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最近,教材插图出现的问题引起了热议。从网上流传的资料来看,主要问题不在于插图绘制的技术,我暂且不将插图的失败简单地归结为作者有意为之和有关部门监管不力,而是想从美学上分析出现此类问题的深层原因,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进化论美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对美的偏好在人类完成进化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一直保留在遗传基因之中,人类在美的判断上具有很强的共识,这种共识可以超出文化的限制。当然,还有文化习惯。正因为如此,生活在不同文化圈子中的人的审美观有所不同。与生物法则适用于全人类不同,而且会体现出时代的差异。除了生物法则和文化习惯之外,个人策略也是影响审美偏好的重要因素。尽管人人都爱美,人们在对美的追求上付出的行动似乎没那么坚决。在真假和善恶问题上出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在美丑问题上出错引起的后果就明显没有那么严重。正因为如此,就是所谓的个人策略。人们在一些艺术作品中观察到的以丑为美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这种个人策略的体现,而是表明自己的个性。

在大众审美领域,起作用的是生物法则。这一点在面向全球销售的产品中,已经体现得非常明显,多半限于小众和精英审美领域,而且观众或者消费者有充分的选择权。在澄清了影响审美判断的不同因素之后,在应该运用生物法则和文化习惯的领域,运用了个人策略。这次出问题的是小学教材插图,它就不属于标新立异的精英艺术,因此不宜采取标新立异的个人策略。

(摘自彭锋《从教材插画事件看不同领域的审美适用性》,有删改)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孟子曾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对于美育下的审美培养而言,所谓的规矩便是审美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对于尚处童蒙时期的青少年更是如此。也就是说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正处于审美规矩的传授阶段,在此阶段上并非没有个性化的参与,正是有对这些规矩理解上的个性化,才会有后来审美和创造上的的出现。

那么这些青少年美育的规矩是如何来的呢?这些代表审美形式和认知方式的规矩并不是依靠一些专家和插画制作人员凭空想象就能确立起来的,而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这意味着只有对青少年的教育有着充分的实践经验和总结,才能用适当的表现形式进行有效的美育。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联系群众的实践观,这里的群众主要是青少年儿童,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这种插画的制作呢?教材插画的制作首先在内容上应该严格限定在青少年认知的边界之内,而不能将成人的理念混入从而模糊了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界限,这是任何教育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其次插画应当具有教育属性的审美意义,插画理应用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能够接受且乐于接受的表达形式进行创作,而不是拿出阳春白雪的派头来进行孤芳自赏式的插画生产。

(摘自张晶《从教材插画事件谈青少年美育的方向路径》,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教材插图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插图绘制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插图所体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问题。
B.人们在一些艺术作品中观察到的以丑为美的现象,是审美个人策略的体现,目的不是展示美
C.对于处于童蒙时期的青少年而言,审美培养的本质在于培养其审美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而不是个性化的审美偏好。
D.任何教育内容都应限定在青少年的认知边界之内,不能混入成年人的理念,以此来维持青少年审美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材插图属于大众审美领域,起作用的是生物法则,学生没有充分选择权
B.在真假和善恶问题上出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所以人们在对真和善的追求上付出的行动比人们在对美的追求上付出的行动要坚决。
C.青少年的美育教育正处于审美“规矩”的传授阶段,正是有对“规矩”的个性化理解,才会出现后来的个性化审美和创造。
D.如果对青少年的教育没有充分的实践经验和总结,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青少年的审美需要,就不能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美育。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的观点的一项是(     
A.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B.法则可以避免错误,却绝不会赋予美。
C.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D.巨匠是在严格的规矩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教材插画事件出现后,有人以“审美就是个性化的”为说辞替问题插画辩护,请结合材料对这一行为做出评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相互斗争过程中,不断借鉴、吸取、融合中国古代丰富的哲学、文学、地理、天文、佛学、道学、儒学以及诸子百家学说的精华,形成的传统医学独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和疾病观。中医药文化内涵丰富,涉及医道、医理、医术,包含精神文化(如大医精诚、天人合一、致和尚中等核心理念)、行为文化(如维护整体、自然顺势、善治未病、平衡阴阳等行为方式)和物质文化(如器物形态、建筑环境和品牌形象等)。中医药文化传承处在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中,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的流变性。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不离宗,中医药文化传承,要坚守中医药核心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发挥其引领作用。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继承性传承,体现为传承者和文本的沟通,如对中医经典的研习,体现为传者和承者的互动,如对老中医、中药专家的经验传授和临床实践带教等。师古不泥古,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创新性传承,体现在对中医古籍文献研读的新理解、对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中,如屠呦呦基于《肘后备急方》,改善实验方法,成功提取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等;体现在师承式传承和学校教育中,是传者和承者在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不断互动后的一种超越;体现在承者不断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创新中医药的理法方药,提升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时代应用价值与活力,推动中医药的产业发展,服务人类健康。

——摘自《中医药文化传承战略思考》

材料二:

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在同疾病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人类健康贡献了古老的知识和智慧。但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传统医学多趋于萎缩或被替代,唯有中医药保持着绵延不息的生命力,成为世界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根本原因在于中医药具有整体观念的理论内核、原创性的辨证思维以及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

中医药学整体观念受到古代哲学气论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内核,对当今世界复杂疾病的诊疗将产生深远影响。其一,它将人自身视为统一和完整的整体例如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相互协调、相互为用;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将人体功能完美自洽。其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观深刻阐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三,人具有社会属性,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的精神情志和生理机能产生影响。其四,人的灵性与身体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从四个层面对人进行了深刻把握,即人体本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心身和谐。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的本质概括。辨证与论治是中医防治疾病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前提,根据中医理论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关于疾病本质的正确诊断结论,中医学在演进的过程中发展出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八纲辨证等辨证方法;论治则是针对辨证已经判断出某一病证的病邪性质和病变部位之后拟定针对性的治法治则,选择合适的处方,斟酌用药。目前,中医学辨证论治和西方医学辨病论治相结合的模式是研究的热点和关键。中医辨证思维讲究整体、注重变化和个体化的诊疗,根据每一位患者体质状态,所患病证的不同阶段,不同状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调理。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辨病有机结合,对治疗多因素、复杂性重大疑难疾病具有优势,能够推动中西医学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中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

