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文艺要服务人民,就必须积极反映人民生活。今天,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忧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广大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我们的文学艺术,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

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

(选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

人民性是文化、文学现代性的核心内容,既是其动机也是其成果。现代社会要建立起普遍统一的组织结构,就要生成文化的共同体,其语言、思想逻辑、价值认同、理想目标能达成一致,就需要获得广泛的社会性,而其基础就在于文化、语言、文学具有人民性。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处于一个变革时期,经典现实主义受到欧美现代主义的挑战,大量的欧美作品翻译过来,一度取代了苏联文艺对中国文艺的影响。现实主义的开放体系与现代主义的先锋探索一起开辟当代中国文学的广阔道路,如意识流小说、现代派、荒诞派、黑色幽默,直至后现代式的先锋派……中国文学无疑在艺术上上了一个台阶。然而,无论是现代派还是先锋派,都属于阳春白雪。艺术创新固然需要,但文艺的人民性在任何时候,在中国的国情下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和责任。20世纪90年代,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现实主义获得了一次崭新的再生。陈忠实、莫言、贾平凹、阎连科、刘震云、铁凝、王安忆、阿来都各自写下既具有现实主义传统特色,又汲取了世界优秀文学经验的作品,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是中国文学走向市场化的时期,市场化在客观上解决了文艺走向大众、面向大众的问题。图书市场的销量、电影市场的票房,就足以使大众成为接受的主体。文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消费社会的产品,它使人民群众最大可能地分享文艺作品的各种成果。

但是,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性也并非因此而演化成现代性的一个基础的普遍性的概念。在阶级论被淡化后,文艺的大众化、消费化无疑使文艺具有了人民性,但它与文艺的人民性的经典内涵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这个区别的根本之处在于:文艺的人民性要具有正确的政治导向,要引导人民积极向上,要使全体人民团结为一个整体,凝聚成一股力量,向着一个共同目标前进。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人民性无疑还是占据文化领导权地位,起到积极的正确的引导作用。

新时代赋予文艺服务人民以新的内容,同时也赋予人民性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说新时代有新时代的新人民性,这就是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放在首位。正是因为新人民性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因而才能如此信任和尊重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当然,当今时代信息爆炸,互联网众声喧哗,社会的复杂性表明,文艺依然不能放弃正面引导人民群众的责任。在多样化和丰富性的文艺繁荣格局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无疑应该始终起到引领作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新人民性才能真正圆满实现。

(节选自陈晓明《人民性、民间性与新伦理的历史建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需要人民,一是因为优秀的艺术需要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二是因为人民才是作家价值的唯一判断者。
B.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只有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
C.现代社会的语言,思想逻辑、价值认同、理想目标能达成一致,其基础就在于文化、语言、文学具有人民性。
D.人民性离不开市场化,市场化使文艺走向大众,使人民群众最大可能地分享文艺作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积极拥抱时代,反映人民生活的文艺作品才能为大众所喜爱,才有可能成为传世的经典之作。
B.从20世纪80年代文学变革到90年代传统文化复兴,中国文学思潮从欧美现代主义转为现实主义,艺术上获得不断进步。
C.新时代赋予文艺以新的内容,无论社会环境多么复杂,文艺格局多么丰富,文艺的创新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D.两则材料都辩证思考“文艺的大民性”问题,肯定其积极意义;又都放眼当下,对文艺工作者提出要求。
3.下列选项,最贴合林料中文艺观的一项是(     
A.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B.仲尼抗浮云之志,孟轲养浩然之气。(班固《答宾戏》)
C.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
D.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4.请以鲁迅的《祝福》为例,结合材料一分析它成为经典的原因。
5.文艺创作者应该如何增强作品的人民性?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加快数字化发展:“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技术在改变生产、服务模式的同时也将被应用到监管科技领域,提升监管部门的科技能力和行业自监管水平。

数字监管正在成为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等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必要基础设施,成为我国政府监管数字化的主要技术手段。数字监管是治理方式的重要变革,政府监管数字化是大数据驱动与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必然结果;是平台驱动的数字政府的能力现代化的标志,也是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是治理环境作用下政府数字化转型与地方治理绩效的现代管理工具选择。

数字监管是现代政府监管的基本特征。现代政府监管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政府监管职能的政府行政机构基于公共利益目标,依据法律制度并运用多种监管方式,对微观市场主体所采取的各种制约与激励行为。面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它既是一套政府监管的法律制度,更是一系列包含监管机构、监管方式、监管对象、监管绩效评价以及各自之间相互关系的整体。面向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进程,需要建立一个以监管有据、运行高效、精准有效、公开透明、激励约束为特征的政府监管体系。在这样一套现代政府监管框架中,现代技术对于政府监管的影响和应用渗透到管理的方方面面,数字化监管也成为现代监管的必然特征。数字化监管是指在监管活动中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来进行政府监管活动,有效履行监管职能。为此,政府监管的数字化改革,实际上就是通过政府监管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数字化改革方式,实现政府监管数字化的过程,也是从传统监管模式逐步向数字化监管模式的变革过程。

随着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阶层和等级不断被打破,信息和权力也不再完全垄断在政府手中,信息社会监管与被监管对象的界限逐渐模糊,传统的监管模式不再适应数字时代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需要,在时间、空间以及对风险的防范等各方面都不能履行政府应有的职能,也不利于营商环境的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引入数字化的政府监管,实际上就是监管主体、监管客体、监管方式都借助数字化,共同在数字平台上实现信息表达、信息归集、信息比对以及信息互动,通过信息化、大数据方式实时、动态地掌握和监控,最大限度实现全方位、全流程、全角度、多向度的监管。这一监管过程也提供了线上政府进行智慧决策的监管信息基础,以线上监管的实时性、线上服务的公平性、线上行政的协调性,带来无缝隙的整体性政府高效能。

(摘编自胡仙芝、李婷《现代政府监管的模式变迁与数字化改革路径》,有删改)

材料二:

数字监管离不开算法,算法权力一旦出现功能性失衡,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的算法伦理困境。

