴巴在哆嗦着,歌词从他那皴裂的嘴唇上吐出来: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做一次最后的斗争!……

小孙抱住了老赵,越唱声音越高。

我们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唱啊,唱啊。唱了一遍又一遍。歌声和泪一道,从心里涌出来!

不知什么时候,老赵已经不唱了。他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地扶着树干站起身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呵斥似的说道:不对!不对啊,老董!他用力摇着手榴弹,我们能活着出去,我们一定得活着出去!

他说出了我心里的话。想起刚才我们那样软弱无力和那种绝望的打算,我感到脸上一阵发烧。好!我也霍地站起身说,四班长,你下命令吧!

没有什么好说的。继续跟着那边唱,一个人也要把这个歌唱到底,这就是战斗命令!他转身向着小孙,把枪准备好,你走头里。突出包围圈就往林子里钻。

事情像刚才那样突然地决定了。小孙紧握着小马枪走在前面,我把老赵背起来,我一手拄着木棍,一手提着驳壳枪;老赵手里握着手榴弹,我们轻步走下山包。

背后,歌声还在响着,歌声像只看不见的大手,推送着我们在这昏黑的森林里摸索前进。

……

黎明时分,在林中的一块空地上,一堆通红的篝火燃烧起来了。在篝火近旁,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嚼着新爆开的爆米花,我们放开嗓子纵情地歌唱起来。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1957105


【注】①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为中俄两国界湖。②小孙:朝鲜人,随父亲越过鸭绿江来到中国,一起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暗示主人公是身处极其恶劣环境中依然坚持斗争的“抗联”战士。
B.小孙不想扔下战友独自突围,他说的“死在一起”是此刻三个人的共同心愿,表现了战友之间深厚的友情。
C.“一件决定我们命运的大事”,指三个人决定引爆手榴弹殉国,这件“大事”为后文突出歌声的作用张本。
D.“我”拿出临时党证,想与党证共存亡,这一细节生动表现出“我”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的自然环境描写,营造了寒冷阴暗的氛围,给人们一种压抑的感觉。
B.老赵“像摆一只酒瓶子似的”将手榴弹放在三人中间,说明其赴死的从容。
C.三个人依偎在一起齐唱《国际歌》,歌声激昂而感人,凸显了信念的坚定。
D.结尾的篝火象征战士对未来的热切希望,深化了团结才能战胜敌人的主旨。
3.小说中插入了对小松鼠的细致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高超的音乐描写技巧曾被清代评论家邹弢称赞“笔法鲜艳”,本文又是以怎样的“笔法”将抽象的“歌声”表现得具体可感的?
2024-03-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细读是被普遍使用的批评方法。往久远了追溯,中国古代的诗文评话语系统大都可以算作文本细读。从批评模式上看,这些批评实践虽然有着不同的文本聚焦点,但都可以统称为文本批评。王先霈、胡亚敏主编的《文学批评导引》中写道:‘文本批评’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成为这一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受这一批评范式的影响,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在总体上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型:在此之前,文学批评主要奉行的是社会历史批评,批评家主要关注的是作品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作品蕴藏的现实意义。后来,批评家越来越关注文本内部研究,作品被看作独立存在的世界。对文本全部内容的阅读、阐释、评判,才是批评的首要职责。这一转型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本批评模式及其所采用的细读法经常遭受的质疑是:割裂文本与外部的联系是不合理的。美国文论家韦勒克作为英美新批评的后期代表人物,对此亦有反思。他在《批评的诸种概念》中写道:我曾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称为‘内部的’研究,将对作品同作者思想、社会等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称为‘外部的’研究。但是,这种区分并不意味着应忽略甚至是蔑视渊源关系的研究,也并不是说内在的研究不过是形式主义或不相干的唯美主义。这就是说,韦勒克把文学研究与批评分成内部的研究与外部的研究两种形态,而二者又是潜在地、深刻地联系着的,内部研究要顾及外部关系,外部研究要隐含内在的文本。文学文本是作家在特定的时代、环境、心理下创造出来的,必然带上写作者的主体性特点,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有着或隐或现的联系。尽管文如其人未必是绝对真理,也常常有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时候,但以文证人以人证文,依然是有效的文学研究路径。在细读式批评中,联系作家本人、社会背景,对深入、准确地理解文本,是有益而无害的。

