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肌理”一词与城市乡村等联系在一起,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专业领域。这个概念能够反映文化积累、传承的基本特征,表达中国人自古以来关于“文统”、文脉的认识,应该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并为社会大众所熟知。从肌理的角度观察城市、乡村、文化,就会发现它们的发展就是一次旅行,每天都在出发,每处各有风情,环环相扣写就了各自的壮丽史诗,步步生花构成了它们的“震撼风景”,这才有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瓜瓞绵绵。

城市肌理已经是城市规划、城市更新的常用概念,所谓城市肌理,是城市在长期演进中,由地域环境与人文历史交互作用形成的积淀,主要体现在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建筑样式、街区风格等方面,储存着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信息,以及他们的理念、理想,是后人寻找故乡的路径,也是破解这块土地密码的线索。有城市肌理,当然也有乡村肌理。长期以来,乡村规划不是城市规划那样的显学,甚至很多乡村就从来没有过现代意义上的规划。如今,只是在极少古村落,能听到关于先祖选择这方土地时的勘查经历和规划思路。但是,从绝大多数村落看,其形成和演变的过程,还是折射出最初的布局考虑以及后世的沿续。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这样的描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一千六百多年前带有理想色彩的乡村肌理写照,实际上仍是今天的“临摹样本”

文化肌理。历史上,“肌理”一词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比如东汉蔡邕《弹棋赋》“肌理光泽,滑不可屡”,指器物表面纹理,杜甫《丽人行》“肌理细腻骨肉匀”,指人的皮肤纹理。作为对语言表达的比喻也很早,东汉张衡《西京赋》:“剖析毫厘,擘肌分理”在此之外,“肌理”一词也逐步向文学理论乃至文化理论范畴扩展,如清代翁方纲“论诗”中提出了“肌理说”。实际上,无论是城市肌理还是乡村肌理,都具有文化的特征,是城乡生活在物质空间的重重累积,也是城乡文化的层层叠加。因此,应将“肌理”一词“迎回”文化理论,让这个一度是中国文学理论上的热词在更广范围、更高层级活化。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人本位而非神本位,把家族传承、人丁兴旺视为责任,血缘宗法制度规范着国家、家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仅看重自己姓什么,而且看重在这个姓中属于哪一支、哪一辈,并且用家族规定的姓和辈分取名,由此形成各自家族牒谱,传承有序,如果混乱了,则与禽兽无异,“不知其可”。所以,我们不仅重视自己的根系,而且重视从这个根系长出的树干、树枝、树叶,重视长成枝繁叶茂大树的过程。希望我们在文化回望中看清走到今天的每一步,知道未来应该从哪里起步,并且如同每个辈分的前人一样,担起继往开来的责任。

这种既认准源头又沿波讨源,既仰望绿叶又振枝寻叶,既重视起步又重视过程的文化心理,是形成文化肌理的内在动因。

由城市肌理推及乡村肌理,又进而推及文化肌理,是期冀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文化复兴中,能从“肌理”的角度把握其共同规律:

一是传承。文化发展是代际传递、层层累积的过程,城市肌理、乡村肌理、文化肌理,就是在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光阴荏苒中形成的年轮挂图。从文化肌理的角度强调文化传承,意在梳理文化发展的每个环节、细节,突出每代人的角色分量。

二是特色。不同国家、民族、城市、乡村乃至于家族,由于禀赋、渊源、经历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代人的传承过程,也都是坚守特色并且不断强化特色的过程。标出文化肌理的理念,是希望通过“肌理”这个对于皮肤肌肉纹理的比喻,唤醒对不同城市、乡村、文化的独特感知和体验。

三是有机。城市、乡村、文化,都是有机体,都有其生命基因和发展轨迹。不同的元素,依照各地的内在规律组织、排列、构造,也接受外在力量的镌刻、浸润、冲蚀、锻打,沉积成体,混成一物。这种有机性保证了城市、乡村、文化肌理的整体性、生态性,也由此带来审美创造与体验的立体式、沉浸式。

四是繁盛。历史上,中国社会的基础是血缘宗法制,人丁兴旺,立国兴邦是深及国家、城乡、家庭的理想。而今天我们期待文化的发展繁荣,也是对历史梦想的回响。

历史是我们生活的另一个维度,它与未来形成了生活诗意的张力。人不可能生活在对历史无感的世界,生活的光亮既来自对未来的畅想,也来自对过去的发掘。我们所处的城乡,是保存过去的容器,文化肌理则是指引我们回忆的“路标”。

我们熟悉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因为熟悉这片土地的文化肌理。文化肌理既受“时空加持”,又穿越时空。提出“文化肌理”这一理念,是期待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各地文化的演变逻辑和展开脉络,在历史中爬罗剔抉,兴象深微,并把这样的肌理融为今人的内在血肉。