技术的应用始终离不开技术伦理的约束。作为技术的算法,当其权力被当作实现利润或达成特定目的的手段的时候,其迭代更新将面临“逃离”技术逻辑而失控的风险——当算法权力在资本的催化下,被扭曲成为企业不正当竞争的工具,这种行为就放大了算法本身蕴含的安全风险。

从算法的设计来看,若某算法被选为最佳或最有效,其设计和功能就反映设计者的价值偏好,算法设计者所持价值观不经意地凝结于代码中,并被算法权力拥有者有效制度化。那些由商业公司编写的算法,其背后也符合公司追逐私利、创造商业利润的逻辑和要求,在这种追逐利益的逻辑之下,大数据杀熟、个人隐私泄露等现象频出,大型科技公司的社会责任会因算法权力功能性的失衡而处于相对真空状态。

政府对算法权力的依赖有可能导致公共责任主体的模糊化。在数字社会,行政人员对算法权力的依赖日益加深,但算法只能按照指令代码行事,一旦出现破坏性后果,算法自主决策易导致行政人员摆脱责任追究,同时又无法追究相关责任主体的责任,因为算法只是代码,此时责任主体变得模糊不清,追究相关责任以维护公共利益面临困境。如英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漏检丑闻,由于名为“公共卫生英格兰”的医疗机构的计算机算法出现故障,导致从2009年至2018年,大约45万名英格兰女性未能受邀接受乳腺癌筛查。受这一故障影响,估计有135名至270名女性因未能及早发现乳腺癌而死于该种疾病。关于此次“算法错误”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国家卫生医疗系统、公共卫生局以及负责维护软件的日立咨询公司三方互相“踢皮球”,造成问责困境。

(摘编自杨华锋《赋能与均衡:算法权力秩序的合法性风险及其治理》,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监管是治理方式的重要变革,大数据驱动必然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实现数字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B.数字化监管是指各类监管机构在监管活动中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来进行监管,从而有效履行监管职能。
C.算法权力如果被当作实现利润或达成特定目的的手段,那么在权力的迭代更新中,就有可能会在资本的催化下失控。
D.在数字社会,行政人员会严重依赖算法权力,因为在出现破坏性后果时,算法自主决策能让他们摆脱责任追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实施过程中,数字化监管作为一种现代管理工具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
B.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阶层和等级不断被打破,信息和权力不再完全垄断在政府手中,政府的监管模式必然需要发生变化。
C.算法的设计和功能可以体现设计者的价值偏好,当算法用于数字监管时,该价值偏好存在有效制度化的风险。
D.英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漏检丑闻中出现问责困境,是因为政府过分依赖算法权力,导致公共责任主体模糊化。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算法权力失衡所带来的伦理困境的一项是(     
A.某省部分村镇银行储户、烂尾楼业主在没有达到赋码条件的情况下被跨省远程“赋红码”而无处申诉。
B.某客户在一购物平台购物时发现只能使用平台指定的支付方式,而其它的支付手段都不被平台允许。
C.某小区的居民登记信息被物业一个临时聘用人员传到了互联网上,导致该小区居民隐私泄露。
D.某购物平台客户发现在该平台上自己常买的商品价格比新注册用户的高很多,也比其它平台的同类商品要高。
4.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算法伦理困境”的表现。
5.“数字图书馆”“个人成绩查询系统”“校园一卡通”……“数字化校园”成为学校管理的大趋势。与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相比,数字化管理有哪些优势?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

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这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验,这次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

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

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给出的理由之一:“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极度单调无趣,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这个看法很有见地。

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作”,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如果真是这样,用不了多久,人类的机能和智力都将迅速退化,我们的人生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是更可怕的威胁。

(摘编自江晓原《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

材料二:

人类智能不过是文明的成果,源于社会与历史的心智积淀,而文学正是这种智能优势所在的一部分。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魔方),就在于文学长于传导价值观。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就在于前者总能突破常规俗见,创造性地发现真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义。而技术主义者恰恰在这里严重缺陷,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性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人类表现都数据化,收编为形式逻辑,从而让机器的生物性与人格性更强,使其创造力大增,最终全面超越人类。但他们忘了,人类智能千万年来早已演变得非同寻常——其中一部分颇有几分古怪,倒像是“缺点”。比如,人必有健忘,但电脑没法健忘;人经常糊涂,但电脑没法糊涂;人可以不讲理,但电脑没法不讲理,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这样一来,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然而,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把各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有时候竟让2+2=8或者2+2=0甚至重量+温度=色彩的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人迷糊。

在生活中,一段话到底是不是“高级黑”;一番慷慨到底是不是“装圣母”;一种高声大气是否透出了怯弱;一种节衣缩食是否透出了高贵;同是一种忍让自宽,到底是阿Q的“精神胜利”,还是庄子的等物齐观;同是一种笔下的胡乱涂抹,到底是艺术先锋的创造,还是画鬼容易画人难的胡来……这些问题也许连某个少年都难不住,明眼人更是一望便知。这一类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显示出人类具有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其实不过是依托全身心互联与同步的神经响应,依托人类经验的隐秘蕴积,选择了一个几无来由和依据的正确,有时甚至是看似并不靠谱的正确——这样做很平常,就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属于瞬间事件。但机器人呢,光是辨识一个“高级黑”的正话反听,可能就会导致全部数据库瘫痪。

