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说实话,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摘编自王钟的《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

材料二   

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人模型。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ri,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火爆全球。

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互动中,有着各种令人吃惊的成绩。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SA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Got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而进行的工作。

巴黎政治大学已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推出Detect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ChatGPT面世仅2个月,就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人们在畅想高科技的未来社会的同时,实际很难想象出下一代的人工智能交互产品能够发展并影响人类到何种地步。

让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演变,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本是这一科研领域的终极目标。只要时间足够长,人工智能必然能够发展具备科幻电影里所描绘的能力。但正如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总会超出人类控制一样,当前基于大数据学习和给定模型下的人工智能始终存在着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人们无法理解算法背后的各种逻辑,以及在这些逻辑下运行程序将会对人造成的影响。

故而,虽然ChatGPT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但还是让人类社会有点措手不及。可以预见的是,“真实的人”群体只会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因此,每每有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面世,人们都会想要从伦理、法律等多重角度审视。宏观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必要约束,已经在人类社会取得共识。这正说明,能够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把控住人工智能乃至科技发展的方向。基于这份清醒,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发展就有望保持平衡,算法“黑箱”也最终有望破解。

(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ChatGPT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功能强大,火爆全球。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在用它写作业。
B.ChatGPT不仅能与人类进行互动,还能够按照人类预设的道德准则加强学习,以此来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C.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际上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没有思考能力,只能机械地参与一些自动流水线式的生产过程。
D.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破解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把控人工智能和科技发展的方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的诞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要原因是它搜集了海量素材,能够更加灵活地回答用户的高难度问题。
B.一些大学课后作业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应对自如”地完成,这也给大学老师提出了警醒:以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不是要更加注重创新力?
C.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可能会面临人工智能超出人类控制的危险,所以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
D.ChatGPT在算力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成长越快,与人类的互动越多,会越来越接近一个真实的人。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哪组职业不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       
①汽车驾驶员   ②流水线操作员   ③精神科医生   ④特种警察   ⑤市场信息编辑   ⑥电话热线客服   ⑦艺术工作者吧   ⑧保险销售员
A.①②⑤B.③④⑦C.②⑤⑥D.⑤⑥⑧
4.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上主要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5.2023年3月31日,意大利对ChatGPT下了封杀令,即日起,全面禁止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并开始立案调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张艺谋曾经拍过一个电影《英雄》,讲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那年我坐在电影院,看到陈道明演的秦始皇嘴里蹦出“天下”两个字的时候,就忍不住笑了。秦始皇信奉的是法家,而“天下”呢,是儒家的理想。迷信法家的秦始皇只知道富国强兵、实现霸业,哪里会有“天下”这个观念!

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列文森在他的书里说,“天下”在中国人观念当中,既是一个价值体,又是一个权力体。我觉得很有道理。

先来看作为价值体的“天下”。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说,“亡国”和“亡天下”不一样:亡国,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意味着文明不存在,大家都不讲仁义道德,变成了弱肉强食的世界。这就告诉我们,可以没有王朝,但万万不能没有道德伦理秩序。顾炎武还说过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说的“天下”,就是作为价值体的“天下”,是值得追求的普世文明秩序。

这是中华文明一开始就定下的基调。儒家也好,道家、墨家也好,先秦的孔子、老庄和墨子都不是从国家或民族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都是从普遍的人性出发,提出中国文明乃至天下普世文明的大问题。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是人类主义的,它的基因不是民族主义的,而是世界主义的。

那么,一套抽象的价值体“天下”,如何在现实中实现呢?

这就需要把理想的“天下”秩序,落实到一个制度的肉身,这就是作为权力体的“天下”。所谓权力体的“天下”,就是以中原为中心的、等级化的“天下”秩序,也就是我在政治结构里讲过的大一统的秩序。中国的大一统架构,就是要建立一套适用于“天下”的普遍文明制度。作为权力体的“天下”,是古代中国人对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空间的想象。

古代中国的边界之所以模糊,是因为我们以中华文明照耀到的地方来定义中国的边界。古人并没有疆域明确的“中国”这个概念,只有“王朝”和“天下”。“天下”就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普世文明,是一种理想的普遍秩序。而“中国”呢?从时间角度来说,就是贯穿于历朝历代背后的一条文明的线。

(摘编自许纪霖《什么是“时间中国”:一个文明共同体》)

材料二

许多人或许会对目前的全球价值冲突感到失望,因为西方的中心主义依然如故,而作为对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对抗,各种类型的文化原教旨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也日趋激烈化。日益尖锐的资源和利益之间的冲突,不断以“文化冲突”的方式来展现,甚至有人以文明冲突论来预言世界的未来。

不过,不完美甚至不合理的国际格局,意味着我们需要有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文化理想来化解矛盾。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不仅是对中华文明自身精神特质的一种阐发,也是对处理全球化时代的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价值支撑,基于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吁。

“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提出是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的,是中国人整体思维和天下情怀在处理多元文化关系时的一种体现。中国古人相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追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因此,在处理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时,要求推己及人,有一种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共同体”意识。这样的意识运用到处理日益密切的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时,必然会产生出“天下一家”的情怀。中国政府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既互相独立,但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济关系。

毫无疑问,近年来中国知识界对于“天下主义”的回顾,不是要恢复古代的宗法封建社会的国家社会构成方式,也不是要恢复中国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念,而是力图在现代的民族国家体系里灌注互助和礼让的价值,并建构起天下一家的新共同体意识。即使是有些学者将这种颇具理想意义的天下主义视为毫无实现可能的“乌托邦”,我们依旧可以通过对这种价值的肯定来反省和矫治现代个体主义和民族国家体系中的问题。

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不是要否定不同国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分歧甚至对立,而是在承认这样的差异的前提下,寻求消除或者理解这种差异的可能途径,呼吁人们通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而进行有序竞争,通过理性的选择超越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超越制度、观念和信仰的束缚,寻求最大程度的共同利益,避免以损害别人的利益来满足少数人的欲望。

