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4 道试题
1 . 查阅资料可知:Bi位于周期表的第VA族,是浅黄色固体;溶液中较稳定呈无色。某实验小组依次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向稀硫酸酸化的溶液中加入适量,溶液变为紫红色。
②继续滴加适量草酸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并有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i的基态原子中只含一个未成对电子
B.由操作①现象可知酸性条件下氧化性
C.操作②中每生成标准状况下,反应转移1mol电子
D.向稀硫酸酸化的中加入草酸,溶液会变为紫红色
2 . 现代化学反应中,非常多的反应都需要在分散系中完成,其中因为水的分散能力很强,所以大部分反应需要在水中完成,那么就避免不了需要研究水中的各种平衡以及原理,在水中,我们会有酸碱性,温度,电离与水解,这些都是高中学习探索的重点。可能使用到的数据Ksp(AgCl)=2×10-10,Ksp(AgI)=8.5×10-17,NH3·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3×10-2,Ka2=6.2×10-8
(1)下列叙述中,能证明CH3COOH是弱酸的是_______。
A.醋酸易溶于水
B.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弱
C.常温下,0.010 mol·L-1的醋酸溶液c(H)=10-3.38 mol·L-1
D.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_______
(3)已知25℃,若氨水的浓度为2.0 mol/L,溶液中的c(OH-)=_______mol/L。在25℃下,将amol/L的氨水与0.01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则溶液显_______性(填“酸”或“碱”或“中”),计算出此时a的值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4-05-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3 . 草酸(H2C2O4)、草酸铵[(NH4)2C2O4]是重要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表明,加热条件下,H2C2O4可分解生成CO2、CO和H2O。为了验证产物中的CO,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①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___(装置可重复利用)。装置F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H2C2O4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中,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若称取mg草酸晶体(H2C2O4·2H2O)粗产品,配成1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V mL a mol·L-1KMn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草酸晶体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M(H2C2O4·2H2O)=126g·mol-1]。
(3)(NH4)2C2O4是良好的Co2+的沉淀剂,如下为(NH4)2C2O4加入CoSO4溶液中制备CoO的流程图:

①滤液中的溶质主要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称量mg CoC2O4·2H2O[M(CoC2O4·2H2O)=183g·mol-1]“高温分解”,测得固体的失重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加热到160℃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高温分解”需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_______(经测定290~890℃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只有CO2)。
2024-05-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4 . 磷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磷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__形。
(2)第三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介于硅和磷之间的元素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离子半径:___________(填“>”“<”或“=”)
(3)固体属于___________晶体,键能:___________(填“>”“<”或“=”)中键角较大的是___________
(4)白磷的分子结构及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为

