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关节炎首次发作一般在寒冷季节,原因是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NaUr),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是:①HUr(aq)+H2O(l)Ur-(aq)+H3O+(aq)②Ur-(aq)+Na+(aq)NaUr(s)。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①是尿酸电离的方程式
B.反应①②的正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C.降低关节滑液中HUr及Na+含量是治疗方法之一
D.关节保暖可以缓解疼痛,原理是平衡②逆向移动
2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升温或加压均能提高反应体系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恒温恒容H2(g)+I2(g)2HI(g)平衡体系中充入气体H2或He均可提高I2的转化率
C.明矾净水、纯碱去油污和NH4Cl作焊药去除铁锈,均运用了盐类水解原理
D.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态的NaCl、AlCl3、SiCl4,均可冶炼制取Na、Al、Si
3 . 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在铂铑合金催化下缩短N2和H2合成氨的时间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D.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4 . 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滴加酚酞的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后红色变浅
B.棕红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已知:2NO2(g)N2O4(g))
C.煅烧粉碎的硫铁矿利于SO2的生成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2019-11-05更新 | 11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5 . CO2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
Ⅰ.以CO2与NH3为原料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合成尿素的反应为2NH3(g)+CO2(g)CO(NH22(s)+H2O(g)。
(1)在不同温度及不同y值下合成尿素,达到平衡时,氨气转化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该反应的ΔH_____0(填“>”、“<”或“=”,下同),若y表示压强,则y1_______y2 , 若y表示反应开始时的水碳比[n(NH3)/n(CO2)],则y1_______y2
   
(2)t℃时,若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NH3和1molCO2,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0.75倍。若保持条件不变,再向该容器中加入0.5molCO2和1molH2O,NH3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CO2与H2反应可用于生产甲醇。
(3)已知氢气与甲醇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 kJ·mol-1、-726.5kJ·mol-1,则CO2与H2反应产生液态甲醇与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某甲醇燃料电池工作的示意图。质子交换膜(只有质子能够通过)左右两侧的溶液均为1L 2mol·L-1 H2SO4溶液。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电池中有1mol e-发生转移时左右两侧溶液的质量之差为______g (假设反应物耗尽,忽略气体的溶解)。
   
6 . 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
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
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019-01-30更新 | 1624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7 . COCl2(g)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压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容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
2019-01-30更新 | 1252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四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8 . 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由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SiO2等)制备,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Ⅰ.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2FeO·Cr2O3+4Na2CO3+7NaNO34Na2CrO4+Fe2O3+4CO2↑+7NaNO2
Ⅱ.2CrO42-+2HCr2O7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熔融、氧化可以在陶瓷容器中进行
B.步骤①中每生成44.8 L CO2共转移7 mol电子
C.步骤④若调节滤液2的pH,使之变小,则有利于生成Cr2O72-
D.步骤⑤生成K2Cr2O7晶体,说明该温度下K2Cr2O7的溶解度大于Na2Cr2O7
12-13高二上·江苏盐城·期末
9 . 25 ℃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 Sn2+(aq)+Pb(s),体系中c(Pb2+)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ΔH>0
C.2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D.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2017-11-07更新 | 480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二第三学段考试化学试卷
10 . 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发生下列反应2HI(g) H2(g)+I2(g),△H >0。达到平衡后,往容器中再加入1molHI,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不移动,HI平衡转化率不变
B.平衡向右移动,HI平衡转化率不变
C.平衡向左移动,HI平衡转化率减小
D.平衡向右移动,HI平衡转化率增大
2016-12-09更新 | 2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