(摘编自干春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人的主流观念中,“天下”不是指某一朝代某一王国,而是一种理想的普世文明秩序和普适文明制度。
B.先秦诸子百家都不是从国家或民族角度思考问题,而是从普遍的人性出发,提出中国文明乃至天下普世文明的大问题。
C.“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可以为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支撑。
D.“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对“天下”观念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可以矫治现代民族国家体系中的一些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中国”不是一个现代意义的国家概念,它在空间上的边界是不清晰的。
B.中国古人的“共同体”意识不仅包括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也包括天地万物。
C.“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体现了中华文明一直就有的人类主义、世界主义思想。
D.儒家“和而不同”思想承认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并最终加以消除。
3.根据材料一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天下”概念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礼记·大学》:“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B.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C.李斯:“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D.陈子昂:“天下之政,非贤不理;天下之业,非贤不成。”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中国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也是构建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如何在“不同”中求“和”?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023-05-0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2-2023学年高考科目临海、新昌两地5月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ChatGPT是由总部位于旧金山的OpenAI开发的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于2022年11月30日公开测试。过去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围绕着ChatGPT掀起了一场全球风暴——围绕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的大讨论。

ChatGPT之所以引发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能够以文本的形式有创意地帮助用户回答问题,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如同其他技术产品一样,实现减负增效的技术价值和社会功用。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驾驭人工智能,利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减负增效,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所带来的传统业务(如习题设计、演示文稿制作、学生评语生成等)的自动化,减少和降低常规工作负担,提升学习和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很多年前,笔者曾以搜索就是学习为题撰文,分析了搜索引擎的快速崛起对于人类教育和文化所产生的影响。的确,在搜索引擎的时代,搜索成为人类主动求知和自主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并且迅速成为优势途径和首选途径。而ChatGPT的出现,尤其是微软将其引入自己的搜索引擎产品Bing、浏览器产品Edge以及其他产品(包括MicrosoftWordPowerpointExcel等)之中的举动,无疑揭开了全球头部高科技企业的搜索引擎竞争,也预示着人机交互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变化。那些始于孔子与苏格拉底等古代先哲、具有古典韵味的对话式学习,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回归到我们的教育生态之中,并有望成为主流和主导的学习方式,其对学习、教学乃至教育的影响可谓重大而深远。

ChatGPT的出现还引发了我们对知识技能价值的思考。威廉·庞德斯通(WilliamPoundstone)曾经提出一系列在人工智能时代极有价值的重大课题:在事实和信息唾手可得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求知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究其实,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重要的不再是信息和知识,甚至一些技能在今天也显得不重要了,生成性人工智能正在把许许多多的高技能变成低技能,甚至是毫无价值的技能。在这样的教育生态中,重要的将会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沟通、协作、审美、情商和品格。如何向ChatGPT提问,怎样给予ChatGPT好的提示语和清晰明确的指令,怎样和聊天机器人之类的人工智能合作和协作,都将会成为占据巨大优势的重要技能。

差异化、个别化和个性化学习是人类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终极目标之一。ChatGPT让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传统,尤其是,随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而日渐式微的对话式学习传统逐渐回归。借助其为每一个师生提供的私人智能助理和个人学习伙伴,先贤们倡导并一直被后人奉为教育典范的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将能够真正得到践行。

(节选自焦建利《ChatGPT助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有删改)

材料二:

有研究者通过测试ChatGPT与真实考生在大学开放性考试中的作答结果后表示,ChatGPT的推出可能导致在线考试和开放性考试学术诚信的终结,因为ChatGPT的考试答案展现出了高度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在很少的输入下生成高度逼真的文本,使学生在考试中作弊成为可能。此外,教务人员也表示很难区分学生和ChatGPT生成的写作内容,并且当学生使用ChatGPT回答问题时,教务人员很难充分评估学生的真实理解水平。因此,这可能导致已有教育评估机制的失效。

诚然,ChatGPT和其他内容生成类模型能为学生提供互动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受益,但是,学生在多次使用ChatGPT后,很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尤其在多次使用其协助完成学习任务并获得较好的成绩后,学生很可能沉迷于其效果。同时,强大的人工智能辅助工具,也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具有较强的知识对错辨别能力,特别是在备课环节能做到取其精华与去其糟粕。而且,ChatGPT的过度使用也可能威胁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不专心听讲,而将解决课后任务的希望寄托于ChatGPT

尽管ChatGPT很像传统的搜索引擎,可以快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信息,但其信息的准确性还无法保证。纽约市教育局就对ChatGPT向学生传达的信息表示了担忧,特别是对其答案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出了质疑。还有研究者指出,OpenAI上线ChatGPT时,其训练模型的数据受制于2021年,对2021年之后的世界认知是有限的,对某些特殊人群的相关问题也知之甚少,尤其是对理科方面的内容掌握程度较低。

(节选自王佑镁等《阿拉丁神灯还是潘多拉魔盒ChatGPT教育应用的潜能与风险》)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是一个能够以文本的形式帮助用户回答问题,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
B.借助对话式学习为每一个师生提供私人智能助理和个人学习伙伴,“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将能够真正得到践行。
C.学生可能在考试中借助ChatGPT作弊,教务人员很难区分学生和ChatGPT生成的写作内容,很难充分评估学生的真实水平。
D.ChatGPT训练模型的数据受制于2021年,无法保证所提供的学习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生和教师之所以能够利用ChatGPT等减负增效,提升学习和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是因为掌握了正确驾驭人工智能的技能。
B.ChatGPT的出现揭开了全球头部高科技企业的搜索引擎竞争,使得人机交互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C.随着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许许多多的高技能变成了低技能,而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沟通协作能力等显得更为重要。
D.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知识对错辨别能力,在备课环节能做到取其精华与去其糟粕,才能在人工智能时代保住在课堂中的地位。
3.下列事例,不能体现材料一中ChatGPT在教育中的应用潜能的一项是(     
A.一名学生通过与ChatGPT对话来练习英文,以提高英文的对话技能。
B.一位教师借助ChatGPT设计了一个以诺曼底登陆相关历史为背景的主题游戏,吸引学生通过讨论、协作等方式完成学习。
C.一名学生向ChatGPT提交一份论文草稿后,收到了关于其写作风格、结构和语法问题的反馈。
D.一名学生向ChatGPT询问工程方面的职业信息,并收到一份潜在职业、工作要求和进一步信息资源的清单。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注意什么。
2023-04-2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似乎说了点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一种废话式吐槽,已经成为最近这届年轻人之间最流行的梗。微博上,“废话文学大赛”达到了1.1亿的阅读量;豆瓣上也开设了废话文学、豆瓣废话学小组;B站上相关视频播放量轻松上百万……轻松幽默无厘头,“抛开内容不谈,这话还蛮有内容的”,这就是“废话文学”的魅力,它是一场全民狂欢的“不好好讲话”。

