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观(1049-110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注】。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鹓鹭:谓朝官之行列,如鹓鸟和鹭鸟排列整齐有序。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以“乱”写花之纷繁,“碎”表莺声盈耳,凝练地写出春景的生机盎然,隐约有乐景衬哀情之感。
B.上片后四句由景及人,刻画了作者衣带渐宽、形体消瘦的形象。“空”字更显孤寂悲戚,余味无穷。
C.下片运用反问的手法写曾经西池会上的好友,而今早已不在。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朝廷的不满。
D.本词由春景触发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跨越时空,由今而昔,再由昔而今,情感一波三折,含蓄蕴藉。
2.“愁”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思绪,古人喜欢用“水”来喻愁。本词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都有此类诗句,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异同。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为学

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乙)劝学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1.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填涂三处。
然负此A自放B喜从C滑稽D饮酒者E游F旬朔之间G把卷H无几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句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旦旦而学之”与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
B.“子何恃而往”,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吾谁与归”的句式结构不同。
C.“西蜀之去南海”,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去”意思不同。
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与《论语》“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意义不同。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彭端淑认为天资不高的人,只要勤于学习,久而久之,也能有所成就;而天资聪敏的人,如果自暴自弃,不学无术,也将与昏庸者为伍。
B.彭端淑用蜀僧一贫一富,贫者仅恃一瓶一钵,富者可以买船而下,结果贫者至南海而富者不能至的故事来说明人贵立志事在人为的重要性。
C.秦观在《劝学》中讲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开始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远不如从前。这和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感受不相同。
D.秦观在《劝学》中说到他荒怠了学业后,看到孙搴答邢词中的句子,深表赞同,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的句子,编为《精骑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2)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
5.请概括秦观荒怠了学业的原因,谈谈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2024-04-1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语文试题
19-20高二下·山东潍坊·阶段练习
名校

3 .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下列对《鹊桥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纤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
B.上片第三句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之清幽,牛女相距之遥远;“暗渡”既点“七夕”题意,又紧扣“恨”字。
C.下片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
D.下片末两句以振聋发聩之笔,否定了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2.下面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纤云”变化出优美图案,“飞星”传递着离愁别恨,可谓“化景物为情思”。
B.“金风玉露”描绘出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显示出这对爱侣心灵的高尚纯洁。
C.作者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歌颂了坚贞诚挚的爱情,表达了“欢娱苦短”的主题。
D.本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赋予一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感人肺腑。
2020-04-04更新 | 32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一中2019-2020高二下学期语文测试题(新高考文言文专项)
4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B.“醉花阴”与“声声慢”都是词牌名,这两首词都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
C.宋代词坛呈现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尤其秦观的词深婉而疏荡,与周邦彦的富艳精工、李清照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各超婉约词之顶巅。然而在“淡语有味”“浅语有致”“轻巧尖新”“姿态百出”方面,周邦彦是不及秦观、李清照的,故明、清人推秦、李为婉约宗主。
D.李清照生活在南北宋过渡时期,南渡以后词风由明丽而变为凄清。
2020-07-16更新 | 30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草际鸣蛩①,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②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③,霎儿雨,霎儿风。


【注】①蛩(qióng):蟋蟀。②浮槎: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③甚霎(shà)儿:“甚”是领字,此处含有“正”的意思。霎儿:一会儿。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纤云弄巧”,既写出了初秋夜空轻盈多姿的美丽,又将纤云与织女之巧联系了起来,形象地烘托了织女的美丽和聪慧。
B.《鹊桥仙》这首词主要运用叙事、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C.“草际鸣蛩,惊落梧桐”,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极写JLH万籁俱静的环境特点,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D.《行香子·七夕》整首词幻想与现实结合,天上人间遥相呼应,境界奇丽,曲径通幽,写透了青年男女的离愁别恨。
2.这两首词同是写七夕,但是却情致不同,各有一番风味。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1-01-30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千秋岁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西池:作者与诸同僚聚会之地。②鹓鹭同飞盖:指作者和同僚一同乘坐着车辆飞驰于大道。
                                                                        千秋岁
                                                                        宋·黄庭坚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注]①这是黄庭坚被贬宜州,经过衡阳时,追和秦观遗作《千秋岁》的作品。②鸣珂: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③兔园:汉梁孝王园,指代朝廷。④虎观英游:虎观,泛指宫廷中讲学处。英游,英俊之辈,才智杰出的人物。
1.以下哪首词的风格与秦词完全一致(     
A.《声声慢》B.《念奴娇·过洞庭》
C.《桂枝香·金陵怀古》D.《念奴娇·赤壁怀古》
2.以下关于两首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花影乱”写出了花落之景凌乱凋敝,表达内心的惆怅。
B.秦词表达出沉痛悲苦之情绪。
C.“人不见”“人已去”都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相聚分别后的孤独。
D.第二首词是黄庭坚追随秦观,聚会相和的词作。
3.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云:“少游词寄慨身世,闲情有情思。”又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有人认为下面一首黄词追和之作稍逊于秦词,结合两首词,谈谈你的看法。
2022-11-2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②,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1068-1077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一个春天,作者乘兴游览了一座村庄,被村野风光所感染,创作了此词。②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徜徉中,词人被一处色彩缤纷、春意盎然的小园吸引,不觉停住了脚步,小园虽小,却繁花似锦,充满生机。
B.下片描写移步换景,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风光如画;后三句,地点已转到田野之中,写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比起写小园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
C.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上下片整齐对称,组成两幅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
D.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壮阔雄浑,抒情豪迈奔放。唐、五代以来,词多写男女之情夫妇之爱,像这样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
2.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析。
2021-03-06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2021学年高三3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①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②碧桃,又名千叶桃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读者面前。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诗人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C.“不道春难管”,跟上一句构成对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却不能长留在人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惋惜和无奈之情。
D.本诗为一首咏物诗,仕途不顺的诗人以碧桃自喻,从中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2.“乱山深处水漂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蒋颖叔帅熙河(其二)

秦观

天马葡萄隔玉门,汉廷谁更勇如尊

行台晓日屯千骑,祖道春风属一樽。

莫许留犁轻结好,便令瓯脱复游魂。

要须尽取熙河地,打鼓梁州看上元。


【注】①熙河,路名,治所在今甘肃临洮,曾在吐蕃、西夏等少数民族控制中,后收复,置熙河路经略安抚使。②天马:古西域国大宛马。③尊:指汉代勇士王尊。④行台:大臣出巡所驻之处。⑤留犁:古时匈奴人使用的饭匙。⑥瓯脱:边地屯戍之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以“天马”“葡萄”等具有西域色彩的意象,将思绪带到遥远的边地。
B.第三句中“屯千骑”写出行台军队的威风,“晓日”为画面增添明亮色彩。
C.第四句主要描写送别的场景,用“祖道”点明送别,用杯酒以壮行色。
D.这首诗虽有依依惜别的伤感基调,但整体上是慷慨激昂、令人振奋的。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1-03-10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三首

秦观

其一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团月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前两句由霜寒二字领起,不需点出“秋”字,而题意自在其中。
B.第二首前两句写碾茶烹茗、课儿读书两件家庭琐事,自有闲适情趣。
C.两诗都写秋夜,而地点有别:一为夜行于大运河上的舟中,一在家里。
D.两诗写的都是琐细的生活题材,但观察都细致入微,语言清新动人。
2.这两首诗表达情感的手法有同有异,请结合诗歌简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