开放包容是中医药学科奠基的思维起点。中医药萌芽之初,知识形态表现为零散、模糊的医疗经验,《黄帝内经》吸纳了秦汉以前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历法等多学科的成果,其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实际上,两千多年医学史演进过程中,中医药学正是凭借其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充分地与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包涵的多学科进行知识互换,广泛地吸收融合各领域的发展成果,从而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文化、技术基础。如中医学术发展史上蔚为可观的金元四大家学术争鸣,即受到了宋代主流思想理学的影响;而金属针具之所以发展成为针灸操作的主要器具,与当时冶铁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开放包容是中医药学科变迁的直接因素。近代百年间,西方医学思潮大规模传入,中医药面临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变革,中西医之间的论争与争鸣成为了当时医学界的核心问题,而改良中国医学的主张成为了近代中医发展的新趋向。沟通中西医、参合中西医、取长补短、择是而从等具体主张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几乎所有提倡改良中医的人士都主张或不反对吸收西医的长处。中医药继承了传统医学理论的精髓,同时不断融汇新知,在自身内部及其他异质医学之间交流互鉴,不断丰富完善。

摘自《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根本遵循》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药文化是在与疾病的相互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其传承处在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中,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的流变性。
B.屠呦呦改善实验方法,成功提取青蒿素,说明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继承性传承、创新性传承、师承式传承。
C.辨证与论治是中医防治疾病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前提;论治是拟定针对性的治法治则,合理用药。
D.凭借其开放包容的品格,《黄帝内经》吸纳了秦汉以前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历法等多学科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医药发展的动力或生命力,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改良中国医学”并不是全盘接受西医的做法,对此中国医学界人士要有清醒认识。
C.中国古代自然、社会科学知识,甚至冶铁技术都可为当代中医药学科发展提供营养。
D.广泛吸收,取长补短、择是而从等主张都体现了中医药学科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医药文化传承”观点的一项是(     
A.张仲景为了治疗大范围瘟疫,他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撰写完成《伤寒杂病论》。
B.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盛赞扁鹊医德高尚。
C.“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对中医药的起源及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D.钱乙受《颅囟经》“小儿纯阳”之说的启示,结合其临床实践写成《小儿药证直诀》。
4.材料一在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总结,中医药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中医药在“防、治、康”各个阶段一体化参加抗疫并取得显著成绩,“场场不落”。请结合材料二谈谈疫情当下该如何保持中医药的生命力。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脸识别究竟是如何识别人脸的?要探究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明白,人脸识别的原理是啥。人的面部每天都会发生变化,今天可能长了个粉刺,明天可能多了点眼袋,面部表情也会时时发生变化,牵动脸颊、眼角等部分肌肉的改变,但这些变化并不会导致手机对你“翻脸不认人”。人脸识别之所以不会受到这些因素干扰,是因为识别的关键是通过对局部“细节”信息的充分收集,进而判断出“整体”人脸的身份特征。

人脸识别是基于面部的特征点进行检测。因此,只需将你的面部信息完全复制,从理论上说,就可以对你的设备进行解锁。这就是央视新闻中提到的,将人脸信息3D打印成面具之后,戴上面具就可以解锁他人手机的原因。

与指纹和数字密码这另外两种常见解锁方式相比,人脸识别的安全性处于中间位置。指纹信息由于是二维信息,最容易泄露。此前就有通过别人露出大拇指的高清照片,盗取别人的指纹进行解锁的新闻。除此之外,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物品,也容易留下自己的指纹痕迹。而数字密码由于有解锁次数限制,多次尝试错误之后会自动锁死机器,反而在各种解锁方式之中,显得最为安全。

通过打印3D面具对他人的设备进行解锁之前,必须得到他人精确的面部信息,而获取他人的面部信息,现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的面部是立体的,信息量是三维的,不是简单地拍一张照片就可以得到这些信息。

不过,随着最近技术的发展,我们越来越需要注意个人的面部信息安全。2019年,某科技公司推出的设备就拥有一项新的功能:用户可以在获取二维平面信息的同时,测出垂直镜头方向的深度信息。利用这种三维的信息获取方式,用户手持装有激光雷达的设备,就可以扫描人脸的信息。

要获得一个能够用于制作3D面具的人脸模型,往往需要专业的扫描设备进行多次扫描,还需要你一动不动坐着好好配合扫描过程。因此目前普通设备扫描得到的人脸面部信息,受限于扫描的分辨率,暂时还不能满足高精度人脸3D打印的需要。但这也提醒了我们,必须重视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

(摘编自《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材料二: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鼓励创新,拥抱技术进步,同时也需要深思:人们对技术的使用方式决定了其作用的性质。技术是把双刃剑,如何让其在有利于文明进步、有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上披荆斩棘,而不是反伤人类。

现阶段的变脸术还有我们可以捕捉到的瑕疵,比如眨眼频率不自然、耳朵头发细节融合突兀、皮肤边界明显等。但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人脸计算模型与真实数据的进一步耦合,这些问题终将得以解决。科幻小说中的场景并不遥远,人工智能带来的种种炫目功能会进一步冲击我们的认知。

而我们,准备好了吗?