“废话文学”最典型的特征是说了和没说一样。但光废话还达不到“文学”的标准,只有带上点自嘲、讽刺、幽默,才能算一句合格的“废话文学”。“废话文学”考古群发现其渊源似乎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看着康熙大帝、尔康、甄嬛们一本正经地讲废话,观众老爷们属实是乐疯了。而视频的弹幕以及评论,也迅速成为了网友们交流“废话文学”的场地。“当康熙在怒斥群臣的时候,他在怒斥群臣。”“还好这个视频只有两分半钟,让我浪费了两分半钟的时间。”

随着网友们对“废话文学”写作的得心应手,“废话文学”也衍生出各大流派。单位换算流, 如 “七日不见,如隔一周”“十年生死两茫茫,五年生死一茫茫”,数学真好,你考虑过苏轼的感受吗?重复表述流,“我曾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非常生气”“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完全无关”;实事求是流,“股票的规律找到了,不是涨了就是跌了”,大师,全世界欠你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啊!

如果你以为“废话文学”只有搞笑一个目的,那还是格局太小了。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废话社交教学”正风起云涌,“废话文学”无疑已成为年轻人十分热衷的社交表达方式。“我这么穿还行吧?”“除了上衣、裤子、鞋子不太行以外,其他都还行。”这是陪老妈、女朋友等一切女性生物逛街时的标配语录。“高考考了多少分啊?”“不到750吧。”“有600分没有啊?”“肯定有考600分的学生,考600分以上的学生,那都有600多分。”此文应出自学渣自救手册。 “什么时候结婚啊?”“领证之后就结婚。”此类废话套路同样适用于“你什么时候工作、生娃” 等七大姑八大姨逢见必问的尴尬问题。“说得挺好的,下次别说了。”既委婉又讽刺,含蓄中夹着杀伤力,堪称反击对方讲话的教科书。

随着互联网发展,资讯高度发达,到处充斥着废话连篇、毫无营养的营销文、八股文、套皮文,人们常常面对的不是信息的海洋,而是废话的海洋。出于对低信息量内容的不满和抗议,这届年轻人开始用“躺平”的方式予以反击。消解无用信息的方法,就是用同样的“无意义”进行对冲。于是“废话”式警句便被改造出来,形成明褒暗贬、饱含戏谑的阴阳怪气的、“你说的是废话,我说的也是废话”的狂欢。

废话文学是火出圈了,但在互联网时代,一个梗火得有多快,它销声匿迹的速度就有多快。“废话文学”恐怕难以避免走上互联网文学先热后凉的老路,但并不代表其会完全淡出我们的生活。相比于消极躺平的亚文化和充满大道理的“鸡汤文学”,位于两者之间的“废话文学”更能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在不断搬砖拼搏中与生活和解的态度。我们并不会在正常的工作秩序中玩梗,但生活中说点废话,至少是打开了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

(节选自《废话文学:“不好好讲话”的全民狂欢》,真知网,李旋、宁珊)

材料二:

“废话文学”能迅速发酵流行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是新晋的社交催化剂。虽然无厘头甚至很无聊,但它构筑了一个“共通意义空间”。成长于网络空间的年轻人是分众时代的孤独患者,充满着对建立连接与归属感的渴望。梗文化无疑是一种“最大公约数”和“社交货币”,在“废话文学”的字里行间,情感交流的有效信息其实也在悄然跃动。只要场合、时机运用得当,“废话文学”能创造诙谐、缓解尴尬,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三人行,必有三人,那咱仨就是一路人”, 有人抛梗,有人接梗,一传一回,年轻人的社交关系很快就能拉近。

从快餐、快递到短视频、实时通信,“快”弥漫于现代社会的时空之中。而在人际交流与信息传播领域,“废话文学”提供了一种延缓交流节奏的可能性。信息的爆炸式增长、高强度输入,会给人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会使人的习得效率不增反降。在紧张的工作间歇,或与挚友小聚时,为轻松交流气氛,打趣上几句“废话文学”,让思维合理张弛,有助于情绪的调整与积极状态的保持。

人的需求是多元的,娱乐精神还得有,让“废话”红一下也无妨,无须大惊小怪,但我们不能陷入波兹曼所揭示的困境——“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我们的互联网文化更不能成为波兹曼所警示的文化——“一个因 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

(节选自《废话文学:一种可玩的网络“梗”》,公众号“成林思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废话文学”是一场全民狂欢的“不好好讲话”,只有具备了“说了和没说一样”的特征的文学才有可能成为“废话文学”。
B.“除了上衣、裤子、鞋子不太行以外,其他都还行。”这样的“废话”会给逛街的活动带来几分欢乐喜剧的效果。
C.“废话文学”总是能创造诙谐、缓解尴尬,它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使得人与人的社交关系很快就能拉近。
D.“一个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这是波兹曼所警示的文化,他告诫我们不能只关注娱乐需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里,康熙大帝、尔康、甄嬛们一本正经讲的废话,就是“废话文学”的典型代表,这给观众们带来了无限乐趣。
B.面对着废话的海洋,当代年轻人秉持着“在拼搏中与生活和解的态度”,所以他们选择了“躺平” 的生活方式。
C.“梗文化”无疑是一种‘最大公约数’和‘社交货币’”的意思是“梗文化”能够构筑“共通意义空间”,促进人与人的交流。
D.在紧张的工作时间里,打趣上几句“废话文学”,让思维合理张弛,有助于情绪的调整与积极状态的保持。
3.下列选项中,属于“废话文学”的一项是(     
A.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B.我上一次遇到这么无语的事情还是上一次。
C.今天天气太热了,新买的戒指都把我手心热出汗了。
D.我感觉我是真的疯了,我躺在床上会愤怒,我洗澡会愤怒,我出门会愤怒……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结合两则材料,概括“废话文学”的作用。
2023-04-2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形成的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是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老年抚养比从2012 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

