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材料二: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材料三: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世代相传,然而,在秦二世在位时爆发了农民起义,随后在反秦浪潮的推动下短暂而亡。


(1)材料一,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在中央上开创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秦始皇在地方上建立了哪一制度?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三,“农民起义”指的是什么?这次起义有什么地位?
2020-11-1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德惠市达家沟大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秦始皇和汉武帝堪称“千古一帝”,他们都为中国的统一和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秦始皇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中央主要设立了哪三个官职?
(2)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两点即可)
(3)汉武帝即位之初,政治上为解除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采取了什么措施?
(4)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取了哪一措施?采纳的是谁的建议?
(5)请你选取秦始皇或者汉武帝任意一人进行评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他夺取政权后,对功臣严加防范……他怕承相的过大,威胁皇权,就借口把丞相杀掉,废除实行了1500 多年的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为监视官民还设立了特殊机构。

材料三:清朝皇帝继承明朝制度,继续加强皇权。雍正时期,设立了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1)材料一中秦朝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什么?图中的“丞相”掌管的是什么事务?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哪位皇帝?他为监视官民设立的“特殊机构”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中枢机构”指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020-06-2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天子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材料二   秦始皇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制度,建立了由中央直辖的地方行政制度,又设置了更基层的社会组织。

材料三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还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别派官员对州部进行监视。


(1)材料一中“周天子”的“这种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中秦始皇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更基层的社会组织有哪些?
(3)材料三体现了汉武帝在地方建立的什么制度?
(4)以上朝代对地方管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2020-06-13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朝鲜族初级中学等三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面材料,火大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一古代奴隶制政治机构示意图                         图二古代封建王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1)图一反映的政治机构在谁当政期间发展到了高峰?他为扩大公民参政机会、完善民主运行机制,采取了哪些措施?
(2)图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王朝的政治建制?这种政治建制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3)读材料一,两幅图中政权结构模式反映了两地政治制度的何种差异?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国王”与“议会”关系示意图



(4)对比材料二中的图A和图B,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变化是通过哪部法律文献得以实现的?通过该法律文献,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

材料三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5)材料三中这种“有衡”最早体现在美国的哪部法律文献中?“有衡”体现了美国政治制度的什么原则?美国的制宪者们所设计的政治政治制度中“有衡”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四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6)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哪部法律文献体现了孙中山的共和制?该法律文献的性质是什么?
(7)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你对民主与法治有何认识?
2020-05-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材料二: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的天…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电视连续剧《(大汉天子》歌词

材料三: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内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次日清晨,革命党人起起义成功。随后,其他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也寿终正寝。


(1)材料一的制度是谁首创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写出汉武帝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强化中央权力的措施各一项。
(3)与材料三相关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什么?写出这场革命的一项重要成果。
2019-12-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总是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请问,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和秦朝分别实行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什么行政制度。
探究二   变革篇

秦孝公锐意改革秦国落后的局面,任用商鞅变法。商鞅认为按照当时的土地赋税制度,秦国的实力尚不能满足与列国竞争的需要。为此,商鞅变法规定:废除秦国原来传统的土地制度,重新规划丈量土地,依照土地数量交纳赋税;官府奴隶可以凭借耕织的成绩恢复平民的身份,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变穷的人则要被罚为官府奴婢。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大通史·春秋战国卷》


(2)依据上述材料,说出商鞅变法的背景。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材料中变法内容的作用。
探究三   经济篇
(3)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劳动工具也在不断改进,春秋后期,我国出现了什么农具促进了农业上的精耕细作?
探究四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如图所示,是中国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你知道是什么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探究五   感悟篇
(5)综合上述材料,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019-11-1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是谁?
(2)写出图二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的职能,它反映出当时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什么?
(3)图三和图四中统一后的货币和文字分别叫作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2019-11-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摘自毛泽东《沁园春.雪》


(1)材料中所是到的“秦皇开创的中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汉武”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实行的监视地方各种势力的制度是什么?
(2)“唐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治世局面被称为什么?
(3)通过对以上历史人物相关事件的回顾,你认为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共同影响?
2019-05-1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一)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A.B.度量衡;有些制度一直被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王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材料二:他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使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1)材料一中的“他”是哪位皇帝?他“把中国统一起来”是在哪一年?
(2)材料一中A、B两空应该填写什么内容?材料一“有些制度一直被沿用下来”,其中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的是哪种制度?
(3)材料二中的“他”是哪位皇帝?他的“大一统”在思想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2019-04-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