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2 道试题
1 . 巧克力的历史

材料: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的种植和食用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历史悠久,阿兹特克帝国时期巧克力是皇室贵族等精英阶层能够享用的饮品。1544年,多米尼加的修道士带着玛雅贵族代表团谒见西班牙王子,在他们的礼品清单中有几罐碾碎的巧克力。17世纪上半叶西班牙宫廷接纳了巧克力,巧克力饮品逐渐在欧洲中上层社会流行起来。

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下,可可豆生产由墨西哥的野生树林转移到大面积的种植园。可可树在委内瑞拉、中美洲栽种,然后移植到菲律宾、印尼、巴西,最后移植到非洲。

17世纪欧洲巧克力的制作技术与中美洲被殖民前使用的技术无明显差异。1776年多雷在法国发明了用于研磨巧克力和制作巧克力糊的水力驱动机,1828年荷兰的化学家梵·豪登发明了去脂、碱化的加工方法,推动了廉价粉状和固体巧克力的生产。20世纪初,美国人米尔顿·好时将生产机器和传送带无缝对接,形成了完整的生产流水线,固体巧克力逐渐成为普通阶层可以享用的食物。

——摘编自索菲·D·科等著《巧克力:一部真实的历史》


阅读材料,概括巧克力发展史上的重要变化,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知识,简要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
2024-01-2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6世纪后,玉米、马铃薯、烟草、咖啡、可可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同时小麦、水稻、葡萄、黄瓜、马、牛、羊等也在美洲获得推广。由此可知,新航路的开辟(       
A.使农作物跨洲交流成为可能B.推动了食物物种的交流
C.改变了各地民众的生活习惯D.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3 . 万历年间的《遵生八笺》留下了关于辣椒的最早记载:“番椒,丛生,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康熙十年的《山阴县志》则写到:“辣茄红色,状如菱,可以代椒。”这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B.政府重视高产作物的传播
C.中国古代饮食习惯的改变D.辣椒兼具观赏性与食用性
2024-01-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甘薯约在明朝后期从东南亚传入中国,在全国推广后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台湾沿海“种番薯、花生、甘蔗、豆、麦,近山沃衍宜稻。一年耕有五年之食,内地福、兴、漳、泉四府山多田少,必籍台米接济”。福建由于人多地少,对甘薯非常依赖。据此可推知(     
①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台湾沿海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品种繁多
③甘薯引入直接推动了明代的赋税制度变革
④甘薯引入推动台湾与福建之间的贸易往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4-01-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东蓬莱县之有大粒种,始于光绪年间,是年大美国圣公会副主席汤卜逊自美国输入十瓜得(quarter)大粒种至沪,分一半于长老会牧师密尔司,经其传种于蓬莱”。大花生在山东东部试种成功以后,逐渐向山东中西部及全国扩种。《怀宁县志》(1915年)记载: “落花生宜沙地。道光以来,洪水泛滥,渌水乡江滨,田园多被沙压,蔬菽不生,惟宜种此。花生结实,或挖或筛,为酒馆茶肆中所不可缺之品。亦可以之榨油,每斤可值钱四五十文。其利虽薄,然以沙废之业,得此亦不为无补云”。

——摘编自王宝卿、王思明《花生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材料二   清末至民国年间,受气候变化和市场化的影响,花生逐渐成为山东低山丘陵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形成集中产区。在高利润刺激下,低山丘陵区的农民通过种植花生融入国际市场,并利用种植花生的方式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青岛港是当时花生的主要输出港口。


——摘编自王保宁《花生与番薯:民国年间山东低山丘陵区的耕作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花生传入中国的背景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年间青岛港花生出口额演变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024-01-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图中路径①由湘西传入贵州东南部;路径②由陕西南部的汉中平原经古蜀道传入四川盆地;路径③湖广地区的移民将辣椒传入川西地区;路径④连接云南、缅甸之间的滇缅通道可能是辣椒传入西南地区的另一路径。

材料二   原产美洲的辣椒于明末传入中国沿海地区,康乾时期由“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与滇缅通道等途径传入西南地区。随着引种成功和种植区域扩大,辣椒的本土化进程呈现出强劲的生命力,产生了多样化的新品种及加工利用方式。通过干制、腌制、酱制等不同方式进行加工之后,形态各异的加工制品用途广泛,产生丰富多样的食用方法。辣椒迎合了西南地区特定气候条件下民众“散寒祛湿”的需求。作为一种廉价易得的调味剂,辣椒对于满足贫民下饭果腹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在西南地区流传一句俗语: “辣椒是咱穷汉子的肉!”食辣风气的日渐普及与食辣人群的日益扩大导致辣椒需求量大增,辣椒成为很多州县的大宗农产品,逐渐促进了辣椒的商品化发展。在中国饮食文化版图中, “辣”是西南地区饮食体系中最显著的符号。

——以上材料均摘自于帅、王思明《人口迁徙、环境适应与技术改良:辣椒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传播》


(1)据材料一概括辣椒在中国西南地区传播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辣椒在中国西南地区传播的原因。
2024-01-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清朝时期部分县志中记录的关于玉米种植的情况,据此可知(     
文献相关记录
《分水县志》苞芦,俗呼箓谷,邑向无此种,乾隆间江闽游民入境租山刨种。
《宣平县志》宣初无此物(玉米),乾隆四五十年间,安徽人来此,向土著租赁垦辟。
《开化县志》苞芦,种自安庆来,近年处处种之。
《嵩县志》今嵩民日用,近城者以麦、粟为主,菽辅之;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
A.玉米已成为清朝主要粮食作物B.清政府成功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C.玉米传入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D.清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的农作物
2024-01-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在甘薯、玉蜀黍充当了中国人口爆炸的助产士的同时,土豆推动了欧洲人口增长。欧洲土豆是随西班牙人漂洋过海的几颗块茎的后裔。它的引进养活了德国、瑞士、大不列颠、爱尔兰等国家一半以上人口,在一个世纪中欧洲人口总量翻了一倍。这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带来世界物种交流B.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人口增长
C.美洲农业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D.原始农耕推动了社会经济革命
2024-01-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在调查玉米种植与贵州石漠化变迁的关系时,发现清朝《安平府志》中记载了该地由森林变成玉米地的变化:“伐木山在西堡南六十里,山高而广,林深木蔚,斧声终日不绝,今皆垦种包谷……”。这一现象说明(     
A.人口增长压力促进了玉米广泛种植B.贵州是全国最早种植玉米的地区
C.玉米过度种植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D.当地民众粮食短缺问题得以解决
10 . 某作物在世界的传播路径: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国家(6世纪)—欧洲(15世纪后)—锡兰岛(1658年)—爪哇(1690—1696年)—拉美(18世纪初)。该作物的传播(     
A.对拉美和亚洲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B.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
C.催生了18世纪欧美社会生活的新习惯D.是借助新航路探险传入了西亚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