厘清技术发展带来的法律、经济、伦理风险迫在眉睫。首先,技术带来的挑战需要通过技术来应对。从控制深度造假源头上说,需大力开发电子认证、数字签名等技术,让每一个被制造的视频或者图像标注信息内容和来源,在某种程度上可追踪、可查询。

加强对变脸检测技术的研发。使用人工智能时代的研究思路检测变脸视频、照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现有换脸技术都存在缺陷,如基于生成性对抗网络技术的变脸视频往往不具有实时性,可通过人工实时指定交互来加强检测。现阶段这一小技巧可直接应用于金融领域的网络视频认证。

其次,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立法层面规范技术发展。2019年4月20日,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对AI换脸做出规范。此外,还要加强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制定和推广。通过对深度学习网络、人工智能芯片等技术的规范,从根源上加强监督引导。

再次,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要加强对使用主体的监管。对于使用此类技术开发娱乐、商业等应用的公司要密切关注,实施行业准入审核;加强对新闻类网站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尽快普及AI造假识别知识;鼓励学术界和企业界建立技术联盟,共同合作,共享最新技术信息,及时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反馈;面向大众建立交流平台,普及基础知识,揭开人工智能“易容术”的神秘面纱。

尼尔·波斯曼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中写道:“我们像魔术师的学徒一样,在信息洪流中被冲得晕头转向……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垃圾,它不能回答人类面对的大多数根本问题……”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人类使用技术的初心应是辅助人类,而不是反之。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应当有益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社会发展。

(摘编自《半月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探究人脸识别究竟是如何识别人脸的,最重要的是探究人脸识别的原理,人脸识别通过充分收集局部“细节”信息,就判断出“整体”人脸的身份特征。
B.只有解决变脸术之中的各种瑕疵,才能够让变脸术有利于文明进步、有助于社会发展。
C.加强对变脸检测术的技术研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最终能够揭开人工智能“易容术”的神秘面纱。
D.因为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面部特征进行检测,所以人脸识别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也就是如果能够制作出与他人面部特征一样的面具,即可解锁别人人脸识别的手机。
2.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川剧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属于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B.我戴着面纱和镶着假钻的头缀,参加这场期待已久的化妆舞会。我知道这将是我惟一的机会,与你熟悉却又陌生地相对。……你终于温柔地走向我,赶走了灰姑娘的自卑。
C.春节期间,在云南工作的王姑娘通过刷脸,成功购买了一张前往石家庄的机票,终于在大年三十那天与家人共度除夕。
D.据警方通报,犯罪嫌疑人利用李某的身份证复印件,从张某的银行卡里转走了将近50万元。
3.材料二论证结构是怎样的?请简要说明。
4.趋利避害,是人们科技进步必须遵循的原则,请结合材料,以“机器人”为例,谈谈你的看法。
2023-01-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并不是说我们不准备写精英和经典的思想史,我只是说要注意思想家的知识、思想与信仰背景有些什么,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过去的思想史只是思想家的思想史或经典的思想史,可是我们应当注意到在人们生活的实际的世界中,还有一种近乎平均值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作为底色或基石而存在,这种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真正地在人们判断、解释、处理面前世界中起着作用,因此,似乎在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与普通的社会和生活之间,还有一个“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而这个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延续,也构成一个思想的历史过程,因此它也应当在思想史的视野中。

所谓“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描述的并不完全是“小传统”,这里,我特别希望读者不要用“大传统”与“小传统”这两个可以二元对立的词语来划分思想史的叙述对象,也不要用所谓的“民间思想”或“民众思想”来理解我所说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因为我所说的“一般知识与思想”,是指的最普遍的、也能被有一定知识的人所接受、掌握和使用的对宇宙间现象与事物的解释,这不是天才智慧的萌发,也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也不是最底层的无知识人的所谓“集体意识”,而是一种“日用而不知”的普遍知识和思想,作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知识与思想,这些知识与思想通过最基本的教育构成人们的文化底色,它一方面背靠人们不言而喻的终极的依据和假设,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理解,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解释与操作的作用,作为人们生活的规则和理由。

(摘编自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

材料二:

日常与历史记载是“八字不合”的。传统的历史记载倾向于记录那些不同寻常的突发事件和重大转折,比如“崔杼弑其君”,以及大人物的重要言行,比如“唐太宗君臣论治”。普通人喝酒唱歌属于日常,而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为赵王击缶,就属于由外交活动引发的政治事件,因为这关乎国家体面,甚至秦赵两国关系的走向。而永和九年春那一场曲水流觞的兰亭盛会,则因王羲之的绝妙书法被赋予了崇高的美学和文学意义而得以流传。传统历史记载中,如果没有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加持,“日常”是看不见的。“日常”就像阳光、空气和水,它与生命同在,却与历史记载求新、求异的传统追求相左。一个时代一般性的思想状况——大多数人想什么、信什么,基本是缺失的。记录者之所以忽略日常,是因为那是家喻户晓的,不认为有说明、记录的必要。可是对现代读者来说,古人的“不言而喻”却早已变得完全陌生,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才能弄清楚的。

“日常生活”是所有日常中最寻常、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一是“生活的日常”,即所谓“寻常日用”,包括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在“生活的日常”中,我们关心古人物质条件和生活习俗的演变,关注变化的实相与原因——刘伶“千杯不醉”,李白“斗酒诗百篇”,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还没有蒸馏酒,酒精度太低了。刘伶与李白酒量如何,得拿一瓶二锅头试试才知道。汉文帝听贾谊讲课,听得动心不觉“前席”,因为他们都跪坐在席子上。从席地而坐到高桌大椅垂足而坐的变化,发生在由唐到宋的几百年中。

