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71 道试题
1 .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广义上讲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1)为了研究丝绸之路上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和繁荣辉煌,某研究小组找到了一张《丝绸之路示意图》和以下出土的文物,请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内容:
①研究“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可以用____。(填写文物的序号)
②研究“陆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可以用____。(填写文物的序号)
③研究“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可以用____。(填写文物的序号)
④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可以用____。(填写文物的序号)

A.甘肃地区出土的东罗马金币

   

B.东汉巴郡太守墓前的有翼石兽。有翼石首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然后传播到北非、中亚、南亚等地。我国现发现的有翼石首主要分布在四川地区

   

C.巴泽蕾克文化(主要分布于今俄罗斯、蒙古国)“国王墓”出土的中国范地制作的凤鸟纹织锦

   

D.在越南南部出土的青花瓷(效果图)

该小组进一步探究丝绸之路开辟和畅通的原因,搜集了以下资料

公元前4世纪①亚历山大:“如果我们想守住亚洲……就必须对这些人表现足够的仁慈,他们的忠诚才能使我们的帝国长久”。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公元前2世纪②(张骞)使月氏……斯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

——《史记》

公元1世纪③印度、中国和阿拉伯半岛每年从我们帝国取走1亿赛斯透司(古罗马货币),这就是我国男子和妇女为奢侈品付出的代价。

——古罗马普林尼《自然史》

公元7世纪④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

公元7世纪⑤(隋炀帝)至燕支山……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

——《资治通鉴》

公元7世纪⑥南北异学,是非纷纠……欲穷香象之文。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

公元8世纪⑦蹈礼乐,袭衣冠……强学不倦,问道未终。

——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墓志铭

公元13世纪⑧南宋政府每年总收入不过四千万贯,市帕收入竟占1/20

——王应麟《玉海》

公元13世纪⑨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2)利用以上资料,对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进行解释。
2024-06-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山西外贸志稿》记载:清光绪年间,山西省交城县是有名的毛皮集散地,毛皮加工业发达。其中“交字毛”品质优良,出产量大,蜚声海外。洋行及买办纷至沓来,竞相搜购攫取,将收购的大量皮毛输往天津口岸出境。这说明该地区(     
A.经济形态发生转变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C.商品结构的多元化D.传统手工业与世界市场紧密联系
3 .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和医学等逐渐传入中国。在同时期的法国,耶稣会士杜赫德根据海外传教士的书简、札记、日记中的有关材料,编写成《中华帝国全志》一书,此书涉及中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这说明该时期(     
A.殖民侵略客观上促进不同文化的碰撞B.基督教在华传播效果增强
C.文化活动依托于国家开辟的商业路线D.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双向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某次会议,会场“主席台前左边和右边台柱上,一幅对联为‘建立布尔什维克的群众工作’,‘学习过去苏维埃运动的经验’;台沿挂着‘民主专政’的布质标语,‘拥护全苏大会’的条幅标语举目可见”。据此判断,此次会议的重要成果是(       
A.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B.通过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C.重申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5 . 古代中国女装属于直线裁剪的宽衣文化,而西方的女装侧重曲线裁剪的窄衣文化。两种女装的不同主要源于各自的哲学和美学观念,下图为民国时期一则广告的画报,该画报反映了(     

A.民国时期国民思想解放B.改良旗袍成为流行趋势
C.广告成为主要传媒手段D.资产阶级文化传入中国
2024-06-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国初年的社会:西餐与文明?

材料一   民国初年官场及外交场合,西餐成为重要选择,被当做文明和时髦的象征。相对中餐平均价格而言,西餐的价格相当高昂。1912年 5月 16日《大公报》文章评论说:“宴客娱宾,必尝番菜(西餐),不此不足见民国官场之居处饮食特异于平民也。”1912年《申报》称,某官员“西餐一项用至一万六千元”,如果这笔钱财用于嗷嗷待食之民,“即以每人一元计亦可救一万六千之同胞”。这样的事例屡见报端。

材料二   1914年12月28日《大公报》一篇文章中将红茶绿茶视为粗茶蠢气,“应代以咖啡,庶合洋式”,以及“鲜猪肉清洁者少,难保不有碍卫生,宜用外火腿为馅,如火腿面包、火腿月饼之类”的现象。1915年上海《香艳杂志》刊登一则笑谈。一位乡下女子来到沪上,被表姐带到西餐馆招待,桌上只有刀叉,没有筷子。乡女见而蹙眉曰:“这不是表姐有心作难我么。”表姐教妹妹刀叉的用法,没料到乡女不小心划破了嘴唇和手指。饭后饮咖啡,乡女尝之带有苦味,向其表姐曰:“我不生病不用吃这种药。”表姐说此物名咖啡,可以消食。乡女笑曰:“既要消他何必吃他。”吃过后表姐问曰:“大餐好否。”乡女曰:“姐姐骗我。不过鱼肉鸡鸭等物,何尝有什么大菜,上海人往往有名无实。”表姐为之捧腹。

——材料均摘编自尹斯洋、田涛《西式餐饮与民国初年的都市社会》

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中的现象。
2024-06-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新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表1   宋代州试的法定配额比率

年份

配额比率

年份

配额比率

年份

配额比率


997
1005
1009
1023

2/10

4/10
5/10
5/10

1026

1032

1045

1066


4/10

2/10

2/10

G1/10
1067
1093
1156
1275

15/100

1/10
1/100
1/200

表2   宋代下层士人治生

宋代下层士人治生出处
“工互,举人也,复刘蒂老同里。发贡,莘老第五,丁第四,丁亦才子也。后失途在教坊中”。(宋) 范公偁《过庭录》
“盖缘一种人,长于词理,熟公门事体浅深,识案分人物高下,专教人词讼,为料理公事, 利于解贯头钱为活家计……此其人或是贡士,或是国学生,或进士困于场屋者”(宋) 陈淳《北溪大全集》

——材料均据李圆圆《宋代下层士人治生研究》整理

(1)根据所学知识,对表1中的信息进行合理解读。
(2)除材料中的例子外,宋代下层士人还有哪些治生途径?说说你判断依据?(要求:列出两个途径,理由符合史实。)
2024-06-0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新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1984年6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发现了三国时期吴国大将朱然的墓,发掘出钱币6000多枚,97.5%是两汉时期的各类五铢,其他包括秦朝的半两,新莽时期的货泉、布泉、大泉五十,蜀汉的直百五铢钱、太平百钱、定平一百、太平金百,以及孙吴政权自铸的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等钱币。这些发现可用于研究三国时期(     
A.吴国经济政策的开放B.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C.分裂局面形成的根源D.币制改革的成效显著
9 . 1875年,李鸿章上书光绪皇帝:“新疆乃化外之地……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主张“停止西征,暂时抛弃新疆,加强海防”;这引起主张收复新疆的左宗棠极大的不满,“海防”和“塞防”之争愈演愈烈。这说明(     
A.洋务派内部已分崩离析B.李鸿章的主张有强烈利益指向
C.左宗棠捍卫了新疆主权D.李鸿章的上书引发了西北乱局
10 . 毛泽东评价辛亥革命:第一、辛亥革命发生在中国无产阶级还没有觉醒,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形成的时候;第二、全世界无产阶级在巴黎公社失败以后,还没有实际革命行动,只是准备革命的时候;第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运动,还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后备军的时候。这一评价意在强调(     
A.辛亥革命既有成功也有失败B.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C.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密不可分D.把握好辛亥革命的深刻背景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