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9 道试题
1 .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10 min内用v(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0.04 mol/(L•min)
B.a点,用v(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等于用v(N2O4)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C.a、b、c、d 四个点中,只有b点的化学反应处于平衡态
D.25 min 时,导致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升高温度
2024-04-1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一中等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背景下,催化加氢合成甲醇是重要的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该过程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回答下列问题:
(1)CO和反应生成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将加入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反应Ⅰ,不同催化剂a和b作用下反应速率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为活化能,R为常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催化效果更好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__

(3)反应Ⅱ的速率,其中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升高温度时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保持压强为100kPa,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和6mol,在恒温下发生上述反应Ⅰ和Ⅱ。10s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的物质的量为1mol,CO为0.2mol。
①前1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
②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其中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则反应Ⅱ的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5)如图所示的电解装置可实现低电位下高效催化制取甲醇,持续通入,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物质的量基本不变。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4-04-10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3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推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推论
A常温下,将铁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前者产生无色气体,后者无明显现象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B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增大化学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C将乙醇与浓混合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
D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试纸变红溶液中含
A.AB.BC.CD.D
2024-04-09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4 . 将4mol和4mol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在催化剂、一定温度下,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的转化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A点逆反应速率小于B点正反应速率
B.图2中C点CO的转化率低于B点的原因可能是催化剂活性降低或平衡逆向移动
C.图1中2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D.图2中B、C两点的平衡常数K:B<C
5 . 一定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其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85098012001450
K0.522751800
A.增大的比值,CH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B.总反应式为:
C.转化①的反应式可能为:
D.980℃,若,则
2024-04-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将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体迅速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KMnO4溶液紫色褪去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
B在含淀粉的KI溶液中滴加溶液变蓝色氧化性:
C向盛有2mL0.1mol·L-1K2Cr2O₇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10滴6mol·L-1NaOH溶液,再继续滴加5~10滴6mol·L-1H2SO4溶液,观察现象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再由黄色变为橙色浓度影响化学平衡
D分别在苯酚、环己醇中加入等量浓溴水前者产生白色沉淀,后者无沉淀苯酚中羟基使苯环变活泼
A.AB.BC.CD.D
2024-04-0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可用于电子工业生产软磁铁氧体,工业上常以电解金属锰阳极渣(主要成分,杂质为)和黄铁矿()为原料制备,其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完全沉淀时的

3.7

9.7

7.4

9.8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过程中,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2)“酸浸”过程中的质量浓度、的浸出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0~80min,浸出元素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80~100min时,浓度上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沉铁”过程中依次加入的试剂X、Y为______(填字母)。
A.NH3•H2O、H2O2       B.H2O2、CaCO3       C.SO2、MnCO3
(4)“滤液”萃取前调,若有机萃取剂用表示,则发生萃取的反应可表示为。若,多次萃取后水相中为1.028mol/L,则铜的萃取率为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5)利用溶液,用空气氧化法制备。在溶液中滴入一定浓度的氨水,加压通氧气反应7小时制备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产物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6)研究者用如图装置提取中的锰元素。图中“”代表氢自由基。实验测得电解时间相同时,随外加电流的增大,溶液中的先增大后减小,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024-04-06更新 | 2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可获得其主要化学反应为
反应Ⅰ:   
反应Ⅱ:   
压强分别为时,将2mol和4mol 的混合气体置于的密闭容器中反应,不同温度下体系中乙烷的平衡转化率、乙烯的选择性(的选择性如图所示。已知:210℃时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容器的体积恒定为1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压强:
B.压强为,温度为210℃时,平衡状态
C.压强为,温度为210℃时,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和
D.温度为300℃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
2024-04-0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反应NH4HS(s)NH3(g)+H2S(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况下,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①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SO2气体  ②移走一部分NH4HS固体③容积不变,充入氮气     ④充入氮气,保持压强不变
A.① ② ④B.① ③C.① ② ③D.② ③
10 . 在温度下,向1L恒容容器中加入1molCO和,发生反应,得到的平衡转化率α随着x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
A.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平衡后再加入,再次平衡时的转化率会减小
B.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温度和初始投料,使,x=3,此时的平衡转化率约为56.7%
C.与x=0.732相比,当x=4.268时,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更小
D.一定温度下,向1L恒容容器中加入HI(g),使其分解达到平衡,当HI投料量增大时,HI的平衡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
2024-03-24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六)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