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危害,需经化学方法处理后才能排放。
1.在溶液中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黄色)(橙色)若平衡体系pH较低时,此时溶液显___________色。
2.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溶液中的平衡浓度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加水稀释,平衡右移,K值增大
B.A点的平衡转化率为50%
C.若向A点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达到新平衡后,pH值升高,转化率升高
D.若达到A点的时间为5s,则0~5s内
请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某工厂采取还原沉淀法处理,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
4.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常温下,的溶度积,要使降至时,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_____。(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
6.常温下,Cr(Ⅲ)(表示+3价的铬)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分布如图所示。当pH>12时,溶液中Cr(Ⅲ)去除率下降的原因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

7.还原Cr(Ⅵ)(表示+6价的铬)时,可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代替,试分析温度高于55℃时,Cr(Ⅵ)的去除率很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4-3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等级性)考试 化学试题
2 . 含氯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用途十分广泛。
Ⅰ.使用软锰矿为原料精制高纯度的MnO2,并运用综合制取技术最终制取含氯漂白液、漂白粉的工艺流程如图。

(1)过程Ⅳ中,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过程Ⅲ中,MnO2 在___________极产生。
A.正极B.负极C.阳极D.阴极

(3)过程Ⅴ制备漂白液(有效成分NaClO)和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
①有关漂白粉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漂白粉是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B.为了增强漂白粉漂白效果,使用时可加少量食醋
C.漂白粉见光不稳定,应当避光放置
D.漂白粉可与CO2 H2O 反应,由此可判断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
②漂白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浓盐酸)禁止混用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Ⅱ.氯气可用于海水提溴,其工艺流程如图。

(4)进入吹出塔前海水与Cl2发生反应时往往向其中滴入一些稀硫酸,原因为________
(5)从吸收塔流出的溶液中主要含的负离子有___________。
A.OHB.BrC.D.

Ⅲ.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6)A为氯气制备装置,装置B、C中依次放入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________。E中的反应的离子方程方程式为________
(7)为验证尾气吸收后的溶液中存在Cl,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
2024-02-2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3 .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的还原性强弱,取适量制得的晶体,进行如下实验:
将适量加入溶液中,若观察到___________,则可证明还原性;实际发现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并闻到臭鸡蛋气味气体,请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上述现象: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可以氧化溶液中的,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原电池装置,并正确绘制了其工作原理示意图,但不慎被污渍遮住了部分内容(如下图),请“复原”该示意图:___________
2024-02-2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等级)试卷
4 . CO2的综合利用,通过化学的方法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是一种理想的CO2减排途径。
Ⅰ.利用酸性水溶液电解池在铂电极上捕集CO2制储氢物质HCOOH
(1)CO2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为HCOOH,该铂电极为___________极。
(2)写出该铂电极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
(3)当电路中转移3 mol电子时,理论上可生成HCOOH___________ g。
Ⅱ.利用CO2制备CO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CO2和H2进行反应:CO2(g) + H2(g)CO(g) + H2O(g)。
(4)下列事实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体系内n(CO) : n(H2O) = 1 : 1B.体系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体系内各物质浓度不再发生变化D.体系内CO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5)在恒定温度与容积下,可以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
A.向反应容器中充入H2B.向反应容器中充入CO2
C.添加更有效的催化剂D.利用合适试剂干燥混合气体

(6)其他条件相同,在甲、乙、丙三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测得氢气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850℃下,该时间段内甲、乙、丙可能均达到平衡
B.700℃下,甲对应的活化能最大
C.一般催化剂既能降低活化能,又能降低过渡态的能量
D.其它条件一定时,随着温度升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占比增大

Ⅲ.利用CO2制备甲醇
一定条件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和H2.涉及反应如下:
主反应:CO2(g) + 3H2(g) CH3OH(g) + H2O(g)   ΔH = −90.4 kJ/mol
副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   ΔH = +40.5 kJ/mol
(7)其他条件相同,不同压强下,平衡时CO2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压强P1___________P2(填“<”或“>”)。
②图中温度高于T1时,两条曲线重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8)实际工业生产中,需要在260℃、压强恒为4.0 MPa的反应釜中进行上述反应。为确保反应的连续性,需向反应釜中以进气流量0.04 mol/min、n(CO2):n(H2) = 1:3,持续通入原料,同时控制出气流量。
①为了维持体系压强恒定,需控制出气流量小于进气流量,原因为:___________
②已知出气流量为0.03 mol/min,单位时间CO2的转化率为60 %,则流出气体中CO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
2023-11-15更新 | 3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Ⅰ.氮的固定是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研究的课题。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K值。
反应大气固氮工业固氮
温度/℃27200025400450
K0.10.5070.152