目前,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近1亿人,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人,要帮扶困难老年人作为发展老龄事业的重中之重。根据联合国的规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通常认为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

未来几十年里,“银发潮” 将席卷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将会迅速提高。2005年,相对每100名适龄工作的成年人,仅有16名中国老年人。这一老年抚养比到2025 年将会翻番到32%,到2050年会再翻一番,达到61%,到2050年时,将会有4.38亿中国人年龄达到或超过60岁,其中1.08亿人超过80岁,2050年劳动者的负担将增长3倍。

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城镇老年人口的居住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无电梯,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困难。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材料二: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表示,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中国的基本国情。“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平将超过20%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率将超过30%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接近5亿人,占比达到36%左右,老年人口规模及比重相继达到峰值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强调,中国已将“翻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并在人力资源、科技支撑、养老产业、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应对举措,这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新机遇。

在通用技术集团副总经济师张刚看来,对于老年人,相关方不仅要帮助解决其生命质量、生活质量问题,进而还要解决其精神需求问题。这也将推动和构成未来银发经济的很多重要产业。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认为,人口老龄化确实给社会带来压力,但挑战与机遇并存,而机遇大于挑战。在社会发展、公共治理过程中,老年人如何参与、怎么发挥作用,既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也对抵御此类挑战有重要意义,杜鹏举例指出,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中拥有大以上学历的人,可能达到8500万人。这不仅仅带来人口素质的变化,同时也给银发经济带来巨大机遇。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中国代表康嘉婷也认为,在过去几十年间,由于在青年人健康、教育和就业机会方面的投入,已出现了一代受过更好教育、更健康,经济上也更独立的老年人。“我们预计其人数在未来还会增长。这一代老年人的新兴需求,为银发经济的指数级增长提供了很多机遇。”她同时指出,健康的老龄化和繁荣的银发经济需要基于社会公平和包容原则的社会投资战略,以确保所有群体都能从优质教育医疗保健和体面工作中受益。

材料三:

当前“银发潮”扑面而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冲击无法回避。如何解决我国2亿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的“空巢”老人来越多,他们对社区的各类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

然而,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比较传统单一,覆盖面不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为老年人服务是非常细致的工作,不只是简单的送餐、沐浴、理发、洗衣被、居室打扫一类。还包括康复护理、读报陪聊、紧急援助呼叫等。但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只是星星点点,服务能力薄弱。至于农村居家养老更是空白。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基本都是依靠自己,或邻里互相照应。乡村还没有建立针对居家养老的服务组织,农村老年协会也比较少。此外,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服务也很欠缺。许多老年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也缺乏生活兴趣;对儿女情感依赖性强,儿女不在身边,容易产生心理失落。伴随着身体与心理上的衰老感,特别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推行“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在社区建立日间“托老中心”。老人白天可以到托老中心吃饭、娱乐,晚上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这一模式投入少,资源利用率高,覆盖面大,适合中国国情,是中国式的养老服务之路。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龄人口增长迅速,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后,从2013年起,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
B.未来,“银发潮”将席卷中国,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C.劳动者负担加剧,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老年抚养比到2050年翻两番,劳动者的负担将增长3倍。
D.中国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特征比较明显,因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老龄化速度。
2.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张宇贤认为,人口老龄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就是说老龄化程度越高,社会也越文明。
B.王一鸣强调,中国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定中长期规划,采应对举措,可以化挑战为机遇。
C.张刚认为,应对老龄化,首要的就是解决老年人精神需求问题,以此来推动和构成相关重要产业。
D.杜鹏和康嘉婷都关注到受过更好教育的老年人这一群体,并认为他们的加入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3.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举措的一项是(       
A.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培训工作人员。
B.在农村推广邻里间互相照应的养老方式。
C.调查社区老年人身心需求,细化服务工作。
D.建立托老中心推广“ 新型居家养老模式”。
4.下定义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xxx(种概念)是xxx的xxx(属概念)”,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人口老龄化”下一个简要定义。
5.针对材料内容,谈谈《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的主张对解决当前养老问题有哪些启发。
2023-04-17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二模(4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在一些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近百年来,社会上一度存在轻视民族戏曲的现象,影响了几代人,现在这种心态淡化多了,但仍未彻底消失。现实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实在太多,挤压了戏曲的生存空间。

戏曲曾经是我们民族的时尚艺术,远的不说,近的如京剧,曾被称为时尚黄腔。到了当代,戏曲界仍然在努力。其实,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时尚的。令大家折服的一个例子,就是历来被边缘化、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因为创作出《董生与李氏》这部佳作,不少远方的年轻人乘飞机前去观赏,竟成为一种时尚。

虽然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能拥有一部分观众,尤其是比现在更多些的年轻观众,依然是戏曲界的奋斗目标。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国家的政策利好,创造多种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亲密接触,让他们感受并领略戏曲何以能在世界戏剧之林独树一帜,其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理由究竟何在。只要戏曲界认真对待这件紧要工作,而不是敷衍了事,就有可能改变一部分年轻人与戏曲疏离的现状,培养出更多粉丝,甚至将来在他们之中还会产生新的戏曲工作者,为戏曲的繁荣发展建功立业。

同时,我们不应把青年的欣赏趣味作单向化、狭隘化理解,认为他们喜新厌旧喜旧厌新。总的来说,古典美与现代美他们都需要。所谓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实质上都是当代艺术家在戏曲深厚传统基础上的新创造。比如《曹操与杨修》是从无到有,再如青春版《牡丹亭》的文本剪裁、音乐伴奏、表演与导演、服饰与灯光,都融入了当代艺术家的心血,是一种追求古典韵味的隐形化现代处理。有了古典美,还要有现代美,这样戏曲的道路才宽广。

