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3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相互配合进行授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被人戏称为线上课堂的天花板

课程开始,王亚平取出一袋过饱和乙酸钠溶液,轻轻挤压,一颗晶莹的液体球随即悬停在空间站舱内。接下来,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王亚平用沾有三水合乙酸钠晶体粉末的小棒触碰液体球后,液体球迅速结晶,看上去变成了一颗冰球。为什么会出现点水成冰现象?这是因为乙酸钠溶液在温度较高水中的溶解度1常人,很容易形成过饱和溶液,暂时处于亚稳态。这种溶液里只要有一丁点的结晶和颗粒,就能打破它的稳定状态,迅速结晶的同时释放大量热量,因此,这个实验也被称为热冰实验。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中开展这项实验,结晶状况跟地面上实验的差别很大。在地面使用容器开展实验,受容器限制,只能往内结晶。而空间站中并未使用容器,最终结晶为圆球状,还可以往外发展,从而观察到不受地球重力影响的材料物性变化。

接下来的液桥实验中,王亚平则演示了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王亚平手持两片塑料板,叶光富向塑料板表面分别挤上水,两片塑料板逐渐接近,水便在板间连起了一座,将塑料板的距离拉远,也没有断开。由于气液界面之间存在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表面好比有一层很薄的弹性薄膜。正是这样…层虚拟的薄膜,使得液桥的表面形貌得以维持,而不会垮塌。正常的重力环境下,液桥的尺寸通常只有几毫米;太空环境下,重力几近消失,表面张力便能维持建立起很大尺寸的液桥。

课堂中,还有人气顶流冰墩墩前来助阵。王亚平将冰墩墩抛出后,它并没有像在地面上一样掉落,而是仍沿原有方向匀速前逃,这是空间站微重力环境最直观的体现。既然在地面上抛出物体的速度越快,它就能落到更远的地方,那如果抛出物体的速度足够,大,它是否能成为环绕地球的卫星?这最早由牛顿提出,是一个思想实验,所谓思想实验,是用一定的逻辑法则在头脑中进行物理问题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这在科学发展史中并不鲜见,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对接实验,帮助人们认识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爱因斯坦用理想升降机提出了强等效原理。牛顿的思想实验也被称为牛顿高山大炮实验,由它引出的第一宇宙速度等概念,成了发射人造卫星、空间站的重要依据。

(摘编自李云舒《天宫课堂第二课中国空间站上演点水成冰》)

材料二:

记者:天宫课堂上,耳目一新的实验让大家不再是雾里看花,对背后的科学原理也不再是勿理物理。看来,科普的打开方式非常重要,这对我们的科普教育有怎样的启示?

黄伟芬:在设计太空授课时,我们就坚持选择符合科学原理清晰、实验现象明显、天地差异显著、易于理解和展示等标准的项目。此外,太空授课面向全国青少年群体、社会公众乃至全球,因此在授课上不追求知识的高深、概念的复杂,而是注重体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强调对比差异发现问题、利用问题引导探索,通过探索得到答案,这将会是后续太空授课和系列在轨科普教育活动坚持的原则。

叶菲菲;天宫课堂最重要的意义,是让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再现平时生活的现象,发现地面的生活经验都被打破了。天宫课堂实验打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知识体系,引起了大家与原有认知的冲突,会引起深度的思考,这样就会引发学习行为。

记者:航天员不是简单传授知识,而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索找答案。我们是如何设计这些实验的,这是怎样一个过程?

黄伟芬:小实验,大道理,实验内容不仅是实验现象的展示,更要呈现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设计实验时,我们广泛征求了多方意见建议,一方面从现有教学体系出发,选取概念清晰、现象明显、天地差异显著的候选项目,紧扣中小学生教学实际,兼顾媒体传播需求;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工程约束条件,在确保在轨航天器和航天员绝对安全的基础上再讨论项目的可行性。经多轮专家讨论评审,对实验项目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讲解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最终呈现给大家精彩纷呈的授课实验项目。

太空授课是载人航天科普活动的标志性事件,后续我们也将以太空授课活动为牵引,更多地开展地面专家解读、学生对比实验等拓展活动,发挥好太空授课的引领作用,带动形成一批既科学又有趣、既严谨又生动的科普活动。此外,面向孩子们征集的搭载实验项目也在按计划推进中,我相信来自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也将是我们后续天宫课堂的精彩一笔。

(摘编自靳晓燕《太空授课,中国科普教育的新契机》)

材料三:

此次天地授课基于我国天链中继系统,也就是天链卫星系统,采用高速双向音视频传输,以天地对话等互动形式开展,舱内采用多台高清摄像机通过中继高速链路将高清视频实时传送至地面,地面上行两路高清图像送至舱内显示器,从而实现双向视频传输。王亚平通过一个大大的液晶屏幕能够清楚地看到孩子们的一举一动。这个大屏幕就是仪表与照明分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仪表与照明分系统是空间站系统中最具有航天员参与特点的分系统之一,具备人机交互功能,能够为航天员操作空间站提供交互及操作平台,同时为航天员在轨期间的工作、生活、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等任务提供环境照明。显示、手控和照明等子系统使用的很多器件和技术非常新颖、独特且趋于相关技术领域前沿。