中磷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
②白磷晶体中,距离一个最近的个数为___________
③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____(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4-05-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5 . 完成下列问题。
(1)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断裂)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以下是部分共价键键能的数据:H-S:364 kJ·mol1,S-S:266 kJ·mol1,S=O:522 kJ·mol1,H-O:463 kJ·mol1,试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2H2S(g)+SO2(g)= 3S(s)+2H2O(l) ΔH=-Q kJ·mol1,反应产物中的S实为S8,实际分子是一个八元环状分子(),则Q=______
(2)已知反应aA(g)+bB(g)cC(g),某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两种气体的物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12 s时,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
②经测定,前4 s内v(C)=0.05 mol·L1·s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若上述反应分别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同一段时间后,测得三个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A)=0.3 mol·L1·s1,乙:v(B)=0.12 mol·L1·s1,丙:v(C)=9.6 mol·L1·min1,则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
(3)向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发生反应2NO2(g)N2O4(g) ΔH<0,达到平衡后,若分别单独改变下列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
A.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B.通入NO2,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C.通入NO2,重新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4)工业上常用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备氢气,体系中发生如下反应:
Ⅰ.CH4(g)+H2O(g) CO(g)+3H2(g)                      Ⅱ.CO(g)+H2O(g) CO2(g)+H2(g)
①下列操作中,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填标号)。
A.增加CH4 (g)用量                  B.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
C.移除CO(g)                           D.加入催化剂
②恒温恒压条件下,1 mol CH4 (g)和1 mol H2O(g)反应达平衡时,CH4 (g)的转化率为α,CO2(g)的物质的量为b mol,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x=____[写出含有α、b的计算式;对于反应mA(g)+nB(g)pC(g)+qD(g),Kx=,x为物质的量分数]。
2024-05-0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上游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6 .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价电子排布规律,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区,下列状态的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配合物是Fe4[Fe(CN)6]3(普鲁士蓝),[Fe(CN)6]4-中σ键数目为_______,Fe2+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填标号)。
a.sp2          b.sp3          c.d2sp3          d.dsp3
已知可溶性氰化物如KCN有剧毒,但普鲁士蓝无毒,请从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
(3)某补铁剂的主要成分为琥珀酸亚铁,可用邻二氮菲测定Fe2+的含量,适宜pH范围为2~9,反应原理为Fe2++3phen═[Fe(phen)3]2+。邻二氮菲(平面形)与琥珀酸亚铁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琥珀酸不具有旋光性
b.[Fe(phen)3]2+中,Fe2+的配位数为3
c.当pH<2时,邻二氮菲中的N会优先与H+形成配位键
d.邻二氮菲中N原子的孤电子对占据2p轨道
(4)无水FeCl3共价性较强,在气态时以二聚体形式存在:;Fe3+的强酸盐水解会得到黄色的[Fe(OH)(H2O)5]2+及其二聚体[Fe2(OH)2(H2O)8]4+,请画出该二聚体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2024-04-05更新 | 30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7 . 一种从水钴矿(含、CuO、FeO、、CaO及MgO等)中浸出铜、钴的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浸出”时,被浸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滤渣1的成分是___________
(4)“除铁”时,被氧化为被还原为,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除铝”时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已知,“除钙、镁”时,欲使除尽(离子浓度小于),加NaF时应控制溶液中___________
(6)由“过滤2”后的母液得到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2024-04-0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西南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题
8 . 甲基叔戊基醚(TAME,简写为T)常用作汽油添加剂。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甲醇(简写为M)与2-甲基-2-丁烯(简写为A)的液相反应制得。通过控制条件,体系中主要发生如下反应(为2-甲基-1-丁烯的简写,不考虑其他副反应):
反应
反应ii:
反应iii:
(1)磷钼酸可作为制备TAME反应催化剂的浸渍试剂。已知钼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VIB族,核外电子排布与相似。
①基态钼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②完成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比较_______(填“>”、“<”或“=”)。
(3)我国学者团队对制备TAME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研究。研究衣明:用不同浓度(13%)的磷钼酸浸渍催化剂,浓度越大催化剂催化活性越好。用浓度分别为的磷钼酸浸渍催化剂进行了三组实验,得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用的磷钼酸浸渍时,在内,的平均生成速率为_______
②下列仿关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三组实验中,反应速率都随反应进程一直增大
B.平衡后加入惰性溶剂四氢呋喃稀释,减小
C.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提高甲醇的平衡转化率
D.降低温度,反应和ii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E.达到平衡后,加入不变
(4)研究团队继续研究其他条件不变时,不同醇烯比(甲醇与烯烃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对平衡的影响,当起始浓度时,测得平衡时的变化曲线如图。

①曲线呈现如图所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②当时,计算反应I的平衡常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4-03-31更新 | 52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综合训练化学试题
9 . 回答下列问题。
(1)Fujta等学者开展了在Cu催化剂上进行合成甲醇机理的研究。机理如下:

过程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的可循环系统,可以实现温室气体的零排放,同时也回避了的难储存问题,装置如下:

①系统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有___________
②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如果将电解质溶液换为KOH溶液,对合成甲醇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
(3)常温下,向NaOH溶液中逐渐通入气体,溶液中由水电离的随着通入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写出c点的电荷守恒式:___________
②比较pH:b___________d(填“>”“<”或“=”)。
③向a、b、c、d四点溶液中加入少量等质量的固体后,溶液漂白性最强的点是___________
(4)向含有四种离子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后,这四种离子中离子数目肯定增加的是___________
2024-03-25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初态考试化学试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某小组探究SO2在盐酸中分别与铜单质和铜离子的反应,从电极反应角度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规律。
I.探究SO2在盐酸中与Cu2+的反应
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O2,将SO2通入0.6 mol·L-1 CuSO4溶液。通SO2一段时间,C中无明显现象;打开活塞b,加入一定体积浓盐酸后,持续通入SO2,C中溶液变棕黄色。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B中试剂X是___________
(2)资料:CuCl难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uCl(白色)+2Cl-[CuCl3]2-。补充实验证实了棕黄色溶液中含[CuCl3]2-,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
(3)SO2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SO和Cu+的电极反应式为:
氧化反应:___________
还原反应:Cu2++e-=Cu+
根据电极反应式,分析加入浓盐酸前后实验现象有差异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4)综上分析,SO2在盐酸中与Cu2+反应生成[CuCl3]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探究SO2在盐酸中与Cu单质的反应
将装置C中CuSO4溶液替换成Cu片和Na2SO4溶液,重复上述操作。未加浓盐酸之前,无明显现象。加浓盐酸之后,溶液变为棕黄色,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5)经检验黑色固体是Cu2S,SO2在盐酸中与Cu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铜单质还原性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实验装置图试剂Y电压表
iH2SO4溶液指针几乎不偏转
iia指针明显偏转
iiia+b指针偏转幅度更大
实验ii中,Cu片附近溶液变棕黄色。b是___________
综合上述实验可知,还原反应中,降低生成物浓度,氧化剂的氧化性增强;氧化反应中,降低生成物浓度,还原剂的还原性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