一要美,有戏曲的、剧种的、声腔的、演员个人的独特之美;二要真与善,在陶冶性情的艺术欣赏中,感受到生活的、历史的、时代的某种真实感,这有利于观众的心灵建设。戏曲能做到真善美的有机结合,一定可以征服偏见或成见,赢得年轻人,也赢得更美好的未来。

(摘编自周飞亚、王瑨《戏曲艺术与年轻观众》,《人民日报》)

材料二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将推动艺术和文学向着更加开阔和自由的世界拓展,并在作家作品中形成时代与时代之间的代际感。

在艺术回归的时代,全媒体是技术,是背景,是视角,也是价值观和审美观,但它不是内涵和内容。它的内涵和内容仍然是人的身体、声音、情感,以及其所依附的乡土和家国,这是人类所共同面对的全媒体背景下的极其珍贵的个别性、独特性。我们可以拥有一万台相同的电脑,透过屏幕能映射出一万张不同的面庞。这一万张不同的面庞因不同的人种、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宗教而构成不同的表情。如果这一万台电脑映射出的是同一张面孔、同一个表情、同一种眼神,那么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就是人类文明的灾难。

人类在进入新世纪、新时代方才意识到,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现代化、国际化,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正日益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在全媒体时代的文化风气当中,有一种非常自觉的向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向。各民族、各地域在任何时代都不像在21世纪已经过去的这20年中,对本土文化予以如此高度的重视。再以舞台艺术为例,2015年在美国首演的音乐剧《汉密尔顿》,它所使用的音乐元素既非欧美的古典音乐,也非美国当下的流行音乐,而是古老的非洲乡土音乐,甚至是乡土歌谣。而恰恰是这种地域的、民间的歌谣和说唱艺术,构成了今天时尚的嘻哈音乐。音乐剧的发展也已逾百年,现在的百老汇,最好的剧场、最优秀的音乐剧演员,使用的表演元素大都是最传统的,而这些最传统的表演元素显示出来的品质却是最现代的。

正像在中国一样,最古老的艺术、最古老的戏曲剧种,恰恰焕发出最现代的魅力,比如昆曲、梨园戏等。因此,在全媒体时代,我们应该更加正视人的内心世界,更加正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传统和独特表达。从某种意义上看,回归就是创新,传播也是传承。创新需要内容的支撑,这个内容就是要在标准化、统一化的共同模式中展示个别性的传统。而传播本身的意义,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用更现代的科技手段有选择性地传播所要传承的文化内容。因而,传播本身就变成了传承。所以,当我们迎接全媒体时代到来之时,我们所要唤醒的恰恰就是向传统、向内心的回归,更加自觉地在全媒体的背景下展示出各自的独特性,这也是中国戏曲生命力的传承。

(摘编自罗怀臻《传统戏曲的全媒体生命力》,《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太多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是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年轻人更多追求时尚文娱。
B.只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多创造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有更多接触,就能够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
C.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推动艺术与文学向更开阔和自由的世界拓展,所以要在作家作品中形成时代间的代际感。
D.在全媒体时代,如果将创新融入戏曲艺术,那么即使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也可以呈现出最现代的艺术品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观众的喜欢,我国的戏曲艺术也不例外,而且当代戏曲艺术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相对变小了。
B.梨园戏历来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但新戏《董生与李氏》让不少年轻人乘飞机前去观赏,这说明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时尚的。
C.既不使用欧美古典音乐、又不使用美国当下流行音乐的音乐剧《汉密尔顿》取得成功,应归功于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回归。
D.现在百老汇最好的剧场和音乐剧演员,用最传统的表演元素表现出最现代的品质,这一点和中国的昆曲、梨园戏大体相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河南豫剧院普及全民美育“DOU艺计划”,和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抖音一起探索短视频戏曲艺术的传播传承。
B.厦门举办“礼赞新中国逐梦新时代”优秀剧目展演季,26场新创排的地方戏曲轮番上演,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C.“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世纪剧院三个晚上连演上中下三本,吸引了很多的年轻人,每晚演出都是座无虚席。
D.1995年,作为“京剧走向青年”的巡演剧目,《曹操与杨修》在北京上演并且取得意想不到的轰动效果。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2023-04-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10月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开启了三星堆遗址新一阶段的考古工作。考虑到本阶段的工作重心是聚落考古社会考古,因此最先开展的是1986年抢救性发掘的一号坑和二号坑所在地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20226月中旬,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本次考古工作的最新进展及重要成果。透过这些全新的考古发现,除了能够领略古蜀文明的精彩物质面貌和丰富精神世界,也能够感受到三星堆遗址作为古蜀国都城的最后荣光。

在此次新发现的六座祭祀坑中已经出土编号文物将近一万三千件,其中相对完整的器物超过三千件,除了五百余根象牙之外,以铜器最多,超过一千件,金器和玉器都超过了五百件。

这些出土文物中,部分大型铜器包含了多种功能和性质,如二号坑出土的号青铜神树,主体功能属于场景搭设,但枝头所立之鸟按以往学者的观,点代表太阳,实际已经属于被祭祀对象了,树座上跪着的三个小人像无疑代表了祭祀活动的参与者,在树干和树枝上有形似玉璧的构件,或许属于祭品一类。八号坑新出的顶尊曲身鸟足铜人像,整体属于祭祀现场的场景搭设,但头上所顶之尊属于盛放祭品的容器,人像本身属于祭祀活动的主持者或参与者,因为眼珠外凸,面具狰狞怪谲,身体造型夸张,甚至有可能是被祭祀者。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活动是国家大事,八座坑出土的上述器物既然为祭祀用器,自然就是国之重器。铜器是其中最为精彩的。可大,如三号坑出土的青铜大面具,宽超过1.3米,高超过0.7米,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大最完整的青铜面具;可小,五号坑出土大量雕刻,其线条精细清晰,最细者宽仅0.03毫米;可中规中矩,八号坑发现的一件铜盆,与现实生活中的花盆并无二致;可天马行空,七号坑出土的龟背形网格状器,整体形似担架,主体部分呈长方形,两端伸出四个把手,末端铸造成龙头形象,主体部分外表为铜质,呈网格状,中间夹着一块可有限活动的椭圆形玉板,玉板表面覆盖丝绸,无论是器物的造型还是铸造的复杂程度均为此前所未见。