另一种“日常生活”是“生命的日常”,我们关注人的生命轨迹,对同样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古代的人们投注理解与同情。在任何时代,当一个新生命诞生,父母等亲人都会为孩子祈祷——不求大富大贵,但愿平安顺遂,“平安顺遂”就是希望孩子能过上平凡朴素的生活。然而,一个简单的“平安顺遂”所包含的内容却千差万别。首先,性别不同,平安顺遂的内容不同,在传统时代,性别对生命的限制要远远超过现代。其次,性别相同,时代不同,平安顺遂的内容也不同。比如,在整个传统中国,除非垂帘听政、出家或者当妓女,女性进入公共领域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又比如,宋代以前,父亲是谁比儿子有怎样的成就更重要;到了宋朝,一个男人的父亲是谁对他的前途而言,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这个男人是否会读书。书念得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绝非黄粱一梦,这是因为有了更为开放的科举制度。最后,性别相同,时代相同,社会阶层不同,平安顺遂的内容也不同。魏晋时期,王谢高门子弟的平安顺遂除了褒衣博带、“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潇洒优雅外,还要承担维护家族地位的责任,关键时刻必须能承担起政治责任;而同时代,一个士兵之子的平安顺遂就是平安地活下去,不要太早战死。

“生命的日常”更多地受到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的限制。在任何时代,无论男女、阶层,平凡而幸福地过一生并非一桩易事。尽管我们每天会在发达的网络平台上看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消息,但我们绝对不是史上最可怜的一个群体。处在时势的裹挟之中,在制度的规定之中,在自己欲望的驱使之下,有海量信息供给的当下,我们更可能是史上最知情的群体。

(摘编自赵冬梅《人生代代无穷已,两种日常达古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想家的思想史或经典的思想史,常常忽略人们实际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无法真正地解说人们如何判断、解释、处理他们面前的世界。
B.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常处于“日用而不知”的状态中,它不是天才的智慧,也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却被普遍认可与接受。
C.日常琐屑之事,会因当事人是大人物或事关国家形象、国家民族命运等而记录于史册,从而形成传统历史的突发事件和重大转折。
D.传统历史的记载里,完全没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思想,因为这些思想琐碎而平庸,与历史记载求新求异的传统追求相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谈论了历史的写法,材料一谈的是思想史,材料二谈的生活史。关注寻常生活,重视普通人的思想认知,是这两篇文章内在的相通之处。
B.材料一提出“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为的是区别过去的思想史所记录的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为的是追寻更有理性因而更清晰、更先进的思想。
C.汉文帝听贾谊讲课不觉“前席”,语出“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既可以读出他们席地跪坐的日常细节,也可以读出汉文帝爱听鬼神之说不愿听苍生之论的史实。
D.“生命的日常”更好地呈现了一定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氛围中的人的生命状态,是历史情境中的人们的生活真相,因而,观察“生命的日常”有助于理解历史。
3.下列选项,能纳入“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一项是(     
A.苏轼《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B.张载《横渠语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C.房玄龄《晋书•傅咸传》:“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D.班固《汉书•高帝纪上》:“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4.《礼记》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表述,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亲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合理性。
5.材料二是《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一书的序言。“烟火气”近来备受关注,多被书写,请结合材料谈谈此类书写的意义。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某国际大牌推出了一款黑色中长半身裙,售价高达29000元人民币,但有网友发现,这款裙子神似中国的马面裙。该品牌强调其采用了标志性的廓形,是一款全新的优雅时尚的单品,却只字未提马面裙。尽管国内质疑该品牌文化抄袭的声音四起,但品牌官方至今没有表态,只是在中国市场内默默下架了这款新品,国外的网站上这款裙子在继续售卖。有媒体认为,这波操作难以被界定为抄袭,只能冠以文化挪用

在这一事件中,不少人被科普了马面裙的概念:马面裙,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以绳或纽固结。马面裙的风格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的秀丽质朴,其结构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此前,也有不少国际大牌借鉴中国元素,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出现在巴黎、米兰、伦敦的时尚舞台上,1981年戴安娜曾经穿过红色的马面裙,当时的新闻稿写的是中式刺绣裙。这些借鉴参考,在文化领域并不少见,是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喜爱和推广,为国人所乐见。

要想让我们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就需要主动去发现。在此之前,许多国人并不了解马面裙。争议事件发生后,众人才知道,这种款式不仅凝结了古人的实用智慧和审美情趣,更具有十足的现代感,只需稍加改良点缀,便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时尚单品。

文化交流与元素借鉴本来就是一种双向奔赴,韩国端午祭申遗等文化抢注事件一直让国人耿耿于怀,此次被挪用则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不过,与其停留在口头的抗议,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投入到民族文化的整理中来,寻找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传播的方法。

(摘编自张晓涵《文化挪用,应让公众更关注传统文化守护》)

材料二:

文化挪用是指处于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将其他不属于自己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符号特征挪用的行为。根据内涵的不同,文化挪用可被归为实物挪用非实物挪用,前者通常是指对有形物体的占有,而后者更为抽象,通常表现为内容挪用和主题挪用。内容挪用指某文化中的文化成果被其他文化中的创作者借鉴、利用,又可具体分为风格挪用和母题挪用,两者都指异文化对本文化中文化成果的挪用,只不过前者会主动地表明挪用对象的出处并以此进行自我标记,而后者则是利用异文化的符号与象征来创造性地再现本文化。而主题挪用指在文化塑造中有意地借用其他文化中的个体与机构。

对于文化挪用的批评者来说,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特别是文化挪用本身所具备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等特征让人将其视为是刻板印象的输出。但是,文化传播是从符号开始传播的,即文化传播的第一步永远都是符号化与片面化的。这在好莱坞电影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符号化的目的是便于传播与记忆,只有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才能使得更多处于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