(摘编自央广网《刷屏的天宫课堂是如何实现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宫课堂不在于展示实验现象,而在于呈现科学原理。“热冰”实验、“液桥”实验、微重力下的抛物实验都是这样一种理念的体现。
B.空间站“液桥”实验: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气液界面之间表面张力的作用,打破了地面不能完成“液桥”实验的生活经验。
C.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被抛出的冰墩墩沿原方向匀速前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失重时物体运动的规律,符合天宫授课选择实验原则。
D.天宫课堂借助小实验在科普方面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启发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带动形成了一批科普活动,让科学不再是“雾里看花”。
2.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3.“天宫课堂”广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加以概括。
2023-08-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业文化遗产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指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广义则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物质形态的农业文化遗产,如一些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一些乡村古建筑、传统特色民宿、传统特色饮食等;二是制度层面的农业文化遗产,如与农耕生产方式相伴生的一些制度设计和风俗习惯等;三是精神层面的农业文化遗产,指在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所形成的特有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气质等。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安全不仅包括数量安全,还包括质量安全。确保质量安全,需要尊重农业的自然循环规律,挖掘保护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多吸收传统农业的优秀成分,推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几千年形成的一些优秀农业生产系统,体现了人类保护环境的大智慧,为现代社会保护环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如有千年历史传统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农业模式、成型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等,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则通过发展农耕、林业、牧业三者有机循环生产方式,有效保持了生物多样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涵养文化自信的需要。农耕文化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情感认同,积极挖掘保护并传承弘扬好传统农耕文明,是提升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几千年来,我国各地农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发展出众多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双赢。在作物和农产品方面,中国古代农业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世界上1200多种作物中,中国就有600余种,其中约300种起源于中国。在农学方面,中国古代农学自成体系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立足新时代,推动建设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持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进一步挖掘其各方面的传承利用价值。

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应赋予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汲取传统农业优秀因素。尤其是相对欠发达地区和一些边远山区,人类与自然长期博弈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业生产生活模式,是这些地区珍贵的农业文化资源优势和传家宝。用好这些宝贵资源,拓展农业多功能,是促进当地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乡村建设上,要根据农业生产方式特点,建设农村生活方式,保留青山绿水,留住乡愁,守好这些瑰宝。在乡村治理方面,要注意积极挖掘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优秀合理因素,融入现代治理体系。尤其注意挖掘古代农业社会德治中好的做法,推动乡村形成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的善治体系,推动乡村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借助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平台,世界各国应进一步加强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的交流互动。要向世界讲好中华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故事,也要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传统农业中一些优秀的成分,为国家所用。落实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传承弘扬工作,还需建立更加完善的工作业绩考核办法,让保护的理念和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摘编自宋圭武《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光明日报,2022.7.22)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久以来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制度、习俗等都属于农业文化遗产。
B.确保粮食的安全,也包括尊重农业自然循环规律,挖掘保护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C.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发展农业最早并且长期以来处于世界的前列。
D.持续推进农遗保护实践也是推动建设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论述农遗保护的特点。
B.文中青田稻鱼共生模式和新化紫鹊界梯田例,论证了农遗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C.文章从农业文化遗产含义谈起,层层深入地论述了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D.文章先在前五段指出农遗保护的意义,接着在后三段提出了新时代农遗保护的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一项是(       
A.枣庄古枣林位于山亭区店子镇8万亩长红枣园内,是山东现存保存最完整的古枣林。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户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并经营土地等形成的生产模式。
C.江苏吴江不断挖掘和弘扬传统蚕桑文化,创新推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蚕丝产品。
D.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遥感技术以及卫星也开始运用于农业。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元宇宙是2021年科技领域最火爆的概念之一,半年来,热度集中在游戏与VR领域。VR作为终端设备接口,可以实现元宇宙要素中的沉浸感。IDC中国终端系统研究部分析师赵思泉表示,元宇宙对VR上下游硬件、软件生态圈起到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腾讯、字节跳动、Meta、微软、HTC等科技大厂纷纷入局,已经形成应用内容提供者、硬件参与者、基础技术提供者三足鼎立的局面。数字孪生是虚拟现实应用的深化发展,其先行应用有航空航天、制造、医疗和智慧城市等。例如感知MR/VR数字孪生协同平台,为工业4.0、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数字孪生构建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远程三维可视化协同工作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指出,我国已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列入十四五”规划数字经济重点产业,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及延伸的数字孪生技术和产业,将迎来下一个快速发展爆发期。

   

(摘编自卢梦琪《虚拟现实:元宇宙点燃新一轮发展热情》,《中国电子报》2021年12月21日)

材料二:

伦理道德方面,元宇宙深度释放了人类创造力与能动性,集中体现了人类对于突破物理限制、拓展生命体验的内在向往。元宇宙中构建的数字虚拟世界,既是现实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复制物和创造物,也是科技改变生活与科技向善的结合。但它并非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更不是逃离现实的乌托邦。进一步讲,元宇宙营造的沉浸式体验不是沉沦式生活,不能成为使人无形中丧失求真意识、热衷于成瘾式游戏生活的借口;元宇宙的去中心化尝试无法去平台化,难以阻断商业组织的天然垄断倾向;元宇宙的数字创造无法摆脱关键生产要素需求,依然得遵循劳动价值规律;元宇宙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度虚拟化,必须依托社交网络演化发展,难以切断与现实物理世界的必然联系。因此,元宇宙中构建的虚拟身份、虚拟产品、虚拟市场、虚拟交易、虚拟生活、虚拟经济、虚拟人生等,不能脱离伦理道德的约束。

(摘编自王保魁、刘海陆《元宇宙来了,勿忘风险与挑战》,《解放军报》2021年12月17日)

材料三:

元宇宙概念已经火了一段时间,现在有愈演愈烈之势,尽管监管部门通过各种方式追问上市公司概念的含金量,但投资者依然追捧,资金围猎之下眼中已没有利空。元宇宙还没有一个框架,可是已经有人在宇宙空间里卖地皮,把熟悉的一套在另一个空间发扬光大,不久之后,就有可能在上面大兴土木,卖起虚拟房地产。可怜当代人在城市里买房子不容易,到了一个虚拟空间,还要继续给自己安置一个窝儿。不可否认,元宇宙是个大概念,近年来很少有这样级别的概念出现。有些投资者会想,应该抓住一些机会,不管最终是否能成,重要的是在股市变化中赚到钱。这种情况下,相信不少已经赚到钱的投资者,也不关心元宇宙后面会怎么走。这个阶段的炒作,不过是一部分跟风者将钱财交送给了聪明人,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上市公司当作股东退出筹码。不过在炒作彻底熄火之前,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弱者。满腔热忱,多是要错付。

(摘编自余胜良《元宇宙炒作何时休?》,《证券时报》2021年12月15日)

【注】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象世界映射和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VR是“元宇宙”热度集中的领域之一,因此,可以用VR作为终端设备接口实现“沉浸感”。
B.感知MR/VR数字孪生协同平台,是数字孪生在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先行应用的一个实例。
C.与2020年相比,2021年中国VR头显出货量呈大幅增加趋势,“元宇宙”对此有一定推动作用。
D.“十四五”期间,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及延伸的数字孪生技术和产业将可能获得快速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元宇宙”需要伦理道德的约束,一旦脱离约束,就会使人无形中丧失求真意识、热衷于成瘾式游戏生活。
B.如果“元宇宙”的去中心化尝试能够去平台化,则可以阻断商业组织的天然垄断倾向,从而切断与物理世界的联系。
C.虽然元宇宙还没有一个框架,可是已经有人在宇宙空间里卖地皮了,以后也必会在上面大兴土木,卖虚拟房地产。
D.“元宇宙”风险与挑战并存,现阶段对“元宇宙”概念的炒作,会使一部分跟风者陷入经济风险,遭受损失。
3.在“元宇宙”概念火爆的当下,如何才能使“元宇宙”有利无害地融入我们的生活?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网生代,指的是伴随互联网出生与发展的一代人,他们在数字化、网络化、娱乐化的时代浪潮中成长,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过着一种屏幕环绕的生活。在北京大学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看来,所谓的网生代,他们不需要学习就天然地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好似网络世界里的原住民。从此角度来看,当今的青少年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他们的网络生活要比成年人所想象的更为丰富甚至复杂许多。因此,如何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让他们健康触网,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张颐武以网络饭圈乱象举例说:一段时间以来,频频出现粉丝非理性追星乱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部分粉丝不顾社会公序良俗和基本是非,无底线追星,甚至为犯错明星辩护开脱;二是畸形‘饭圈’在网络平台和商业资本的裹挟下,助长‘流量为王’的不良风气,严重违背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三是部分青少年被不良粉丝群体误导,脱离正常追星轨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四是一些‘粉头’为谋取私利,把普通粉丝组织起来,为明星炒作热度、集资‘打榜’、制造话题,‘饭圈’形成势力化群体,与明星形成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系。

张颐武表示,针对饭圈乱象的相关整治措施,旨在遏制畸形的饭圈文化,倡导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是立足当下和着眼米来发展的必要举措。而网络生态的整治离不开全社会各方面力量从多角度着手,合理分工、正确引导、共同推动,以战略眼光、从长远角度筑牢网络空间清朗的基石。他特别提及,互联网平台的运作机制,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影响巨大。各大互联网平台是网络内容的重要出口,伴随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互联网企业不能只顾追求商业利益,他们需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对于不适宜青少年观看的内容需要有一定的管理举措。目前,各大平台都在加强管理,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相关舆论也形成了新的态势,毫无疑问,这些社会综合治理举措都致力于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12月,中国19岁及以下网民群体占比16.6%,总数达1.64亿。且随着网络技术和业态的迭代更新,网络内容生产和传播几乎是野蛮式的,作为网络空间里最为活跃的青少年群体。他们的网络素养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网络生态的优劣。那么,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网络素养?