(摘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人机大战”这样的事件所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必须拓宽视域,厘清思路,善用底线思维,才能真正抓住问题的要害。
B.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存在潜在的风险,如果盲目研发,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处于人类控制之中,可能也是一种威胁。
C.阿西莫夫等人所谓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不是机器人的失控和反叛,而是人工智能的终极发展可能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最终灭亡。
D.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以及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能力,乃至于某些特殊能力,都属于人类智能特有的形式逻辑。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局部看,工业人工智能取代工人有利于某些行业提高经济效益;但如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可能会危及社会的稳定。
B.《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设想了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情节,文章以此为例说明人工智能存在的远期威胁。
C.如果加强机器人的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仿生大招,就可以让机器像人一样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最终超越人类。
D.文学中保存了人类的创造和价值观,这是与其他领域相比,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更难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面对两首写景的诗歌,某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的部分研究生难以分辨哪一首是由诗歌游戏软件所生成的,哪一首是宋代秦观的作品。
B.某网站售价15元的“写作软件”屡创销售新高,作为最廉价的抄袭助手,已成为时下一些网络作家的“另一半”甚至“另一大半”。
C.文学创作中的 “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汤显祖语),“神动天随……奇语玄言,恍惚呈露”(胡应麟语)等,非机器人所能仿效。
D.“宫斗”神剧流行王痴、妃狠、暗下药的套路,“武侠”神剧流行秘籍、红颜、世仇的模式,人机合作能有效支持这些类型化写作。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4-02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高二语文】【期中考】-185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这一重要命题。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和共情传播,通过多样化的媒介应用和丰富的内容创作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展示中国,将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以及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讲好中国故事”的工作也面临着被“污名化”、“妖魔化”的挑战。因此,如何通过对实践的不断创新来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便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甚至是历史意义。

主流媒体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实践通常依附传统媒介形式(如广播、电视、报刊)来展开。2016年12月31日,隶属于央视旗下的中国环球电视网(以下简称CGTN)正式成立。CGTN自成立以来在发展建设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建立了包含六个多语种电视频道、三个海外分台和一个视频通讯社的新媒体集群,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实现了节目制作与播出。通过专业精良的节目制作水准和丰富的媒介传播形式成为主流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传播实践当中的典型代表。相较于CGTN成规模化的信息传播能力,其他主要媒体则通常依附海外既有的媒介平台进行内容传播。比如在海外主要社媒平台(脸书、推特、油管等)开设官方账号便是许多知名省级卫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等)的常用方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非线性传播和双向流通模式赋予了个体进行自我表达的权力和条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网红经济孵化出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创作者,结合“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许多国内“网红”纷纷“出海”,在海外视频网站上开设账号,在通过获取点击量赚取收益的同时,也收获了极高的网友关注度,在一定的社会圈层内形成了对中国形象的有益探讨。比如李子柒和美食作家王刚,都是早期运营的美食博主代表。他们通过对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的展现在网络当中获取了极高的关注度。这种接地气、生活化的信息传播与沟通应当被视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正面案例。

当前在进行对外宣传与国家形象建立等跨文化交流工作中,不仅存在着媒介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环境的挑战。例如英国政府在2021年一度取消了CGTN在其境内进行新闻活动的许可。面对诸如此类的不友好行为,如何在进行“讲好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当中建立真实、可亲、友善的中国形象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在广大受众与中国故事之间建立价值观上的共识是“讲好中国故事”在未来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从广义的角度看,奥斯卡颁奖典礼、欧洲足球冠军联赛、NBA等国际知名的文化活动与体育赛事便是人们在寻求建立“共识社会”当中的文化实践。因此,在“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实践当中,不仅要通过主流话语体系下的新闻传播活动来提升国际话语权;也要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构与传播,通过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赛事活动,产出优秀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及建立权威的科学技术奖项来丰富“讲好中国故事”的“工具箱”。

(摘编自赵子豪《媒介融合趋势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媒介创新思考》)

材料二:

优秀影视剧能跨越不同文化,走进各国观众内心,帮他们了解并爱上中国。4月以来,国产剧《开端》上线海外流媒体提供商网飞,陆续发行至韩国、泰国等国。随着走向海外的中国剧集增多、类型丰富,国产剧出海已成为重要文化现象。

我们发现,国产剧在国际市场的传播正在走向多元化。以古装剧作为对外传播突破口的时代已去,古装剧仍有广阔海外市场,但海外观众已摆脱将其视为“文化奇观”的初级阶段,进入与剧中人物产生共鸣,并对消费精品内容有更多需求的阶段。去年播出的《山海情》、今年的《开端》等类型多元的作品,同样在对外传播中取得佳绩。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近来在海外口碑良好的作品本身,分析为何《山海情》这类扶贫题材“主旋律”剧集能在外国观众中引发共鸣,为何《开端》在故事设定的新奇性上贴近国际流行剧集,其保留的中国印记也能被海外观众接纳,是我们总结这些作品对外传播经验的价值所在。

在作品的策划阶段,主创团队便应思考其中蕴含的主旨表达与精神内核,要注重观众视角,寻找具有不同成长背景和人生经历的观众趣味的“最大公约数”。影视作品是面向大众的艺术,这种创作方法论,为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打破文化壁垒提供了天然的基础与优势。《山海情》从个体成长经历入手,展现“闽宁模式”的发展,贴近“平民视角、国家叙事、国际表达”的创作需求。创造者抓住“展现西海固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创造历程,激发不同时空下观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的精神内核。这是身处不同地区、发展阶段人们的共同追求,是为人性驱动的普遍需求,是人类共通的“主旋律”。在此剧中出现的不同角色,不论是基层干部、科技工作者还是辛勤劳作的村民,都具有质朴、真实的人物面貌令其他文化环境中的观众容易产生亲切感,从而形成良好的对话关系。

放眼未来,国产剧出海前景可期、契机已显;回到当下,我们仍需意识到,能“破圈”“出海”的剧作一定是优秀作品,这需要创作者沉下心来,在剧本创作、拍摄技法、后期制作等方面深耕细作。例如,与近期在国际上获得一定影响力的其他影视剧相比,《开端》在制作水准上仍有提升空间。