在对文化挪用进行讨论时,要避免绝对原创性的误区,避免陷入保守主义与自闭义。一种文化若想进入世界舞台,就必须以适合其传播的形式进行改造,以适应不同化。马克思曾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即用世界性文学来包容所有在其自身文化之外出现与发展的文学作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世界文学能够包含任何影响力超出本土文化的作品。作为日益成为学术关注重点的世界性文化全球性文化,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内在的地方性,即在全球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具体而为之的,而是各个文化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产物。简而言之,每一种文化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对立的产物,如果想要自身文化在世界体系中获得发展与尊重,就要让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其他文化中的特殊性相交流,使其特殊性发展为普遍性。

当下,中国文化实践坚持文化自信。我们既要注意文化挪用的负面意义,也要看到其背后所承载的积极意义,善用文化挪用,在彼此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与文化星丛中的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傅满洲”“陈查理式的想象,促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欣赏,以符号为载体,各文化共同参与编码与解码,实现文化走出去文化自信

(摘编自徐冠群《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跨文化传播语境中文化挪用的积极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国际大牌面对网友的抄袭质疑,虽然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在中国市场下架了这款新品,部分媒体认为这不是一次“文化挪用”而是抄袭。
B.在此次风波之前,国际大牌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参考并不少见,这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与推广,为国人所乐见。
C.此次争议事件推动了国人对马面裙的认知,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凝结古人智慧和审美的服装款式也能成为当下的时尚单品。
D.好莱坞电影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说明文化传播的第一步永远都是符号化与片面化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二关于文化挪用的分类,材料一中引起争议的某国际大牌的行为是非实物挪用中的主题挪用。
B.对于文化挪用的批评者来说,文化挪用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使其不断输出刻板印象,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因此,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
C.只要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就能引发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文化的持续输出。
D.若想进入世界舞台,中华文化必须经过适合其传播的形式改造,以适应不同文化,在欣赏、学习、沟通中获得发展与尊重。
3.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行为中不属于“文化挪用”的一项是(     
A.美国迪士尼公司将中国传统剧目《花木兰》改编成动画片,将原始版本中的核心主题“尽忠尽孝”演绎为女性解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主题。
B.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向全世界展示疫情之后武汉人真实的生活现状。
C.伏尔泰将元代戏剧家纪君祥所创作的《赵氏孤儿》改编成为欧洲经典剧目《中国孤儿》,借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符号来宣扬启蒙精神。
D.美国网飞公司翻拍刘慈欣的科幻巨作《三体》,起用欧美当地演员饰演原著中以中国人为主的主角群体,讲述超越时间、文化和种族边界的故事。
4.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5.面对文化挪用,中华文化应该如何实现突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塑造的新文明类型是在中国的时空场域下出场的,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关问题的中国解答。从逻辑上讲,它首先是一种中国式的新文明类型;而从唯物辨证法来看,任何个别中都包含着一般,因而中国式新文明类型一经出场就必然具有某种世界性的意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具体表现形式多样,但其在本质上指向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度危机及其重大调整,这同时也决定性地意味着以“历史的终结”为口号的西方现代化道路及其文明形态的深度危机和重大调整。从全球发展来看,这一深度危机表现为零和博弈思维以及弱肉强食的国际秩序、单边主义的全球发展方案因失去生产方式支撑而难以继续维持;这一重大调整则表现为合作共赢思维以及和平共处的国际秩序、多边主义的全球发展方案日益成为当今时代的必然选择。在如此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呼唤着一种新的文明类型的出场,而中国创造的新文明类型因具有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截然不同的性质而受到当今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这同时也深刻表明,与西方通过暴力输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方式向全球强制推广文明的方式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塑造的新文明类型之所以能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是人类基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性而作出的自主选择。

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开拓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也构成当代全球发展大变局、大调整、大转换的内在动力。由于这种新文明类型是建立在中国这一最具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基础之上的,因而它必然向所有渴望和平发展的民族和国家敞开怀抱;由于这种新文明类型是建立在对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充分借鉴基础之上的,因而它的出场范围就不会仅仅局限于华夏大地。正因如此,当代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以高度的自信向全球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崇高的使命感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摘编自桑明旭《哲学视域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材料二: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深厚的文化根基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固支撑。深刻把握世界文化激荡态势,夯实文化根基并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并行稳致远的根本之策,是我们勇于面对全球文化交锋竞争并克敌制胜的根本法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又是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筋骨与气质禀赋之中的认知思维和人文精神,其核心和精髓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凝结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使中华民族遇难不屈、遇危不乱、遇险不倒,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的民族精神,标识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使之在世界民族文化园地中呈现出非凡的风韵与气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聚了中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在历史上显现出消弭戾气、驱除偏狭、抑制凶顽的可贵效能,这样的文化必能促进当今世界文化朝着繁荣稳定、公平正义、秩序和谐的方向健康发展。

作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只是一种历史性存在,它应当也必须从历史深处走入当代社会,展现其不可或缺而又非凡无比的当代价值。为了夯实我们的文化根基,我们要深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即按照时代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这样的转化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是我们进行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有效路径,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并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是打牢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之深厚根基的关键环节,也是我们赢得文化竞争优势的:资本战略选择。借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代中国必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将为世界文化交流互鉴和创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商志晓《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塑造的新文明类型因其建立在对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充分借鉴基础之上,故而具有某种世界性的意义。
B.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度危机及其重大调整,这样的变局正历史性地终结西方文明。
C.中国要在全球文化交锋竞争中克敌制胜,根本在于要深刻把握世界文化激荡态势,夯实中华文化根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筋骨与气质禀赋中,其核心和精髓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凝结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西方文明陷入深度危机而不得不进行重大调整,合作共赢、和平共处、多边主义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发展的潮流。
B.中国式新文明类型的建立离不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也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也有不可或缺而又非凡无比的价值,是因为它能够消弭戾气、驱除偏狭、抑制凶顽。
D.材料一和二都强调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都指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
3.下列选项,最适合用作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说:“在这富有历史背景、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会,人类的文化应是多彩多姿的。”
B.清代启蒙思想家魏源曾经大声疾呼:“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师夷长技以制夷。”
C.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汉尼斯·阿尔文说:“人类若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从孔子那里汲取中国智慧。”
D.截至2021年底,中国抖音海外版Tik Tok的用户遍全球及150多个国家,荣获全球最受欢迎的短视频app之一。
4.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西方文明与中国式新文明的不同之处。
5.比较并概括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
9-10高三·安徽·阶段练习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2022-12-08更新 | 292次组卷 | 94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屏幕中的剧情跌宕起伏,屏幕上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地驰过,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令人眼花缭乱,它们就是“弹幕”。

