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6 道试题
1 . 1973年,在威海市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见下图),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统一),嫌疑者皆明壹之。”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①统一了六国   
②确立了皇帝称号   
③统一了度量衡   
④开凿了灵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9-01-01更新 | 339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独立作业
2 . 为了便利南北水运交通,秦始皇派人开凿____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为抵御匈奴进扰,又派大将________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2018-12-3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阶段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3 . 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中国历史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皇帝令丞相李斯、中书府令赵高和太吏令胡毋敬等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这对政令的统一是极其重要的。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新文字是指什么文字?

材料二   为了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和地方大族相互勾结,汉朝皇帝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一名官阶和俸禄都很低的官员负责监督。……为了防止地方官尾大不掉之势,宋朝往往委派文官担任州最高长官;同时又设置级别低得多的副职,起到协助和监督州最高长官的双重作用。


(2)材料二中,汉朝和宋朝起监督作用的官员分别叫什么?

材料三   《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3)从材料三我们得到的正确信息是什么?元朝开创的地方管理制度叫什么?

材料四   古代某中央官署工作流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4)材料四中的中央官署叫什么?
(5)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发挥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018-12-2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遗存。按下列文物所代表的历史时期先后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
2018-12-2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一中云龙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文化遭受到的第一次厄运和第二次厄运是什么。
(2)材料一、二对董仲舒的思想文化活动的评价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当时为什么能出现这种现象?
(4)上面材料中对董仲舒出现了不同的解读,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时怎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呢?
2018-12-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18-2019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下面“疆域四至”示意图是下列哪个朝代的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秦王指谁?写出“扫六合”的具体时间?

材料二   如图所示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秦王巩固统治的哪些措施?

材料三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唐胡曾


(3)材料三中的“胡”指哪个少数民族?为了抗击这个少数民族,秦王采取了什么措施?
(4)有人说“秦王”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通过学习,你有何看法?请说出理由。
2018-12-1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靖江市第三中学教育联盟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有一个旅游团在旅游的过程中,自主发起保护长城的活动。导游关于秦朝长城的起止点有些模糊,你认为正确的是
A.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到咸阳,东到北京
9 . 秦始皇下令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这里的“书同文”指_____ (字体);秦朝中央负责监察百官的是_____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材料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三: 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这种统一文字……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概括材料一中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孔子又是伟大的教育家,请写出他在教育方面的主张(任答一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

(3)材料三中的“统一文字”指的是什么文?文字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2018-12-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