(摘编自孙若风《城市肌理、乡村肌理、文化肌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震撼风景”,文中指从肌理角度观察城市、乡村、文化及所发现和感受到的“风景”。
B.“临摹样本”,文中指《桃花源记》中所呈现的村落布局,到如今,现代人仍学习摹仿。
C.“不知其可”,文中指在血缘宗法社会中,人若纲常失序,则无可适从,没有信誉。
D.“时空加持”,“加持”原为佛教用语,文中指文化肌理受到时空的共同影响和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肌理储存着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信息,以及他们的理念、理想,是后人寻找故乡的路径,也是破解这块土地密码的线索。
B.很多乡村虽然从来没有过现代意义上的规划.但绝大多数村落形成和演变的过程,还是折射出最初的布局考虑以及后世的沿续。
C.中国的文化传统能使我们在回望中看清走过的每一步,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起步,如同每个辈分的前人一样,担起继往开来的责任。
D.历史是我们生活的另一个维度,在对未来的畅想和对过去的发掘中,城乡是保存过去的容器,文化肌理则是指引我们回忆的“路标”。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桃林、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桃花源记》中的乡村肌理、美丽景致千百年来依然是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B.城市肌理和乡村肌理,都是城乡生活在物质空间的重重累积,也是城乡文化的层层叠加,因此它们都具备了文化肌理的特征。
C.由城市肌理推及乡村肌理,进而推及文化肌理,从肌理的角度观察城市、乡村、文化,梳理细节,才能把握肌理的共同规律。
D.标出“文化肌理”这一理念,唤醒了人们对不同城市、乡村、文化的独特感知、体验以及今天我们对文化繁荣发展的期待。
4.简述“肌理”这一概念的作用以及“肌理”一词常出现的领域。
5.请结合文本材料,谈谈作者的写作意图。
2023-11-2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时代下老师还能干些什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科技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传统授课模式被颠覆,网课成为社会化学习的宠儿。互联网确实激发了教学的潜力。一方面,数字校园建设以及“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等扩展了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使教师可以通过更有效地“充电”,来提升备课、上课质量和互动交流频率,让精准教学成为现实。例如,有教师在化学课上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把分子构型以3D的形式展示出来,大大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然而,随着互联网教育的过度扩张,最近几年,舆论场上却出现了“教师夕阳论”“课堂无用论”的论调。比如,有人认为既然学生能够在网络平台上选择课程,甚至定制课程,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教师了。还有人直言,未来网课将代替课堂,虚拟主持人将代替教师。这种对教师职业产生的质疑体现了人们对互联网时代教师角色定位和教育理念的迷茫。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定位比较固定,教学主要的路径体现为“书本—课堂—学生—作业”的流程。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这种模式。一方面,全国几乎所有网民都利用手机上网,传统模式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下学生获取知识的习惯;另一方面,教育公平的需求难以被满足,比如偏远乡村和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优质教学资源匮乏问题。所以,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教师的角色逐渐发生转变:一是从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变成了资源的整合者;二是从课堂的管理者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三是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知识的启发者、学习的引导者。新角色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价值的降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在线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很多学生由于网络自主性的增加,容易下意识地只关注令自己心理舒适的内容,而忽略学科本身的逻辑。同时,由于网上资源良莠不齐,许多不适合青少年的内容影响学生的自律性甚至价值观。如果没有教师的启发指导,学生就像闯入玩具店的孩子,惊喜、好奇、迷茫而难有收获。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给教学理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成为考试机器人。

所以,教师依然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人才需求、教育形态,乃至教育理念。目前,我国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能力还不够强,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还不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具备但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高端研究和实践人才依然短缺。在此背景下,我国需要继续支持“互联网十教育”计划,借助互联网技术给教师提供更大的平台,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促进教育公平。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教师的角色和价值,发扬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教育理念,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摘编自聂书江《做互联网时代的“大先生”》)

材料二:

教育,民族之命脉;先生,教育之魂魄。“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今日之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梦之队”的筑梦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千千万万个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大先生”要胸怀“国之大者”。“大先生”之大,首在胸怀,要自觉以强烈的家国情怀观照教育职业,将其升华为国家民族复兴的事业,把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铭记于心,甘当人梯、甘当学生发展铺路石。

“大先生”要心中有爱。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具备仁爱之心,以情动人、育人、化人,才能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培养出更多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大先生”要“桶中有水”。古语云,“学不可以已”,意思是说学习是终身的、无止境的。作为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还要“长流水”。教书育人,扎实的知识功底是基础。作为教师,知识更新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紧扣时代脉搏,在自己的学科领域精耕细作、精雕细琢,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成就“大先生”,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及风气。纪检监察机关应主动作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落实教育评价改革、破除“五唯”、净化学术生态等方面加强监督,对学术不正之风和教育领域腐败问题坚决查处,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教书育人新风正气,为更多教师做“大先生”创造良好氛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摘编自乐兵《做“大先生”育时代新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激发了教学潜力,有助于扩展课程资源、实现精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路径、教师角色、教学理念都有所变化。
C.近几年社会舆论的诸多质疑,使得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教育理念都产生了迷茫。
D.教师是打造“梦之队”的筑梦人,学生要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
2.根据材料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加持下的教师,逐渐成为学习资源的整合者、课堂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播者和学习的引导者。
B.教育关系着民族的命脉,培育学生就是培育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
C.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教师还不具备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
D.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就要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牢记使命,彰显担当。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大先生”例证的一项是(       
A.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二十五年如一日,身患重病仍坚守教育第一线,帮助千余名贫困山区女孩求知求学、走出大山。
B.从“不想留”到“不想走”的90后特岗女教师闫子轩,扎根在河南封丘县艰苦的乡村,把知识和达观的生活态度传递给乡村孩子。
C.新闻史学家方汉奇老师,70岁开始学电脑,84岁开通个人主页,近90岁学习使用网络聊天软件,至今仍站在讲台上,与90后、00后交流顺畅,无代沟。
D.著名实业家邵逸夫一生为内地教育捐赠上亿港币,捐建项目千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等遍布全国。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如何成就“大先生”。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所有民族和国家无论其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如何不一样,都不可避免地要走上现代化道路,只是有时间上的早晚和途径上的不同而已。就此而言,现代化既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发展规律与价值指向,又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具体实践和现实运动。中国式现代化深刻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成功走出了一条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现代化的进程中,理性地看待和透视西方式现代化实践,剥离其主观为资本的不利因素,挖掘其客观上形成的一般性经验和发展规律,并充分利用和借鉴西方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如工业化是任何现代化都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和保障、科技进步是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是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思想创新和教育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等,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都打下了深刻的中国烙印。比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指导下,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等理念,走出了一条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呈现出更加鲜明的当代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摘编自《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理论基础。相对传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具有可持续性,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世界现代化开拓了新境界。