弹幕尽管被纳入“评论”范畴,却与传统的文艺批评有巨大的鸿沟。传统的文艺批评来自阅读之后的深思熟虑,作品的整体观照与解读、分析、阐释构成了基本的工作方式。尽管金圣叹、毛宗岗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与弹幕存在某种相似的形式,但是,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操作程序。

相对地说,弹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时”,评论对象往往是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譬如一个角色的相貌,出场那一刻的步态等等。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而不是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

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只有神奇的互联网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声音即时互动,让各种貌似无法交集的社会关系迅速地在虚拟空间联结起来。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印刷文化的节奏相对缓慢,思想的交换不得不接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的中心是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阐释形成一种深度文化。至少在目前,速度与深度的恰当比例仍然以印刷文化作为范本。

尽管弹幕的即时评论也诉诸文字符号,但这些字符被加工为另一种奇特的屏幕形象,开启了另一种性质的空间,譬如视觉经验。它与即时性、交互性构成弹幕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传统的文学批评无法企及这种吸引力,“深度”也无法替代生气勃勃的喧哗产生的号召。一旦“深度”置换为“速度”,零碎化、平面化、喜剧精神与反讽、拒斥精英趣味也就成了弹幕的另一些表征。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互联网以及电子传媒的传播方式正在隐蔽地重塑他们的感官、躯体和意识。

(摘编自南帆《弹幕:一个奇特的屏幕现象》)

材料二

2020年6月,B站隆重上线四大名著,无数年轻观众都是奔着弹幕,或是弹幕与四大名著的“化学反应”去的。但对于年纪更长,文化取向也更为传统的网友来说,弹幕污染了剧作,庸俗了原著,宛若妖雾遮天蔽日,毫无理性可言。

表面看,这是代际差异。但实际上,弹幕的两极评价,昭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机制与主体状态,彰显了当下信息读写的双轨制。厌恶者所代表的,乃是印刷文明培育的读写习惯,推崇经典,讲究逻辑与秩序;喜爱者所代表的是互联网文化中跨媒介、多感官、娱乐化的接受方式,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

弹幕空间中,正确、完整、规范、和谐都变得无足轻重,代之而起的,是无政府主义式的 “搅和”。原属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如同重回蒙昧时代。经过理性文明的长期洗礼后,短暂地“蒙昧”一下,自编自导“人间喜剧”,反倒成为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

另外,与当代社会中无所不在的“计算”相比,这一场场文字游戏是如此地毫无功利。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网友们互称“兄弟”,在蓦然而至的弹幕中寻获同好知音。“居然与我想得一样”,这样会心一击的感受,令孤独的当代人倍感满足。

不同于社会场域中被反复思量过的表达,凭借直觉敲下的弹幕,出于真心、近乎自白,乃是电子时空里的“我手写我口”。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弹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便是直抒胸臆,依赖口语词,形成众声喧哗的交谈氛围。唯有无限趋近言文一致,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才能跃然而出,袒露人前。或者更准确地说,弹幕的终点并非呈现完整的自我形象,而是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

弹幕的游戏性与趣味性,真的可以带来更美好的人生状态吗?

首先必须承认,弹幕文字游戏的创造门槛与理解成本都极低。鉴于运动速度飞快,且面向最广大的受众,所以必须令人“秒懂”。秒懂的前提,是对庸常的臣服,这不仅是指对于媒体流行语的追随,更指向一种“自诩快乐的末人心态”。自嘲或嘲讽,均跳不出金箍棒画下的“安全圈”,保持在尚不触及本质的限度内。

与口头表演一样,弹幕业已创造出了许多“套话”与流行语。比如,2019年B站的年度弹幕是“awsl”(即“啊我死了”)。这是一句再直白不过的赞美语,形容视频内容令自己无比折服。这种缩略语以极其经济的拼音缩写,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召唤出固定的、集体性的反应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语言的“失焦”。格套无可厚非,但其中令人上瘾的传染力,以及凌驾于差异性表达之上的霸权地位,恐怕与解放创造力的初衷恰好相反。

更重要的是,弹幕带给人的趣味性、解放感与反讽意味,也日渐固化为一种模式与立场。

在进入弹幕空间之前,观者已做好了发笑准备。我们虽不必重弹“娱乐至死”的老调,但在开放态度之外,更需警惕潜伏着的负面因子:弹幕用户被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而平台迎合(甚至监控、计算)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从而形成了一个“快乐”的闭环。这一闭环将带来“人的再生产”:它召唤快速、固定、永不停歇的人类反应模式,从每一个神经元做起, 在每一次欢笑中起步。