(1)分析数据可知:大气固氮反应属于___________(“吸热”或 “放热”)反应。
(2)分析数据可知:人类___________( “适合”或 “不适合”)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
(3)从平衡视角考虑,工业固氮应该选择常温条件,但实际工业生产却选择左右的高温,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Ⅱ.已知工业固氮反应:。恒容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各时间段最终均达平衡状态。
   
(4)在容器中发生反应,前内,___________
(5)时采取的某种措施是___________
(6)时段Ⅲ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Ⅲ.20世纪末,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陶瓷(能传递)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高温常压下的电解法合成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其实验简图如下图所示:
   
(7)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2023-11-0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等级考 )化学试题
6 . 工业上常用如下反应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0
(1)书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
(2)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反应速率的同时提高NO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A.改用高效催化剂B.升高温度
C.缩小容器的体积D.增加CH4的浓度
(3)在体积一定的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并达到平衡,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通入一定量的C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B.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增大
C.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达到新平衡时增大
2023-11-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调研(等级考)化学试题
7 . Ⅰ.下图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

(1)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①的气体若不进化,容易造成的问题是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能增加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能提高原料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编号)
Ⅱ.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反应起始的温度和体积均相同):
序号起始投入量平衡转化率
①恒温恒容0
②绝热恒容0
③恒温恒压0

(3)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或“<”)
2023-10-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一碳化学是指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为原料,用化工的方法制造产品的化学体系的名称。甲烷、一氧化碳是常见的一碳化学的原料。已知反应:
       
       
       
(1)工业制炭黑的方法之一是将甲烷隔绝空气加热到1300℃进行裂解。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C-HO-HH-H
键能/413465436
可知CO中C≡O键的键能为_______
(3)向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与2a mol (g),进行反应①,下列能判断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b.混合气体中之比不变
c.       d.容器内温度不变
(4)反应②的正反应活化能为,则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对反应②的自发性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
(5)向容积固定为1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2mol CO和4mol ,保持250℃发生反应③,用压力计监测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0510152025
压强/MPap0.82p0.68p0.56p0.50p0.50p
①从开始到20min时,以CO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
②25℃时反应③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
③在容器容积不变的前提下,欲提高反应③中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任写两项)。
2023-10-02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评估化学试题
9 . CO 变换反应为: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1
(1)一定温度下,反应后测得各组分的平衡压强(即该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总压): p(CO)=0.25 MPa、p(H2O)=0.25 MPa、p(CO2)=0.75 MPa 和 p(H2)=0.75 MPa,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p=___________。维持相同的温度和总压,提高水蒸气的投料比例,使 CO 的平衡转化率提高到 90%,则原料气中水蒸气和 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变换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中合适的是___________。
A.反应温度越高越好B.适当提高反应物压强
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D.通入一定量的 N2
(3)以固体催化剂 M 催化 CO 变换反应,能量-反应过程关系如下图所示。步骤___________为决速步。(选填“I”或“II”)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催化反应历程:
步骤 I: M(s)+H2O(g)=MO(s)+H2(g), 步骤 II:___________
2023-09-2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等级考化学试题
10 . 硫、氮是主要的非金属元素,也是人类较早认识的化学元素。硫元素与氮元素也都是生命元素,在自然界中有重要的循环过程。人类对硫、氮元素的利用,其本质就是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如硫酸工业就是人类对硫元素的利用。
(1)生产、生活中,与SO2的大量排放有关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选填编号)
A.酸雨B.PM2.5C.温室效应D.白色污染
(2)氮循环和硫循环是自然界中两种重要的元素循环过程。请选出下表中关于这两种循环的正确评价_______。(选填编号)
编号比较氮循环硫循环
氮元素会进入大气硫循环不会进入大气
氮元素可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参与循环硫元素都以无机化合物形式参与循环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硫循环都造成了巨大影响
氮循环和硫循环对环境影响都导致温室效应
任选其中一种错误评价,解释判断理由:_______
硫酸工业生产的核心阶段是转化,转化率越高,则硫的利用率越高,对环境影响也越小。转化阶段发生的反应:2SO2+O22SO3(放热反应)
(3)上述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4)为合理利用反应中产生的热量,热交换器在硫酸工业中与下列_______设备合为一体。(选填编号)
A.沸腾炉B.净化器C.转化器D.吸收塔
(5)图中,Y处的气体是_______。(选填编号)
   
A.低温的SO2、O2B.低温的SO2、O2和SO3
C.高温的SO2、O2D.高温的SO2、O2和SO3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SO2和空气,在给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6)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选填编号)
A.v(SO2)=2v(O2)B.压强不变
C.SO2浓度不再发生变化D.密度不变
(7)根据图上信息,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达到平衡状态时,SO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8)在6min时,可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选填编号)
A.降低温度B.增加O2浓度
C.减小压强D.增加SO3浓度
(9)对于该反应,能否通过改变条件使SO2完全转化为SO3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
2023-05-09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合格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