中国进入现代化,将深刻改变世界现代化的版图和进程。在中国实现现代化以前,世界的现代化只是少数人的现代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截至2019年,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发达经济体有35个,但这35个经济体的总人口还不到10亿。中国有14亿多人口,中国进入现代化意味着全世界进入现代化的人口规模占比将从现有的不到七分之一迅速提升为三分之一。这是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作出的伟大贡献。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发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全世界已进入现代化的均是资本主义经济体。而中国进入现代化,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走的是一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吸取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有益成果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全世界的后发展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现代化道路的经验借鉴,贡献了中国式的智慧与方案,这是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进步与成就。

西方的现代化是建立在霸权崛起逻辑基础上的现代化,而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呈现出和平崛起的内在本质。中国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国家实力增强后,也向世界作出永远不称霸的庄严承诺。近年来,在疫情肆虐、经济低迷、国际局势纷乱复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世界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强。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发展、合作共赢。这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摘编自《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性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这一进程中需要借鉴西方式现代化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
B.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中国走出一条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C.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其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而中国的现代化也拓展了世界现代化的道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科技进步都已成为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动力。
B.中国进入现代化,将大大增加全世界进入现代化的人口规模,这将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C.在吸取人类现代化有益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现代化必将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超越的目的。
D.当今世界不确定性增强,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烙印”一项是(     
A.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模式,最终落实为人类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
B.中国式现代化是扎根于中华文明深厚土壤,通过百年奋斗开辟出的现代化道路。
C.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所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内在矛盾。
D.中国式现代化,一以贯之地强化制造业、力促科技进步,并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4.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哪些开创性意义?
5.我们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2023-08-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曲阜市夫子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推广优良品种往往伴随着一个潜在的危险,那就是极有可能导致物种的单一化。一旦遇到特大病虫害爆发,就会难以抵挡,形成全局性的灾难。前些年,世界水稻曾经历过一场空前的灾难。一场突发的水稻黄矮病在全球大肆施虐,科学家们曾竭尽全力试图在现存水稻品种中寻找一种能够救治此病的抗病基因。也许这些稻种血缘太近,在遍查了四万七千种水稻后都没找到所需的抗病基因。他们的搜寻不得不转向血缘关系最远的野生品种。最后终于在印度山谷里找到一株野生水稻,它含有合格的抗病基因,从而挽救了全世界的水稻。

同理,一种迅速扩张的强势文明也会像推广优良品种那样,让人类文明呈现出一花独放的清一色局面。问题是,这种日益趋同的人类文明是否也会像物种单一化那样,潜伏着让人类遭受整体罹病的危险?

纵观全部文明史,可以看到在多数情况下,人类文明总是呈现多样化。通常,各种文明并不都是齐头并进的,它们的发展也总是不平衡的。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生命周期”,它们都必然地要经历发生、发展、成熟、鼎盛、衰落,乃至消亡的整个过程。一旦某种文明蕴含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发展成一种能对世界文明整体产生巨大而又深远影响的“强势文化”,它就会像作物优良品种那样,以高屋建瓴之势无可阻挡地向整个世界迅速扩展,打破原有的多样性文化格局,排挤形形色色的本土文化,成为独占鳌头的“主流文化”。这种一统天下的态势不可避免地会使世界文化走向单一化。

两百多年来,以西方文明为本体的现代工业文明异军突起,崛峙为一种迄今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是咄咄逼人的“强势文明”。这种文明借助强大的科学技术实力,发达的交通运输,迅捷的信息传送,以及遍布全球的金融贸易网络,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在极短时间就将其推进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这简直就像一台超强马力的巨型“推土机”,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整体球面上任意地纵横驰突,往来推碾,一时间大有铲平一切异己文化之势,使得人类文明空前的模式趋同、价值趋同与形态单一化。说起来真叫人腻烦,今天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在同一时刻,喝着同一种罐装饮料,观看同一场足球决赛,欣赏同一部电影大片,或是坐在同种类型的电脑前,使用着同一家公司开发的电脑软件,玩着同一种电脑游戏……