(摘编自李静《弹幕版四大名著:“趣味”的治理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评点式文学批评,立足原著整体,讲究对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解读细致,阐释深刻。
B.弹幕能够即时即兴地针对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进行点评,制造交互的狂欢气氛,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
C.文化取向较传统的人更加讲究评论中的逻辑与秩序,他们反对在读写娱乐化的过程中渗透参与感和趣味性。
D.弹幕空间可以看做是一种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人生选择,但同时也要理性审视弹幕蕴含的负面因子。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印刷文化节奏相对缓慢,思想交换受到客观条件上的限制,但目前它仍是速度与深度比例恰当的范本。
B.弹幕环境中,写作要想表达真实自我,就要避免反复思量,字斟句酌,这样才能无限趋近言文一致的境界。
C.人们在弹幕的文字游戏中获得心理满足,这其实折射出人们在现实中缺乏知音慰藉,饱受功利束缚的窘境。
D.两则材料都做到了站在观察社会现状的视角去看待“弹幕问题”,体现了审慎理性的辩证态度与客观立场。
3.材料二说,弹幕不必呈现“完整的自我”,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孙悟空没有受邀参加蟠桃会,于是在园子里肆无忌惮地大吃一通。弹幕:“我是桃饱会员。”
B.《红楼梦》中,贾母问黛玉:“最近读什么书?”黛玉答:“只刚读了《四书》。” 弹幕: “还读了《情商宝典》。”
C.《三国演义》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身处绝境却意外得到关云长的义释,曹操感其情义。弹幕:“骄兵必败。”
D.《水浒传》中,孙二娘、张青在十字坡开店,武松与两名公差推门而入。弹幕:“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
4.假如你作为弹幕问题论辩的反方,要针砭其负面影响,请结合材料一、二,列出你的论述要点。
5.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弹幕文化兴起原因的理解。并结合实际,给当代青年提两条正确对待弹幕或其背后文化的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要通过研习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笔者依据课标,结合教材,提取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来统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习,并作了比较充分的研习教学实践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内容浩繁,但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引导高中学生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侧重的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学习,而是对其精神价值的传承与理解。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价值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文精神的研习,学生可以深刻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认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内涵,从而形成坚守底线、解决问题、突破创新的基石和思维工具,并最终内化为行为模式、思维图式和精神图式。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诵读入手。以“家国情怀”的研习教学为例,笔者精选包含“家国情怀”的经典文句和诗词,并提前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利用早读和课外时间吟诵。

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家国情怀”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的内涵,并尝试为其下定义。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合宜指导点拨,学生不难得出结论:家国情怀就是热爱家庭与国家,并主动承担起保护、发展家庭与国家的责任和使命的一种情感。由此,学生对“家国情怀”的含义有了整体的理解和把握。

(摘编自陶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研习教学实施策略》)

材料二: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大论断,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依据。理解这一论断,要从历史、文化等多维视角加以分析。

首先,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选择。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华文明曾与其他古老文明一起共创辉煌,相映生辉,当这些曾经光芒耀眼、星河璀璨的古老文明在历史发展中相继断层时,中华文明为什么却能历尽波折、起伏跌宕而从未中断?是中华文化哺育了中华民族,成为中华民族永续蔓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精神支柱和根本源泉。

上下五千年,为什么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弥坚,饱尝艰辛而斗志不减,历经生死存亡的考验,愈挫愈勇、愈挫愈强?靠的就是中华文化传统形成的精神凝聚和民族精神,靠的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与渗透到我们骨髓和血液里、细胞中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理想、信念和情怀,成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力量源泉和文化根基。这是文化力量和价值观作用最突出、最有力的体现。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上下求索,取得了其他政治力量所无法取得的成就,根本原因之一是坚持“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同样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其次,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系、血脉所在、精神所依。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普遍价值的认同,这种价值认同,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加深,凝结成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赓续不断的血脉。千百年来,在中国社会的形成发展中,由中华文化滋润的中华家庭文化,早已深深地扎根和烙印在社会的细胞家庭和每个人的灵魂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时代新人培根铸魂,依然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育人智慧和营养,陶养时代新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风骨。

再次,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宝贵的思想资源,为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提供了深厚的思想给养,为凝聚更广泛的价值认同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把孝悌为本、仁爱友善作为爱国情感之源。儒家经邦济世的思想和家国同构的治理制度,把家国情怀深深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修齐治平”的理想成为历代仁人志士的人生追求,爱国爱民成为炎黄子孙心灵深处颠扑不破的情结。二是把礼让诚信作为道德教育之本。礼乐教化是中国古代独特的社会教化模式,其核心是作乐制礼,礼乐相辅相成,让人们尊礼重信,以实现治世目标。三是把追求公平、崇尚正义作为社会有序之基。《论语》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蕴含着古代公正意识的“均平”思想。在儒家心目中,财富均平的大同社会是充满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闪烁着理性的智慧。这些思想对当今中国仍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并为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性转化提供有效路径;会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凝聚更大的社会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影响深远的根本遵循,也是富有智慧的制度安排。

(摘编自翟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时间精力有限,引导高中学生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侧重对其精神价值的传承与理解。
B.坚持“两个结合”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的成就的根本原因。
C.千百年来,中华家庭文化已深深地扎根和烙印在社会的细胞家庭和每个人的灵魂之中。
D.中华优秀文化蕴含宝贵的思想资源,为凝聚更广泛的价值认同提供了思想给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国情怀就是热爱家庭与国家,并主动承担起保护、发展家庭与国家的责任和使命的一种情感。
B.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永续蔓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精神支柱和根本源泉。
C.礼乐教化的核心是作乐制礼,礼乐相辅相成,让人们尊礼重信,以实现太平盛世的目标。
D.在很多人心目中,财富均平的大同社会是充满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体现着古代的“均平”思想。
3.下列诗文中,不适合作为通过诵读让学生思考“家国情怀”内涵的材料的一项是(     
A.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22-11-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材料一

