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一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示意图。



(1)材料一描述了秦王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请写出秦灭六国的一项条件。
(2)材料二示意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填什么,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完成。
(3)材料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哪些措施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举一例即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系列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何进步作用。
2023-03-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3·贵州贵阳·一模
2 . 古往今来,历代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效果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秦初并天下……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周文王、周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自唐天宝以来,方镇(藩镇)屯兵自重,多次赋入自赡(充足。)……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方镇缺帅,稍命文臣权知。……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太平治迹统类》

材料三: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周文武所封子弟”导致的弊端是什么?为避免这一问题,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赵普“劝上革去其弊”中的“弊”指什么问题?概括材料二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行材料三措施的皇帝是谁?材料三中地方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对地方管理的发展趋势?
2023-03-0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贵州贵阳卷)-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3 . 制度的创立完善对一个国家影响深远。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示意图



(1)材料一①②③反映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哪三个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意义?
(2)材料二示意图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大臣的什么建议来解决问题;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还建立什么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汉时期的制度创新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023-03-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专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在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材料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
(2)为了加强对地方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3)材料二为了适应国家需要他统一了文字是什么?统一的货币是什么?
(4)请你用客观的角度评论一下“他”。
2023-02-24更新 | 119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秦汉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一位教师讲授秦朝历史时的板书设计。



(1)根据材料一,说明该板书反映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项制度中的哪一举措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材料二   如图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中央政府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材料三   这一措施既不用火烧,又不用活埋,却比活埋、火烧厉害十倍。他不像秦始皇那样,盲目地毁灭文化,而是利用权力把对专制统治者有利的文化抬举到一尊的地位,把于其不利的文化指为邪说而皆绝其道,这是汉武帝的高明之处。

——摘自尚斌《中国儒学发展史》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秦始皇“火烧”“活埋”与汉武帝“皆绝其道”“抬举到一尊”的措施,两者有何共同目的?
(4)面对匈奴的侵扰,秦始皇和汉武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   汉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使西北边陲加入了中国怀抱,加强了西域、中亚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使汉文化传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化也传到了中原;匈奴大部分的内徙和汉化,少部分羌人的归服和内徙,对形成多民族的国家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自杨东晨《论秦汉王朝向西方开拓政策的成败与得失》


(5)材料四中西汉“使西北边陲加入了中国怀抱”的标志是什么?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
2023-02-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的“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2)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故权归皇帝一人掌握,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种制度由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3)“秦皇”为抗击匈奴,派人修筑了“万里长城”,写出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

材料三   西汉建立之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4)针对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西汉前期出现了怎样的盛世局面?
(5)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汉武”为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上、思想上分别实行了什么措施?
2023-02-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中的五位人物,说出与我国上古时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有关的是哪几位?(写序号即可)这一制度是什么?哪位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写序号即可)他在政治上开创了被中国历代王朝所沿袭的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它破坏了原有的制度后,采取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的两幅图反映了西周初年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2023-02-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封疆建国)亲戚,以藩(藩国,诸侯国的意思)屏周(拱卫周王室)。

材料二   奏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三   如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四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所述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并根据材料指出实行这种制度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写出姓名)?“秦王扫六合”是在哪一年完成?
(3)材料三中,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这个制度对后世产生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9 .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1)材料中“轩辕”指的是谁?
方式二:图片学史

   秦朝刺史大夫印章       汉朝刺史官印                      金缕玉衣
(2)秦朝的御史大夫和汉朝刺史的职权有何共同之处?汉朝诸侯王墓室出土的金缕玉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的强大,已威胁中央权力。为此,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
方式三:史料学史

材料一:商君在秦国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废井田阡陌;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土地。所以秦国出兵无不胜,夺取大片土地,罢兵勤耕织,国家日益富强,所以秦国无敌于天下。

——摘自《战国策·秦策三》


(3)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写出商君变法的两条措施。说一说商君变法所起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摘自魏收《魏书》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孝文帝对哪个政权进行了汉化改革?写出孝文帝推动鲜卑族整体汉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2022-12-0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宣布自己是一个新的君主政体的“第一个皇帝”,建立由他任命的人来管理地方的制度。他扫荡了战国群雄,使他的后继者们能较容易地重建一个持久的中华帝国。

——摘编自【美】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团狗马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一次文帝想建一座露台,召来匠人计算了一下,需要百金。文帝就说:“百金相当于中等富裕的百姓十家的产业,我住着先帝留下来的宫殿,就常常感到惶恐,还建露台干什么?”

——摘编自范富《汉文帝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材料三   汉武帝即位后,在思想上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的核心。同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使统一国家的特征得到完整体现。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建立的“管理地方的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
(2)材料二反映出汉文帝怎样的治国理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理念在当今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3)材料三中汉武帝“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对儒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