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蜀绣以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的韵味,丰富程度居四大名绣之首.1915年,蜀绣在国际巴拿马赛中荣获巴拿马国际金奖,在绣品中有一类具有特殊比例的手巾呈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状,点D为边BC上靠近B点的三等分点,

   

(1)若,求三角形手巾的面积;
(2)当取最小值时,请帮设计师计算BD的长.
2 . 已知数列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公比为q,在之间插入1个数,使这3个数成等差数列,记公差为,在之间插入2个数,使这4个数成等差数列,公差为,在之间插入n个数,使这个数成等差数列,公差为,则(       
A.当时,数列单调递减B.当时,数列单调递增
C.当时,数列单调递减D.当时,数列单调递增
2023-02-17更新 | 1714次组卷 | 14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3届高三4月二模数学试题
3 . 若数列均为严格增数列,且对任意正整数n,都存在正整数m,使得,则称数列为数列的“M数列”.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下列选项中为假命题的是(       
A.存在等差数列,使得的“M数列”
B.存在等比数列,使得的“M数列”
C.存在等差数列,使得的“M数列”
D.存在等比数列,使得的“M数列”
2023-04-14更新 | 1371次组卷 | 8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届高三二模数学试题
4 .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术》中提出了高阶等差数列的问题,即一个数列本身不是等差数列,但从数列中的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构成等差数列(则称数列为一阶等差数列),或者仍旧不是等差数列,但从数列中的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构成等差数列(则称数列为二阶等差数列),依次类推,可以得到高阶等差数列.类比高阶等差数列的定义,我们亦可定义高阶等比数列,设数列是一阶等比数列,则该数列的第项是(       
A.B.C.D.
2023-04-04更新 | 1435次组卷 | 10卷引用: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数学试题
5 . 设各项均为实数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分别为,对于方程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①有实根,②有实根,则③有实根
B.若①有实根,②无实根,则③有实根
C.若①无实根,②有实根,则③无实根
D.若①无实根,②无实根,则③无实根
2023-04-13更新 | 1379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3届高三二模数学试题
6 . 高铁的建设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进力,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捷.以下是2022年开工的雄商高铁线路上某个路段的示意图,其中线段代表山坡,线段为一段平地.设图中坡的倾角满足.假设该路段的高铁轨道是水平的(与平行),且端点分别与在同一铅垂线上,每隔需要建造一个桥墩(不考虑端点建造桥墩)

(1)求需要建造的桥墩的个数;
(2)已知高铁轨道的高度为,设计过程中每放置一个桥墩,设桥墩高度为(单位:),单个桥墩的建造成本为(单位:万元),求所有桥墩建造成本总和的最小值.
2023-03-06更新 | 1403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2023届高三模拟数学试题
7 . 已知数列的各项均为实数,为其前n项和,若对任意,都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
B.为等比数列,为等差数列
C.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
D.为等比数列,为等差数列
2023-01-08更新 | 133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届上海春季高考练习
8 . 已知向量的夹角为,且,向量满足,且,记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分别为xy.现有两个结论:①若,则;②的最大值为.则正确的判断是(       
A.①成立,②成立B.①成立,②不成立
C.①不成立,②成立D.①不成立,②不成立
2021-12-24更新 | 3775次组卷 | 8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模数学试题
9 . 某数学建模小组研究挡雨棚(图1),将它抽象为柱体(图2),底面全等且所在平面平行,各边表示挡雨棚支架,支架垂直于平面.雨滴下落方向与外墙(所在平面)所成角为(即),挡雨棚有效遮挡的区域为矩形分别在延长线上).

(1)挡雨板(曲面)的面积可以视为曲线段与线段长的乘积.已知米,米,米,小组成员对曲线段有两种假设,分别为:①其为直线段且;②其为以为圆心的圆弧.请分别计算这两种假设下挡雨板的面积(精确到0.1平方米);
(2)小组拟自制部分的支架用于测试(图3),其中米,,其中,求有效遮挡区域高的最大值.
2023-12-13更新 | 1134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质量调研数学试题
10 . 若数列是等差数列,则称数列为调和数列.若实数依次成调和数列,则称的调和中项.
(1)求的调和中项;
(2)已知调和数列,求的通项公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