张颐武认为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重视:一是青少年亟需在网络时代具备自我辨别力及认知力,自觉抵制低级趣味、三俗内容;二是他们在具备这两种基础能力之后,需要进一步拥有选择判断的能力,筛选出与他们成长相关、优质且有意义的内容来开展自己的网络生活。他谈道:毋庸置疑,青少年在当前的网络世界里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他们不仅是互联网内容的接受者,也是创造者及分享者。网络上海量的信息一方面十分有活力、有正能量,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所以青少年触网需要在树立明确的底线意识的同时,拥有向上的、更高的追求。

(摘自谯娇《张颐武:网络空间越清朗,越有利于青少年的声音被倾听》)

材料二

网络内容建设是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关键。网络内容建设呈现的网络文化产品,反映的是网络思想舆论工作的实际成效,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成熟、独立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安全用网、理性上网、科学上网、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还很薄弱,在网络中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损害其构建良好的精神世界。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精心打造能够吸引青少年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着力创建优质化的令青少年愿听愿看的网络内容,使正能量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让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见到什么是真善美,做到辨别假恶丑。

当前,网络内容建设存在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养成。一方面,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大量存在,众多网络内容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感染力。《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中仅有32%的未成年人在上网时经常和总是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仅有14.9%的高中生会自觉使用青少年模式,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模式下的短视频服务内容普遍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资本对文化市场的渗透使得网络内容生产商品化、逐利化,网络内容建设逐渐让位于流量关注,利益导向逐渐取代价值导向。如资本对饭圈的推波助澜与营销机构的引导,不问是非对错、不管善恶美丑,致使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成长。

(摘自王苗《以优质精品网络内容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的青少年属于“网生代”,他们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无疑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B.青少年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因此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使正能量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C.整顿网络乱象、营造健康网络空间,互联网企业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筑牢基石,要以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把控好网络内容的平台出口关。
D.当前,网络内容建设任务艰巨,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依旧存在,产品商品化、逐利化的倾向仍没有完全扭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造成了网络信息的海量暴发以及“野蛮式”生长态势,直接导致青少年接触到不良网络信息内容。
B.一些粉丝、商业资本、“粉头”、商业平台等各方形成势力化群体,相互之间形成利益关系,促使畸形“饭圈文化”产生。
C.“青少年模式”是一种已经实施的网络“护苗”举措,但这种模式下的视频服务呈商品化、逐利化趋势,青少年少有使用。
D.网络内容建设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打造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有益于构建青少年美好的精神世界。
3.结合材料,下列表述所涉及的内容最贴近材料二论证范围的一项是(     
A.世界青年大会秘书长伊迪奥拉·帕斯霍拉里说,互联网因青年而蓬勃发展,青年因互联网而活力迸发,“网络空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世界青年由此而相连”。
B.基于搜索引擎关键词的数据分析显示,日前青少年,上网用于学习的搜索仅占0.6%,而玩游戏、看动漫和社交的占比分别为47.4%、15.5%和8.5%。
C.“5G时代,超级算力、超级连接以及大容量连接数目将会改变目前各种互联网的应用。”荣耀集团总裁赵明认为,“5G时代,青年会拖着世界往前走。”
D.腾讯集团副总裁兼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介绍,腾讯员工的平均年龄这两年才刚刚达到30岁,“纵观全球,青年创作已成为互联网一个重要的特征”。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作为“网生代”的一员,应该追求安全用网、理性上网、科学上网,努力提升自己网络生活质量。对此,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给同龄人提几点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做好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通过持续努力推进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为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一致性,从时间安排的维度上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重叠和交叉关系。根据党中央的相关部署,2020年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的近期目标是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因此,2018-2020年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叠期和交叉期。

从空间布局的维度上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耦合和重合的关系。打赢脱贫攻坚战,主要聚焦贫困村和所在县,尤其是连片特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覆盖整个农村区域,要在城乡融合的原则下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递进性。从战略对象的维度来看,脱贫攻坚的帮扶主体是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重点解决贫困户的生存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涵盖的对象就更加广泛,包括全体农村居民。就对象所在区域而言,脱贫攻坚瞄准贫困地区,重点是特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要实现所有乡村的全域覆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在实施过程中要统筹好相对贫困人口与其他人口、脱贫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关系。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联动性。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一是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了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二是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脱贫攻坚的相关举措提升了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发展环境的改变,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增强贫困人口的基础发展能力。三是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塑造了组织载体。脱贫攻坚的实施,促进了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尤其是乡村治理的组织载体得到了夯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当前,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但对于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尤其是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不到位等,仍然存在返贫风险。因此,亟须尽快在脱贫地区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实现脱贫攻坚的纵深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光明网《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材料二:

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着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就业增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要继续深化缓解相对贫困的体制机制,抑制贫困再生。与此同时,要以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本要求是切实防止返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目前,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整体性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然而,由于脱贫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精神贫困问题未根本消除等,脱贫人口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并未完全形成,防止返贫仍存在较大压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建立高质量的减贫标准体系和常态化的帮扶模式,切实防止返贫。此外,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持续发力,培植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持续发展的土壤,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贯穿主线是增强脱贫地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造血机能。要实现切实防止返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目标,核心在于激发农民的内生发展动力。在政策引导上,要优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等的有效供给,将输血式政策转为造血与输血协同式政策,着重改善脱贫地区发展环境、保障脱贫地区发展要素、提升脱贫人口发展能力等。在产业发展上,要更加注重农民主体地位的体现。农户不仅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受益者,更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在主体培育上,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着力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其以农业生产经营为核心的发展能力。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路径是产业支撑、实现机制。从产业支撑的角度来看,当前部分地区扶贫产业的发展,主要是技术含量较低的特色种养产业和劳动密集型非农产业。且存在农民主体缺失、内生动力不足、可持续性差等问题。因此,下一步要实现产业升级、促进多元产业发展。从实现机制的角度来看,基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统一性,要全面总结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充分借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

(摘编自光明网《促进脱贫攻坚需要有序推进、综合施策、联动发力》)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在乡村振兴优先的原则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B.脱贫攻坚要抓住农村人口这一帮扶主体,特别要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
C.要切实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打好脱贫攻坚战,否则,乡村振兴将是一句空话。
D.攻坚脱贫任重道远,但我们只要提供政策支持,就能巩固好脱贫攻坚的成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升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有助于脱贫攻坚的实现。
B.完成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成小康社会后,帮扶工作就全面结束了。
C.脱贫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不到位,就仍有返贫风险。
D.要转“输血式”政策为“造血与输血协同式”政策,提升脱贫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3.下列农村人口脱贫方式中,属于贫困人口自我发展“造血式脱贫”的一项是(     
A.从大学生中选聘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做“第一书记”。
B.优化土地政策,保证农民合法权益,延长农民土地承包使用期限。
C.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吸引工商资本打造民宿等乡村文创项目。
D.通过网络培训或观看农经节日,农民了解掌握了新型的养殖技术。
4.脱贫攻坚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有哪些积极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2023-03-04更新 | 193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全民健身的参与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文明健康。有些地方建了不少大型专业体育馆,各种专业赛事的办赛需求是满足了,但群众开展羽毛球、篮球、游泳、健身等运动却找不到价格合适的场地。据统计,至2021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足2.5平方米。

城乡社区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细胞,也是长期以来的短板弱项。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规划、建设用地等因素制约,一些地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存在供给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不能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等问题。尤其是在布局建设体育设施时,没有充分考虑人口因素,存在场地少、消费高等情况。此外,健身设施未能坚持全龄友好,未成年人没有设施适宜、免费或低收费的开放场馆。老年人、残疾人的健身需求没有得到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营造不够。

(摘编自《多措并举推动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材料二: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万个,面积达34.1亿平方米,分别比2013年增长134.3%71.2%。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不足。比如,场地难求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让健身设施更公平可及、更绿色便捷等课题,也有待破解。近期,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29项政策措施。这些针对性举措,有助于推动健康关口前移,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推动全民健身事业迈上新台阶,应注重解决公共服务资源供需错配的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跟着人转、跟着人走。让人口成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定位器,是《意见》传递的一个重要理念。一方面,把常住人口数量作为重要的资金分配考虑因素,优先在人口密度大、辐射范围广、体育设施供需矛盾突出的位置,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另一方面,引导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人们无论身处农村还是城市,都能享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需精心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从导向上看,要推动健身场地设施更多向服务群众日常健身转变;从空间布局看,应拓展绿色生态的健身空间,让人们在亲近大自然的环境中开展体育锻炼。这些年,我国建了很多步道,群众使用热情很高。此外,滑雪、徒步、登山等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为群众参与健身活动创造了更好条件。

让人民群众能就近享受更优质的健身场地供给,除了扩大增量,还要盘活存量,加大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力度。2022年财政部将下达补助资金10.8亿元,用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有的地方发布的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办法也规定,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时间从每周不少于35小时延长到不少于70小时。全面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和社会体育场馆双向开放,将有效缓解健身需求与场馆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

(摘编自《着力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全民健身的意识大大加强,越来越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但许多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因场地缺乏难以开展。
B.有的地区在布局建设体育设施时出现了较多不合实际的问题,尤其没有与其人口、场地、消费等具体情况相配。
C.当下,人们大都投身健身运动,通过材料二可知,每周花费一小时以上进行体育运动健身的人接近九成。
D.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下放资金多,公共服务资源供需错配的问题得以解决,成效显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乡社区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很重要,作用巨大,但建设用地不足,致使其体育设施的建设缓慢。
B.根据调查,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县城或城镇到农村地区,能方便找到公共健身场所的占比呈现递减状态。
C.我国无论是体育场地的数量还是面积,与过去相比均有大幅度增长,但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D.我国在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时,必须要能以人为本,尽力让城乡群众享受更为公平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3.某市2022年拟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加大投入,现向市民征集建议,请你结合材料拟写几条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材料一:

现文学、杂文、随笔等分别独立。“抒情散文”成为散文的核心部分,并得到了散文创作者及研究者的广泛认可。散文和诗歌被等同视为抒情文学品类,情感性成为散文首要的审美要素。

但是,过分倚重抒情也受到了质疑。作家汪曾祺曾经写道:“二三十年来的散文的一个特点,是过分重视抒情。似乎散文可以分为两大类:抒情散文和非抒情散文。即使是非抒情散文中,也多少要有点抒情成分,似乎非如此即不足以称散文。散文的天地本来很广阔,因为强调抒情,反而把散文的范围弄得狭窄。”这个观点富有代表性,即散文世界欠缺进一步开掘,需要在通过写人记事、写景咏物表现情感、情趣、意境之外,获得更开阔的空间。情感是散文的根本性要素,可是个体对于世界的经历、体验仅仅依存于抒情表达,难以得到更深入的开掘。

一些散文理论家从纵深方向探讨散文的可能。刘锡庆将散文中的自我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现实生活层”“情感层”“性灵层”“心灵层”“生命体验层”等。楼肇明则提出“复调散文”理论,认为散文表现的维度应该更丰富、复杂。新时期至今,散文创作总体上逐步摆脱过度抒情的弊病,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与艺术技巧的运用上不断拓展,经历了“独语体”散文重现、文化散文繁荣,还出现“新散文”“在场主义散文”“非虚构文学”等或长或短的创作潮流。

不过,散文终究还是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有别,缺少个性情感精神透视的文化历史属于学术专著,读者期待的仍然是从传统出发的散文精品,优秀的散文还需要建立在精神深度与艺术妥帖上。与虚构文学不同,散文来自作者对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作为自我的精神产品,打动读者的不是求新、猎奇,而是内在的生命意蕴,即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活诗意的准确把握。

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为何经典?就在于作家在对自我生活细节进行全方位展示过程中,贯穿着完整的生态主义理念。梭罗以十几年独特的生活方式拥抱自然,批判习俗,凭借自我生命意志,成就了生态散文经典之作。

当代散文也不乏具有生命意蕴与哲学内核的作品。比如,史铁生《我与地坛》在景物描绘、精神臆想、隐喻表达背后,升华出一种超越现世苦难的终极情怀。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借封闭的小山村,以几十篇作品描绘乡村生活,其中暗含了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我们也可以从某些回忆散文中读出伦理思想,从文化散文里读出历史背后的文化哲学逻辑。

好的散文作品,情感充沛而节制,理性思考始终在场,有着哲学沉思的气质,在宁静的艺术氛围中传达出作者对天地、世界、人性的观察、感悟与思索。

(摘编自于袆《散文创作如何走出过度抒情的困境》)

材料二:

文学写作的本身,应当是自然的、“开放式”甚至“无限开放”的。谁也没有规定散文应当怎么写,即使有这方面的理论,但“文无定法”之说始终为历代写作者所默认推崇。尽管真正能够“再出新枝”的作家和诗人少之又少。先贤大师们一直在寻求和建立独我的写作方向及范式。于今来看,我个人觉得,散文应当具备或者包含的三个要素就是真诚、自由、妖娆。

散文之所以能够绵延许久,至今还有人喜欢、继续接力的原因,就在于发自写作者“本体”和“内在”的那种具有强大辐射力与“能量”的“诚意”。这个“诚意”是写作者对整个世界的态度,就是写作者自身“修为”与胸襟、视野和识见的体现,也才构成了散文最动人和最有“体温”与“活性”的品质。

自由是指散文写作应当是宽泛的,自在的,可以倚马可待,洋洋万言,也可以斗折蛇行,小家碧玉。可以由此及彼,信马由缰;也可以自定范围,框定跑马场。文学是另一个宇宙,疆域之大之广之深,人类迄今还没有完全探索完尽,特别是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空”,仅仅是物质、信息乃至层出不穷的新科学对人的生存的影响与篡改、修正这一点,就是一个尚未被触及的领域。

散文及其他文学创作,其根本目的是呈现人类在某个历史时期生存和精神的奇崛状态和样貌,是我们用文字的方式,为自己和众生建造“档案库”与墓碑和宫殿。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具备强烈的“代入感”和“感染力”。因为文学书写的目的,就是要人自觉阅读,并在阅读当中不断获取经验或者精神上的契合力量与共鸣心。因此,任何的写作都需要“方法”,而散文乃至其他文学门类通往呈现和探究繁复之人心人性的路径就是不断地“妖娆”起来。只有把文章写得“好看”“耐看”,“回味无穷”“余音绕梁”,能够在阅读者内心掀起浪花波涛,映现现实和理想的各种奇异的波谷和境界,方才能够使得我们的散文写作具备种诱导与分享的积极力量,进而在人心中缔造出更多的奇异风景。