事物的发展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人们意识到文本批评模式存在的问题之后,就纷纷跑到接受美学、意识形态批评、文化批评的怀抱中去。他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不太关注文本自身的内在逻辑,而是更加关注其中暗含的倾向性。这时候,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对作品自身逻辑的细读,在批评实践中受到忽略了。这是我们在当下呼吁重建文学性、加强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背景。因此,在批评实践中,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需要双向运动,形成一种互动、互生的立体运行。只有这样,批评家才可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文本细读以文本研究为基础,又融入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分析学等方法,似乎更吻合读者的口味。它以内部批评为中心,又承袭了既往的社会历史批评,成为一种兼容并蓄的细读式批评。这正如陈晓明所说:试图从小说艺术、思想特质以及历史语境三个维度来展开对文本的解读,由此来凸显当代中国小说的艺术变革所创造的新型的文学经验。细读法首先对文本内部研究有用,但也适用于外部研究。之所以我们关注外部的某个因素,是因为文本内部有一定的触发点,正是这一点引导评论家去进行相关的外部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细读法可以很好地连起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

因此,好的文学批评,对于解读对象,既要入乎其内——精读作品,又要出乎其外——跳出作品,即从个别、特殊走向普遍、共性。坚持以作品为本体、为核心、为属地,批评可以引入社会、人生,引入作家、读者等维度,但须在文本相关的范畴内,不能话题无边、喧宾夺主。理想的做法是,在解读文本的进程中,渗透或者暗示出外在的部分和必要的背景来,而不损害对文本的关注和解读。优秀的、杰出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对世界与人的隐喻、象征,要通过细读找到文本内外诸多因素的复杂关联。因此,文本解读要跳出作品中的有形时空,努力进入文本中蕴含的无形境界……形而上王国。

这其实需要批评家有更丰富的知识、学养和出色的感觉、才华。一个批评家要懂得多种文体的艺术规律。当下很多评论家介入文学创作,这是很好的事情。这样的评论家在细读、批评作品时,才容易深入肌理、细部、空白处,进而达到对整个作品的宏观把握。由于打通了创作与批评,他们的思维也不局限于作品,他们往往更关注广阔的社会、人生。这其实也有助于推动文学批评的发展。在批评实践中,还需要评论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细读式批评,着力的是对文本的剖析、阐释,批评家的判断、评价,就包含在述评中。你不能把一般作品说成是优秀作品,把优秀作品拔高到伟大作品,坚持艺术标准是至关重要的。这使人想到马克思、恩格斯对斐·拉萨尔历史剧本《济金根》的评价。他们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剧本,认为故事情节让人惊叹不已”“比任何现代德国剧本都高明;另一方面坚持最坦率的批评,指出了剧中人物身上的席勒式的概念化倾向。由此,他们还升华出一系列文学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对经典作家的批评实践,值得我们很好地研习与借鉴。

(摘编自段崇轩《用细读法贯通文学的内外部研究》)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诗文评话语系统多数可以算作“文本细读”,也都可以统称为“文本批评”。
B.受“文本是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批评范式的影响,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在总体上经历了从社会历史批评到关注文本内部研究的转型。
C.把文本当作独立存在的世界,只对其进行内部研究,这一做法经常被质疑为割裂了文本与外部的联系。
D.文学作品常常有“文”与“人”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时候,所以只有当“文如其人”时,“以文证人”或“以人证文”才是有效的文学研究路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呼吁重建文学性、加强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在批评实践中,我们忽略了对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其自身逻辑的细读。
B.文学批评须在文本相关的范畴内引入社会、人生、作家以及读者等维度,但不能损害对文本的关注和解读。
C.只要批评家能在批评实践中形成对文本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互动、互生的双向运动,就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D.评论家介入文学创作,思维会更加开阔,更关注广阔的社会人生,也更容易获得对作品的宏观视野,从而推动文学批评的发展。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用细读法贯通文学的内外部研究”观点的一项是(     
A.《峨日朵雪峰之侧》中“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一句,虽与“雄鹰”“雪豹”的期望形成反差,但就前面的环境描写来看,也是合乎逻辑的。
B.《百合花》中,新媳妇从开始照顾伤员的“又羞又怕”,到后来“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从中可以看出新媳妇品格的变化。
C.《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既写出了深秋时节远行客子的漂泊之悲,也写出了“安史之乱”后杜甫的家国之忧。
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哦,香雪》可谓应运而生,因此斩获了1982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4.作者提倡的理想的文学批评对批评家提出了哪些要求?
5.如果要根据本文中的“文本细读”古代诗文评价方法理论,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一则文学简评,你会从哪些方面评价?请列出评论提纲。
2024-03-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