一种文化的核心之处往往寓于它的哲学与宗教之中。植根于古希腊文化的西方现代文明,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尽管它今天盛极一时,如日中天,却也并非十全十美或有望永世其芳。这种文化与生俱来地带有两个根本性的弱点。一个是它没能跟自然和谐,在与自然的关系上都郁纡着一段发自本源的对立情结,并在它走向强盛的数百年里,让此种对立充分展露。时至今日,它已彻底打破了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的、长达170万年人类与自然一直保持的和谐关系,而且这种紧张与对立已经危及今天人类自身的生存。此种文明另一个根本性弱点在于它的“竞争”哲学。任何立足于“竞争”的理念都是重实力而轻德素的。它不仅在本质上是疏离“善”的,而且从不否定人的“原始欲望”,更不需要根除近乎原罪的“人性恶”。作为一种社会秩序,只需限制它,规范它,通过制定些法律,立下些规矩,借以保障人类社会不致因恶欲泛滥而走向毁灭的结局。同时,它还要有意地利用人类这种古老欲望,“相反相成”,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无所不在的竞争正是这种文明外表繁荣而内里残酷的症结所在。

人类现代文明确实是整体性患病了。这种发自本源的疾病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这种文明的整体罹病靠其自身是无法治愈的,你不可能在这种文化自身之中找到足以让其自愈的“抗病基因”。也许我们现在就应该着手到“血缘”关系最远的某些人类文明中寻求根治现代文明顽症的良方。英国学者彼得·罗素认为:“我们可能生活在西方文明正在衰落的时期……我们的文明终将衰落。它自己已经证明了它的不可持续性。”也许在最原始的、物质匮乏的地域中保持着某些当今世界最为淳朴高尚、最能和谐自然的人类文明。他们可能是一些“土著人”,但是彼得·罗素寄希望于他们。如此看来,这些淳朴民族所聚居的僻远之地完全有可能成为续接人类香火的“诺亚方舟”。

对我们来说,最明智的选择也许就是像保护濒危珍稀物种那样保护我们的“诺亚方舟”。

(选自詹克明《空钓寒江·保护“诺亚方舟”》,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文明常常呈现多样化,但它们的发展并不平衡,有的文明会对世界文明整体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B.两百年来,现代工业文明推进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使人类文明模式趋同、价值趋同的强势文化。
C.西方现代文明植根于古希腊文化,崇尚竞争哲学,重实力而轻德素,必将导致其因恶欲泛滥而走向毁灭。
D.人类与自然长期保持着和谐的关系,但西方现代文明已经彻底打破了这种关系,并且危及到了人类自身。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稻黄矮病之所以在全球大肆施虐,是因为人们大力推广水稻优良品种而导致水稻物种单一化。
B.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生命周期”,以西方文明为本体的现代工业文明同样会遵循此规律。
C.现代工业文明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强势文明”,与科技、交通、贸易等的高度发展密不可分。
D.在血缘太近的水稻中找不到救治黄矮病的抗病基因,与现代文明的顽症难以靠自身治愈道理一致。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运用水稻患黄矮病的事例,既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第四段结尾部分,连用相近的句式进行例举,意在说明现在单调的生活确实令人腻烦。
C.文章分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两个根本性弱点,不仅使论述具有深度,还让文章具有厚重感。
D.文章多处运用了“应该”“可能”“也许”等词语,使论述语言更为严谨,逻辑更加严密。
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
5.材料认为,要“像保护濒危珍稀物种那样保护我们的‘诺亚方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网络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结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信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不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

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从而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

(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
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
C.青年在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应遵从“五不”底线,明确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
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不”是从否定性角度对网络行为作出的规范,如违反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B.基准意识是对网络行为的积极要求,说明“能做什么”比“不能做什么”更重要。
C.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我们理解何谓“反身意识”。
D.网络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产生了一些传统信任机制框架内无法解决的新问题。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没有健全而成熟的网络立法,违法的网络行为不被惩治,文明的网络行为就得不到保护,诚信社会也难以建成。
B.网络行为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引导,而“等效意识”“价值意识”等能够规范人们的网络文明行为。
C.“五不”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上网的负面清单,可以为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提供重要参照。
D.引导青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5.2022年7月,一个顺利保研的女生在爷爷的病床前记录下与爷爷分享录取通知书的瞬间,并把照片上传网络。令人没想到的是,她的一头粉色长发,竟迅速引来铺天盖地的指责与谩骂,许多人针对她头发的颜色为其贴上了不少莫须有的侮辱性标签。2023年2月,这个因遭遇网暴导致重度抑郁的年轻女孩最终选择离开这个世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2023-07-0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所有民族和国家无论其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如何不一样,都不可避免地要走上现代化道路,只是有时间上的早晚和途径上的不同而已。就此而言,现代化既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发展规律与价值指向,又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具体实践和现实运动。中国式现代化深刻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成功走出了一条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现代化的进程中,理性地看待和透视西方式现代化实践,剥离其主观为资本的不利因素,挖掘其客观上形成的一般性经验和发展规律,并充分利用和借鉴西方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如工业化是任何现代化都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和保障、科技进步是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是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思想创新和教育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等,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都打下了深刻的中国烙印。比如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指导下,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等理念,走出了一条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呈现出更加鲜明的当代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摘编自《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理论基础。相对传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具有可持续性,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世界现代化开拓了新境界。

中国进入现代化,将深刻改变世界现代化的版图和进程。在中国实现现代化以前,世界的现代化只是少数人的现代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截至2019年,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发达经济体有35个,但这35个经济体的总人口还不到10亿。中国有14亿多人口,中国进入现代化意味着全世界进入现代化的人口规模占比将从现有的不到七分之一迅速提升为三分之一。这是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作出的伟大贡献。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发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全世界已进入现代化的均是资本主义经济体。而中国进入现代化,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走的是一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吸取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有益成果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全世界的后发展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现代化道路的经验借鉴,贡献了中国式的智慧与方案,这是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进步与成就。