(摘编自杨献平《从问题到方法:我们需要怎样的散文写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抒情散文成为散文的核心部分,得到了散文创作者及研究者的广泛认可,影响了散文的创作方向。
B.汪曾祺对散文创作过分倚重抒情提出质疑,认为散文过分强调抒情性会把散文表现范围弄得狭窄。
C.刘锡庆将散文中的自我划分为五个层次,体现出散文理论家为推动散文创作向纵深发展而做出的思考。
D.散文及其他文学创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作品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和“感染力”,从而打动读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楼肇明则提出“复调散文”理论,拓宽了散文创作的深度和广度,使散文创作摆脱了过度抒情的困境。
B.《瓦尔登湖》体现出作者对生命价值与意义和生活诗意的准确把握。
C.因为“文无定法”,所以散文创作可以兴之所至,天马行空,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实现自由创作。
D.只要创作者具有足够的“诚意”,就可以创作出具有最动人和最有“体温”与“活性”的品质的作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说法不体现“妖娆”的内涵的一项是(     
A.郁达夫《故都的秋》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使文章婀娜多姿。
B.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直露显豁,汪洋恣肆,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哀痛,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C.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借封闭的小山村,以几十篇作品描绘乡村生活,其中暗含了个体与世界的关系。
D.朱自清把树影与月光交织时构成的黑白相间的优美的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激起读者无穷的遐想。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5.结合两则材料中的观点,谈一谈如果你是一个散文作家,你在创作中应该注意什么。
2023-01-0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

孔子践履“孝”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第十八章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是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叙弗伦》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帝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孝”。对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尽管每一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地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其实孔子在传述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东西,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
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所取代。
C.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中,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也”,也就是说,“述而不作”中的“述”与“孝”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
D.“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并且命题答案均以四书五经为限。
2.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上帝为每个人灵魂提供了选择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
B.“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敬意。”
C.“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D.“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艺术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而这种楼阁是如何建筑起来的?

②先拿艺术作品做实例。如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不曾留下他作诗时心理历程的记载,但我们借助心理学的知识来从文字上分析,也可以想见大概。

③他必定使用想象。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如看到寒鸦,心中就印下寒鸦的影子,知道它像什么样,这种心镜从外物摄来的影子就是“意象”。意象在脑中留有痕迹,看不见寒鸦时仍可想到寒鸦像什么样,甚至于从来没有见过寒鸦,别人描写给你听,你也可凑合已有意象推知大概。

④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原来从知觉得来的意象如此,回想起来的意象仍是如此。比如我昨天看见一只鸦,今天回想它的形状,丝毫不用自己的意思去改变它,就是只用再现的想象。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比如这首诗里“奉帚”“金殿”“玉颜”“寒鸦”“日影”“团扇”“徘徊”等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象。

⑤但只有再现的想象决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创造的想象也并非从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王昌龄的《长信怨》精彩全在后两句,这后两句就是用创造的想象作成的。人人都见过“寒鸦”和“日影”,却从来没有人想到班婕妤的“怨”可以见于带昭阳日影的寒线。但这话一经王昌龄说出,我们就觉得它实在是至情至理。从这个实例看,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⑥从理智方面看,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分想作用”就是把某一个意象和与它相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提出它来。这种分想作用是选择的基础。许多人不能创造艺术就因为没有这副本领。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画家在一片荒林中描出一幅风景画来,就是在混乱的情境中把用得着的成分单提出来,把用不着的成分丢开,来造成一个完美的形象。诗有时也只要有分想作用就可以作成。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名句就是从混乱的自然中划出美的意象来,全无机杼的痕迹。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联想可分为“接近”和“类似”两类。比如这首诗里所用的“团扇”这个意象,班婕妤第一次用它时,是起于类似联想,因为她见到自己色衰失宠类似秋天的弃扇;王昌龄用它时则起于接近联想,因为他读过班婕好的《怨歌行》,提起班婕妤就因经验接近而想到团扇的典故。

⑦“怀古”“忆旧”的作品:大半起于接近联想,例如看到赤壁就想起曹操和苏东坡。《诗经》中“比”“兴”两体都是根据类似联想。比如《关雎》就是拿雎鸠的挚爱比夫妇的情谊。因为类似联想的结果,物可变成人,人也可变成物。

⑧这两种都属于象征。象征的定义可以说是:“寓理于象。”《长信怨》一诗中的“昭阳日影”便是“象”,象征皇帝的恩宠;“皇帝的恩宠”是“理”,但如果我们一定要把它明白指为“皇帝的恩宠”的象征,又未免以迹象绳玄渺了。诗有不可以解说出来的地方,不可以言传的全赖读者意会。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

材料二:

柳宗元有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这段话提出了一个思想,自然景物要成为审美对象,要成为“美”,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去“唤醒”它,去“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外物是不依赖于欣赏者而存在的,但美并不在外物。或者说,外物并不能单靠了它们自己就成为美的。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