国产剧出海热潮的背后,是中国故事、中华文化对海外市场的吸引力增强。加快“走出去”,国产剧的内容要更多元,从多维度呈现真实全面的中国。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不仅是题材的选择面,更应是一种创作态度,是对社会、生活、人的整体认知与审美表达。这类剧作在提供观赏价值的同时,润物无声地展现出中国当代蓬勃发展的社会面貌,以及向善向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侯鸿亮《国产剧“走出去”步伐加快》)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通过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和共情传播,通过正确的方式将中国形象传递给世界,才可能使国际竞争当中蓄意“行名化”“妖魔化”中国的不实言论不攻自破。
B.“讲好中国故事”在民间和个人领域的传播实践证明,国内“网红”纷纷“出海”,最终目的只是通过对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的展现获取网络关注度。
C.在跨文化交流工作中要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建立真实、可亲、友善的中国形象,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广大受众与中国故事在价值观上的共识。
D.国产剧的“主旋律”题材不应该成为其他文化环境中的观众的欣赏屏障,只要精神内核共通,就很有可能引发异域观众的共鸣。
2.下列选项的内容,不符合两则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A.公共领域中受众通常热衷或乐见的文化传播议题值得被关注,国际知名的戛纳电影节就是人们在寻求建立“共识社会”过程当中的一种文化实践活动。
B.国际中文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创办十余年来,累计为数千万各国学员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提供服务,成为主流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
C.西班牙语版《琅家榜》在拉美受热荐,是对其呈现的东方美学这一审美表达的肯定,也说明展现东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精品古装剧仍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D.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电影《隐入尘烟》不仅拍出了农事劳动的苦与美、农人夫妇的善与爱,还拍出了农村社会复杂的世情百态,是当代中国真实面貌的一种呈现。
3.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4.如何延续、扩大国产剧“出海”的良好势头,推动国产剧的海外传播?请结合材料二加以概括。
2023-03-3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高一上】【期中考】【杭二东河】【高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作为《论语》首章,并不必具有深意。但由于首章突出的“悦”、“乐”二字,似可借此简略谈论《今读》的一个基本看法:即与西方“罪感文化”、日本“耻感文化”相比较,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乐感文化”。“乐感文化”的关键在于它的“一个世界”(即此世间)的设定。它具体呈现为“实用理性”(思维方式或理论习惯)和“情感本体”(以此为生活真谛或人生归宿,即道德之上的准宗教体验)。“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乃华夏传统的精神核心。作为儒学根本,首章揭示的“悦”、“乐”,就是此世间的快乐:它不离人世、不离感性而又超出它们。学习“为人”以及学习知识技能而实践之,当有益于人、于世、于己,于是心中悦之,一种有所收获的成长快乐。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会,来相见面,来相饮酒,来相聊天,不也愉快?特别又从远方来,一定是很久没有见面了,在古代,这就更不容易,当然更加快乐。这“乐”完全是世间性的,却又是很精神性的,是“我与你”的快乐,而且此“乐”还在“悦”之上。“悦”仅关乎一己本人的实践,“乐”则是人世间也就是所谓“主体间性”的关系情感。那是真正友谊情感的快乐。

(选自李泽厚《<论语>今读》)

材料二:

“乐感文化”不仅是对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高度概括,更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对中国人诗性智慧的精审总结。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塑造过程中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孔颜乐处”所揭示的安贫乐道、豁达自信的处世理想和人生态度,“曾点气象”所描述的寓无限于有限、即自由而超自由的审美精神,无不体现着中国“乐感文化”的诗性智慧。 因此,笔者尝试从《论语》来看“乐感文化”的内涵并进行分析。

第一,“乐生”的生命精神。《论语乡党》云:“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厩失火,孔子从朝廷回来之后首先问“伤人了没有”,没有问马,这可以看出夫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此其一。其二,《论语》中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还体现为强调人们要自强不息、韧性奋斗。其三,《论语》 中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还体现为“慎终追远”的生命关怀。

第二,“乐群”的生存智慧。中国“乐感文化”以“一个世界”的预设为立足点,不构想超出此岸世界的天堂或地狱的存在,因此没有上帝天国可以依赖,只得靠个人自己的奋斗、靠人与人彼此之间从物质上到精神上的相互扶持,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对儒家所强调的忠、孝、礼、义、仁的重视,对人际和谐的强调。因此,《学而》中才会有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言论。为什么《论语》要求我们这么做呢?这是由于“乐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认为,我们人类走不若马、力不若牛,又没有外在的上帝可以依靠、没有一个“超人”帮助我们。怎么办呢?只能自己依靠自己,只能相互依靠,彼此团结。

第三,“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儒学为核心的“乐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 天主可以依赖,“人生一无所本,被偶然扔掷在此世间,无所凭依,无所依皈”。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对生活悲观失望,而是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以人为本,依靠“乐群”的生存智慧,相信人自身的力量。这种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精神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体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第四,“乐感”的人性追寻。就人性完满的角度而言,“乐感文化”表现为“乐感”的人性追求。所谓人性完满,是通过“诗”“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塑造一个完人,更是“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完满呈现。通读《论语》可以发现,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人生哲学中,很重视“诗”“乐”在君子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因之,当孔子问及曾点之志时,曾子不假思索地答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曾点气象”。由此可见,此一“乐感”的人性追寻,仅靠“诗”“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的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最终培养出理想型的“君子”,最终将中国“乐感文化”这一“文化——心理”结构内在的诗性智慧完满呈现出来。

总之,“乐感文化”包含“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乐感”的人性追寻等多重内涵,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对“乐感文化”的研究在坚持中华文化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应对异质文化之间的价值冲突,特别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选自张鹏举《从〈论语〉看乐感文化的四重内涵》,有删节)

1.关于“乐感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乐感文化”中,“乐”比“悦”层次更高,是超乎个人的关系情感。
B.西方有“罪恶文化”,日本有“耻感文化”,中国文化精神有“乐感文化”。
C.中国“乐感文化”的诗性智慧表现为“孔颜乐处”和“曾点气象”两种类型。
D.研究“乐感文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在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塑造过程中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B.在儒家的人生哲学中,很重视“诗”“乐”在君子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C.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精神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
D.“乐感文化”四重内涵应相互配合,才能将“乐感文化”的诗性智慧完满呈现出来。
3.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乐感文化”有怎样的特点。
2023-03-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算法是指计算机为了完成特定任务的计算步骤,用于计算、数据处理和自动预测推理。当前,算法技术广泛融入线上线下的各种应用场景,在提供各种便利性的同时,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算法作恶”逐渐引起人们重视。