新出土的人物类铜器,尽管总体上属于写实风格,但无论是身体结构还是面部特征,都明显脱离了现实而脸谱化,唯有四号坑出土的三件扭头跪坐铜人像例外,它们整体造型十分稳定,人物双膝及双脚着地,着力点较多,上身挺直,头向身体右侧微扭,双手呈半合十状置于左胸前,一左一右形成平衡。人像细部特征十分写实,面部特征自不用说,不见青铜人头像、面具呈现的脸谱化面容,四肢细节尤甚,手指关节的凹窝、尺骨下端凸起、脚踝、脚趾等展示的淋漓尽致,四肢肌肉突出,线条十分柔美,抓地使劲的状态呼之欲出。三件人像应该是一件铜器的三个支脚,其与铜器本体的联系主要通过怒发冲冠的头发来实现,将铜器的实际用途与人像身体部位巧妙融为一体。

(节选自《三星堆的最后荣光》《文史知识》2022年第12期)

材料二

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惊艳世界的同时,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增添了实证。任何地域文明都离不开文明母体的滋养,三星堆文明并非无源之水,而是自成体系、传承有序。考古成果已然证明,在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中,都能找到与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同时,三星堆呈现出以地域特征为主的多元文化面貌,对外来文化既吸收借鉴,又发展创新。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位于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等,都对三星堆文化产生过影响。对目前祭祀坑中出土的文物尚有待进一步科学解释,但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实证,已在科学研究的逐步推进中日渐清晰。

1993年首次走出国门、亮相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以来,三星堆文物至今已走过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参观者达300万人次,在引发无数赞叹的同时,激发起世界各地对古蜀文明及中华文明的一次又一次探寻。日前出炉的《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年度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显示,三星堆博物馆高居全国博物馆海外综合影响力排名前10位;在海外社交平台上,超2000万海外网民云参观三星堆文物,三星堆在海外绽放出独特魅力。一次次海外展出、一次次云端亮相,已经成为中华文明与异域观众在世界语境下的直观式、开放式文明对话。

三星堆考古发现,重构了中国古代的文明图景,让世人认识到,在中原的商周文明之外,长江上游同时存在着一个独具特色、可以和同时代的其他文明相媲美的区域性文明。同时,三星堆考古成果还为世界欣赏东方文明、探索世界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随着考古挖掘的深入和科学研究的推进,三星堆之谜将一步步揭开。在这一过程中,世界或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又有一番新的理解。

(节选自《三星堆穿越时空惊艳世界》《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620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号坑出土的Ⅱ号青铜神树主体功能是搭设祭祀的场景,上面的玉和鸟等造型则分别代表着祭品与祭祀的对象。
B.龟背形网格状器形似担架,主体外表为铜质,中间夹着一块可有限活动的椭圆玉板,该器物铸造的复杂程度为此前所未见。
C.对中原的夏商文化、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与发展创新,使得三星堆呈现出多元文化面貌。
D.从1993年首次在国外展览算起,三星堆文物至今已“走过”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参观者达300万人次,引发无数赞叹与好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三件扭头跪坐铜人像双膝及双脚触地,着力点较多,整体造型稳定,经专家分析考证,它们是一件铜器的三个支脚。
B.材料一对三星堆出土青铜器的造型及其功能都进行了细致描述,语言生动,可读性强,是一篇雅俗共赏的学术文章。
C.从相关考古发掘来看,宝墩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文化直接孕育了三星堆文化,据此也证实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
D.材料二提到三星堆文明的渊源体系,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中华文明不仅根脉深广,而且极具包容性和创新性。
3.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材料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观点的一项是(     
A.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论语》)
B.死则既已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墨子》)
C.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
D.兵者,外以诛暴,内以禁邪。故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不可废也。(《管子》)
4.请根据材料所述简要概括三星堆考古发现的意义。
5.三星堆考古发现带动了相关文创产品的设计热潮,如以青铜神树为主要图案制作书签、结合金面罩造型设计冰箱贴等等,受到人们的追捧。请你结合材料中对出土文物的描述写一个文创方案,包括产品名称与设计创意。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家庭、家教、家风三者之间,家庭居于基础地位,家教和家风都要在家庭之中涵养。在家庭建设方面,中国古代具有注重婚姻、注重夫妇、注重教子的优良传统。而在婚姻之中,古人尤以夫妇为重。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只有夫妻和顺,才有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康。子嗣是家庭的希望,代表着家庭的未来。古人还尤其重视教子,《格言联璧·齐家类》云:“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把教子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今天我们也非常重视教子,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德行教育和规矩教育,是人之为人的教育,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教育。

在家庭之中,家教与家风又是什么关系呢?简而言之,家教是一个家庭的教化,它可以体现为家训、族规,也可以体现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风则是一个家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风尚气质,是一个家庭中,所有成员共享的精气神。中国古代的家教、家风建设,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父训母教,言传身教。在古代,父亲读书有文化,作用更多体现在规矩的制订上;而母亲一生围着家庭转,她的作用则更多地体现在规矩的实践与维护上。父训母教的配合,其实也就是言传身教的配合,它让家教不仅具有高度,更具有温度。今天,中国的家庭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父亲有文化,母亲也有文化;父亲有工作,母亲也有工作。正因为如此,相互协作、言传身教才显得格外重要。现在很多人都在批判丧偶式育儿,为什么这种育儿方式如此招人反感呢?就是因为父母之间的协作和配合不够。

第二,德育优先,底线思维。德行不是一句空谈,而是体现在家庭生活、邻里关系的方方面面。《朱子家训》云:“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这其实表现的就是古代仁爱的美德。另外,中国所有的家训、家教都不是顶点设计,而是底线教育。不求贵而求不贱,不求富而求不饥,不求立而求不倾,不求达而求不败,这样的底线思维,是中国古代家教最重要的智慧之一。近几年我们看到很多官员落马,他们忏悔的时候,往往会谈到丧失理想信念,突破人生底线,这才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这就从反面彰显了德育优先和底线思维的重要性。

