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分封制下哪些社会关系得到调整?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


(2)材料二中的制度变革是从哪位皇帝开始的?秦朝对地方的管理采取了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二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政治、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曾经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想一想: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局面?这种局面有什么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所说的“初并天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021-11-1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制度的创新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点。

——摘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使“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旋律。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持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

——摘编自张践《儒家“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基础》

材料三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

——摘自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


(1)结合材料一说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中央实行了哪一政治制度?战国时期,倡导这种治国智慧的思想家是谁?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始皇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并写出这一制度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文化的一统”、“政治的一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看法?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感。组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

——黄朴民《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在政治上、汉朝思想上“大一统”的表现。
(2)联系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的表格。并写出清朝为管辖图中地区而设置的官职名称。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尊奉唐太宗为各族‘天可汗’”的原因。
(4)请写出上述材料及问题所反映的共同主题。
2021-08-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九中学九年级下学期6月随堂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

篇目一:制度讨论

材料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①”。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②”,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③。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释】

①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如果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服他们。

②雠(ch6u):同“仇”。仇雠:仇敌。

③制:控制,制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过这场讨论后秦朝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篇目二:史料说史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篇目三:汉承秦制

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4)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2021-06-28更新 | 108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历代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巩固了政权,维护了国家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该图和所学知识回答,周朝实施了哪一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材料二: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建立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也”。


(3)概括材料三,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清朝疆域东南到宝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请分别写出元朝和清朝前期分别设置什么机构管辖台湾地区
2021-06-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7 .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纪年表


材料二   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


材料三   美国在独立后的几十年间,领土面积迅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九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四   大陆方面将台湾同胞看作骨肉兄弟,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令人感动,作为台胞,希望台湾当局可以感受到大陆的善意,认同“九二共识”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希望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内容。(只填写字母)
①创新地方管理体制,缔造历史上最辽阔疆域的是______________;
②首创大一统的政治制度,实现文字、货币统一的是______________;
③创新人才选拔方式,沟通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是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位历史人物,说出其姓名及其在维护国家统一或安定方面的事迹。
(3)材料三中“维护了国家统一”的是哪场战争?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指的是什么?
(4)材料四中“台湾当局可以感受到大陆的善意”,于1987年做出了怎样的政策调整?指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
2021-06-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尧年老时,征求各部族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时让位于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材料二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三 秦兼天下,建皇帝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

——《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


(1)材料一“尧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反映的制度是什么?“家天下”反映了该制度被什么制度所取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哪个王朝?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材料二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西周灭亡后东周分为那两个时期?
(3)材料三中“立百官之职”中执掌群臣奏折,下达皇帝命令的官职是什么?“秦兼天下”后采取的哪一措施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除此外秦始皇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
2021-04-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把图中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2)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什么制度?
(3)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曾采取“四个统一”,根据所学回答这“四个统一”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4)材料二内容所反映的是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所采取的什么措施?联系所学,指出汉武帝在思想和经济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5)综合上述,秦汉时期呈现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6)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政治家们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有何共同之处?
2021-02-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织金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材料二:“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材料三:各游牧民族又因其自身畜牧业经济的特点,充当了早期丝绸之路上贩运买卖的主角。他们都与丝绸之路发生 着各种各样的非常密切的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王朝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在地方上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
(2)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的大一统,在政治、思想方面各采取了哪些举措?
(3)材料二中的“骞”指的是谁?他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说一说国家的统一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写出一点即可)
2021-01-2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