算法自身不会对人们造成直接的危害,一般是通过算法的运行对人们的行为心理带来影响,算法作恶背后的心理效应主要包括回声室效应、信息茧房和尖叫效应等。

回声室效应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分享变得更加便捷简单,但也在无形中打造出一个封闭的、高度同质化的“回声室”,使得人们更重视跟自己的假设或信念一致的事例。目前部分商业网站会根据用户的搜寻结果,进一步提供内容相近的网络信息,这种让人产生“挠到痒处”的心态反而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当我们越喜欢看某一类的文章,算法就越会更多推送类似的内容,这导致我们越来越加深自己原本的想法,即便自己原本的想法可能并不都是正确的。

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一般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内容,久而久之,会陷入像蚕茧一般的“信息茧房”中。信息茧房会加剧网络用户群体的极化,群体内的成员与外部交流会大幅减少,群体成员因为拥有相似的观点和看法,内部趋同的特征愈发显著,容易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并诱发极端思想和极端行为。

互联网平台的功能设置中,有时为了规避用户的反对,将一些体现个人自主性的设置隐藏很深,一般用户面对眼花缭乱的设置,很多情况下只能接受系统的缺省设置,将自主性完全交由平台。这种情况下,个体会不自觉地陷入平台算法推荐的信息中,对推荐内容感到高度满意并很难感知到自身的信息受限。算法借此不断培养用户对平台的依赖,久之,用户信息接收维度变窄,获取渠道单一,在单调的信息交互中形成特定的兴趣习惯,深陷“信息茧房”的桎梏。

尖叫效应是在资讯传播中得以显著体现,通过非法剪拼改编的惊悚、恶搞等低俗内容,迅速引发人们的大量关注,无论是从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还是引发人们的指责批评,都能获取高额的流量和点击率。在网络关注为王、流量为王的导向下,这种效应会成为一种传播的价值导向,吸引更多人制作违反道德、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在众多平台的裂变式传播下,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算法就会沦为尖叫效应的帮凶。

(摘编自朱廷劭《算法技术人文应用中的向善思考》,《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年第10期)

材料二

如今,AI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AI会利用大量的数据,再通过一定的算法,验证过去学者们依靠观察、访谈等传统社会科学方法所得到的有关人类社会的认识理论,但有时也会给出一些令人“大跌眼镜”的观点,貌似违反了过去我们对于人类社会的认知常识。

在有些专家看来,如果通过数据、算法得出的结果违反直觉或者常识,这不仅是常见的,而且是应该的。“直觉、常识本身就不一定是正确的,大数据很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帮助我们寻找出一些靠人类直觉无法得到的结论。”

但要依靠数据和算法对人类社会进行理解、解释,乃至帮助人们进行抉择,数据就必须具备一定条件。首先是数据规模要足够大,即使无法做到全样本数据,也应尽量实现数据来源的随机性,选择的数据要有代表性;其次则是数据质量应尽量可靠,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有所保证;此外,如果有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算法的复杂性也能够大大降低。

如果上述要求能够得到满足,那么当我们利用AI进行决策时,将更有可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但人类社会高度复杂,并且时刻都在变化,相对固定的算法很难做到长久有效。而且,算法的不断更新、修正,也是保证大数据应用能够取得可靠结果的重要因素。以互联网上运行的推荐算法为例,可能几小时就会迭代一次。

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毫无疑问是近年来数据和算法给大众带来的最大改变之一。因此,也不断有批评者对信息推荐算法导致“信息茧房”效应加剧的问题进行批判。有研究表明,“信息茧房”是算法和受众认知偏好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

算法归根结底是受人控制的,算法的规则是人制定的。人完全可以写出一个“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的算法,让大家的选择多样化,远离“信息茧房”,但是这种算法不符合商业利益,所以没有人去做。

所以,人与大数据、算法之间不存在固有矛盾。大数据、算法的应用是为了提高人类某些行为的效率,是为人类服务的,总体上是需要拥抱的。同时,如果大数据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当然也会产生负面效果,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我们应该合理、恰当地应用大数据和算法,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要避免其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用途,比如大数据杀熟、大数据售假等,而这则需要有关部门提高监管水平,营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

(摘编自都芃《在做选择这方面 人类直觉竟不敌数据和算法?》,《科技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算法技术本身是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信息技术,应用时可能产生的“算法作恶”并非它固有的特性。
B.回声室效应、信息茧房效应和尖叫效应等是互联网时代随着算法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心理效应。
C.“信息茧房”使网络用户群体观点和看法愈加趋同,更容易丧失对事物的客观判断,产生错误心理和行为。
D.人是算法的控制者和算法规则的制定者,算法应用方向和方式的选择,反映了人在利益方面的权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平台不应将个人自主性的设置搞得复杂隐蔽,这种加剧用户陷入“信息茧房”的做法是错误的。
B.网络平台和信息传播者不能利用尖叫效应来博取关注度和流量,尤其是面对青少年这个群体。
C.利用数据、算法得出违反人类直觉或者常识的结果,恰恰能够体现数据、算法对于人类独特的价值。
D.算法更新得越快,其取得的结果就越可靠,就能用来对人类社会进行理解、解释,帮助人们进行抉择。
3.下列选项,和材料一中所说现象最符合的一项是(     
A.夫妻使用同一款短视频APP,丈夫看到的多是体育军事,妻子则多是美妆美食。
B.在某“文化交流群”中,本来现实中身份各异的成员在群里都互称“大师”。
C.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卡夫卡也说过“应该阅读那些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书”。
D.张老师喜欢看纪录片,在央视播放的纪录片中他最感兴趣的是人物类纪录片。
4.结合两则材料,概括人与算法的关系。
5.在享受算法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个人如何减少甚至避免“算法作恶”的影响,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二○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明天约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肩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为此,中国青年树立远大理想,以昂扬的斗志、奋斗的姿态,真抓实干、奋勇拼搏。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青年要树立报国为民的理想,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将国家富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作为自己一生的奋斗理想。周恩来总理在年少时便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在《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一文的题诗中写道:“敌人只能取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句话,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一个标志。正是因为有了雄心壮志和理想信念,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风沙漫天的戈壁滩、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无数的中国共产党员栉风沐雨、砥砺奋斗,终于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以先辈先烈为镜,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并为之不懈奋斗。要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把实现理想践行在具体行动上。要立足本职、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以一流业绩实现理想抱负。

