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2-1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已知椭圆的右顶点为A,左焦点为F,椭圆W上的点到F的最大距离是短半轴长的倍,且椭圆W过点.记坐标原点为O,圆EOA两点且与直线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PQPQ在第一象限,且PQ的上方),,直线与椭圆W相交于另一个点B.
(1)求椭圆W的方程;
(2)求的面积.
2 . 已知点在曲线上,为坐标原点,若点满足,记动点的轨迹为
(1)求的方程;
(2)设是上的两个动点,且以为直径的圆经过点,证明:为定值.
2024-03-11更新 | 71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3 . 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边长,点OO1分别是棱ACA1C1的中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1)求三棱柱的侧棱长;
(2)设MBC1的中点,试用基向量表示向量
(3)求异面直线AB1BC所成角的余弦值.
2024-01-31更新 | 74次组卷 | 8卷引用:2011-2012学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理科数学试卷
4 . 阅读材料并解决如下问题:Bézier曲线是计算机图形学及其相关领域中重要的参数曲线之一.法国数学家DeCasteljau对Bézier曲线进行了图形化应用的测试,提出了DeCasteljau算法:已知三个定点,根据对应的一定比例,使用递推画法,可以画出抛物线.反之,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的切线,也有相应边成比例的结论.已知抛物线上的动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小值为.

(1)求的方程及其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如图,上的三点,过三点的三条切线分别两两交于点,若,求的值.
5 . 如图,平行六面体的底面是正方形,,若

(1)用表示
(2)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
6 . 如图,直四棱柱的底面为菱形,.

(1)证明:平面平面
(2)求底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7 . 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四边形为菱形,在梯形中,,平面平面.

(1)证明:
(2)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为棱上一点(不含端点),试探究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求出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8 .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问题:

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

二次曲线,即圆锥曲线,是由一平面截二次锥面得到的曲线,包括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最先开始研究二次曲线,并获得了大量的成果.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采用平面切割圆锥的方法来研究二次曲线.阿波罗尼斯曾把椭圆叫“亏曲线”把双曲线叫做“超曲线”,把抛物线叫做“齐曲线”,事实上,二次曲线由很多统一的定义、统一的二级结论等等.比如:平面内的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则动点的轨迹就是圆锥曲线(这个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其中定点称为其焦点,定直线称为其准线(其中椭圆与双曲线的准线方程为,抛物线准线方程为),正常数称为其离心率.当时,轨迹为椭圆;当时,轨迹为抛物线;当时,轨迹为双曲线.
(1)已知平面内的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则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直接写出结果,无需过程).
(2)在(1)所求的曲线中是否存在一点,使得该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小?最小距离是多少?
2023-12-28更新 | 463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9 . 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且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垂直.
(1)求的标准方程;
(2)点上一动点,直线分别交于不同的两点(均异于点),且,问: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该定值,请说明理由.
2023-12-25更新 | 1445次组卷 | 12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5月模拟数学试题
10 . 已知,求:
(1)
(2)夹角的余弦值.
2023-11-16更新 | 538次组卷 | 74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区部分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