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910 道试题
1 .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
A.的系统命名:2-甲基苯酚
B.分子的球棍模型:
C.激发态H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D.键形成的轨道重叠示意图:
昨日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化学试题
2 . 由O、F、I组成化学式为的化合物,能体现其成键结构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O代表F原子B.该化合物中存在过氧键
C.该化合物中I原子存在孤对电子D.该化合物中所有碘氧键键长相等
昨日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化学试题
3 . 植物提取物阿魏萜宁具有抗菌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阿魏萜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与溶液反应B.消去反应产物最多有2种
C.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均可生成高聚物D.与反应时可发生取代和加成两种反应
昨日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化学试题
4 . 常温下水溶液体系中存在反应:,平衡常数为K。已初始浓度,所有含碳物种的摩尔分数与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Ⅱ表示的变化情况
B.的电离平衡常数
C.时,
D.时,
昨日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化学试题
5 . 以铅精矿(含等)为主要原料提取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热浸”时,难溶的转化为及单质硫。溶解等物质的量的时,消耗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溶液中盐酸浓度不宜过大,除防止“热浸”时挥发外,另一目的是防止产生_______(填化学式)。
(2)将“过滤Ⅱ”得到的沉淀反复用饱和食盐水热溶,电解所得溶液可制备金属“电解I”阳极产物用尾液吸收后在工艺中循环使用,利用该吸收液的操作单元为_______
(3)“还原”中加入铅精矿的目的是_______
(4)“置换”中可选用的试剂X为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置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电解II”中将富银铅泥制成电极板,用作_______(填“阴极”或“阳极”)。
昨日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化学试题
6 . 我国科学家在青蒿素研究方面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青蒿素研究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萃取法可获得含青蒿素的提取液
B.通过X射线衍射可测定青蒿素晶体结构
C.通过核磁共振谱可推测青蒿素相对分子质量
D.通过红外光谱可推测青蒿素分子中的官能团
昨日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化学试题
7 . 由下列事实或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事实或现象结论
A向酸性溶液中加入草酸,紫色褪去草酸具有还原性
B铅蓄电池使用过程中两电极的质量均增加电池发生了放电反应
C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
D为基元反应,将盛有的密闭烧瓶浸入冷水,红棕色变浅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
A.AB.BC.CD.D
昨日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化学试题
8 . 北京时间2024年1月11日13时30分,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点火升空,成功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创造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火箭等多项纪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箭壳体采用的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强度高、密度小,可提高火箭的射程及运载能力
B.为卫星工作提供能量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板也可以用代替
C.火箭遥测系统使用的高温压电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装填固体推进剂时采用的粘合剂——端羟基聚丁二烯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多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9 . 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其中红色钩瓷的发色剂为Cu2O。为探究Cu2O的性质,取等量少许Cu2O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试管甲滴加过量溶液并充分振荡,砖红色沉淀转化为另一颜色沉淀,溶液显浅蓝色;倾掉溶液,滴加浓硝酸,沉淀逐渐消失
试管乙滴加过量氨水并充分振荡,沉淀逐渐溶解,溶液颜色为无色;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深蓝色
A.试管甲中新生成的沉淀为金属
B.试管甲中沉淀的变化均体现了的氧化性
C.试管乙实验可证明形成无色配合物
D.上述两个实验表明为两性氧化物
昨日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化学试题
10 . 中国美食享誉世界,东坡诗句“芽姜紫醋炙银鱼”描述了古人烹饪时对食醋的妙用。食醋风味形成的关键是发酵,包括淀粉水解、发酵制醇和发酵制酸等三个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水解阶段有葡萄糖产生B.发酵制醇阶段有产生
C.发酵制酸阶段有酯类物质产生D.上述三个阶段均应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昨日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化学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