青年要练就为民服务的真本领。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要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青年始终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地学习。要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积极向书本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术业有专攻”的行家里手、业务骨干。

青年要提升拼搏奋斗的勇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青年成长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将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定会很多。青年要坚定斗争意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要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拼搏干劲,直面前进途中的各种困难挑战。要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拼搏奋斗精神,让青年成为新征程中建功立业的中流砥柱,努力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的精彩篇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奋斗的青春是现在进行时,没人规定它是什么样。生活中每一个平凡却又不凡的身影,都是青春最美丽的剪影。美好的未来从来都不是凭空而降,均是靠自己的双手努力获得,期待青年奋斗者,追寻着信仰之光,成就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一个青春盎然的中国。

(摘编自王清波《青年追寻信仰之光,成就青春盎然中国》)

材料二:

“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主席在2023新年贺词中寄语青年,“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是不变的真理。岁月流转,时空常新。进入新时代,青年一代同样表现突出,令人欣慰、令人感动。人民警察、消防员、民间“河长”、进城务工人员……年轻的“90后”和“00后”,在最平凡最基层的岗位胼手胝足、踏实奋斗,成为社会中坚。在创新发展的最前沿,无数青年科技工作者埋头攻关、捋起袖子加油干,以孜孜不倦的努力有力推动科技进步,他们在一线经历风雨、挥洒汗水,以奋斗之我、青春之我,担起历史赋予青年一代的责任。

穿越壮阔的大江大河,有太多的青年用坚定填满心灵,身处现代的寰宇世界,阻挡不了信念之火熊熊燃烧。信念,能够点燃激情、燃烧梦想。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因为心中有国、肩上有责,我们的青年,始终以奋斗者的姿态奔跑。无论是推进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攻克“卡胖子”难题,还是啃下改革硬骨头、实现高质量发展,抑或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容应对惊涛骇浪,广大青年始终葆有无惧挑战、迎难而上的精气神。

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担负的是国家的希望、扛起的是民族的未来,当代青年练好“内功”,才能蓄满青春能量,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今天,广大青年有更好的学习条件,也面临更快的知识更新速度、更新的时代课题,尤需广大青年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更能把握浩荡世界潮流、洞察纵横历史大势,让提高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红日出东方,山河万里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这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时代,青年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激扬青春,为祖国奉献;向梦想前行,方不负韶华。新的一年,“继续奋斗”是我们不断谱写新篇章的精气神。我们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洪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为流动中国增添一抹亮色,添一处好风景。让青春中国继续风帆远扬。

(摘编自苏喻《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坚定自己的理想,报国为民,成为我们当代青年的一面镜子。
B.无数的生动事例证明:新时代的青年在基层岗位、创新前沿奋勇拼搏,表现突出,已担起了历史赋予的责任。
C.推进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攻克“卡脖子”难题等成就的取得,充分证明新时代青年能从容应对惊涛骇浪。
D.新时代充满生机活力,为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舞台,青年的前景无比光明,他们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要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向人民群众、实践学习,这样就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能成为行家里手、业务骨干。
B.青年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只有奋斗拼搏,才能书写别样的精彩篇章,进而成为新征程中的中流砥柱。
C.青春是多姿多彩的,没人规定它的样子,因此青春是现在进行时,生活中每一个平凡却又不凡的身影,都是青春最美丽的剪影。
D.青年有迎难而上的精气神,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国家的希望需要他们担负,民族的未来需要他们扛起。
3.下列选项中“作为青年的人生格言”最不适合来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D.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材料一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两则材料均提到青年应该坚定信仰、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但论证的角度和具体思路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既然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就发生一个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问题。而为要了解他们,熟悉他们,为要在党政机关,在农村,在工厂,在八路军新四军里面,了解各种人,熟悉各种人,了解各种事情,熟悉各种事情,就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这些,以前是一种什么情形呢?我说以前是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什么是不熟?人不熟。文艺工作者同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或者简直生疏得很。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什么是不懂?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

(摘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相较于日本电影《入殓师》的静美和克制,《人生大事》洋溢着市井烟火气息。浓郁且干脆的武汉方言,展现了一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和角色个性。特别明显的是,主人公莫三妹(三哥)喜欢用老子代替,符合武汉人的表达习惯,也契合其暴躁、粗鲁的人物定位。而小文吃饭时的一句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既展示了武汉的饮食习惯,又体现了民间俚语的押韵趣味和儿童的天真可爱。甚至,当角色们发生争吵,方言同样突出了传递信息的优势和语言的感染力,并无理解上的障碍。如小文的舅妈分别与三哥、丈夫发生过两次争论,接连蹦出的方言短句让事情矛盾得以快速推进,小文一家的复杂情况被和盘托出,角色的景明也跃然于银幕。

当然,标识性的方言与生活景观更为相得益彰,能带动观众进入讨论人生重要议题的语境之中。三哥经营的上天堂,藏于小巷之中,门楼十分狭小。随着三哥每一次业务的展开,观众更能感受到街头巷尾的日常状态。生活条件的朴素,使得小文外婆的发丧仪式只能在窗口对应的一方空地中举行,仅能容纳下几位亲属和邻居,棺椁被抬起后还需立马调转方向走出。因为空间的逼仄,每一户都竭尽可能地让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因此,三哥前往客户家时,常要穿行于巷子里的层层被单中。抑或是,清晰可见各家各户晒着鞋子的阳台,路口处堆满的枯萎的绿植、破损的箱子和晒干的艾草等。