一般人之所以容易接受美是客观的观点,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看到物是客观的,因此他们觉得物的美当然也是客观的。这座山是客观的,那么这座山的美当然也是客观的。这里的错误是把“象”与“物”混淆起来了。在审美活动中,我们所面对的不是“物”,而是“象”,“物”的有用性以及它的自然科学属性是不被注意的。审美观赏者注意的是“象”。在审美观赏者面前,“象”不等于“物”。一座山,它作为“物”,相对来说是不变的,但是在不同的时候和不同的人面前,它的“象”却在变化。“物”是实在的世界,“象”是知觉的世界。竹子是“物”,眼中之竹则是“象”。“象”是“物”向人的知觉的显现,也是人对“物”的形式和意蕴的揭示。当人把自己的生命存在灌注到实在中去时,实在就有可能升华为非实在的形式——象。这种非实在的形式是不能离开人的意识的。

这正是朱光潜一贯强调的观点。朱光潜谈美,总是一再强调指出,把美看作天生自在的物,乃是一种常识的错误。他指出,“象”不能离开“见”的活动,有“见”的活动,“象”才呈现出来,所以美的观赏都带有几分创造性。

(摘编自叶朗《美在意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的想象经过再现、创造就可以唤起意象,从而建造出内心的空中楼阁,借此来慰情遣兴。
B.创造的想象可以分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而分想作用是选择的基础。
C.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分为“接近”和“类似”两类,“怀古”“忆旧”作品属于接近联想。
D.柳宗元认为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须用“意识”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从而成为审美对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光潜引用陶渊明的诗句是为了论证分想作用的重要性,引用王昌龄的例子则是为了阐述经验联想的内涵。
B.诗歌中所体现的情感,实际上是因为外“物”经过了诗人的“象”化,是不可以言传的,全赖读者意会。
C.因为“物”是客观的,相对来说稳定,而“象”是主观的,是变化的,所以“物”和“象”不能等同视之。
D.朱光潜谈美,一再强调外在的“象”不能离开审美主体的“见”的活动,这与柳宗元的观点异曲同工。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A.元代诗人张可久的《折桂令·九日》中“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中的“寒鸦”是借创造的想象创作的。
B.《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两句与《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都属于类似联想。
C.张若虚的《春江花夜月》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就是从混乱的自然中划出美的意象来,全无机杼的痕迹。
D.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十二日夜记梦》中的“月夜”“松岗”是因为作者的“见”的活动而成为审美对象的。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及特点。
5.宗白华先生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比较多,比如徐增《而庵诗话》里提到,诗是人心灵的一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许多诗人的诗品与人品是统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屈的典型。

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诗品高洁,而人品卑劣。读其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败类。

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赋》中,描述自己对功名的蔑视之情。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屹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俨然以御敌英雄自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敌。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

(节选自《浙江人文大讲堂——诗品与人品》,有删改)

材料二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材料三

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当前正处于价值转型期,诗歌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人性价值、道德价值、文化价值都在变化,如何创造高格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命题。

有一些路径有助于诗人提高境界,创造高格。比如,人可在“事”上磨,从“自我”走向“人类喉舌”。21世纪以来出现的废话体、垃圾派、口水化写作,以及“梨花体”“乌青体”等,大都是聊以自慰的“呻吟”。这些诗有“合乎自然”的一面,容易引发热潮,但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转眼烟消云散,谈不上“人类喉舌”。“人类喉舌”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事,而且是千千万万人的事。王阳明说:“人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诗的意义、价值、梦想都诞生在诗人做“事情”的过程中。“事”中有“情”,有“生命意志”,有“欲”。“事情”关乎实践,关乎意境之“意”。王国维“境界说”提出的“合乎自然,邻于理想”的两个维度,要求诗歌不仅关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写出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合乎自然”,即合乎“人性的本然”,“邻于理想”,即靠近“理想人性、理想人生、理想社会”。只有契合这两个维度,才能写出“历史的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诗人不是一劳永逸的“职业”,“邻于理想”就要求诗人永远行走在路上,永远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摘编自宋湘绮《新时代诗歌应提高境界,创造高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等由来已久的说法,说明我们一直在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B.21世纪以来出现的诗歌都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往往缺乏对千千万万人的事的关注。
C.材料二中提到的杜甫的“君子”品格和创作的诗歌,所体现出的人品与诗品,可以全面论证材料一中的观点。
D.材料三认为诗人诗歌创作既要“合乎自然”,又要“邻于理想”。这里“理想”的含义与材料二中的“君子”品格是相同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词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表现为比个人的乡愁更为强烈的家国荣誉。
B.朱熹认为杜甫等“君子”尽管遭遇各不相同,但他们都“磊磊落落”,在诗词中体现出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C.《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诗句,主要表达诗人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民族血脉的薪火相传,它孕育了家国情怀。
3.创造诗歌高格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怎样才能创造出高品质诗歌?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