购买盲盒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潮流文化之一。所谓盲盒,盒子里面通常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的玩偶。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通过盒子包装了解盒子里面的玩偶。盲盒最早起源于日本,是一种促销方式。当时日本百货公司在新年期间都会销售福袋,福袋中内容不会事先公开,但往往会放入高于福袋标价的商品。尽管福袋的价格通常并不高,但百货公司福袋的生意却好起来,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新年期间的常规促销手段。

福袋的营销思路延续到了1980年代的日本模型市场中,当时大量模型爱好者制作模型并将其商品化,于是出现了“扭蛋机”的线下机器。由“扭蛋机”演变的盲盒消费逐渐壮大。目前国内最大的盲盒运营商泡泡玛特共有100多家直营门店,几十家无人店以及300多家的自动售卖店,如今泡泡玛特合作品牌已经达到近50个之多。

这种把玩偶装在不透明盒子里,买家只有在购买后才能打开盒子知道自己抽中的是哪一款的盲盒玩法,获得一批忠实的粉丝。天猫20198月在China Joy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有近20万消费者每年在天猫上花费2万余元收集盲盒。另外,据新京报报道,一对夫妇,4个月花了20万元在盲盒上;一位60岁的玩家,一年买盲盒花了70多万。而一个正常售卖的盲盒价格仅在50-100元之间,价格并不贵,关键在于消费者购买的数量是相当庞大的。对此旁观者纷纷表示困惑,到底盲盒有何吸引力,为什么盲盒玩家对盒子里的玩偶如此执着?

很多玩家购买盲盒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盒子里的玩偶,外表可爱、做工优良的玩偶会吸引玩家购买,更多玩家只是单纯沉迷于收集各式各样的玩偶。

有部分玩家表示,“抽”盲盒的感觉就像是抽奖,这种不确定性带给玩家极大的刺激。玩家为了享受抽到“隐藏款”时的惊喜和满足感而大量购买盲盒。

也有喜好给玩偶改装的玩家,或者在多次购买之后,会将手中不喜欢或重复的款式与其他玩家交换。形成了一条新型社交链条,也成为玩家难以出“坑”的原因之一。

选自《盲盒经济:消费者购买因素分析》

材料二   

       。数据显示,有超过六成的用户表示会根据品牌和外观来选择盲盒。值得注意的是,价格因素排在了品牌和外观因素之后,由此可见,盲盒用户的价格敏感度在下降,愿意为认同和喜欢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买单,因而盲盒企业可以专注IP挖掘和外观设计,提高盲盒的文化消费内涵。

源自艾源网《盲盒数据分析》

材料三

有人高呼人生就像一个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是什么惊喜,但,不能无视盲盒营销的副作用。盲盒消费浪潮之下,存在涉嫌虚假宣传、到手商品与宣传不符、消费纠纷难以解决等问题。部分不良商家利用消费者的“赌徒心理”,使消费者对“盲盒”购买的行为产生依赖与迷恋;有些商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利用盲盒看不见的外壳,对盒内的玩偶“偷工减料”,刻意减少某系列的玩偶,哄抬价格。

不得不提的是,盲盒对未成年人的“诱惑”更深。不可预见性让人感觉新鲜刺激,想要满足好奇心;为了拿到隐藏款、集齐全系列,非理性重复购买;迎合“流行趋势”跟风购买,不由得深陷其中;商家故意降低产品抽中概率,不断刺激过度消费……盲盒营销击中了猎奇心态、攀比心理等人之“软肋”。

近来,肯德基联合泡泡玛特推出盲盒套餐,引发舆论关注。“盲盒+”餐食跟风带来的浪费,让盲盒变“食盒”,很多人买盒弃食。盲盒一旦侵入餐饮领域,很容易人为制造“舌尖上的浪费”。

在盲盒模式下,稀缺与沉迷、抢购与囤积、炒作与哄抬等现象紧密绑定,企图牟利的商家往往大量生产,深陷其中的消费者往往大量采购,不管盒子里装的是食品、玩偶、文具还是其他东西,需求有限,而造成大量本不必要的废弃,对于资源皆为浪费,久而久之必定触目惊心。

选自人民网《三评“盲盒营销”》有删改

1.选出填入材料二横线处的一项(       
A.有超过六成的用户考虑品牌因素
B.盲盒用户很少考虑价格和包装因素
C.品牌和外观是盲盒用户购买的首要考虑因素
D.品牌和外观是盲盒企业关注的首要因素
2.下列关于“盲盒”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盲盒,盒子里面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的玩偶。
B.盲盒最早起源于日本的福袋销售,福袋中内容不会事先公开,但往往会放入高于福袋标价的商品。
C.目前国内最大的盲盒运营商泡泡玛特共有300多家的门店,合作品牌已经达到近50个之多。
D.一个正常售卖的盲盒价格仅在50-100元之间,价格并不贵,所以消费者购买的数量是相当庞大的。
3.下列对材料的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买家只有在购买后才能打开盒子知道自己抽中的是哪一款的盲盒玩法,让人感觉新鲜刺激,获得一批忠实的粉丝。
B.一位60岁的玩家,一年买盲盒花了70多万。这个事例证实了盲盒企业引诱玩家不断消费,社会危害性极大。
C.很多玩家购买盲盒是为了盒子里的玩偶,被外表可爱、做工优良的玩偶所吸引,而单纯沉迷于收集各式各样的玩偶的玩家更多。
D.盲盒企业可以专注IP挖掘和外观设计,提高盲盒的文化消费内涵,因为盲盒用户愿意为认同和喜欢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买单。
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盲盒玩家的主要购买原因。每条不超过15个字。
5.学校拟推荐你在盲盒销售调研汇报会议上发言,请你根据材料三和生活实际,思考“盲盒销售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改变现状”,并据此拟写发言稿。注意语言简明,分点作答。
2022-11-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