《人生大事》不仅有着生活气息,更直击人心的,是其对死亡颇具锐度的思考,这一点是通过隐喻设置与追问达成的。三哥和小文的人物关系,尤为值得品读。小文始终扎着双九子头,拿着红缨枪玩具,是一个活脱脱的小哪吒。而三哥一直佩戴着一个金箍手环,并且时常穿着一条虎纹裤衩,是典型的孙悟空形象。而哪吒和孙悟空,则在《西游记》第四回中有了交集——哪吒奉玉帝之命,前去捉拿孙悟空,二人发生激烈大战,最终后者取得了胜利。不同于《西游记》,在三哥和小文的关系中,三哥才是被改变的那个。在经历了照顾小文以及一系列悲喜交加的死亡事件之后,他重新理解了生与死,开始意识到自己和自身职业的价值。

诗仙李白曾感叹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无疑点破了人生的要义。但面对化作尘埃的终极归宿,一定是唯一的情绪和态度吗?《人生大事》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影片并没有像存在主义哲学家提出的向死而生那般深奥,也没有如孔子论述的未知生,焉知死那样复杂,更没有渲染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飞鸟集》)。相反,影片中的死亡,可以轻盈如小文心中的一股烟大盒子;可以浪漫如最后的星星烟花,呼应三哥构想的星星童话;可以欢乐如生前给自己举办葬礼,并且配乐是《大闹天宫》的老大爷。

(摘编自饶曙光《〈人生大事〉:同悲万古尘,最暖世间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文艺工作者来说,了解人熟悉人是第一位的工作,“人”指作品的描写对象即工农兵及其干部。
B.材料一两次提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但“英雄”的含义不一样,第二次是带有讥讽意味的反语。
C.武汉街巷里老百姓能“让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影片的这些场景表现了生活条件的简陋。
D.“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意为“天地之间如同一个旅店,可悲呵,人都将化为万古的尘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语言“大众化”,不过侧重点并不相同,前者谈的是必要性,后者谈的是具体表现。
B.许多文艺工作者的作品之所以语言无味甚至有不三不四的词句,这是因为他们脱离了群众,生活空虚。
C.将《人生大事》与日本电影《入殓师》进行比较,是为了引出和突出前者本色且充满生活气息的特点。
D.哪吒和孙悟空的形象隐喻,既表现了小文和三哥这两个形象不羁、叛逆的一面,也暗示了他们的对立。
3.文艺作品要“为人民抒怀”,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正面论据支撑此观点的一项是(     
A.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C.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D.我将我自己遗赠给泥土,然后再从我所爱的草叶中生长出来。
4.材料二的最后提到了一系列面对死亡的态度,请简要分析印度诗人泰戈尔与《人生大事》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5.文艺创作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请结合两则材料推测《人生大事》的创作者会经历哪些“磨练”,并简要阐述。
2023-03-1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里卷天下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眼下,直播带货迅速升温,爆发性极强。许多名人参与直播带货,利用直播平台与消费者直接交流。直播带货不仅是助力脱贫增收、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而且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

直播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主流媒体、知名人士所起到的良好带动作用,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直播带货的优势在于向“体验经济”延伸,通过场景在线与直接互动带来更高的转化率。直播带货将线下的场景移到了线上,让消费者通过互动在短时间内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快捷、更加新颖、供求对接更加紧密的服务,将粉丝喜爱与眼球冲击直接转化为购买力,黏性更强,具有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另一方面,直播的内容远远不止带货,它也能满足用户精神层面的渴求。除了完成带货任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直播也是在场的陪伴,能够传递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既来自与用户互动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陪伴感、群体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抚慰心灵,也来自知识传递与获取所带来的满足感,通过观看有学之士推介产品及介绍相关知识的直播,能满足我们对信息的渴求、对知识的渴望。

直播带货如何助力乡村经济?“好酒也怕巷子深”,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是关键。当下兴起的乡村干部直播带货,需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聚集品牌推广、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功能服务,全面推动打造基于“互联网+三农”长效运行体系的农村电商2.0版本的进程。

为了促进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一方面,直播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建设,建立资格审查以及评价机制,规范平台内商家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准入机制,引导主播走专业化之路。未来直播可能会非常普及,随随便便一个场景、一个地方都可以做直播,这需要主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提高违法成本;对涉及的多方利益主体,应建立协同共治机制,促进网络直播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摘编自盘和林《直播带货应助力乡村振兴长效发展》)

材料二:

作为一种新的零售模式,近年来,直播带货风头日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直播带货优势进一步凸显,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在市场表现火爆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到产品质量的货不对板,从售后服务的难以保障到刷单、售假等各类乱象,都让消费者在购物中难以安心、放心。

直播带货,借助的形式是直播,但最终交易的仍然是产品。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买它”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直播经济也是“口碑经济”“信任经济”,从业者的守法、诚信才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如果抱着做一锤子买卖的想法,必然无法行稳致远。从主播、商家筑牢诚信基石,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严格把关,杜绝问题商品进入直播清单,到平台加强对经营者及主播的规范引导,完善消费者授诉举报渠道,再到相关部门加强对网上带货行为的监管,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让直播带货在“阳光大道”上越走越远让消费者在安全放心的环境中提升消费体验。

越是红火的产业,越要警惕被流量带偏。作为无数人看好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直播带货是真正的“风口”还是“一阵风”,取决于其创新力更取决于其发展走向。在经历“野蛮生长”带来的诸多问题后,如今直播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从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将之纳入统一管理,促使其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到浙江推动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助推解决电商交易的诚信问题,这样的努力越来越多地汇聚在一起,直播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令人期待,其前景更加广阔。

“诚者,百行之源也。”未来,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将为消费市场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但无论模式、技术如何改变,诚信作为商业的价值基石不会改变。为商业文明注入更多正能量,就能为我们的消费生活带来更多新惊喜。