第三,化家为国,家国一体。古代讲家国同构,家庭道德可以外化为社会道德、政治道德,家庭秩序也可以外化为社会秩序、政治秩序。正因为如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才会成为古人为政的基本认识。中国古代的家训、家教虽然立足于家庭,但绝不局限于家庭,而是有着鲜明的国家意识。《朱子家训》云:“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古代讲究学而优则仕,但是做官不是为了谋私利,而是要心存君国,志在圣贤。这是中国古代家教的特点,它不仅考虑着家庭,也考虑着国家,这让中国的家教、家风能够横跨公私两个领域,同时与家道和国运密切相关。古往今来,无数人舍小家,为大家,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

(摘编自《光明日报》,徐倩阳《蒙曼:家风正 国运兴》)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个“健全”,一个“加强”,再次彰显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体现了家庭教育这件“家事”不是一件小事,不仅是家庭的私事,而且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要事和全局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必须正视当下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如部分家长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把孩子看成“私人财产”,使孩子的身心不能全面健康发展;家校社之间缺少有效沟通与交流,家庭教育被卷入学校化和知识化的误区;社会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的力度不足,“教”上不同频,“育”上难共振;等等。

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家事”,家长应担起家庭建设的主体责任,树立家庭是孩子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的责任意识,家长要正身、正言、正行;家长要站在少年儿童的立场,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家长还要树立和落实“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的家庭教育理念,多花点时间与孩子开展有意义、高质量的亲子互动,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

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家事”,需要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事关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事关培养党和国家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正家而天下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见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家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统一、协同育人,共同画好培养健康下一代的“同心圆”。家长应让家庭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场域,让家庭教育回归和创造美好;学校要贯彻“家长是学校的同路人”的办学策略,实施开放办学,让家长成为家校共建的积极因素和有效资源;全社会应该关心并支持家庭教育,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加大家庭教育指导资源的开发力度;家校社要构建起全员沟通、全程协同、全方位互补的“大育人”格局。

(摘编自荆楚网,叶青《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家庭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家庭、家教、家风中,家庭是基础,家风是家庭的精气神,家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B.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好的家教尤其要重视孩子的德行教育和规矩教育。
C.现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职责发生了变化,现在父母的共同教育不如传统的父训母教的效果好。
D.部分家长把孩子看成“私人财产”,导致孩子不能健康发展,所以此类家长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家庭、家教和家风的关系,相较而言材料一对此的论述更详细。
B.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孩子方面各有其责,应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C.党的二十大报告关注家庭教育,表明家庭教育很重要,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不是小事。
D.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只希望孩子能坚守底线,并不奢求把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材。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直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曾子的妻子为哄孩子欺骗他说要杀猪给他吃,曾子听后真的把猪杀了。
B.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身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激励他忠君爱国。
C.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决定把家迁到学校附近。
D.司马光写了一篇《训俭示康》,告诉他的儿子要做一个节俭的人。
4.两则材料都谈论了“家庭教育”,但材料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5.因父亲长年在外打工而母亲管教不了,作为高中生的李明逐渐养成了旷课、沉迷网游甚至偷窃的恶习。请结合两则材料,给李明的父母提几条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刚刚过去的新时代十年间,文艺工作者自觉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坚定观众的文化自信而创作,奉献出一批批精品力作,确实起到了树立文化自信的作用。当前和未来,文艺工作者将面临新的使命,这就是在文化自信基础上锐意推进文化自强,努力让文艺作品真正成为增强观众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强力的精神力量。具体地看,优秀的文艺作品有可能以多种不同方式去造就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之间的交融格局和相互增强态势。

不少作品能以文化自信心为文化自强力奠定基础。河南卫视《唐宫夜宴》《芙蓉池》《纸扇书生》《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系列作品在运用多媒体、融媒体等大众媒介方式实现文化传统的通俗化表达方面走出新路,舞剧《五星出东方》《只此青绿》运用非凡想象力而让古代文化遗产“活”在当代观众心坎里,对中国古典传统生出惊羡之情,这些既可以帮助观众树立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心,也可以促进他们释放出文化自强的新动力。

有的作品可以由文化自强的提升而返身夯实文化自信。影片《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等中式战争大片,在全景式战争巨制中刻画志愿军的“悲歌慷慨”“气韵沉雄”的英雄群像,突出我军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熔铸出现代中国人民家国同构、军民同心的强盛形象。这可以让观众在获得文化自强力的同时,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化形态有着更深沉而坚定的自信心。

还有的作品可以让文化自信心与文化自强力之间形成互动共生的局面。从电视剧《觉醒年代》中为寻求救国真理而东奔西走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典型人物形象身上,当代观众可以同时获得走向未来的自信心和自强力。透过《山海情》中成功的闽宁帮扶脱贫攻坚范例,观众在品味“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的同时,可以产生出实现当代乡村振兴强大的实践驱动力。

提出“文化自信自强”的真正着眼点,在于“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进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即让文艺作品成为广大观众投身其中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精神动力。当然,文艺作品不过是人类创造的感性符号表意形式,它不可能直接推动历史车轮前进,但毕竟可以通过感动正在历史洪流中前进的人们,为他们提供可以产生自信心和激发自强力的不竭动力源,从而间接地起到介入和影响历史进程的精神作用。在这个特定的意义上说,文艺作品产生的精神力量是可以通过影响人的精神状态而间接地转化为影响历史进程的物质力量的。

(节选自《在文化自信自强中推动文艺发展》)

材料二:

文艺的重要特点是以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意趣。由于形象总是具体的、个别的,如何使具体艺术形象超越个体感性的存在,包蕴更加丰富的内涵及更大的普遍意义,历来是文艺家向往和追求的境界。