西方的现代化是建立在霸权崛起逻辑基础上的现代化,而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呈现出和平崛起的内在本质。中国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国家实力增强后,也向世界作出永远不称霸的庄严承诺。近年来,在疫情肆虐、经济低迷、国际局势纷乱复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世界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强。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发展、合作共赢。这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性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这一进程中需要借鉴西方式现代化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
B.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中国走出一条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C.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其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相关原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而中国的现代化也拓展了世界现代化的道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科技进步都已成为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动力。
B.中国进入现代化,将大大提高全世界进入现代化的人口规模,这将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C.在吸取人类现代化有益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现代化必将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超越的目的。
D.当今世界不确定性增强,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烙印”一项是(     
A.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模式,最终落实为人类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
B.中国式现代化是扎根于中华文明深厚土壤,通过百年奋斗开辟出的现代化道路。
C.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所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内在矛盾。
D.中国式现代化,一以贯之地强化制造业,力促科技进步,并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4.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现代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做出哪些开创性意义?
5.我们如何更好实现中国现代化?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2023-07-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土文学是“五四”新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文学收获最丰的领域。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茅盾、废名、沈从文、萧红,到四十年代的赵树理、孙犁,再到六七十年代的柳青,以至八十年代以后的汪曾祺、古华、韩少功、张炜、莫言、贾平凹、路遥、陈忠实……众多乡土小说家为文学史贡献了一大批经典作品,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乡土小说创作流派。对乡土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书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是乡土小说最能代表中国新文学创作成就、同时也备受世界文坛关注和认可的原因之一。

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乡土文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反映对象的乡村开始逐步萎缩。相应地,乡土文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乡土文学的末日是不是会随之而来?对此许多人是深表忧虑的,甚至直接给出了“乡土文学消失成必然”的断语。但我以为不必过虑,城市化并不会必然带来乡土文学的消亡。

首先,对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乡土空间趋于萎缩的问题应理性看待。乡土中国的转型并不能随着乡变镇、县改市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住进楼房、“被市民化”后的农民,离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市民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事实上,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还会保留甚至影响到数代以后。乡土小说赖以存在的乡土空间的萎缩程度,可能并不像数字所显示的那样悲观。

这种情况也可以从创作者一方得到佐证。许多写乡土小说的作家都自称是“农民”,沈从文一直以“乡下人”自居,即便在进城多年,做了北大教授后也是如此。莫言也说自己的创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这类说法往往容易受到一些质疑,因为进城多年的他们早已远离农民生活,不再熟悉现实中的农民和乡村,“作为农民的写作”是个伪命题,这种质疑或许会有一定道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来自乡土的“新城市人”要想完全摆脱乡土的灌注,彻底告别农民式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意识,却也的确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土作家强调自己的写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又不完全是矫情或虚饰。农村的“城市化”、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民心态和思维方式更是将长期存在。

其次,即便现实的乡土空间越来越狭小,城市化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逆,也不意味着乡土文学就一定会走向衰落。事实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乡土经验也越来越成为对城市人来说充满陌生化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乡土世界虚拟文本的乡土文学也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它会伴随着城市人对乡土的怀旧和对一种乡村生活方式的追求,而长久地存在下去。

(摘编自人民网《乡村振兴与乡土文学的未来》)

材料二:

说到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要义在“变”。我国作为世界上体量巨大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就要求作家首先要自身求变,以积极适应、顺应山乡的巨变。

大多数当代作家对乡村的态度是复杂乃至矛盾的。尽管不少作家来自乡村,或在乡村生活、工作过,但主要生活和工作环境却是远离乡村的,与乡村是比较隔膜的。他们一方面在城市丛林中奔波拼搏,另一方面在心底却时常向往着田园牧歌,有意无意地给乡村抹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这恰好说明我们许多作家及艺术家并不真正了解乡村、理解乡间人民的奋斗和追求。

因此,在真正进入创作之前,作家首先要转变从上面、外面观看乡村的态度,沉下来,走进去,切实把握新时代山乡跃动的脉搏,全面认识当今“三农”的实际状况。当今农民别说与闰土们完全不同,就是与孙少安们也有很大差别。作家务必要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中,切实体会和感受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对农民兄弟的苦恼和艰辛,作家们不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应该以智慧才能和特有方式,帮助他们破除困惑,克服困难,把祖国的乡村建设得更加宜居、更加和谐、更为文明。

在这些方面,先贤们曾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赵树理、孙犁、柳青、周立波、浩然等,他们或长年扎根农村,或隔三差五去乡间生活一段,与农民朋友交流交心,为他们排忧解难,逐渐成为农民兄弟的贴心人。所以生活在乡间主要从事农业劳作的农民兄弟,其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就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中国农村的变革,是一场历史性变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广大作家不能停留在20世纪的认识水平,必须改变、拓展和提升思想意识,树立大历史观,从民族复兴大业这一历史高度,来认识乡村振兴的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面对今天日新月异的新农村,我们过去擅长的表现方式,显然也会捉襟见肘。在文艺创作上,我们依然要坚持鼓励各种风格、各种流派争奇斗艳。当初,赵树理的“山药蛋”,周立波的“山茶花”,各领风骚;柳青的渭河平原、路遥的黄土高坡等,都体现了神州大地山乡的不同风姿。进入到当代作家笔下,也应该多姿多彩、异彩纷呈。雄伟、浓烈、刚健、奔放,与柔美、清新、隽永、含蓄,可以并存共荣,相得益彰。