(摘编自张凡《直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播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主流媒体、知名人士所起的良好带动作用,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直播还能满足用户精神层面的渴求。
B.当下兴起的乡村干部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了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了能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
C.直播经济是“口碑经济”“信任经济”,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买它”的关键因素。
D.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庞大,被视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在经历“野蛮生长”带来的诸多问题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可持续发展。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熟语“好酒也怕巷子深”,意在论证直播经济的体验优势,以及它具有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
B.从目前看,直播带货已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但如果直播带货的诚信基石被动摇,有可能危及直播经济的发展。
C.直播带货具有直观、快捷的特点,但有的供求过程不能像线下服务那样有保障,消费者在购物中往往难以安心、放心。
D.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并将之纳入统一管理,加上相关部门和直播平台强化监管,直播经济的路将会越走越宽。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电商直播行业的某位“一姐”一直致力于公益直播,被当地授予“爱心扶贫大使”荣誉称号。
B.小吃店店主售卖早点时,忙中出错,多找了顾客10元钱;顾客发现后,返回还钱。
C.某主播为商家带货,虽然播放量很大,但店铺的流量和成交量寥寥无几。
D.某主播在推介产品时,承诺假一赔十,并制定赔付预案,设立基金,完善选品标准。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有人认为,在对待直播带货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不同。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3-1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逻辑,是有效思维的判断标准。要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必须讲逻辑。语文教学该如何讲逻辑?重要的是要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

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辑推理的示范或训练。如《史记·刺客列传》中写荆轲竭力劝说燕太子丹允许他取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时,有这样一句话:“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句中的“乃”翻译为“就”还是“才”?翻译为“才”在语意上是说得通的,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条件,即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杀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也未必杀得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条件(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即有了樊於期的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於期的人头)。荆轲面对“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杀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从这一点来看,翻译成“就”要比“才”合理。在文本解读中抓住几例像这样的逻辑推理和学生探讨,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会有助于他们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和心态。

一段话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推理。例如:“(四叔)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祝福》)

根据这段话,可以推理出关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首先,“我”是新党或支持新党的人;其次,四叔不仅守旧而且消息闭塞。根据“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的“还”字,可推知康有为等人在当时已算不得新党了。这点在《祝福》开头的第一句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便可得到印证,有新历才谈得上“旧历”,而启用新历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之后,四叔骂新党骂的却还是康有为,足见其消息闭塞。

另外,逻辑对于写作也是有意义的。中学生写作时大多选择写议论文。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指导学生想象一个“虚拟论敌”。这位“论敌”可能会针对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我们需要再进一步考虑怎样使自己的论证免于受到攻击或能抵御攻击。

例如,让学生构思“兼听则明”的论文提纲,可以先让他们找出反例,再让他们限定前提、构建框架。反例可以有“三人市虎”“父子骑驴”,表明听得越多越糊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仅仅听“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评价还不能形成正确认知,可李世民有时只听魏征一个人的建议就够了。学生可在充分思考以上反例的基础上指出论证关键——“兼听”在“多”,更在“异”(听到不同观点),并由此限定前提——听者要有胸怀,善辨别,从而总结出“兼听则明”的原则——独立思考,为我所用。

逻辑,说到底是对有效思维规则的概括,学生努力遵守逻辑来思考,就仿佛在聆听高于自己的声音,心灵会逐步走向作品的核心,甚至拓展出未曾有过的境界,生成未曾有过的观点。

(摘编自徐飞《讲逻辑,把语文思维教育落到实处》)

材料二:

无数生动的例证足以说明,如果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人就容易被谬误和诡辩所糊弄,就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就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先看几个简单的例子:

例1:这是我喜欢的演艺明星推荐的商品,因此,我一定要把它买到手。

一个人这样想问题,就犯有“诉诸不当权威”的逻辑错误。那位明星或许歌唱得好,或许戏演得好,但他(她)并不是其他方面的专家,假如他(她)所推荐的是药品或营养品,他(她)有足够专深的药理知识或营养学知识吗?答案常常是否定的。

例2:你不能证明你没有患癌症,因此,你患了癌症。我这里有治疗癌症的特效药,你赶快掏钱买吧。你的命都快要没了,捂着那些钱有什么用?

例2犯有“诉诸无知”的错误。这是骗子的逻辑,是不正确的推理,就像下面这个不正确的推理一样:“你不能证明你没有犯案,因此,这件罪案就是你干的。”司法上有“无罪推定”原则: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一个人犯罪,否则那个人就是无罪的。

下面看著名的“美诺悖论【a】”:

(1)或者你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或者你不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

(2)如果你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研究是不必要的。

(3)如果你不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研究是不可能的。

(4)所以,研究或者是不必要的,或者是不可能的。

仅从字面看,(1)(2)(3)三个前提似乎都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1)中“你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这个推定是有歧义的:

(A)你知道你要研究的那个问题。

(B)你知道你要研究的那个问题的答案。

在(A)的意义上,(3)是真的,但(2)却是假的;在(B)的意义上,(2)是真的,但(3)却是假的。故(2)(3)两个前提不在同一种意义上为真。从一对真的前提,即(2B)和(3A),却推不出任何结论,因为它们说的不是一回事。

(摘编自陈波《中学生应该学点逻辑》)

【注】美诺悖论:古希腊一位富家子弟美诺在与苏格拉底对话中提出的一个论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教学讲逻辑,重要的是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要多安排逻辑思维学习任务。
B.《史记·刺客列传》的例句中“乃”翻译成“就”更好,因为在语境中充分条件比必要条件更合理。
C.材料一、二都是以逻辑为论证话题,但前者重在从学生角度谈做法,后者重在从生活角度谈辨识。
D.如果一个人擅长诡辩,说明他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因此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顶是(     
A.通过对《祝福》中“还”字进行语义挖掘,既可一窥当时的政治形势,又可知鲁四老爷的守旧闭塞。
B.在写作议论文时,想象一个攻击性的“虚拟论敌”,可以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C.根据材料二对“美诺悖论”的阐释,可以判断中国古代“自相矛盾”的推理过程符合这一特征。
D.“诉诸不当权威”的推理将不当意见作为推论的前提,“诉诸无知”的逻辑罔顾推断时事实对结论的支撑。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虚拟论敌”对“玩物丧志”观点提出攻击的一项是(     
A.玩物一定丧志吗?不玩物就不丧志吗?
B.玩物会丧志,所以人不应该有喜好。
C.文学编辑马未都沉迷于收藏,后来成为著名的收藏家。
D.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认为博闻强识是“玩物丧志”。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杜甫《登高》的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两句之间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请结合材料一中的观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