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何红舟、黄发祥创作),突破以往同类主题的作品多半描绘开会场景,或只是刻画南湖红船的窠臼及套路,以党的一大代表或从小船(俗称拖梢船)跨步踏上大船,或在船头站立相视交谈,或在船舱内就着烛光准备会议材料,以及,船娘警惕观察四周情况的崭新画面,对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大会议及其曲折过程作了新的描绘和诠释。青年毛泽东身穿蓝色长衫,肩挎深色包袱,目光炯炯,站在船头回首眺望,既是人物群像的视觉焦点,又与其他人物形成呼应和互动关系。作品色彩运用精心而巧妙,营造出激情澎湃、撼人心魄的视觉效果:天空乌云密布,暴风雨就要来临,而在大块黑色云层中,又有彩云翻卷,迸发出亮色照射下来,与船上的一大代表融为一体,传达出即便风雨如磬,但革命的曙光已然显现,烘托出中国共产党蓄势“启航”的重大主题。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到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线索,展示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和历史进程,全景式展现朝气蓬勃觉醒年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艺术再现一百年前一批热血青年所演绎的一段执着追求真理的澎湃岁月。该剧的热播,不仅在于它清晰还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必然性,更在于它以一个个典型细节和动人形象,提升了革命历史题材的艺术表现力,使其与新时代广大青年产生共鸣,唤起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奋斗的激情。

近年有些文艺创作,如有的美术作品,以人多势众、画幅巨大博人眼球,大主题、大场面、大制作,以全景式众多人物形象的描绘来烘托说明主题,承续《清明上河图》《康熙南巡图》及民间年画的创作思路,当然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和较好的表现效果。不过,中国画创作向来讲究“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并不主张像社会调查那样,以扩大统计的数量和规模来保证归纳定性的可靠性及其价值,而主要通过赋予具体形象更加鲜明的特征和更为深厚的意蕴,来增强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和感染力。文艺表现生活并非以表现场面宏大、人物众多而擅长,而是以锤炼形象典型特征、深化形象丰厚内涵、赋予形象感人魅力取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以动人心魄的艺术,更好地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节选自《以艺术魅力增强作品的精神力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宫夜宴》《芙蓉池》《纸扇书生》等作品由于运用多媒体、融媒体等方式,帮助观众树立了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心和自强力。
B.《五星出东方》《只此青绿》运用非凡想象力释放出文化自信心和自强新动力,让古代文化遗产“活”在观众心里。
C.品味《山海情》中闽宁帮扶脱贫攻坚成功的范例,可以让受众在文化自信心与文化自强力之间获得互动共生的体验。
D.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的崭新画面和精心而巧妙的色彩运用,都渲染出中国共产党蓄势“启航”的重大主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10年文艺工作者往往为坚定观众的文化自信而创作,今后文艺工作者将锐意造就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交融格局。
B.从特定的意义上讲,文艺作品往往通过感动受众,为他们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间接地转化为影响历史进程的物质力量。
C.只要文艺家都把具体艺术形象超越个体感性的存在作为追求,文艺就能形成以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意趣的重要特点。
D.优秀的文艺作品,并非一味以表现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为追求,而是追求锤炼形象特征、深化形象内涵、赋予形象魅力。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直接体现文化自信的一项是(     
A.国外掀起“汉语热”B.《中国诗词大会》的蹿红
C.开学第一课“中华骄傲”D.动画片《我们的冬奥》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电视剧《觉醒年代》是如何体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之间的交融格局和相互增强态势的。
2023-04-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数字化赋能,是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来驱动经济社会各方面创新与增长的过程。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当前,以技术和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推动力。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赋能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数字化赋能”助力实现要素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数字化赋能改变了企业的生产与顾客的消费方式,有利于整合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要素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在政府层面,借助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可以促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使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有效地结合。在企业层面,数字化赋能有利于企业产品和工艺设计方案的创新,有助于实现智慧制造、绿色生产和定制化生产,为需求端提供更高质量、更加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从而促进要素的供需平衡。在需求层面,数字化赋能为企业更加精准地洞察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便利,网络购物和直播带货等更多数字化消费场景的出现,也在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了要素的供需平衡。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在对经济增长、就业、全球贸易等造成重大负面冲击的同时,也给数字化转型带来了历史性的加速发展机遇。

(摘编自《新经济导刊》)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运用高新科技和前沿技术,让文化“动”起来,让文化空间“活”起来,才能更好弘扬历史文化,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高全社会文化素养。新冠肺炎疫情给实体文化空间的运营发展带来冲击,同时也促进了数字文化空间不断挖潜。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多年积累的文化艺术资源,借由互联网平台“飞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文化产业数字化是大势所趋。过去人们很难想象,足不出户如何畅游各大展馆、遍览古迹文物。云端看展览、指尖点文献,打破了人们享受文化生活的形式限制。面对实体场馆数量有限、馆藏保护有特定要求以及精品内容供不应求的现实,融合技术手段为其扩容,打造出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文化空间,惠及更多受众。过去的单向传播格局也被打破,组织者和参与者进入双向互动时代。文化空间的场域大大拓宽,文化内容的可及性更高,人们获取文化内容的效率和体验也得以提升。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教育部将打造职业教育数字化“1+5”体系,即职业教育决策大脑系统和决策支持中心、专业教学资源中心、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心、虚拟仿真实习实训中心、职业学校治理能力提升中心,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教学模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将持续开发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构建国家、省、校三级资源库互为补充、使用广泛的资源库应用体系,继续推动建设数字化、融媒体教材,加快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启动职业学校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试点,不断夯实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基础,服务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将“如今,依托数字网络和融媒体技术,‘网’聚书香、‘云’游四方成为现实。”一句放回材料三原文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根据材料,下列对“数字化赋能”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化赋能是指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创新与增长的过程,其基础是数字化技术。
B.数字化赋能改变了企业的消费与顾客的生产方式,有利于整合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要素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C.数字网络和融媒体技术,能促进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D.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促进政务服务发展,促进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
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以技术和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推动力。
B.新冠肺炎疫情给文化空间的运营发展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促使它不断挖潜,“飞入寻常百姓家”。
C.依托数字网络和融媒体技术,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畅游各大展馆、遍览古迹文物,享受文化生活。
D.只要通过数字化赋能这一手段,职业教育就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得到全方位、高质量的发展。
4.请对材料二中的图片进行归纳,写出一个简要结论。
5.假设你所在学校考虑启动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准备大力推行数字化教学。有部分家长质疑这种学习方式的有效性。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归纳三条理由,对家长们进行劝解,打消他们的顾虑。
2023-04-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高三下】【其他】【职教-第一次联考】【高中语文】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