作家历来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进行写作的,但在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多媒体的时代,作家也应该有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并与各种媒体联结融合,使自己创作的表现力得到不断丰富,使其感染力和影响力获得提升。

(摘编自朱辉军《面对山乡新巨变,作家宜先“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具有浓郁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内涵相比,乡土小说对乡土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书写意义更为重大。
B.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乡土文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同时城市化也可能意味着乡土文学稀缺。
C.乡土作家强调自己的写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这一说法不完全矫情,是因为他们无法告别农民式的思维观念。
D.中国农村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也就要求当代的乡土作家要实现多方面转变,才能更好地书写乡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变化”,不过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乡土文学未来会有持久的生命力,需要信心,更需要主动求变。
C.不少当代作家远离乡村,这便会给乡村抹上一层浪漫的色彩。
D.乡土作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写作,可以提高自己作品的表现力。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陆机:“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B.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杜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4.从论证结构上看,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什么不同?请具体分析。
5.当代乡土作家应该如何适应新时代发展书写新乡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智慧。

首先,天人合一的生态认知。我国关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追溯至商周时期,《易经》强调: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继而庄子提出: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管仲提出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可见,中国古代先贤已经认识到自然界是万物之根本,强调尊重自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古代先贤已经察觉到人与万物处于平等地位,要具有仁爱之心。北宋张载在《西铭》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在张载看来,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与物都有公平发展的权利。该一理念充分体现了儒家仁民爱物的思想,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和价值追求。其次,我国古代的虞衡制度在法律层面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周礼·天官·太宰》中记载,以九职任万民,三曰虞衡。虞衡是古代管理山川林泽的官员,负责保护管理各种山水林木资源,对破坏生态行为予以约束。

由此可见,早在商周时期古人便利用制度和法律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夺农时,不灭民功,为后人对待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文化经验,至今值得借鉴。可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成与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摘编自张松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成逻辑与纾解路径》)

材料二: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人与自然的关系绝不是费尔巴哈机械的镜式反映,而是有机的共生共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破坏生态环境就等于毁弃人类的存在根基与未来发展之路,不但不能维持人类正常发展的需要,而且连生存基本条件也会丧失殆尽。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生态环境兴衰的历史,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兴盛,而恶化的生态环境则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日渐衰败乃至消亡。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国,它们无一不发源于水量丰沛、森林茂密、田野肥沃、生态良好的地区。正是先有生态兴,勤劳智慧的古国人民才得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闻名世界的繁荣胜景和灿烂文化,即文明兴。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楼兰古国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楼兰古城孔雀河改道而衰落。古国人民在发展过程中因破坏自然生态而导致生态衰进而引起文明衰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沉痛教训。古文明衰亡与消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描述的那样: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了不毛之地。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无时无刻不在警醒我们要转换文明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方式,必须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也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之源。从时间维度考察人类普遍历史与特殊阶段的形成过程及其变迁路径,中华文明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人与自然交往的历史,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文明发展的主题与主线。中华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唯一历经5000余年发展而没有中断的文明,为当今世界各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历史镜鉴。纵观人类现代化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工业现代化实践已威胁人类生存和地球生物的延续。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中心主义盛行,劳动生产力的任何新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加深社会生态危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和传统工业化的生态破坏性导致的恶果。在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无视自然发展规律,资本逐利的本质逐渐显现,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征服与被征服的地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对自然过度索取,对人类的生存繁衍及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脆弱的严峻形势,及时调整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选择走生态复兴的文明之路。

(摘编自许勋恩《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现代化之多维审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古代先贤就已经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有仁爱之心。
B.设置虞衡官员,可以约束破坏生态的行为,这表明古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视。
C.人类历史上一些古国文明的日渐衰败及至消亡,都是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导致的。
D.四大文明古国皆是生态良好的地域,如果没有这种良好的生态环境,文明无从谈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中华文明史以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为发展主线,可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C.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居民毁林失地的历史教训,警醒我们必须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人类中心主义者主张资本“逐利”,这极大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繁衍及可持续发展。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李白《落日忆山中》)
B.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 (《管子》)
C.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孟子》)
D.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荀子》)
4.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天人合一”理念对当下环境保护的启示。
5.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要谈论公共艺术教育,首先需要明确其内涵和功能。这里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对公民实施艺术教育的活动,其功能是涵养公民的品德和修养。当前,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已经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从普通的个体人格涵养途径提升到整个国家文化建构的战略高度,进而有可能释放出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由此,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当前正面临新的机遇:可以同时打开相互联系的古典性、现代性和外来性三重维度,以古创今、以今通古、以外为镜,提升公民文化自信、涵养健全人格,承担起改善当代公民生活方式的新任务。

这里的三重维度,并非来自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纯逻辑或纯理论判断,而是来自于对它的当前历史境遇的宏观性关切和整体判断。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等于为公共艺术教育开掘了两大文化资源:中国古典文化传统和中国现代文化传统。同时,他也就开掘这两种中国文化资源与借鉴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阐明了方向:“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显然,运用中国古典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与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之间,应当形成互动、互通和共享的关系,以便共同服务于“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这一目标。

(摘编自王一川《文化自信视角下公共艺术教育的三重维度》)

材料二:

按传统分类,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有认知、道德和审美三种。认知思维追求真,发展着人的智力;道德实践追求善,发展着人的德性;审美体验追求美,发展着人的情感。艺术则是一种审美地掌握世界的方式,它和认知思维、道德实践一起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而且还能为人的其他各种能力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助力。因此,从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来理解艺术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把艺术置于人的现实生存和发展语境之中,为艺术教育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

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是偏于感性的创造性的掌握方式,在艺术中,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等感性能力和素养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这种掌握世界的方式并非专注于对象的性质,而是关注对象对于主体的意义,蕴含着很多关于宇宙、人生的感悟。正因为艺术更多地显示了“意义”,因此与揭示事物性质和规律的科学认知不同,它可以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产生深刻影响。

艺术的实践并非主要建构现实的对象,而是偏于创造非现实的心灵时空。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也有物质性的一面,表面看起来似乎与工匠的劳动成果并无区别。但实际上,艺术家创造的那个“物”是一种意象的替代品,其审美和人文价值不在于物本身,而在于这个物所能体现的意象。例如,一件雕塑品,在非艺术眼光里,等于一件普通物品:它有物的重量、体积等。但在艺术眼光里,这件雕塑品是一个活生生的意象。当人用艺术的眼光看这件作品时,雕塑的物的属性褪去了,而在观赏者的意识中产生了一个超越现实的意象。法国雕塑家罗丹这样描述他对古希腊雕塑品《断臂的维纳斯》的感受,他说:“这是真的肌肉”,“抚摸这座像的时候,几乎会觉得是温暖的”。一块被雕琢过的石头,在这位雕塑家眼里完全是有血有肉、有生命意义的。当我们谈论一件艺术品时,“艺术品”有多重存在样态:作为物理存在的一个物品,作为可对其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对象,作为可在市场上交易的一件商品等,而这些其实都不是具有艺术特性的存在。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虚拟时空,创作者或欣赏者可从中体验自然和生活的诗意,领悟生命的意义。此刻,艺术品是超越了“物性”“现实性”的创造性意识的对象,此刻的艺术品是富于“灵性”的。艺术的“灵性”状态是对人的生存的现实状态的重要补充。它通过想象创造的虚拟时空,使人的生存时空大大拓展了。这种生存的丰富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含义之一。

(摘编自杜卫《关于经典艺术人文价值的阐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国家文化建构的战略高度,有可能会释放更多更好的文化资源。
B.对公共艺术教育具有三重维度的论断,只是源于对其历史境遇的考虑,而忽视了对其逻辑或理论的判断。
C.认知、道德和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三种主要方式,相关活动分别在追求真、善、美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古希腊雕塑作品《断臂的维纳斯》是雕塑家的劳动成果,而在观赏者眼中却成为一个超越现实的意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形成互动、互通和共享的关系,有利于实现“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这一目标。
B.艺术可以让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等能力和素养得到发挥,并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产生深刻影响。
C.由于观察者的观察角度不同,同一件雕塑品显现出的特性和价值也就不同,但是雕塑品本身的属性并未发生变化。
D.艺术品是富于“灵性”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虚拟时空,让每个人都能从中体验到自然和生活的诗意。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刘海粟认为:“一方面发挥艺术创造之天才,他方面以审美深入吾人生活之中,使吾人浸淫于美的环境。”
B.鲁迅认为:“‘国粹’多的公民,尤为劳力费心,因为他的‘粹’太多。……便难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
C.引进《阿凡达》等影片,推动国内电影企业先后制作了《英雄》《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电影。
D.《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林黛玉与贾宝玉共读《西厢记》,随后又独自聆听梨香院内传来的《牡丹亭》唱段。
4.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世界”。请结合材料二对此看法进行简要分析。
5.如何发挥艺术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心灵鸡汤可以通过正能量的传递激发受众的积极情绪,鼓励人直面挫折、挑战,改良心理图式,从而采取向上、向善的行动。受众通过心理环境的改善促进身体条件的转向,反之亦然,从而建立起心理与身体交互影响的亲密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鸡汤文化具有具身性。鸡汤文化不仅滋补心灵、洗涤灵魂,还通过大脑的物理结构与心智的互动感应形成肉身动能机制和先验知觉,从而调适身体环境和情绪向度,进而产生积极心理,推动肉身行动。好的鸡汤能够激励人上进,教人正确面对人生,是积极的人生导师和正能量传播者,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鸡汤文化建构的虚拟美好与肉身感知的现实压力形成较强的认知反差是反鸡汤文化流行的逻辑起点。心灵鸡汤书写的美好故事,提炼的哲理慧语,是他者的体会与认知,而青少年具身认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体察与感悟。时空转向与急功近利带来的压力与焦虑,驱动着他们在移动场域寻找减压或释放情绪的话语表达。反鸡汤大都是部分年轻网民在日常生活场域的细微感受与社会结构性现实之间紧张关系的一种戏谑化的表达。反鸡汤通过对鸡汤话语的改造与创异,采用逃避策略矮化主体性,否定正能量叙事和理想主义,建构灰色空朦的心灵世界,达到情感宣泄的目的。

心灵鸡汤的浅表意蕴易成为反鸡汤嘲弄反讽现实的由头或者铺垫。心灵鸡汤缺乏深厚的逻辑基础、文化底蕴以及实质性的指导和具体的方法。“反鸡汤”代言人马薇薇认为:“心灵鸡汤的特质是给你立志,但是不给你操作方案。没有逻辑的正能量就是负能量。比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反正明天也一样。挪用鸡汤语式反映无力、无奈的社会现实;一些自媒体或者商业机构的公众号批量生产的鸡汤文受商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一味追求流量,而缺乏实际助力。凡此种种,让一些受众产生反感和厌恶,反鸡汤遂成为逆意公众"进行抵抗、调侃、嘲笑的话语武器。

反鸡汤是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价值观的群体挪用鸡汤文的语式、修辞或语境建构一套观念反转、情绪灰暗、抵抗主流的话语模式。与心灵鸡汤一样,反鸡汤话语也是刻意制造的情感文本。在传统媒体难以栖身的反鸡汤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弹幕、直播等多模态话语在网络空间形成一种参与式文化形态。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它是变质的文化快餐。“反心灵鸡汤”绝大多数自带嘲讽,嘲讽传统、嘲讽主流、嘲讽他人,甚至嘲讽自己,可谓一种谑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式,“反鸡汤”体现了人们在时代变动中的种种不适,通过反讽自嘲的话语来疏解焦虑、自我娱乐。

(摘编自漆亚林《鸡汤文化的生成逻辑与未来走向》)

材料二:

概括而言,鸡汤的故事语言有以下三个特点:

其一,以意义(随意)作为链接的主要方式。鸡汤的语言柔软而且弹性很大。它是以随意任性作为它创作的主要方向。因此在阅读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这样的语言感动而且解绑。它用一种纯粹的情操上的追寻来代替了事实上的理解,以一种纯粹的默想来取代具体的推理。然而,在鸡汤故事语言的随意性的背后却有一种权威的力量。它在暗示中进行着权威的编码,有一定的情感规则,它实际上是利用名望、有钱或者有一定的影响力作为前提背景来确立一种话语优势的位置,从而为文章提供说服力。换言之,话语所提供的说服力,不仅仅是来自理性的逻辑,而是来自一种名人效应。

其二,句子呈现出流动和松散的特征。这种流动和松散,表现在句子的“魂”随意贴附,导致读者在理解的时候只是追踪自己一厢情愿的感觉,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情绪,而忽视了事实本身。而句子的流动和松散也带来了情感基调的灵活与多样性。在鸡汤文的语言之中,作者的情感往往是根据读者对象的情感需求表现出多样性和高适应性。如面对的是孩子的辛苦和劳累时,它的情感基调是赞同与呼吁;面对着渴望成功,但缺少行动力的人来说,它的情感基调是温暖、包容。个体的情感创伤成了心灵鸡汤能够获得认可和理解的重要前提。

其三,词语的鲜活性和隐喻性。鸡汤文之所以具有很大的市场也在于词语呈现出标题党的特征。比如一些代表鸡汤的电影标题和内容同样具有诱惑力。像当幸福来敲门”“阿甘正传等。在心灵鸡汤中,更多的是关于我的梦想”“我的成功”“我的奋斗之类的内容。然而无论内容如何积极向上,或者如何落寞感伤,其无法避免的一个永恒的抒情主题,那就是在虚拟时代,人们也越来越在低头族的大潮中去寻找着自我的认同和自我的存在感,他们排斥现实,而呈现出孤独但渴求、冷漠但疯狂的状态。他们对待现实的背离与对待自己的狂热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心灵鸡汤就抓住了的存在隐喻,将看似和毫不相关的孤独的、无名的、陌生的、困境中的人隐喻成自我的存在状态。或者说,心灵鸡汤所呈现的并不是故事的背景或者人物的阅历,它只是借助词语的外衣,切中读者的心理,进而迎合性地表达出读者的内心需求。

(摘编自田宏宇《心灵鸡汤的故事形态辩证研究》)

1.下列关于“心灵鸡汤”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心灵鸡汤”之所以能激发出受众的积极情绪,教人直面挫折、挑战,改良心理图式,是因为它构建了虚拟美好。
B.“心灵鸡汤”是他人的体会与认知,而青少年具身认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体察与感悟,难以从“心灵鸡汤”中获益。
C.“心灵鸡汤”缺乏深厚的逻辑基础、文化底蕴;它的特质是给人立志,但是不给实质性的指导和操作方案,因而是负能量。
D.“心灵鸡汤”的浅表意蕴易成为“反鸡汤”嘲弄反讽现实的由头;一些受商业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的鸡汤文缺乏实际助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理环境与身体条件能够促进彼此的转向,从而建立起心理与身体交互影响的亲密关系,体现了“鸡汤文化”的具身性。
B.“反鸡汤”是刻意制造的情感文本,发布者多为年轻网民,“反鸡汤”难以在传统媒体出现,但在网络空间的影响不容小觑。
C.人们在阅读时很容易被鸡汤的语言感动是因为鸡汤的语言柔软而且弹性很大,这样的语言虽缺少理性却有“名人效应”。
D.鸡汤句子流动和松散的特征表现为句子的“魂”随意贴附,易使读者在理解时只是相信想要相信的情绪而忽视了事实本身。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画线句中的“抒情主题”的一项是(     
A.我们渴盼外界的认可,最后方知,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B.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通过肢体来表现内心情感的。
C.我不找你,不是因为你不重要,而是因为在你心中我不重要。
D.我年轻时以为金钱至上,而今年事已迈,发现果真如此。
4.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给“反鸡汤文化”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个字。
5.根据两则材料,你认为“鸡汤文化”健康发展的途径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